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01
每個人都有自己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的角度會得出不同的結論,你看山是山,別人則有可能看山不是山。這是人的三觀,閱歷等很多東西在起作用,綜合起來,你才是你,別人才是別人。
雖然說唯一不變的是變化,但我們的心不能亂,不能一直變來變去,我們不僅要對自己有個相對確定的認知,而且在看待我們自己之外的人和事的時候,也要有個相對確定的認知,或者說,應該有個相對確定的標準。
你看山是山,別人看山不是山,是因為你們的標準不一樣,這並不等於說你就是錯的,或者別人就是對的,而是應該從自身出發綜合去考慮,怎樣看待一個人或一件事,才更合理。
之前我們講「準則」的時候提到過類似的問題,你有你自己的準則,世俗大環境也有相對普遍的準則,應該綜合這兩點去制定自己看待事物的標準,目的是看清,看透,然後看淡,只要你能通過自己的準則把生活過好,就是對的。
包括很多人想嫁的「好丈夫」,想娶的「好妻子」,該如何定義,同樣需要用到上面提到的兩個標準,我們通過一個案例來聊一下這方面的問題。
02
芳芳和前夫阿海離婚,就是因為在芳芳看來,阿海不是好丈夫,在很多婚姻中的大問題上,阿海總是讓她失望。
有句話說,很多人不是不願離婚,不是不敢離婚,只是還沒攢夠失望。這句話也適用於芳芳,因為她從對阿海不滿到最後離婚的過程,就是個積攢失望的過程。
兩個人的感情出現過裂痕,阿海背叛過婚姻,雖然事後他回歸家庭了,兩個人沒離婚,但是彼此間已經有了裂痕,他不做任何補救工作,就使得彼此間的裂痕越來越大。其實,就算沒有其他問題,這個問題也足以導致他們的婚姻走到盡頭。
在上面那個問題的基礎上,出現的另一個讓芳芳下定決心離婚的問題是:當芳芳的母親生病住院的時候,阿海別說出錢出力了,甚至從始至終都沒露面,讓芳芳一個人去面對。如果他真的有事分身乏術,芳芳也可以理解,關鍵是他是閒著的。
芳芳說,「如果我沒結婚,沒老公,我媽生病了,我不會去指望任何人,我獨自面對就好。可問題是,我結婚了,我有老公,內心對他有指望,可是,指望他卻看不到他的影子,那份失望的心情真的不是沒經歷過這種事的人可以感受到的。」
雖然在這之後,她沒有明確說要報復阿海,但卻一直在等一個機會,想讓阿海也嘗嘗沒人幫助的滋味兒。
從那件事開始,她就不像以前一樣經營婚姻了,覺得自己費心費力,阿海卻坐享其成,對自己太不公平,而且,從此開始,她把婚姻中的各種東西都分得清清楚楚,雖然不是刻意為離婚做準備,但的確可以做到隨時離婚。
之後婆婆生病住院,就是她一直等待的機會,她在這時候趁機鬧離婚,並且告訴婆婆,「我不是針對你,我只是想報復你兒子這個渣男!」
雖然離婚對她自己的傷害也不小,有很多人說她不懂事,但她不後悔這樣做,覺得如果「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自己之中難解心頭之恨。
03
芳芳並沒有在離婚後著急再婚,因為她不想重蹈覆轍,「再婚是很容易,但如果再嫁給一個渣男,就算我能報復他,但終究對我自己也沒好處,我犯不著給自己找罪受!」
她在這個階段給「好丈夫」下的定義,就用到了我們前面提到的兩個標準:一來,她有自己的理解;二來,她參考了別人的婚姻,徵求了別人的建議。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真正的好丈夫,都懂得「護妻」。
關於「護妻」,她是這樣詮釋的:
『懂得「護妻」的男人,往往有這三個「特徵」,一看便知:
第一,會照顧妻子的感受,這是男人「護妻」所要做的最基本的事,不只是兩個人相處的時候會照顧妻子的感受,在跟其他人相處時,同樣會照顧妻子的感受。比如,面對婆媳矛盾時,不會盲目袒護婆婆,就是護妻;還有,跟婚外的各種人保持距離,不讓他們欺負自己的妻子,更是護妻。我前夫就不行,他背叛了婚姻,不在乎我的感受,要不然我們也不會離婚。
第二,尊重妻子的父母,也是男人「護妻」的一種表現。男人護妻是因為愛自己的妻子,能夠連妻子的娘家人一起愛,妻子的娘家人遇到困難時,不讓妻子一個人去面對,這往往會讓妻子很感動。我前夫在這方面也不行,我媽生病住院的時候,別說讓他幫忙了,他從始至終都沒露過面。
第三,不讓妻子走歪路,是男人「護妻」的更高境界。男人愛自己的妻子,不能只是給她什麼,更重要的是要成就更好的她,她好了就讓她更好,她走歪路了就及時把她拉回來,這樣做,不僅能成就自己好丈夫的名聲,而且還可以讓妻子成為好妻子,可謂一舉兩得。』
很明顯,芳芳給好丈夫下的定義,是綜合了自己和別人的婚姻,把別人婚姻中的好丈夫的優點都羅列了出來,把自己經歷過的男人的缺點也羅列了出來,把這兩方面結合,就有了上面三個特徵。
這種定義好丈夫的方式雖好,但是要記住:能在結婚前做好這項工作,就不要拖到結婚後去做,更不要拖到離婚後去做,因為一旦結了婚或離了婚,你都會有損失,這種損失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對於芳芳來說,她只能寄希望於下一段婚姻。而對於其他人來說,如果還沒結婚,先用她的那種方式定義下你想要的婚姻,才能避免自己嫁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