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聯榜樣說」第32期 汪琦:十年創作路,用筆尖傳遞家鄉人文

2021-01-18 安青網

編者按

百年的青春,是投筆從戎、以身許國;現如今的青春,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於青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的回信中說:「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五四」,是奮鬥的號角;榜樣,是青春的華章。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青春之名擔當奉獻,用奮鬥之路書寫無悔人生。安徽省青聯按照全國青聯部署,動員各級青聯組織,聯合多家媒體單位重磅推出《青聯榜樣說》欄目。讓我們一起走近身邊各行各業的青年榜樣,細數他們負重蝶變的耀眼青春。

青聯榜樣說第32期

汪琦:十年創作路,用筆尖傳遞家鄉人文

汪琦:1993年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銅陵市第二屆文化名家工作室領銜人。畢業於南京大學文學院戲劇專業,藝術碩士。出版《和悅洲上》《大尾巴兔子小尾巴狼》《肚子裡的好運氣》《瘋狂的神仙》等作品。曾獲第七屆巴蜀青年文學獎、第四十四屆香港青年文學獎等。

閱讀改變人生之路

汪琦從小生活在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裡,爺爺奶奶是中學退休教師,在爺爺奶奶家裡待的時間比較多,在這樣一個「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家庭裡長大。奶奶很早就帶著汪琦認生字、背古詩。

汪琦是一個從小比較喜歡安靜的人,不愛動,小時候的理想是成為一名漫畫家。奶奶家裡有不少漫畫書,後來就成了他的寶貝。汪琦曾經「創作」過一小疊原創的哆啦A夢故事,自編自畫。這疊畫被家人們爭相傳閱,被姨媽帶去單位和同事們欣賞,後來就再也沒帶回家了。

上小學以後,汪琦開始喜歡閱讀,那時候主要就是看雜誌,感覺雜誌上的東西自己也能寫,所以就決定試試看。

初試投稿的過程總是充滿曲折的,沒有一投就中的好運氣,泥牛入海、杳無音信是常態。但因為對文學的熱愛,汪琦一直堅持寫作投稿,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他的作品開始被刊登。

汪琦第一次發表作文是在小學四年級,在上海的《作文世界》上發表了一篇日記《愚人節》。發表的第一篇兒童文學作品是在2010年,上高二,是一篇四千多字的童話,題目叫《大腦內存告急》,說一個童話作家,他的腦子越來越不夠用了,越來越想不出好玩的童話故事來,醫生要給他的大腦裡刪除一些「緩存垃圾」,但是那些看起來沒什麼用的「內存」都是他寶貴的記憶,他一樣也沒捨得刪。

此後,他開始了自己的文學之路。

筆耕不輟創作精品

從2010年第一次發表兒童文學作品開始,汪琦堅持寫作已經有十年的時間。說起堅持的原因,汪琦笑言,是因為喜歡。他覺得「熱愛」這個詞太大,能做到喜歡就很不容易,一直做喜歡的事情就很幸福。幸福的事不存在堅持。

目前主要作品有《去童話世界採風》《大尾巴兔子小尾巴狼》《瘋狂的神仙》。汪琦年紀雖不大,卻獲獎頗多。他曾獲得第四十四屆香港青年文學獎,第六屆「周莊杯」全國兒童文學短篇小說獎,第五屆冰心作文獎,第十三屆重慶市期刊好作品獎,第十七、十八、十九屆烏江文藝獎,第六屆重慶市「十佳讀書人」榮譽稱號等。

2017年,汪琦獲得了第七屆巴蜀青年文學獎。「巴蜀青年文學獎」是重慶文壇的一個重要獎項,在重慶的青年作家和讀者中的影響日益擴大,並在全國文學界產生了一定影響。

2018年汪琦曾獲得第四十四屆香港青年文學獎。青年文學獎始創於1972年,是香港文壇一年一度的盛事,也一直獲海內外人士踴躍支持,為年輕作家提供晉身文壇的途徑。四十多年來,不少得獎人已成為知名作家及文壇新秀,如王良和、鍾國強、劉偉成、劉偉恆、胡燕青、陶傑、馬家輝、張小嫻、鍾偉民、鍾曉陽等。

雖然獲得過很多獎,汪琦笑談,自己並沒有很旺盛的創作力,雖然喜歡文學,但是想要把一個東西寫好,很多時候的狀態也是「硬憋」。過去寫童話,大部分素材來源於「胡思亂想」。這兩年,他的興趣逐漸轉移到寫小說上來,寫小說,需要現實生活的某一點觸動,然後就是無盡的「琢磨」,琢磨這件事背後的邏輯和表達,什麼樣的表達更高級一點。

筆尖傳遞家鄉人文

作為一個銅陵人,他的作品裡也會提及自己的家鄉銅陵,《和悅洲上》是一部圍繞家鄉銅陵寫作的小說。小說以上世紀30年代的銅陵大通和悅洲為背景,講述了少年童乃衡、天佑的成長經歷,反映了近九十年來和悅洲的風貌變遷,展示作家對鄉土童年的個體體驗和集體記憶。風格靜水流深,敘事柔軟細膩,宛如韻味悠長的童年畫卷,充滿歷史質感。家鄉裡的很多記憶構成了汪琦文學世界裡的點點滴滴。

汪琦目前主要是做一些文化藝術事業的行政工作,在檔案上汪琦是一個「專業作家」,但這兩年,他們單位在一個叫犁橋的水鄉實施「田原藝術季」計劃,通過藝術改造,賦能鄉村振興,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鄉村。

汪琦覺得這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這部分工作也為他的寫作提供了一個新的觀察角度。也許這兩年他還寫不出有關這段生活的東西來,但將來可能會寫。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青年,他希望通過自己的筆讓更多的人關注自己的家鄉:作為一名銅陵人,他覺得自己有責任為家鄉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本期採編:安徽生活網 許盈盈

媒體支持單位:

中國青年報、新華網安徽頻道、人民數字安徽、安徽青年報、安青網、中國網韻動安徽、安徽生活網、安徽校媒聯盟、安徽新媒體集團、萬家熱線、合肥論壇、合肥日報、合肥市廣播電視臺、合肥點聚互動營銷策劃有限公司、淮北日報、宿州電視臺、滁州市廣播電視臺、六安交通音樂廣播、宣城市廣播電視臺、安徽啟蒙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皖江論壇、黃山市民網絡有限公司、安徽文藝出版社、安徽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安徽皖雲傳媒、中國公益新聞網、公益中國網、六安城市網

相關焦點

  • 「青聯榜樣說」第7期 羅維:以青春之名,護家鄉無恙
    「青聯榜樣說」第7期 羅維:以青春之名,護家鄉無恙 2020-11-16 16:41:30   來源:安青網
  • 「青聯榜樣說」第23期 獨立音樂人李小漁:堅持音樂永遠熱愛
    「青聯榜樣說」第23期 獨立音樂人李小漁:堅持音樂永遠熱愛 2020-12-23 14:54:20   來源:安青網
  • 「青聯榜樣說」第18期 餘楊:愛是音樂橋,歌是故鄉曲
    「青聯榜樣說」第18期 餘楊:愛是音樂橋,歌是故鄉曲 2020-12-11 10:11:08   來源:安青網
  • 青聯榜樣說第18期——餘楊:愛是音樂橋 歌是故鄉曲
    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於青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的回信中說:「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五四」,是奮鬥的號角;榜樣,是青春的華章。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青春之名擔當奉獻,用奮鬥之路書寫無悔人生。安徽省青聯按照全國青聯部署,動員各級青聯組織,聯合多家媒體單位重磅推出《青聯榜樣說》欄目。
  • 青聯榜樣說第16期——金曉雨:用青春書寫創業之歌
    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於青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的回信中說:「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五四」,是奮鬥的號角;榜樣,是青春的華章。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青春之名擔當奉獻,用奮鬥之路書寫無悔人生。安徽省青聯按照全國青聯部署,動員各級青聯組織,聯合多家媒體單位重磅推出《青聯榜樣說》欄目。
  • 青聯榜樣說第20期———代冠霖:汗水泡出瀟灑,青年舞動青春
    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於青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的回信中說:「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五四」,是奮鬥的號角;榜樣,是青春的華章。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青春之名擔當奉獻,用奮鬥之路書寫無悔人生。安徽省青聯按照全國青聯部署,動員各級青聯組織,聯合多家媒體單位重磅推出《青聯榜樣說》欄目。
  • 青聯榜樣說:沉醉墨香,書寫我心
    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於青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的回信中說:「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五四」,是奮鬥的號角;榜樣,是青春的華章。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青春之名擔當奉獻,用奮鬥之路書寫無悔人生。安徽省青聯按照全國青聯部署,動員各級青聯組織,聯合多家媒體單位重磅推出《青聯榜樣說》欄目。
  • 山歌一條路 家鄉一條路...
    回家啊一條路山歌啊一條路 家鄉啊一條路山歌啊一條路 回家啊一條路」世界客家山歌採風(一)2011 「山歌一條路」世界客家山歌採風(二)2011 新寶島康樂隊(八)   腳開開2011   入圍第二十四屆金曲獎最佳團體「新寶島康樂隊」並得獎2012  「山歌一條路」世界客家山歌採風(三)2012  新寶島康樂隊(九)   第狗張2013   入圍第二十五屆金曲獎最佳團體「新寶島康樂隊
  • 「我」的十年——商業攝影師許曉東
    也許是因為當時攝影專業的稀缺,教學方式的不健全,通過練習「端一塊磚頭」來達到「端相機要穩」的訓練目的,這令曉東無法接受,遂不再去上課。帶著牴觸心理曠了一學期的課之後,一位從魯美空降的名叫王純的老師終於打開了曉東對攝影的理解。與練習端磚或訓練拍照姿勢的愚蠢課程截然不同,這位老師用半年的時間教導學生:如何鑑別一張照片的好或壞,大師作品背後的故事和思考。
  • 「孩子們的迷笛」十年年鑑
    「孩子們的迷笛」項目誕生自2010,回溯孩迷這十年,從發起人朦朧的願景到具象的藍圖,再到此刻眼前真實眾多的參與者,時光累計的厚重讓人覺得分外動容。一個近乎純粹主義的想法,在初創人奮力的搖旗吶喊聲中,漸漸得到外界迴響,且分貝漸強。這棵幼苗旺盛地生長了10年,如今闢出一片讓人欣喜的蒙蔭。
  • 宣講「合陳好人」 傳遞榜樣力量 興化合陳鎮用榜樣力量激發鬥志
    張穎是此次興化市人民醫院援鄂醫療分隊12勇士中的一員,陳芳是泰州市第五批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服務家鄉類好人,分別是桂山村人沈劍鋒,桂山村媳婦李春燕。沈劍鋒現任揚州興化商會終身名譽會長,揚州中天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泰州中電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他先後為家鄉捐款100多萬元,造了4條路,建了4座,去年家鄉「廁所革命」又捐款50萬元,為家鄉現代化建設事業、招商引資和工業化發展做出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 「莊河家鄉美」於軍福:我為家鄉創作——「夢裡家山滿目情」
    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協河山畫會會員、遼寧省美協理事、文化部青聯美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特聘教授、大連市美協主席團委員、大連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在央視拍攝的《紀念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兩周年》大型紀錄片《召喚》中,被作為紮根基層採風的唯一畫家代表出鏡,並在央視多套黃金時段播出。專題片《山靈海韻.中國著名畫家於軍福》在中央電視臺「藝術投資」欄目播出。
  • 青聯榜樣說 | 李妮娜:老天愛笨小孩
    別人偷懶玩耍的時間,我非常珍惜,每一次都用心訓練……」連續三屆世錦賽蟬聯冠軍,當她站在冠軍領獎臺上,她腦海裡浮現的卻是教練常說的那句話:「娜娜,不錯,再來一個鞏固鞏固。」每個人都會迎來別人各種各樣的評價,「笨小孩」也能用「努力」給出「聰明」的答卷。你熱愛什麼,你堅持什麼。或許成功就是來源於這裡:你是如何對待每一秒的訓練的,你靠什麼支撐你的堅持的。
  • 每個人都在說「花路」,但你知道它出自哪裡嗎?
    最近不管是媒體還是粉絲,一聊到自家愛豆都會加上一句「一直走花路吧! 」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又是怎麼火起來的?
  • 第二期「天作之合」研習營,開班在即!
    今年九月份初,廈門戲紙&小黑探的首期「天作之合」研習營完滿落幕。「天作之合」研習營:旨在幫助劇本作者們快速入門、快速進階、快速突破,在為期三個月的線下與線上課程中,打造一個爆款劇本。研習營第一批學員們,正在抓緊時間創作修改著自己的劇本,同時與導師們進行線上交流。
  • 「劉若英 x 柯智棠-每天的不理想」2020《新疆唱片風雲榜》海外港臺榜第49期
    飛兒樂團磅礡新作《攻無不克》「有一種生命的光 比倔強更倔強有一種撕裂過的傷 勝敗都值得收藏」電影「獵殺T-34」中文推廣曲俄羅斯年度賣座大片《獵殺T-34》為一部熱血戰爭題材的大型史詩類型片,此次特邀音樂戲劇張力與渲染力極強並且在音樂創作能量持續大爆發的F.I.R.飛兒樂團為電影打造中文推廣曲─《攻無不克》。
  • 北川梨花「朗讀者2020年第6期」
    北川梨花「朗讀者2020年第6期」 2020-05-14 04: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華書院「閱讀課」第232期:《怒目少年》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國華書院,ID:guohuashuy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講 序:2020年第38期(總第232期)書 名:1942年,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第二年,也是中國進行抗日戰爭的第十二年(從1931年算起);這一年,河南發生大饑荒,餓死300萬人,幾十年後作家劉震雲據此創作了紀實性小說《溫故1942》,2012年,馮小剛又根據劉震雲的小說拍了同名電影;這一年,「中日兩軍在浙贛路會戰,在太行山會戰,在湖北宜昌會戰,在湖南長沙第三次會戰。」
  • 通靈王-武井宏之-「1-32卷」
    武井宏之在創作中加入了各種角色,中國武將、日本武士、惡魔浮士德、功夫大師李小龍、聖女貞德、八大天使、印地安及埃及文化以及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到世界各地的民間傳說等,一切大家熟悉或者不熟悉的,到了作者手裡都妥善地做了角色安排
  • 第32期 精緻·細膩·含蓄· 楊佳璋
    」 評審委員臺北市政府「臺北市中小企業品牌創新升級計畫(品牌臺北)」評審委員德國 iF 設計獎 「Concept Design Award」評審委員『2016 臺北世界設計之都』設計諮詢委員DPI出版設計家雜誌第二十七期至三十五期專欄作家2008臺灣Good Design優良設計產品形象獎2009第三屆臺灣金印獎文具印刷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