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阿木
千呼萬喚始出來,德雲社終於出團綜了。
27日,號稱是「德雲社首檔團綜」的《德雲鬥笑社》在騰訊視頻粉墨登場,德雲社幾乎全班人馬出動,踏上了一趟說學逗唱之旅,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也標誌著德雲社的綜藝路正式步入了3.0時代。
從早年間,郭德綱單槍匹馬混跡綜藝,靠上節目養活劇社,到前幾年喜劇綜藝爆發,德雲社後起之秀在各大衛視平臺遍地開花,再到這一次德雲社攜首檔團綜入贅騰訊視頻,亞洲第一男子天團終於也有了配得上名氣的專屬綜藝。
幾經輪轉,天地滄桑。當今相聲第一大門戶德雲社緣何如此執迷於綜藝?首發團綜的背後是遂了粉絲們的心願,還是造成線下演藝市場的轉型?
▼
從說學逗唱到嬉笑怒罵
眾所周知,相聲講究四門功課,說學逗唱,真人秀其實也同樣如此,不過相較於單純的相聲表演,作為團綜的《德雲鬥笑社》必須要展現更多德雲社舞臺後的故事,尤其是師兄弟之間的相處。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德雲社的首檔團綜是帶著誠意來的,通過全陣容安排便可以看出。
班主郭德綱、于謙作為掌門人,高峰作為總教頭,小嶽嶽作為大師兄,以裁判和旁觀者身份參與,欒雲平、燒餅、孟鶴堂、張鶴倫、張九齡、王九龍、周九良、尚九熙、秦霄賢等師兄弟全程參與,另外,還有閻鶴祥以說書人身份串場,劉筱亭、高筱貝等「筱」字輩演員以服務生身份跑龍套,唯一遺憾的是外界呼聲較高的郭麒麟和張雲雷並沒有出現在團綜中。
其次,當把中國第一男團這批人相聚在一起,如何去安排任務,便成為了節目組最要費心思的事情。
節目邀請了《極限挑戰》前四季的導演嚴敏坐鎮,雖然環節設計上有內味了,但是依然相對保守,尤其是首期節目還是沒有離開老本行,講相聲仍是作為了重頭戲。前半段從師父採訪徒弟,到闊別許久的德雲家宴,再從以大褂選搭檔,到分房間找「梁子」,均是以真人秀形式呈現;後半段把九位德雲社演員分成四組,依次逐組進行相聲表演,又回歸到了「歡樂喜劇人」的模式。真人秀與相聲競演的比重基本上相對均衡。
根據後續預告也可以看出,後面的節目將會減少相聲競演,更偏向於真人秀的遊戲模式。
最後,相聲行當講究「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但是,真人秀對於舞臺的界限相對模糊,既是舞臺又不是舞臺,這使得節目陷入「亦正亦邪」的尷尬境遇。
在第一期節目裡,德雲社師兄弟們之間的互動可以說是相當火熱,尤其是嶽雲鵬以不同價格「賣」情報的橋段,節目組甚至都在旁邊增加「同門逗趣,純屬娛樂」的字樣。但是由於師徒制度比較嚴格,各個徒弟對於師父都懷揣敬畏之心,這也使得節目時而打得火熱,玩成一片;時而被潑冷水、強行收斂,沒有發揮出最佳的綜藝效果。
▼
從舊愛優酷到新歡騰訊
德雲社的這場團綜其實並非一時興起,也經歷了幾度風雨。
去年的時候,德雲社就講團綜計劃作為了重要戰略性行動。除了粉絲盛傳的《德雲茶樓》和亮相衛視招商會以外,2019年7月,郭德綱親自發微博表示,「德雲社團綜開始了」,但是這檔當時擬定名為《郭德綱和他的徒弟們》的節目到頭來還是不告而終、慘遭擱淺,留給觀眾的只有少量的片花和劇照。
直到去年10月份,于謙、嶽雲鵬出席騰訊視頻發布會,官宣了即將開啟團綜《德雲供笑社》,受疫情影響,節目的開機計劃一拖再拖,一直延續到了上個月,並且更名為《德雲鬥笑社》,這才真正誕生。
在與騰訊視頻合作《德雲鬥笑社》之前,德雲社最為長期的合作夥伴是優酷。
從2016年起,優酷與德雲社籤署了獨家戰略合作協議,雙方達成長期深度合作,這也是優酷綜藝戰略布局中的重中之重。據相關數據顯示,僅「2016年德雲社成立20周年開幕慶典」,優酷會員播放量就超4000萬。當時數據顯示,每5個優酷會員就有1個來看德雲社相聲。可以說,德雲社的獨家版權成為了優酷拉動會員的一大法寶。
這也促使優酷與德雲社一直續約,像是從去年開箱到今年疫情初期,德雲社所有演出的音頻和視頻的傳播權都在優酷麾下,包含了開箱、封箱、以及數十場的不同級別的巡演和專場。
同時,在平臺戰略上,優酷也十分偏愛以德雲社主體的喜劇節目,多檔版權綜藝中都有德雲社的蹤影。另外,平臺也十分熱衷於邀請德雲系藝人參加自製欄目,像嶽雲鵬作為常駐嘉賓參與《周六夜現場》,郭德綱也飛行其中,還有郭麒麟、燒餅參與《花花萬物》等。
雖然說這一次德雲社在團綜問題上是與騰訊視頻合作,但是這也並不意味著放棄與優酷的關係。在上個月優酷的發布會上,優酷合家歡劇場將聯合德雲社推出《德雲大本營》,這應該更傾向於德雲社自製的劇集,不過也能看得出來,關係還在。
▼
從綜藝謀生到團綜續命
談及德雲社與綜藝欄目的淵源,也是源遠流長,從德雲社的創立到興起,都離不開綜藝的助推。
早年間,德雲社創立之初,財務緊缺,眾多徒弟們要吃飯,作為班主的郭德綱不得不在四處討生活謀生。最廣為流傳的經歷,便是當時參加安徽衛視《劇風行動》,接受節目組街頭48小時的櫥窗考驗,即便被當作動物園的動物一樣,郭德綱依然也對此義不容辭,這算是德雲社綜藝的1.0時代,活命時代。
後來,德雲社的名氣逐漸增長,也伴隨著一些風波,其中便包括與北京衛視老死不相往來的傳說,相聲離開了北京的傳媒行業,如逝沃土,隨即郭德綱便成為了天津衛視的常客,在天津臺連續多年主持了《今夜有戲》《國色天香》等欄目,從這一時期開始,郭德綱有意識地經常帶領徒弟上節目,如今大紅的小嶽嶽,在當時也只是個門童。
進入一零年代之後,德雲社的相聲更加風生水起,郭德綱也成為了各大衛視,甚至包括央視春晚的座上客,2012年,郭德綱與江蘇衛視合作密切,先後創辦了《郭的秀》《非常了得》等欄目,郭德綱依然帶著嶽雲鵬等徒弟,瘋狂亮相各類節目。
後來,在喜劇迎來爆發之後,郭德綱先後接下湖北衛視《我為喜劇狂》,東方衛視《笑傲江湖》《歡樂喜劇人》《相聲有新人》等品牌欄目,成為了喜劇綜藝裡的「泰鬥」,如今德雲社裡走紅的演員,基本上也都是通過這些節目的鍛鍊而登上了大雅之堂,這稱得上是德雲社綜藝的2.0時代,出道時代。
在這一時期,德雲社的綜藝路是全面開花,在網際網路平臺,還有西瓜視頻《一郭秀》、愛奇藝《坑王駕到》等,在真人秀領域,也有《花樣男團》《大叔小館》等,為如今的團綜計劃積攢了不少的經驗。
今年,受疫情影響,德雲社至今仍舊沒有開箱,所以選擇團綜也成為了一種續命的手段,走到線上,保持著繼續的熱度。旗下多位藝人,也都成為了各大平臺的綜藝常客。
最後,外界一直盛傳郭德綱有一大本領,想讓哪個徒弟紅都可以,這其中的秘訣最為核心的要素其實就是綜藝,帶著哪個徒弟上節目,就意味著接下來要捧誰,這也從另一方面證明了綜藝節目的造星和圈粉實力,或許這也是德雲社一直孜孜不倦發展團綜的根本原因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