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了30多年的遊戲改編真人電影,果然還是個坑

2020-12-23 ACGx

題圖 / 破壞之王本文由ACGx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如何在還原和改編中尋求平衡?

1.

自1980年代電子遊戲成為不少人熱衷的娛樂方式以來,如何把遊戲IP改編成令人滿意的真人電影,一直都是不少遊戲公司、電影公司不斷探索的問題。

畢竟,把人氣遊戲形象和故事,通過包括電影在內的其它媒介載體進行呈現,不僅能進一步拓展遊戲IP的商業影響力,實現其在多種文創領域的「全面開花」,也是不少遊戲玩家在內心深處特別喜聞樂見的事。

最起碼,有更多人因為遊戲改編真人電影作品的出現成為自己的同好,作為遊戲的忠實玩家來說當然是要支持一波。

然而隨著1993年《超級馬裡奧兄弟》電影的問世開始,遊戲改編真人電影雖然數量眾多,但往往都是觀眾口中的「爛片」。這一方面可能是投資方對這類項目的運作比較保守,希望能通過低成本運作進行相關的市場探索,另一方面也是許多電影創作團隊在遊戲IP的真人化改編問題上,缺乏成功經驗所導致。

直到2001年《古墓麗影》等電影作品的出現,這些想要把遊戲IP改編成真人電影的公司,似乎才找到了新的財富密碼——「還原」。

2.

還原,是許多遊戲玩家在評判遊戲IP改編真人作品質量好壞時最常用的詞彙。簡單來說,這就是要求這些改編電影能夠將遊戲中出現的大量細節,包括基礎世界觀設定、人物角色、故事內核都能進行完整地呈現。

以安吉麗娜·朱莉主演的《古墓麗影》真人電影為例。

投資1.15億美金的《古墓麗影》,是當時派拉蒙影業的大製作。由於有著較為充足的預算,這部電影不僅特效方面還是有所保障,同時還將柬埔寨吳哥窟、冰島等地作為了外景地。所以即便是該電影在劇情方面略顯薄弱,但依然較好地展現了原作遊戲的探險主題。

當然,最讓不少玩家和觀眾稱道的,則是好萊塢明星安吉麗娜·朱莉的出演。無論是氣質再到人物造型,她都完整地還原了遊戲裡的設定,讓蘿拉這位遊戲人物形象,一舉成為了最具影響力的女性遊戲角色之一。

以至於在2003年推出的遊戲第6代《古墓麗影:黑暗天使》中,主角蘿拉的形象設定,都反過來受到了電影中安吉麗娜·朱莉扮相的深刻影響。

實際上,那些許多受到玩家好評的遊戲改編真人電影,在內容上都十分注重遊戲元素的還原。

比如2006年上映的《寂靜嶺》,就在人物造型、場景設定、配樂音效、故事劇情等方面都高度忠於原作,大量的觀眾評論都認為該電影與原作遊戲簡直就是如出一轍。這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該電影的導演和編劇,都是《寂靜嶺》系列遊戲的死忠玩家所致。

而2007年上映的《殺手:代號47》,雖然依然有電影工業流水線生產的痕跡,但光頭主角的造型(主要是特別圓),還是很好地還原了遊戲中主角47的強大氣場。

毫無疑問,在廣大的遊戲玩家看來,只有做到內容上的充分還原,才能稱得上是優秀的遊戲真人化改編作品。然而問題在於,想要充分還原遊戲的內容精髓,除了需要有充足的製作預算外,還必須保證創作團隊對原作遊戲有著深入的研究和理解,而這樣的內容要求對於真人電影作品的創作來說,卻並不是一件容易複製的事。

至少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遊戲改編真人電影項目的立項,主要還是希望藉助遊戲IP的粉絲效應,在電影市場獲取到足夠多的商業利益。至於說創作團隊到底懂不懂遊戲,顯然只是個不太重要的因素。

3.

事實證明,即便是內容上不還原,遊戲改編真人電影依然能夠在商業層面獲得成功。

從2002年開始,《生化危機》真人版因為電影市場的良好反饋,得以系列化發展。該真人電影系列共有6部作品,不僅每一部作品的投資額都在增高,而且獲得的票房收益都在穩步增加。

然而在許多《生化危機》系列遊戲的玩家看來,《生化危機》真人電影卻是不折不扣的大爛片。除了電影的標題和部分設定與遊戲有關,以及艾達王、威斯克、裡昂等原作遊戲角色曾在電影第5部登場之外,電影所講述的故事實際上與遊戲原作幾乎沒有太大的聯繫。

在《生化危機》系列真人電影上,我們可以看到遊戲玩家們對於「還原原作」的內容需求,基本上是被創作團隊拋在了腦後。相反,改編過程中的「不還原」,才是該系列真人電影能夠獲得成功的關鍵。

從內容創作的角度上看,遊戲和電影在內容的呈現方式上其實是是有巨大區別的。

簡單來說,遊戲的核心在於玩法和獎勵,無論是主線劇情還是支線任務,完成某一段遊戲操作後獲得的感官體驗,以及道具、經驗、技能的提升和加成,才是遊戲玩家能產生快感的主要原因。而電影則不同,創作團隊需要通過視覺和聽覺的感官體驗,以及充滿節奏感的故事劇情,讓觀眾在固定的場所花費數小時投入到電影所營造的世界中去,這與遊戲的內容的特性天差地別。

我們可以看到,作為驚悚、動作題材的類型片,《生化危機》系列真人電影其實還算是比較合格的作品,最起碼這6部電影都做到了視覺、聽覺方面的持續感官刺激,而近些年來這類作品在電影市場又恰好比較容易受到觀眾喜愛——還有什麼會比英姿颯爽的姐姐拿著武器突出重圍還要來得更帶感呢?

所以,還原,尤其是遊戲劇情和遊戲角色的還原,並不是遊戲改編真人電影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如何讓遊戲IP適配電影的內容特性,可能才是更為重要的事。

也因此,在業界又有人提出了另外的一種新的假設:或許沒有劇情,或者主線劇情存在感比較薄弱的遊戲IP,會更適合真人化的改編?

4.

然而令人感到遺憾的是,這種真人化改編方式卻又暴露出了新的問題。

一方面,原作遊戲劇情的薄弱,終於讓電影中各種奇怪的設定都變得多少有些合理,玩家們的關注點也不再是劇情是否還原,而是在於遊戲元素是否獲得了充分的展現。這在「遍地都是弟弟」的遊戲改編真人電影界,完全算得上是跨時代的進步(悲)。

然而另一方面,原作遊戲劇情的薄弱,固然為改編電影帶來了非常高的創作自由度,但這也會導致真人電影創作團隊將自己特別擅長的某些類型(如驚悚題材)融入其中。這不僅在觀感上會導致電影內容風格與遊戲IP完全不搭,而且還無法避免製作團隊夾帶私貨的可能。

總而言之,探索了30多年的遊戲改編真人電影,到如今竟依然還是個坑。創作出讓遊戲玩家與電影觀眾口碑兩開花作品的美好願望,恐怕一時半會兒是無法達成了……

相關焦點

  • 遊戲改編真人電影大盤點
    即使話題熱度不斷,但改編自電玩遊戲的真人電影評價總難看見極大突破──雖然不少作品票房表現還不賴──以《生化危機》(Resident Evil)系列為例,電影過大幅度的改編原作讓遊戲玩家感到不滿,系列電影的評價更是每況愈下,但全系列六部電影最終共闖出高達12億美金的驚人票房。
  • 聊天 漫畫改編真人,加持還是毀滅?
    但是要把二次元的虛擬世界搬到真人世界進行演繹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是巨大的機會,同時也是嚴格的挑戰。那麼在你看過的漫畫改編真人作品中,覺得它們是對原作的加持還是毀滅呢?本期話題參與人:所以改編的製作方應該是吃透了原作的精髓,知道它「好」在哪裡,然後真人改編能表現這些精髓到一個可以說服觀眾的程度。比如都是鈴木亮平主演的《變態假面》和《俺物語》,不說技術水平,單說領會原作精髓,都蠻到位的。但是《死亡筆記》日劇版和《進擊的巨人》電影版則是在最關鍵的「HIGH點」詮釋上把鏈子掉到太平洋去了。還有一個巨坑就是少女漫畫改編的女性向的真人作品。
  • 12部遊戲改編的電影,真人出演真的好嗎?
    電影行業的類型是五花八門的,形式多樣才能更豐富,更有表現力。熱門遊戲改編的電影很早就成為一個重要題材。
  • 2021遊戲改編電影,《生化危機》VS《真人快打》,硬核R級誰生猛
    遊戲改編大片現在儼然成了好萊塢新的改編金礦,可惜遊戲改編電影一直存在一個魔咒,很少能有遊戲改編大作能成為經典,往遠了說有《毀滅戰士》舊版《古墓麗影》,近一點的《魔獸》《刺客信條》新《古墓麗影》,唯一的長壽系列《生化危機》,《大偵探皮卡丘》《刺蝟索尼克》等,口碑和票房都出色的遊戲改編,也就只有《
  • 觀眾or玩家,遊戲改編電影該按誰的口味拍?
    自1980年代電子遊戲成為許多人熱衷的遊戲方式後,如何把遊戲IP改編成受歡迎的真人電影一直是遊戲、電影公司不斷探索的問題。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剛剛公布的信息,2020年全球遊戲收入近1800億美元,已經超過了全球電影和北美體育收入的總和。同時火爆的遊戲往往玩家上億,電影公司絕不會放過這個金礦。
  • 迪士尼為何熱衷動畫改編真人電影?
    改編經典動畫更安全?靠改編童話故事起家的迪士尼,素有改編的傳統,這似乎也註定了迪士尼真人電影部門更依賴於改編電影,而非原創電影。回顧近十年的迪士尼真人電影,從文學作品(《聖誕頌歌》、《異星戰場》、《愛麗絲夢遊仙境》),經典遊戲(《波斯王子:時之刃》),到百老匯舞臺劇(《魔法黑森林》),以至《大青蛙布偶秀》這樣的電視節目(《布偶大電影》)和廣播劇(《獨行俠》),都曾被改編搬上過大銀幕。
  • 真人互動電影遊戲:打破媒介壁壘的「影遊互動」
    那麼什麼是互動電影遊戲?作為AVG遊戲分支之一,它是如何演變而來的?真人互動電影遊戲又將如何衝破媒介壁壘實現真正意義的「影遊互動」? 《隱形守護者》改編於橙光引擎製作的《潛伏之赤途》,相較於原作單純的立繪文字遊戲形式,《隱形守護者》採用了「真人影視互動劇」的方式在視覺效果上做出了質的提升。
  • 【軍武遊戲】那些個改編自遊戲的電影
    今天遊戲菌就借這個事情來聊聊一些改編自遊戲的電影,看完你會發現,也許這一次並不是暴雪爸爸「陰溝翻船」,而是整個遊戲改編電影的一個「老現象」。至於電影,反正遊戲菌作為「山口山」的玩家肯定不會錯過!對於這部電影,遊戲菌對劇情這方面沒啥特別的評價(畢竟《古墓麗影》系列遊戲菌玩的不多)但是對選擇安吉麗娜·朱莉做主演這事情在遊戲菌看來還是非常加分的。
  • 街頭霸王遊戲系列30周年紀念:真人電影大盤點
    從1987年第一部《街頭霸王》發售至今,屈指數來,街霸已經陪我們度過了整整30年的春秋,可以說比很多玩家的歲數都要大。雖然隨著時代的變化,格鬥遊戲從曾經的王者逐漸沒落成小眾遊戲,但「街頭霸王」依然一枝獨秀,影響力雖不如以往,但作為遊戲界的常青樹,粉絲受眾依然數不勝數。
  • 《怪物獵人》真人電影上映時間公布,玩家:改編不是瞎編
    備受關注的《怪物獵人》真人電影,終於在昨天公布了上映時間。該電影定檔12月4日於內地上映,北美則是定檔於12月30日,這樣國外比國內晚上映的外國電影還是不多見。本電影改編自卡普空同名經典遊戲,就有網友對《怪物獵人》真人電影的成片質量感到擔憂。
  • 魔獸來襲,遊戲改編電影,看的是電影還是情懷?
    作為一部跳票四次的電影,《魔獸》到底有著怎樣的魅力,可以讓觀眾熱情絲毫不減?遊戲改編電影,看的是電影還是情懷?然而在跳票四次,更換過無數次導演及創作班底,歷經20個月的後期製作之後,這部電影才終於和廣大粉絲見面。與以往很多大片的待遇不同,這一次,魔獸電影在中國內地上映,比在美國的上映還要早2天,這使得中國粉絲們更為興奮。
  • 經典和坑一牆之隔 遊戲改編電影有沒有神作?
    遊戲改編真人版電影,歷來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不少遊戲本身是一代經典,改編的電影就成了黑歷史;還有些時候是電影本身可圈可點,但遊戲玩家不買帳認為毀了原作。但就算真人遊戲改編電影貶多於褒,今後也總有人會繼續投身與此,比如宣傳多時的魔獸電影,還有拍攝中的刺客信條、極品飛車,以及可能會有的MGS,戰神等遊戲改編電影。
  • 30部真人真事案件改編的電影合集!
    美國田園下的罪惡 An American Crime導演 : Tommy O'Haver主演 : Ellen Page/James Franco/Catherine Keener/Hayley McFarland/Ari Graynor評語 : 上個世紀60年代的震驚全美國的真實事件改編8.
  • 遊戲改編電影大有可為? 觀察
    《刺客信條》劇照遊戲改編電影,首先還是「電影」隨著遊戲市場的擴大,遊戲改編的電影,被業內普遍認為在國際市場擁有巨大潛力,「悲劇」多年的「遊戲改編電影2006年,根據遊戲改編的電影《生死格鬥》就曾引發巨大爭議,影片就是一部由打鬥場景和「擊殺必死」鏡頭拼湊起來的電影,對此,有不少觀眾吐槽「沒有劇情」,卻也有人指出它是有史以來最「忠於」原版遊戲的一部改編電影,對原作有著極高的還原度,因為遊戲本身就是這樣的。眾口難調之下,「遊戲改編電影」的創作者需要想清楚作品的受眾群。到底是資深玩家,還是觀眾?
  • 抓人遊戲:對人生啟迪很重要(真人真事改編)
    抓人遊戲:對人生啟迪很重要(真人真事改編)電影開始的話讓我記憶猶新,「我們不是因為老了而停止玩耍,我們是因為停止玩耍而變老,」我相信愛看電影的人都有一顆童心,剛開始有人去單位應聘保潔人員,而這個人不管學歷還是經驗都很高
  • 恐怖遊戲改編真人電影「零~ZERO~」9月26日日本公映
    恐怖遊戲改編真人電影「零~ZERO~」9月26日日本公映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4-06-13 12:00:18
  • 《怪物獵人》發布真人海報,男女主演正式亮相,根據同名遊戲改編
    2月29日最新消息,電影《怪物獵人》最新發布了兩張真人版海報,主演米拉·喬沃維奇與託尼·賈正式亮相。最新曝光的真人海報中,米拉·喬沃維奇站在空曠之地,身穿灰黑色服裝,身上也儘是斑駁,在她肩上扛著一把巨大的刀,刀背上還布滿獸牙。
  • 《古劍奇譚》來了,國內首部遊戲改編電影
    好萊塢的電影,故事來源向來廣泛。真人真事,暢銷小說,動畫漫畫,當然還有一支——遊戲改編電影。
  • 盤點8部值得期待的遊戲改編真人電視劇
    【17173新聞報導,轉載請註明出處】 近年來隨著遊戲受眾的增加,電子遊戲作為一種新的休閒娛樂互動模式,它的質量與知名度也與日俱增。而《魔獸世界》、《大偵探皮卡丘》等遊戲IP改編電影的火熱,也證明了遊戲漫改影視領域的市場潛力。
  • 全球最賣座的遊戲改編電影誕生,皮卡丘也被斬落馬下
    在此情景之下,情人節檔期上映,改編自經典遊戲《音速小子》的真人CG電影《刺蝟索尼克》算是最大限度避過了疫情的影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登陸北美院線,並成功在疫情爆發之前收割了一波票房。目前影片累計票房1.45億美元左右,而且還以首周5700萬美金的票房成績超越了曾經的《大偵探皮卡丘》(首周5430萬美元),成為了遊戲改編電影的票房之王,這無疑是個巨大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