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宏
40歲謝霆鋒現身北京胡同,穿拖鞋吃炸醬麵,下飯菜紅燒肉顏值在線。網友紛紛表示:越來越向大爺風靠攏。不得不說這絕對夠胡同味,遙遠而又在眼前。
讓我想起當年在北京,住在胡同大院裡情景。胡同裡的大媽很是熱情,最標準地就是一手拎著打來的黃醬,一手提著不到4兩肉,老遠就打招呼:「吃了嗎?沒吃上我們家吃飯,今天我們家做炸醬麵。」大媽言語間表露出對炸醬麵的親切程度,絕對不亞於滿漢全席,乾脆到毋庸置疑的語氣,多年以後的今天,仍然在腦海不斷地盤旋。看到謝霆鋒吃炸醬麵的情景嗎,才發現大明星也吃炸醬麵。
炸醬麵是由面和炸醬組成,面是抻出來的,說通俗一點就是扯麵,或者拉麵。在家吃炸醬麵,有兩種樂趣,一種就是扯麵時麵條被拉長時的酣暢淋漓,另一種就是將醬和面拌勻時等待的迫不及待。現在很多炸醬麵都是壓面機直接出麵條,也就少了炸醬麵原有的樂趣,當然也就少了做飯的味。
很多年我總是想不明白,為什麼以前吃的炸醬麵那麼香,那麼地道,現在的炸醬麵從用料和選材上都勝過當年,可總是覺得少了炸醬麵靈魂。後來,有一次去朋友家吃飯,恰好也是炸醬麵,味道當然是回不去當年老大媽做的地道,但是我卻想明白了一件事。我們心中惦念的美味,其實是一種情懷,一種鄰裡守望、真誠以待的情愫,這才是我們丟失掉的味道。那種2兩肉就能吃遍整個胡同的真誠,現在卻被當做笑話,或者說是一種「窮」,卻正是這種所謂的「窮」帶走了一種美味應有的靈魂。
炸醬麵的面本身是沒有味道的,唯一能做到的是現煮現吃。而賦予炸醬麵味道的是炸醬,所謂炸醬包含了油多的意思,只有油多才能叫炸,否則就是炒或者煮。選材時,豬肉要肥多瘦少,這樣做出來的醬才香。當然你要是不吃肉,可以選擇蝦皮或者雞蛋之類替代一下,因為醬會遮掩一切,葷素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醬的好壞。
要想吃的過癮,肉就不能切得太碎,這樣在吃麵的時候,有種找肉吃的喜悅。這裡我要特別地說一下,每個地方的炸醬做法大有不同,像很多地方直接用肉末炒醬,中間再加點蘑菇丁,很多時候總是誤認為蘑菇丁就是肉粒,嚼著也很帶勁。做醬的時候,先用蔥花熗鍋,然後炒料,最後才放入醬。放入醬後容易糊,所以要不停地攪動,整個過程中火讓味道徹底融合在一起便可。
對於老北京炸醬麵來講,還有一份菜碼要做,這是為了豐富口感,也是給炸醬麵一個下菜。其它地方的炸醬麵是沒有菜碼的。菜碼可以根據時令蔬菜走一波,一般是黃瓜絲、蘿蔔絲、芹菜絲之類。其它地方一般都是來幾瓣蒜,或者一節大蔥來豐富口感。菜碼還有個作用就是均衡營養,畢竟麵食和炸醬過於單調。
謝霆鋒這下菜就講究的,紅燒肉,這是一種新的體驗。當然,像這樣成色的紅燒肉,做起來比較耗時間。一道入味的紅燒肉怎麼也得燉2小時,要是做得精細一點,沒有5~6小時的熬製是做不出好的好紅燒肉。我一點也沒誇張,做紅燒肉就一個訣竅,選對肉,足夠的時間,我個人並不贊成放過多的香料,只要你用足夠的時間去激發肉本身的味道,在用老抽和冰糖融合,味道一準是老字號。
光有面和菜,還要像謝霆鋒一樣吃出胡同味來,這才算美味佳餚,也是我們記憶中的味道,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