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首例先心病合併氣管狹窄患兒的同期矯治手術

2020-12-22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近日,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臟中心在我院首席顧問專家、心臟中心主任吳清玉教授的指導下,由張明奎院長帶領心外科團隊,成功完成我院首例先心病合併嚴重氣管狹窄患兒的同期手術矯治,標誌著我院心外科技術又邁上一個嶄新臺階。

治療的雙重難題——心臟畸形與氣道極度狹窄

來自寧夏的患兒小雪,自幼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巨大室間隔缺損、主動脈騎跨。1歲時小雪在外院手術,但在麻醉過程中發現氣管插管無法插入,手術被迫停止。由於病情複雜,小雪一直沒有機會得到治療。她有明顯的呼吸困難,感冒時更加嚴重,喘氣的聲音像吹哨一樣,令小雪的父母格外揪心。2020年,我院對外合作與發展辦公室原主任苗麗亞帶隊赴寧夏義診時,了解到小雪的病情,幫助她來到我院接受治療,終於給這個艱難的家庭帶來了新希望。

2歲多的小雪體重僅有7.5公斤,生長發育嚴重受限。由於室間隔缺損巨大,心臟擴大很明顯,除此之外,CT顯示小雪聲門下氣管有嚴重的狹窄,最窄處不到3毫米。治療變得更加棘手,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和風險。但我院心外科團隊並沒有因此退縮,因為大家深知,如果放棄手術治療,小雪將隨時面臨生命危險。

在吳清玉教授和張明奎院長的指導下,心外科團隊決定為小雪同期進行先心病矯治和氣管成形,一次性徹底解決困擾孩子已久的兩個疾病。但小雪氣管狹窄位於聲門下,如果氣管插管無法插入,如何安全進行麻醉和手術,又如何選擇氣管成形方式?這對於保證手術安全和達到遠期治療效果來說,非常重要。靳永強醫生組織心外科、麻醉科、體外循環、手術室、監護室、耳鼻喉科、胸外科等多個科室的醫務人員,對小雪的病情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評估,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和手術預案。

手術的一波三折——用精湛醫術化險為夷

手術如期進行,我院副院長、麻醉科主任張東亞親自為患兒實施麻醉,麻醉科邵燕斌和李慧先醫師輔助。由於小雪氣管狹窄非常嚴重,連專門為新生兒提供使用的最細的2號氣管插管也無法插入,遂改用B方案:用喉罩接呼吸機臨時通氣,靳永強醫生快速開胸建立體外循環,僅用時15分鐘,為接下來的手術操作爭取到寶貴時間。隨後,巧妙地使用心包片修補了1.5cm的巨大室間隔缺損,將主動脈隔入左心室,使小雪的心內結構完全恢復了正常。

小雪心臟恢復正常跳動後,在體外循環的輔助下,張明奎院長通過頸部橫切口,充分暴露出聲門下氣管進行矯治。探查發現氣管狹窄的程度比CT顯示的還要嚴重,最窄處只剩下一個小縫,而且管腔不規則,因此最細的氣管插管也無法插入,狹窄段長足足有2到3公分。張明奎院長採用最前沿的Slide吻合技術,完全用自體的氣管組織徹底成形、加寬狹窄段氣管。氣管成形完畢後,順利插入了4號氣管插管。有驚無險,大家緊懸的一顆心終於放下了,在醫護人員的通力協作下,成功為小雪完成了手術。

術前 聲門下氣管嚴重狹窄
術後 氣管狹窄完全矯治

術後的順利恢復——女童終於擺脫疾病陰霾

手術後,小雪需要保持頭屈曲位1周,骨科為她特別設計了專門的頸部支具,大大減輕了不適。原計劃小雪可能需要呼吸機輔助1周左右,但在監護室醫生護士的精心護理下,僅3天小雪就撤離了呼吸機,1周就從監護室轉回了普通病房。術前查房經常聽到孩子喘氣時的「吹哨聲」完全消失了。經過複查,小雪的心臟完全正常,氣管也恢復了正常尺寸。小雪的父母喜出望外,連聲道謝,向我們表達感激之情。

術後恢復中的小雪

先天性心臟病合併氣管狹窄是一類比較少見而且嚴重的疾病,處理起來很棘手,需要技術高超的心外科團隊、一流的監護團隊以多科室通力協作。我院心臟中心一直秉承 「不放棄任何希望,盡最大努力為患兒創造生存機會」的理念,屢次勇闖禁區,迎難而上,以精湛的醫療技術和優質溫馨的護理,為眾多複雜心臟疾病患兒帶來「心」生!

相關焦點

  • 普陀這家醫院補「心」不留疤,孩子沒「心病」!
    近日,上海兒童醫院心胸外科順利地通過腋下切入為一名罕見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肺動脈吊帶患兒解除病痛,昨日順利出院。截至5月8日,該院已經成功實施3000例腋下小切口微創手術,減少了留在孩子身上的疤痕,以免心病的傷疤長大以後成為孩子的「心病」。
  • 腋下「補」心不留疤痕 兒童醫院心外微創手術達3000例
    父母頓時心事重重,一直猶豫不決如何做手術矯治,跑遍全國多家大型醫療中心,都需要胸正前方切入進行矯正,當得知上海兒童醫院心胸外科可做微創手術,隨即找到了張儒舫主任診療並當天入院。而肺動脈吊帶患兒,左肺動脈異常起源右肺動脈後從氣管和食管之間穿過進入左側肺門,異常包繞氣管的左肺動脈,就像一隻「魔爪」卡住了患者的氣管,如果卡得緊,患兒往往表現呼吸困難等症狀,甚至出現口唇青紫、窒息,導致生命有危險。一旦出現以上症狀,往往提示患兒病情明顯加重,須儘快手術治療,否則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後果。
  • 醫院新聞| 腋下「補心」,讓孩子心理不留疤痕
    父母頓時心事重重,一直猶豫不決如何做手術矯治,跑遍全國多家大型醫療中心,都需要胸部正前方切入進行矯正,當得知上海兒童醫院心胸外科可做腋下微創手術,隨即找到了張儒舫主任診療並當天入院。而肺動脈吊帶患兒,左肺動脈異常起源右肺動脈後從氣管和食管之間穿過進入左側肺門,異常包繞氣管的左肺動脈,就像一隻「魔爪」卡住了患者的氣管,如果卡得緊,患兒往往表現呼吸困難等症狀,甚至出現口唇青紫、窒息,導致生命有危險。一旦出現以上症狀,往往提示患兒病情明顯加重,須儘快手術治療,否則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後果。張儒舫主任介紹,對於肺動脈吊帶患兒,一旦診斷明確要儘早手術。
  • 先心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八):單心室生理矯治系列手術
    4.1.1   一期姑息手術適應證及策略制定功能性單心室的患者可能合併各種心內畸形,為了最終實現生理矯治,應該在新生兒期就制定完整的手術策略。總體原則是保持體循環和肺循環平衡,既要保護肺血管床,防止過度充血和肺動脈高壓,又要保證肺血管的發育,防止嚴重低氧血症,使患兒順利存活下來,並最終完成生理矯治。
  • 先心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三):肺動脈閉鎖合併室間隔缺損
    7.1   姑息手術患兒評估肺動脈發育及側枝血管變化情況,符合矯治手術適應證者制定下一步手術方案。沒有達到矯治適應證者,進一步促進肺動脈發育。如果吻合口及左右肺動脈開口狹窄,積極行球囊擴張;中央分流管道狹窄的,儘快改行右室肺動脈連接術。7.2   矯治手術患兒肺動脈特別是左肺動脈開口狹窄是常見併發症,首選介入治療(ⅠC)。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肺動脈閉鎖合併室間隔缺損
    Watanabe 等[24]報導的中位手術年齡是 5 周,有 1/4 患兒伴有充血性心功能不全。Soquet 等[28]報導首次姑息手術中位年齡是 3.3 周,一期矯治手術中位數年齡是 8.6 個月。制定規範的程序化手術治療策略是對 B/C 型 PA/VSD 管理的有效方法,有利於改善預後[24]。
  • 上帝關上了一扇門 但也打開了一扇窗——複雜先心病患兒的求生之旅
    看見小亮亮明媚笑容的那一刻,所有參與救治的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護人員的心,猶如春日裡的白雪,被一點點融化成一池溫水。患兒經皮血氧飽和度僅有50%左右(正常人經皮血氧飽和度在95%及以上)。入院第2天,小亮亮哭鬧後突然出現嚴重缺氧,小臉瞬間變得毫無血色,經皮血氧飽和度急劇下降到30%,就在命懸一線的緊張時刻,心臟中心一病房的醫護人員爭分奪秒,用他們嫻熟的專業技術即刻為其吸氧、霧化、開通靜脈通路鎮靜補液等一系列急診處理,患兒轉危為安。
  • 先心病患兒轉診可能出現風險,協和醫院醫生「上門」做手術
    近日,為避免先心病患兒從南平轉診到福州途中可能出現的風險,福建醫大附屬協和醫院小兒心外科主任醫師、福建醫科大學副教授廖東山,帶著助手和麻醉師趕到南平,為一名病情危重的早產兒進行了心臟動脈導管閉合手術。「廖主任,我們這兒有個早產兒動脈導管未閉,現在出生17天了,心臟雜音越來越明顯,在機械通氣下,血氧飽和度還是一直上不去,怎麼辦?」
  • 附屬兒童醫學中心牽頭成果「早期新冠(COVID-19)爆發對中國先心病...
    與2018年和2019年同期相比,我國先心病手術量和門診量大幅下降,門診量每月下降75%(下降約3700人次);手術量每月下降74%(下降約400餘人次);複雜/危重先心病手術佔比增加近70%。進一步通過數據分析發現,手術量和門診量下降和當地新冠確診人數、醫護人員調用、醫院庫血儲備量等並無明顯關聯,但和納入中心所在城市的人群遷移指數密切相關。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專家共識(二):小兒先天性主動脈瓣狹窄
    在重症新生兒或者小嬰兒患者中,已經存在嚴重心力衰竭或動脈導管依賴性體循環,此時跨瓣峰值壓力階差往往被低估,應當結合臨床症狀來決定手術時機[10-11]。術前應評估左心發育情況,評估患兒目前是否適合行雙心室矯治手術,當左心室發育不良,不能承擔體循環功能時需行 Norwood 類手術,而不可直接行雙心室修補[3, 12],此類患兒不在本共識中討論。
  • 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醫療專家團隊連續8年支援青海紅十字醫院工作紀實
    心臟外科讓高原患者看病不出省  因為高原氣候的原因,青海先心病患者發病率高,加之醫療技術條件有限,很多先心病患者要到外省手術治療,給患者帶來不便。  為了方便高原地區先心病患者的治療,讓他們不出省就能把病治好,2015年青海紅十字醫院人才柔性引進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心外科專家喬衍禮,為期三年。
  • 「健康邊疆行-兒童先心病義診篩查活動」再度來廣 12名患兒將赴京...
    繼今年9月先後走進華鎣市和鄰水縣之後,近日,由中華民族團結進步協會醫藥衛生發展工作委員會發起的「健康邊疆行—兒童先心病義診篩查活動」再次走進廣安,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心臟中心的醫療專家對廣安區和前鋒區的疑似先心病患兒進行免費義診篩查。
  •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救助貧困家庭先天性唇顎裂患兒
    7 月 23 日,廣西貧困家庭先天性唇顎裂患兒救助行動「微笑八桂」公益項目培訓暨啟動儀式在南寧舉行。
  • 腸源性囊腫長到氣管上,呼吸喘憋險喪命 - 新晚報數字報
    經查胸腔內疑似有囊性佔位,壓迫孩子氣管所致。而當外科醫生手術時,CT上的佔位突然「消失」了。醫生經過仔細檢查發現,該佔位為氣管憩室,可隨著孩子的呼吸凸出或收縮,這就是佔位突然消失的原因。據介紹,憩室多生於腸道,氣管上出現憩室則極為罕見,據文獻記載全國只有三例。據介紹,此類手術在我省兒童外科為第一例。
  • 三年前在滬接受手術的小央金現在怎樣了?聽上海這家醫院為西藏孩子...
    2017年8月,被診斷為動脈導管未閉的她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心外科接受慈善先心病手術,幸運的是,手術很成功。術後,她的手術醫生、東方醫院心外科馮曉東曾鄭重地告訴她媽媽:「放心,以後她就是一個和其他人一樣的健康孩子。」時間飛快,三年過去了,今年東方醫院心臟醫療慈善團隊進藏,開啟2020年度先心病患者篩查和回訪工作。馮曉東再次見到了長高了不少的小央金。
  • 阜外醫院治療主動脈縮窄合併主動脈弓發育不良經驗
    對於主動脈縮窄合併主動脈弓發育不良的患兒,縮窄段切除加主動脈弓補片成形術有諸多優勢,但目前對於補片的材料,主要的爭議點在於自體心包片和自體肺動脈補片
  •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成功分離肝臟相連嬰兒,患複雜先心病姐姐出院
    此前,這對肝臟相連的聯體嬰兒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完成了分離手術,由於姐姐患有複雜先天性心臟病——重症法洛四聯症,而轉入心臟監護室。和妹妹聯體時,姐姐生長發育過程一直「盜取」沒有心臟異常妹妹的血容量,分離手術完成後,姐姐全身的血流灌注進一步減少,導致缺氧症狀加重,血氧飽和度最低時僅60%左右。
  • 車禍手術後失聲6年 氣管重建術讓他重新說話
    6年前他因車禍術後併發症,致氣管複合性狹窄「失聲」,直至日前成功接受「無管化」高位喉氣管重建手術,終於能重新開口說話了。因手術失聲6年廣州醫生為他重建氣管6年前,阿龍因為車禍脾出血,做了開腹手術,後來反覆出現併發症,不得不進行氣管插管。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八):單心室生理矯治系列
    4.1.1   一期姑息手術適應證及策略制定功能性單心室的患者可能合併各種心內畸形,為了最終實現生理矯治,應該在新生兒期就制定完整的手術策略。總體原則是保持體循環和肺循環平衡,既要保護肺血管床,防止過度充血和肺動脈高壓,又要保證肺血管的發育,防止嚴重低氧血症,使患兒順利存活下來,並最終完成生理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