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違規出入歌姬小媚仙家,雍正帝為什麼不處罰他,還替他隱瞞?

2021-02-07 楊角風發作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198篇文章)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可謂是一個相當嚴厲的帝王,眼中容不得沙子,隆科多啊、諾敏啊、年羹堯啊,甚至三阿哥弘時,均死在雍正帝手下。

同時呢,雍正帝又很仁慈,尤其是對待李衛身上,李衛任江蘇巡撫時,竟然違反禁令找妓女,那麼雍正帝為什麼沒有追究李衛的責任呢?

雍正王朝解密198:李衛出入歌姬小媚仙家,雍正帝為何不罰他還替他隱瞞?


一、

李衛尋歡歌姬小媚仙,絕對不是一次兩次,甚至有理由相信,替她贖身的也是李衛,為什麼這麼說?

我們還得從劇中所透露出來的蛛絲馬跡來分析:

李衛到江蘇任巡撫,其實是帶著任務來的,這個任務就是推行新政。為了推行新政,李衛可是向雍正帝請了旨意的,大意是自己要玩邪的,只是玩邪的容易招來彈劾,希望雍正帝能頂住。

實際上雍正帝也確實給他頂住了,關於這個問題,劇中僅僅是通過劉墨林念李衛的信,雍正帝回李衛的信來表示的,其實背後還有一段隱藏劇情。

後來雍正帝聽說李衛找歌姬之後,當著小翠的面說了這麼一句話:

「朝廷有明文,現任官出入妓院,杖責八十!」

實際上,不僅僅是妓院,包括現任官出入戲院和酒樓,都是嚴令禁止的。之所以雍正帝即位之後下達了這麼個禁令,主要還是為了推行新政,當時的滿人往往遛鳥、鬥蛐蛐、逛酒樓、聽大戲,參考伯倫不歸酒樓沒落旗人那大爺。這些陋習被官員模仿,一個個出沒戲院、酒樓、妓院,因此,雍正帝明文規定,官員不準去這些地方。

可惜有一個人例外,這個人就是李衛,他竟然在南京巡撫衙門門口叫戲班子搭臺子唱大戲。

這麼招搖,必然惹來清流們的注意,畢竟李衛和田文鏡在全力推行的新政,都傷及到了士紳一族。不要以為李紱只彈劾了田文鏡,實際上李衛他也彈劾了,理由是:

「陽奉陰違擅自觀劇!」


二、

跟後來彈劾田文鏡不同,這次彈劾,雍正帝相當重視,藉此機會,臭罵李衛一頓,李衛也委屈,回了信:

「自己識字不多,學術不夠,又蒙皇上嚴旨切責讀書學史,只得撿些於治道有益的戲文兒看看,長長見識。」

雍正帝一聽高興啊,再想起來之前他講的,自己要走點邪的路子,也就同意了他的這一行為,還給回了一封信:

「爾之粗率無學朕深知之,肯於看戲學史,其心其志仍在法理之中,朕甚嘉勉之,但囑爾勿以觀劇荒怠公事耳。」

就這樣,李衛成了奉旨聽戲了,有了這個先例,他畢竟是男人,又好色,某一天迷迷糊糊的就進了妓院,別不信,給大家舉個例子:

當時李衛推行新政受阻,決定從黃倫下手,於是追查了劉王氏的冤案,後來目的達到,黃倫落馬,劉王氏沒臉見人,打算出家,望著劉王氏的背影,李衛說了句:

「可惜了,可惜了!」

為什麼這麼說?還不是因為劉王氏確實長得漂亮啊,你想啊,能同時讓程森和黃倫拜倒石榴裙下的女子,自然容貌出眾。

顯然,李衛身邊的小跟班深懂李衛的心思,追上一句:

「大人,如果您不想讓她出家的話,小的那就去把她叫回來?」


三、

小跟班敢這樣跟巡撫大人的李衛說話,這就說明,這絕對不是第一次,難怪李衛說更衣,小跟班馬上心領神會:

「還是去老地方?」

這個老地方,就是歌姬小媚仙家,所以,有理由懷疑,李衛擔心違反禁令出入妓院,於是把小媚仙給贖出來,安置在一個地方,這樣不就不違令了?

而且確實也躲過了一劫,因為後來面對雍正帝的指控,李衛嘟囔了一句:

「她早就不在妓院了!」

李衛這樣說,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不然的話,他怎麼知道她什麼時候離開的妓院?

而且一般這種事情都比較隱蔽,如果李衛僅僅是去了一次兩次,他的小跟班不會講還是去老地方,而他的老婆小翠也不會揣測:

「三天兩頭,往那個叫小媚仙的狐狸精的院子裡跑……」

由此,我們也就知道了,李衛是經常去小媚仙家的,而且盡人皆知,那麼他為什麼面對雍正帝的到來,卻求他替他隱瞞呢?

實際上在李衛求雍正帝替他保密之前,雍正帝就已經知道了這件事,當時他們要見李衛,劉墨林講,派去的一個侍衛講李衛不在府上,辦完事就換上便服去一個歌姬家了。

大家想想,隨便一個侍衛就能打聽到李衛的行蹤,他找小媚仙的事,豈不是盡人皆知,還有什麼保密的必要?


四、

那麼李衛,又為什麼面對雍正帝的到來,不打自招,先交代了情況呢:

「奴才有個請求望主子恩準,奴才到那個地方去的事,還望主子替奴才瞞著。」

一定要記住李衛這句話的關鍵詞——主子!

李衛並沒有喊皇上,而是喊的主子,潛意識中就把國事,變成了家事,這由不得雍正帝不答應。

李衛這句請求話一出,就等於先是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其次再請求主子的庇護,如果李衛沒有十足的把握,必然不敢這樣求情。

李衛之所以敢這樣做,說到底就是關係問題,他跟雍正帝的關係並不是普普通通的帝王跟大臣的關係,也不是主僕關係,他倆的關係更像是父子關係。

作為叫花子的李衛,當年被老四胤禛選中,只有十一歲,這個信息在李衛帶兵包圍科舉考場的時候,面對張廷璐的質問,他回答的:

「小爺我十一歲就跟著皇上……」

可以這樣說,雍正帝是手把手教大的李衛,不管是在揚州賑災,還是脫險江夏鎮,再到最後的獲取百官行述,監視年羹堯,制約老十四胤禵,以及諾敏案、科場舞弊案、弘曆被追殺案等等,甚至最後的曾靜案,都有李衛的作用在裡面。


否認李衛,就是否認自己的教育出了問題,況且李衛這件事發生在撤職年羹堯之前,連年羹堯這樣飛揚跋扈,目中無人,當著雍正帝面講了:

「軍士只知軍令,不知皇上。」

年羹堯都這個樣子了,雍正帝仍然在護短,更何況不傷大雅的李衛呢?

李衛在雍正帝的眼中,就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雖然也調皮,雖然也搗亂,但是對主子,那是一百個忠誠。

所以,找妓女這件事,並不是什麼大事,李衛好歹做到了封疆大吏,按照劇中的說法,就一個小翠當老婆,他可是正常的男人。不說別的,雍正帝想想自己,想想自己的三宮六院,再看看自己的兒子,那個弘曆,後來三宮六院都滿足不了他,他還時不時下江南找找野味呢(野史,野史)。

這樣一想,也就原諒了李衛,有了情同父子這層關係,也就不會上綱上線,不過批評一下,教育一番,別誤了辦正事罷了:

「朕給你一道口諭,看好了,不許他在外面沾花惹草,發現了,你就替朕打他的板子。」


雍正帝護短能護到這個程度,難怪李衛一生忠貞不渝,也成為雍正帝手下難得得以善終的大臣!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雍正王朝,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李衛膽大包天,違規尋歡小媚仙,雍正為何還替他隱瞞?
    同時呢,雍正帝又很仁慈,尤其是對待李衛身上,李衛任江蘇巡撫時,竟然違反禁令找妓女,那麼雍正帝為什麼沒有追究李衛的責任呢?雍正王朝解密147:李衛違規出入歌姬小媚仙家,雍正帝為何不罰他還替他隱瞞?一、李衛尋歡歌姬小媚仙,絕對不是一次兩次,甚至有理由相信,替她贖身的也是李衛,為什麼這麼說?我們還得從劇中所透露出來的蛛絲馬跡來分析:李衛到江蘇任巡撫,其實是帶著任務來的,這個任務就是推行新政。
  • 雍正王朝:為什麼張廷玉再三強調年羹堯該殺?其實他是為了報仇!
    那麼一向謹小慎微的張廷玉,為什麼在面對年羹堯的去留問題上,明確表態處死他呢?楊角風雍正王朝解密:雍正猶豫怎麼處理年羹堯時,為什麼一向明哲保身的張廷玉表態殺?不殺年羹堯的理由太多了,畢竟是府邸出去的奴才,有感情;其次,年羹堯立過大功,可以說是力挽狂瀾,西北戰事勝利,雍正帝才坐穩了皇位;再有,年羹堯並無反意,不過是驕奢淫逸了一點,對皇上仍然忠誠,而西北也仍然需要他坐鎮。
  • 從他早已謀劃的後路就知道,他吃透了雍正帝
    而且仔細觀察這段劇情就會發現,當晚雍正帝的表現非常不自然,摸桌子扯衣袖的小動作都體現出雍正帝的內心複雜,很可能就是在考慮如何要了鄔先生的命。而且鄔先生也發現了這點,比如十七阿哥要來覲見雍正,劇中只說了他是雍正的親兄弟,但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並沒有點明。
  • 錯,這是鄔思道跟雍正帝的暗號
    只是有這些理由,還不足以讓雍正帝下定處罰年羹堯的決心,他還缺一個人的意見,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鄔思道!二、鄔思道何許人也,當年是老四胤禛派年羹堯在江南找出來的,並全家拜為老師!而把李衛和田文鏡等心腹之人派往富庶之地,也就等於牢牢抓住了財權,不管正史還是戲說,李衛和田文鏡收稅還是有兩下子的。再有就是政權,當然是控制在雍正帝手中,雖然也有老八胤禩或者老十四胤禵蹦出來挑戰一下,但無異於隔靴搔癢。除此之外,要想牢牢坐穩江山,還需要一點點權謀之術,也叫帝王之術!
  • 張廷玉和李衛都是雍正最信任的人,但是雍正對兩人態度卻不一樣
    張廷玉和李衛都是雍正的死忠,這兩人在我看來一個是雍正最想成為的那個人,李衛的性格和他所做的事情是雍正心裡最想做但是最不敢的做,而張廷玉就是那個雍正很不喜歡,但有不得不成為那樣的人。這兩個人一個是過去,一個是未來。李衛是一個相當單純的人,當年雍正還不是皇帝的時候去南方賑災,就是在那裡遇到了李衛這樣的人才。當然當時的胤禛選著李衛是有他自己的原因的。
  • 年羹堯私自屠了江夏鎮,為什麼四阿哥胤禛不怪罪,康熙還升他職?
    更匪夷所思的是,這件事後,康熙帝並沒有追究年羹堯的責任,反而升了他的職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本期話題:年羹堯私自屠了江夏鎮,為什麼四阿哥胤禛不怪罪,康熙還升他職?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堯是一個人物,心狠手辣,殺起人來眼睛都不眨巴一下,最後也為自己的恣意妄為而付出了代價!
  • 雍正王朝:李衛公然抗旨,寶親王弘曆為什麼不敢處理他?
    可是李衛偏偏沒有聽,反而跑到刑部大牢之中暴打了曾靜,可以說是赤裸裸的抗旨不遵。但結果卻是圍觀的刑部官員被寶親王弘曆革了職,但寶親王弘曆處理了這群刑部官員,卻並沒有處理李衛,這是為什麼呢?在這裡依舊老生常談的說一下,本文章只談劇不說史,並非是將電視劇當成正史的說。首先我們來看看李衛為什麼要暴打曾靜抗旨不遵呢?
  • 雍正王朝中弘時之死的臨門一腳是李衛踢的,他為什麼敢這樣做?
    讓雍正帝最終下定決心要殺弘時的恰恰是李衛,難道他不怕事後算帳嗎?本期話題:雍正王朝中弘時之死的臨門一腳是李衛踢的,他為什麼敢這樣做?一、作死的弘時:弘時小時候是跟弘曆一起師從鄔思道的,只不過弘曆學到了真本事,而弘時卻只學到點皮毛。
  • 李衛當官?揭開歷史中真實的李衛
    李衛於是在走廊上放置一櫃,上寫『某王贏錢』,使這位王爺十分難堪,只得停止多收。此時正是「九子奪嫡」的時期,政治鬥爭十分激烈,李衛不畏權貴,同時十分巧妙的處理了這件事,因此得到了胤禛的賞識,估計此時李衛也就加入了胤禛集團。1723年皇四子、雍親王胤禛即位即位,是為雍正帝。雍正剛一上臺,立即任命李衛為直隸驛傳道,李衛還未上任又被改封為雲南鹽驛道,管理一省鹽務。
  • 雍正去世後,他的第一心腹李衛結局如何?
    關於李衛這個人,我們都不陌生。 不管是《雍正王朝》、《李衛當官》還是《李衛辭官》,影視劇裡對他的描述絕對不算少。
  • 年羹堯失寵的真正原因並不是殺孫嘉誠,而是觸犯了雍正帝這條底線
    作為雍正帝的府邸奴才,一路開掛,最後坐上了大將軍位置,隨後形勢急轉如下,最終落得個被賜死的下場。他的人生轉折點就出現在殺害孫嘉誠上面,可是要知道他曾經殺過很多人,甚至雍正帝的女婿都沒放過,為什麼殺害一個孫嘉誠,就讓雍正帝起了殺心呢?
  • 李衛為什麼那麼牛,三省六道皇親國戚沒有他不敢動的,死後更牛
    即使在李衛死後很多年,無論是官方,還是在江湖上都沒人敢動他。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李衛除了是朝廷的命官之外,他還有著另外一個特殊的身份。  很多人會說,你怎麼拿他和黑社會杜月笙比呢,他是朝廷命官,杜月笙是江湖人士,他們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呀。說這話的人,是沒有翻開過正史的。在徐崢版電視劇李衛當官裡,李衛當官之初,由於不懂得官場的潛規則,把一個案子查到了通天還在查。於是就被朝廷給打壓了下來,他實在想不通他明明是在為老百姓著想,為國家做事,為什麼雍正會不支持他呢?在他最落寞的時候,掌管漕運的漕幫幫主收留了他,這就引出了本文的重點。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輔佐老四胤禛到底為了什麼,他最終結局是什麼?
    那麼為什麼雍正帝還要見鄔思道,見不到了後,為什麼還制止田文鏡的追趕呢?本期楊角風談雍正王朝: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明知道雍正帝要來,為什麼要火速從田文鏡處逃跑?一、拜師鄔思道鄔思道是老四胤禛派年羹堯從大獄中接出,並在回京後,帶領全家老小行跪拜禮,正式成為自己以及弘曆他們的老師。
  • 看過「李衛當官」,你知道歷史上李衛的勢力到底有多強?
    此話之意便是:李衛的家裡花錢給他買了一個郎官。因為李衛的文化程度並不高,所以他當官也並非是通過正常的科舉途徑,而是花錢買了一個監生。但在他的為官期間,李衛不畏強權,又勇於任事,因此做出了許多成績。極為深受百姓愛戴,十分得雍正帝所倚重,一度成為了雍正寵信的肱股之臣。
  • 《雍正王朝》十三阿哥胤祥給鄔思道送行,為什麼說對不起他?
    可是就在他當上皇帝的當天,一直輔佐他爭奪皇位的鄔思道卻提出了半隱,從兩個人當晚的鬥智鬥勇中,可以看出鄔思道絕頂聰明,終於說服了雍正帝,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但是值得思考的是,明明是鄔思道自己提出來的半隱,為什麼十三阿哥胤祥跟他說對不起他呢?《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提出要半隱,為什麼十三阿哥說對不起他?
  • 一境外返當人員不報備、違規外出被處罰
    一境外返當人員不報備、違規外出被處罰 2021-01-14 14: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雍正王朝》中真有李衛這個人嗎?
    康熙二十六年正月初一(1687年2月2日),李衛出生於 江蘇豐縣一戶家境比較富裕的人家。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衛捐資員外郎(花錢買的官),隨後不久便入朝廷任兵部 員外郎一職。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李衛任戶部 郎中一職。雍正帝即位後,便立即任命李衛為 直隸驛傳道,未到任又改任命為雲南鹽驛道。
  • 雍正王朝中諾敏和張廷璐必然會死,一開始他們就被雍正帝算計了!
    可是兩件事最終都讓雍正帝丟了面子,作為睿智的雍正帝,真的會這麼好忽悠嗎?這裡面到底還隱藏著哪些鮮為人知的秘密呢?本期楊角風談雍正王朝156:雍正王朝中雍正帝為什麼要殺諾敏和張廷璐?這一切早在他預謀中!雍正帝利用追繳戶部欠款一事,一舉掃除異己,凡是清繳虧空得力的官員,一律獎勵和提拔,辦事不力的,或貶、或罰、或免官、或抄家。山西的虧空最大,偏偏就落到了諾敏頭上,他如果追繳不好,輕則丟官,重則丟命,同時還會連累隆科多。如果追繳成功,這個難度又相當大,最終他接受隆科多的建議選擇了後者,以此埋下了自己滅亡的種子。他說的半年就追繳完了虧空,雍正帝為什麼會信?
  • 李衛為何能那麼牛,三省六道皇親國戚沒有他不敢動的,死後更牛
    即使在李衛死後很多年,無論是官方,還是在江湖上都沒人敢動他。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李衛除了是朝廷的命官之外,他還有著另外一個特殊的身份。於是就被朝廷給打壓了下來,他實在想不通他明明是在為老百姓著想,為國家做事,為什麼雍正會不支持他呢?在他最落寞的時候,掌管漕運的漕幫幫主收留了他,這就引出了本文的重點。
  • 雍正王朝:隆科多為什麼會背叛雍正帝,那天深夜到底發生了什麼?
    隆科多是雍正帝的舅舅,在雍正帝還不是皇帝的時候,他就一直擁護他,雍正帝最終能坐上皇位,隆科多可是大大的功臣!在清朝歷史上,能被皇帝當著眾人稱呼舅舅的,隆科多可以說是獨一份,足見其權勢之大。在雍正帝即位之初,對隆科多和年羹堯都是非常信任,但是大家也知道,一旦皇帝坐穩了皇位,戰亂也平息後,也到了「鳥盡弓藏」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