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於2006年拍攝的德國電影,但它浪漫的像一部法國電影。在一個臭烘烘的小漁村裡,誕下了主角格雷諾耶。他嗅覺靈敏,以至於他很晚才學會說話,養成了不愛表達,沒有朋友的孤僻性子。後來他憑著嗅覺的天賦在香水師那謀得一份好工作。靈敏的嗅覺讓他對所有的味道都充滿好奇,而就在這個時候,他遇到了一種誘人的味道——少女的體香。在追逐少女的時候他發現自己身上沒有任何味道,他想讓自己有味道,他想要做世界上最美的香水。
他無意間殺了第一個少女,那個少女對格雷諾耶來說意義重大,她的吸引讓格雷諾耶第一次體會到愛,但是少女並不愛他。他想多跟少女說說話,可失手捂死了少女。在少女失去呼吸以後,他沒有過多的情緒,因為他就如一張白紙,沒人告訴過他這是犯罪,他只是失望,失望這個少女為什麼就這麼死了呢。
在獲取第一個少女的體香後,格雷諾耶覺得離世界上最美好的香水還差得很遠,他陸續殺死26個少女,提取她們屍身上殘存的體香製造最蠱惑的香水。這瓶具有魔幻色彩的香水,使他把處決自己刑場變成了獲取愛戴的狂歡地。當小城為格雷諾耶心旌搖蕩的時候,格雷諾耶返回巴黎。在他的出生地,人們被一瓶奇異的新香迷惑,瘋狂地把格雷諾耶撕成肉塊,分而食之。
我只能說按照我的理解,電影中格雷諾耶身上體現最強烈的品質既不是善惡,也不是對「真」的追求,而是人性,或者說,是愛。
在一個這樣謀殺犯身上討論愛有點可笑吧?但是我真的覺得那是愛。有些人認為格雷諾耶聞不到自己的味道意味著他存在性的缺失,讓他認識到了自己的存在的荒謬。我則認為格雷諾耶本來就聞不到自己身上的味道,就好像人看不到自己一樣,個人的存在是無法被證實的,人是群體動物,只有依靠他人才能確定自己的存在,而在格雷諾耶的生命中,沒有這樣的人。而生命中第一次被吸引,那個和她賣的果子一樣鮮甜誘人的姑娘死于格雷諾耶的無心謀殺。他一直都很孤獨。說聞不到自己的味道讓格雷諾耶決定製作傳說中的香水,我覺得這只是個催化劑。他打算學習油脂分離法就表明他一直有這個想法,聞不到自己的味道只是讓這個想法更加明確而已。更本源的,是對愛的追求。
當他站在絞刑臺上揮動那沾了神秘香水的手帕的時候,他一定以為他可以憑藉這個氣味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或者說,讓別人意識到他的存在。那是能夠激發人心中的愛的香水。人們確實瘋狂了,將他當作天使對待,繼而沉浸再瘋狂的交媾中。群交的場面真的是觸目驚心的美,音樂更是一等一的好。但是站在絞刑臺上的格雷諾耶只會覺得更孤獨而已吧,他的香水確實引發了人們的愛,卻不是對他的愛。
面對人群,格雷諾耶腦海中浮現的是第一個被他誤殺的姑娘,那並不是一個外表多麼美麗的女人,但是那是格雷諾耶一生當中第一次自發的對愛的追求。他們擁抱,纏綿,那個姑娘的神情溫柔恬靜,像情人也像母親。他的理想,和眼前的所見顯然是不能匹配,他這一生的願望就這樣破滅。
沒有愛了,他選擇回到故鄉,死在自己耗費畢生精力製作的香水味道中,最終不在世間留一絲痕跡。他終究不能存在於這個世上,也許這就是命運。
這部電影有讓人呼吸停止的美,就像油畫一般,而格雷諾耶也確實讓人震撼。面對香味,他的天賦是無限的,但是除此之外他一無所知,他缺少成為一個正常的人需要的要素,他是天才,是個不知道應該怎樣在世界上生存的天才,這樣的人,我以為,用世俗的道德標準去討論和強求是沒有意義的。這樣的人只能在小說中存在,最終也湮滅於煙塵之中,仿佛不曾存在一般,不管是殺了他的人,還是被他殺的那些女孩的親人,還是曾經見到他的人,他們都忘了他,就好像他根本不曾來到這個世上一般。
他的一生毫無疑問是個悲劇。一個謀殺犯的故事,從內窺見的是巨大的孤獨是對愛的渴求,這種愛並不是單純的親情或者愛情,只是一種感情,對他人的強烈的感情,他唯一缺少,追尋一生仍未得到的東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