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豫
圖片來源:https://stock.tuchong.com/free/image/?
7月12日,薇婭的直播間迎來了一位」新的面孔「——喜小茶,作為喜茶推出的首款「0糖0脂「的氣泡水,一經登陸直播間,30萬瓶便被搶購一空。
喜小茶首戰告捷,讓更多人意識到無糖領域的巨大發展空間。
無糖概念,近幾年才開始逐漸被消費者接受。這背後並不是新一代的消費者更注重健康了,而是人們對糖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2014年,澳大利亞紀錄片《一部關於糖的電影》,記錄了主演Damon在連續2個月時間內,每日食40勺添加糖的食物後,身體發生的變化。這讓人們對於糖的危害有了更深更直觀的了解。
實驗結束後,Damon體重增加了8.5kg,腰圍增加10cm.看起來像老了10歲,變得精神萎靡,喜怒無常,並且很難集中注意力。
糖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而且具有成癮性,像菸草一樣。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一種高利潤的商品,也因此串聯起了一條坑髒的利益鏈條。
1910年的時候,美國的糖尿病人開始逐漸增多,美國政府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於1942正式發出限糖令,告訴民眾不要攝入太多的糖。這讓美國製糖業慌了,開始贊助一些研究機構,請他們發表關於糖與健康的論文。
1958年,在製糖業的操縱下,臭名昭著的「七國研究」應聲出爐,研究公開為糖洗白,並聲稱脂肪才是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糖作為一種添加劑更堂而皇之的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在超市你幾乎很難找到完全不添加糖的食品。
糖類食品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然而,糖的危害在近幾年正在被越來越廣泛的認識到。糖攝入過多,不僅會引發高血糖、肥胖症,甚至會引發生命危險。為此,各個國家也相繼推出限糖令。
2020年,世界衛生組織在抽檢了市場上的商品後,再次發布「限糖令」,並明確說明3歲以下嬰幼兒食品禁止加糖。
人類與糖的戰鬥從未停歇。
天貓大食品總經理無嶺曾說,現在的消費者在購買飲品的時候,有70%的人會關注保質期和產品成分,用戶高頻復購的大品類商品更是如此。
新生代的消費群體,更加關注食品的健康和品質。
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各類商家相繼打出「0糖0脂」的口號,試圖在無糖領域佔領消費者心智,打開一片新的天地。比如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推出的「零度」和「極度」無糖可樂。
「無糖食品」並非不含糖分,而是採用代糖營造甜味口感,市面上常見的代糖分為人工代糖和天然代糖。
人工代糖(比如阿斯巴甜、安賽蜜、蔗糖素等)的甜度比蔗糖高出數倍。幾乎不能被人體吸收,從而達到商家們所說的「不額外增加熱量」的要求。不過這類代糖很難被代謝出體外,長期攝入會誘發癌症等疾病。
市面上多數宣稱「0糖」食品
多數都是人工代糖
而天然代糖知道最近才開始流行起來,他們來自於天然植物,聽起來就感覺安全了很多。目前在天然代糖裡比較主流的有赤蘚糖醇、甜菊糖、羅漢果糖等,但是這類代糖都多多少少帶有一些特殊的味道,目前研究並未發現對人體有害的地方。
而市場上的無糖氣泡水,不管是喜茶還是元氣森林,所採用的主要是赤蘚糖醇搭配三氯蔗糖的方式,後者依舊屬於人工代糖的範圍。也就是說,相比於上一屆代糖飲料,這一屆可能也就健康了50%。
對於零食來說,健康不健康可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好吃好喝。
那麼為什麼,這屆無糖飲料會在氣泡水上爆發,而不是其他飲品呢?
如上文所說,天然代糖含有的特殊味道,可以通過氣泡水對於口腔的刺激來掩蓋。另外今天大部分消費者的味覺已經能將香精和天然味道區分開來,在鮮榨果汁,鮮奶奶茶滿天飛的現在,很少再有消費者會為香精+代糖的味道買單了,但氣泡水的加入可以極大的豐富口感,給你不一樣的感覺。
而且,糖有成癮性,顯然對於商家來說,是一門更好的生意,喝了還想喝,越喝越好喝。
從被蔗糖控制,再被代糖控制,糖始終活躍在人類的生活中。也再次向我們證明,快消品的內核永遠是好吃好喝,健康從來都是宣傳的噱頭,是商家給消費者自我麻痺的營銷手段。
如今市面上的氣泡水種類,農夫山泉有TOT,娃哈哈推出「淘汽青春」「柚見果汽」系列 ,伊利有伊然乳礦氣泡水,康之味有鹽典椰子水,連青島啤酒都推出了氣泡水品牌「輕零」。
元氣森林在無糖氣泡水方面具有先發優勢
但目前正在被各類品牌追趕
現在的氣泡水行業早已被各大商家布局,而且也有越來越多的玩家跑步進入賽道。
數據統計,2020年中國氣泡水銷量預計達到210萬升,年均複合增長率超20%,較十年前(約10萬升)增長21倍。而且現在氣泡水市場依舊屬於小眾市場,據《艾瑞諮詢》統計分析,氣泡水市場仍然有10倍的上漲空間。
市場前景如此誘人,一個年銷售額超百億元的機會就放在眼前,沒人會不動心。
從蔗糖飲料,到人工代糖飲料,再到現在的無糖飲料,飲料行業的發展,雖幾經曲折,但是依舊沿著一條明確的主線在前行——健康、去糖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