錯誤做法一:不愛喝奶粉沒關係
喝點優酸乳、乳飲料,保證奶量就行
有些爸爸媽媽不到一歲或者一歲多就給寶寶喝優酸乳,美曰其名是寶寶不喝奶粉,為了保證奶量,所以給寶寶喝優酸乳。但是實際上,優酸乳不屬於牛奶,而是飲料。
我國國家標準(GB/T 21732—2008含乳飲料)規定,配製型含乳飲料和發酵型含乳飲料的蛋白質含量不得低於1%,乳酸菌飲料的蛋白質含量不得低於0.7%。而巴氏奶和滅菌奶的蛋白質含量要求在2.9%以上,調製乳的蛋白質含量在2.3%以上。
所以你給寶寶喝乳飲料可能會讓寶寶連基本的蛋白質都攝入不夠,更不用談乳飲料中還含有大量的添加劑,如增稠劑、甜味劑、香精香料,以及添加糖。如下圖:
對於學齡前期寶寶而言,喝奶是為了給寶寶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而乳飲料中蛋白質含量就不足,而且寶寶攝入過多的糖分不利於孩子身體健康,也不利於孩子養成清淡的飲食習慣。
最主要的是,如果爸爸媽媽為了解一時之困,讓寶寶喝乳飲料可能會造成寶寶愈發不喜歡喝奶粉,畢竟乳飲料都是「酸酸甜甜」的。
最後教各位寶媽一招,避免買到乳飲料:我國國家標準(GB 7718—2011《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規定,生產商應該在食品標籤的醒目位置,清晰地標示反映食品真實屬性的專用名稱。如果一款產品包裝上「產品類型」為××飲料、××飲品,就說明這個產品是乳飲料。所以只要帶了「飲料」、「飲品」的就不要給寶寶吃了吧,尤其是3歲前的寶寶。
錯誤做法二:不愛喝奶粉沒關係
多吃輔食,讓寶寶吃的飽飽的就行
很多媽媽認為如果寶寶不愛喝奶粉,那就多給點輔食吧,畢竟要讓寶寶吃飽,甚至一些家長認為,反正輔食都可以吃得飽飽的了,而且米粉、麵條、粥這些寶寶也特別喜歡,可以吃上一大碗,能吃飽就行了,奶少吃點也無所謂。但是實際上輔食只是輔助食物,1歲前添加輔食只是為了讓寶寶的膳食結構更加豐富,以及幫助寶寶的食物從嬰兒食物向成人食物轉化。
1歲前,寶寶的消化吸收並未發育完全,腸道內的澱粉酶分泌的含量並不多,消化澱粉類食物的能力有限,而且幼兒時期切割食物能力特別差,如果機械消化不完全就容易導致後期的化學消化及微生物消化的嚴重不足,就容易引起寶寶消化不良,所以在1歲前要保證寶寶至少600ml的奶。
1歲後,家庭飲食逐漸成為提供營養物質的主要來源,但是為了保證寶寶優質蛋白和鈣的攝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1-3歲的寶寶每日的奶量應達到500ml左右。
此外,1~3歲的寶寶胃腸道消化能力差異較大,有一部分寶寶能夠耐受鮮牛奶中高含量的鈣以及大分子蛋白,但是大部分的寶寶在這個階段的消化系統仍然沒有發育成熟,尤其是肝功能,所以建議2歲以後寶寶可以少量嘗試純牛奶、酸奶、奶酪,不能以此完全替代母乳或配方奶。
錯誤做法三:不愛喝奶粉沒關係
多喝豆漿,補充蛋白質就好了
有些媽媽說:「豆漿營養豐富,蛋白質也多,寶寶不愛喝奶粉就算了,喝點豆漿就好了」。豆漿的確是家中簡單易製作的好早餐,但是1歲前寶寶的腸胃功能還沒有建立完全,缺乏消化大豆的消化酶,所以不建議1歲以前寶寶食用豆漿。1歲之後可以少量食用豆漿了,但是要注意每日攝入量最好不超過100ml,這是因為大豆中含有豐富的大豆低聚糖,喝太多豆漿可能會導致寶寶腸道脹氣,出現腹瀉、腸鳴、大量排氣等症狀。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自己磨的豆漿還是購買的豆漿,食用前都建議徹底煮沸以去除阻礙蛋白質吸收的胰蛋白酶抑制劑,不然會造成寶寶噁心、頭暈、肚子疼等情況發生,嚴重情況下可能導致寶寶中毒。
錯誤做法四:不愛喝奶粉沒關係
加點蜂蜜,有甜味,寶寶就愛喝了
家裡有一個挑食的娃真的很難受。之前一位奶粉智庫小紅書寶媽向筆者諮詢:「寶寶不喝奶粉,我加了一點平時家裡人泡水的蜂蜜,他就喝了,能不能這樣做?」實際上蜂蜜中含有大量的果糖,甜度很高,對於寶寶而言,最佳的供能碳水化合物為乳糖,而非果糖,吃多了容易增加齲齒和肥胖的風險。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此外,最重要的是,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桿菌的芽孢,這類芽孢可以在還沒發育成熟的消化道內繁殖,導致寶寶肉毒桿菌中毒,出現生命危險,所以出於安全及健康考慮,不要加蜂蜜在奶粉中,更不要吃以蜂蜜為原料的點心。
錯誤做法五:不愛喝奶粉沒關係
用點心做出奶片給寶寶吃就好了
將奶粉做成奶片真的太火了,甚至有很多育兒博主還會發出奶片製作的教程,或者還有一些媽媽直接買奶片來代替奶粉給寶寶食用,但是實際上,奶粉經過衝調後中,營養配方非常精細化,而且其中80%是水分,可以讓寶寶均衡攝取營養。而奶片在消化時需要消耗體內水分,過量使用不利於身體健康。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此外,如果是家裡以奶粉為原料自製的奶片,那麼會經過二次加工,而且溫度過高、過長,這種環境下會破壞奶粉中的多種營養成分,尤其是蛋白質變性,不利於寶寶攝取營養。所以,奶片可以作為1歲之後寶寶的小零食,偶爾吃1篇解解饞是沒問題的,但是不能以此替代奶粉。
總 結
在養育寶寶的途中會遇到很多情況,厭奶只是其中之一,切忌病急亂投醫,以上五種方式都是非常不可取的。正確做法是先找到寶寶不愛喝奶粉原因,究竟是「戀奶型」、「挑奶型」還是「挑瓶型」,找到原因之後,媽媽應該及時找準應對方法,糾正寶寶的習慣,保證寶寶的喝奶量。(具體可查詢寶寶不吃奶粉怎麼辦?這17個攻略你值得擁有~)各位寶媽們,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