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榮哲的寫作課:3分鐘解鎖1個小知識,Get?

2021-02-19 魚串串

東西自有它們的生命,只要喚醒它們的靈魂就行了。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今天和大家分享許榮哲的《小說課》。許榮哲被羅胖稱為最會講故事的臺灣人,也幾乎是我看過的最會講課的人之一,用」生動「形容簡直不能太貼切。

這本書分上下兩冊。上冊講——折磨讀者的秘密,這是典型的用戶視角。下冊講——偷故事的人,這是典型的模仿最好的,拿來為自己所用的精神。偷,不同於借,偷過來就是自己的,和自己的生命發生了關聯,落地生根,不會還回去的了。

看完最讓我驚嘆的,反而不是如何去講一個故事,這是看完自然就獲得的,需要刻意練習提升的技能。最驚嘆的是,講課的能力,駕馭一個專業知識的能力,表達的能力。在碎片化時代,如何系統化學習專業知識,又能避免枯燥?許老師的《小說課》是一個經典範本,對內容創業者會很有啟發。

他用一種工匠式地方式探討小說書寫技巧,通過37個主題拆解超過37篇小說範例,悉心為你剖析真相。理工科出身的許榮哲,寫過極有詩意的「灰色模糊動態規劃於水庫即時操作之應用」論文,如此理論的東西,在小說家手中將會被感性地融入小說中。

所以看他的書,有理工科的清晰思路,又有對美的表達,可謂靈氣逼人。


文學之謎


馬爾克斯說,每篇好小說都是這個世界的一個謎。有了謎,就帶來了折磨。聰慧的讀者選擇好的折磨,TA在意的不是正確答案,而是哪一項選擇,才能呈現出人性的複雜度。最常用的拿來設謎的元素叫:譬喻。例如蓮花譬喻君子。數學的比例式,來解文學的譬喻之謎。

以陳黎《小宇宙》的現代俳句為例:

一顆痣因肉體的白

成為一座島:我想念

你衣服裡波光萬頃的海

這是一首多麼美妙的詩呀,妙在哪裡呢?想像一下。痣和肉體,島和海,兩組相似的事物,巧妙地聯結在一塊兒,創造出俳句。所以說,我想念你衣服你波光萬頃的海,其實是我想念你的身體。而譬喻:島和海,瞬間將關於身體的小情小愛,變成海島的豐饒之海。有一種升華有木有,情感一下子豐沛起來。

正如網友的一句調侃,說話的方式很重要。比如,要表達我想和你在一起,直接說:

我想和你一起睡。這是流氓。

我想和你一起起床。這是徐志摩附體。

大概這個意思,你Get到了嗎?這是文學之謎,也是文學的魅力所在。


折磨讀者的秘密

好的小說家,只要運用他深厚的講故事功力,就算寫論文、寫教材,依舊能讓人手不釋卷。

舒明月的《大師們的寫作課》這本書的副標題是:好文字是讀出來的。這句話不能同意更多。這樣的話,直接讀經典就好了,還需要「寫作課」做什麼呢?其實寫作課最重要的算是橋梁作用,「一個好老師,一個解讀者,一個好的內容產品經理」。

他有魔法一般的力量,讓堆積如山的素材整理成小山丘,你3分鐘爬一個,每座山丘都有不同的風景,給你50個山丘,你看過50個風景,然後串聯起來,就算是打下了牢固的基礎。以後把一座大山堆在你面前,你至少是不發憷的。對於一個新知識的入門課,如此解鎖,簡直高效完美。

許榮哲將小說分拆成不同的板塊:

人物/場景/對話/開場/性格/形式/故事/敘事者/聆聽者

時間/空間/規則/遲滯效應/蝴蝶效應/想像力/內心景觀

反常/障眼法/衝突/凌遲/三的妙用/留白/因果/黑暗之心

這些板塊就像無數個小山丘一樣,他幫你把大山都開闢成小山丘,帶領你一座座爬一遍,讓你對它的邊角都有個全局觀,這是基石課,如果地基建好了,後面串聯起來就會輕鬆很多。我分拆了4個小節,一起體會一下他講課的方(tao)法(lu):

人物

a/開場白:提問式帶入


帶入問題:現在的年輕人不會寫作,問題在於寫的小說都是千篇一律,「像兩個面貌模糊的人在一個空曠的地方對話」。

提煉問題:也就是說,寫小說的三個關鍵:面貌、場景、對話,做得不夠好。

關聯問題:我也寫得不好,但是發現這個問題後迅速修改自己的爛小說,迅速起飛了。提供個人經驗。

b/正課:開講人物


顛覆認知:常常問大家,人物是什麼,大家說就是「長相」。然後呢,其實更重要的是「性格」。

分門別類:長相和性格,可以分為:外在面貌和內在面貌。

舉例說明:以《三國演義》為例。

①外在面貌(長相),以關羽為例。羅貫中的描寫:身長九尺,髯長兩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手持青龍偃月刀,胯騎赤兔胭脂馬;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②內在面貌(性格),以曹操為例。曹操因為刺殺董卓失敗,跑到呂伯奢家裡,天性多疑的他聽到後院磨刀的聲音,以為有人要殺他,於是決定先下手為強殺了人家,最後發現人家後院磨刀是為了殺豬而已。最後有一句話刻畫曹操: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為曹操後來所有可能犯下的「惡」埋下了伏筆。

c/結論:

在我的創作觀裡,內在面貌比外在面貌重要千百倍,因為內在面貌才能給讀者無邊無際的想像,以及揮之不去的恐怖驚嚇。

場景


每一間星巴克都構成一個場景,每一個場景都不一樣。

a/開場白

提問:你回想一下:人物有沒有可能活在外太空?人物活在什麼空間?

顛覆認知:場景不是圖書館,星巴克,三個字就能打發掉的。場景的好處在於,能感動人。

b/正課:

舉例子:史鐵生的《命若琴弦》,故事一開始,兩個瞎子一前一後走在莽莽蒼蒼的群山之中:方圓幾百上千裡的這片大山中,峰巒疊嶂,溝壑縱橫,人煙稀疏,走一天才能見一片開闊地,有幾個村落。荒草叢中隨時會飛起一對山雞,跳出一隻野兔、狐狸,或者其他小野獸。山谷中常有老鷹盤旋。

這個場景其實用「荒涼」兩個字就可以帶過,但是場景,是有對照組的,也就是說為情節鋪路,為後面的人物奠定基調的。老瞎子彈斷了一千根弦,師父說拿著琴弦就可以去藥鋪抓藥,然後就可以重見光明。到藥鋪才發現師父為了讓他活下去,騙他的。於是老瞎子回來告訴小瞎子,必須彈斷一千二百根弦。不停的彈下去,人生才有意義。

故事最後:兩個瞎子離開村落,來到另一個群山之中:

這地方偏僻荒涼,群山不斷。荒草叢中隨時會飛起一對山雞,跳出一隻野兔、狐狸,或者其他小野獸,山谷中老鷹在盤旋。

結尾的場景和開頭神似,此時彼時,不過是象徵了瞎子的人生:輪迴。

c/結論

場景是有對照組的,場景是有曲調的。情景交融,是一句老話,也是一句好話。

就像我們每一次看電影,開頭的畫面會和結尾有很大的照應,而這種照應只有在看完電影時才會恍然大悟,這就是場景的魅力。

對話


a/開場白:顛覆認知

60%的人把小說對話當成「日常對話」,

30%的人把對話簡化成「推動情節」的工具

10%的人:除了當做「日常對話」「推動情節」之外,還用來代替小說裡的描寫、敘述、議論、說明等

告你你固定認知的,然後給出刷新你認知的10%,給出10%的解決方案。


b/正課:舉例

以擅長描寫對話的小說家海明威的《白象似的群山》為例。主題圍繞:男主角希望女主角墮胎。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話題可能會吵翻天,但海明威筆下男女主角的爭執,是在水面底下發生的,所以如果讀者不把耳朵貼近水面,是什麼也聽不到的。

比如:

女主角望著遠方連綿的白色群山,若有似無地說:

女:那些山看起來像一群白象。

男:我從來沒有看過什麼白象。

女:你是不會看過的。

男:我也許看過,你有什麼證據說我不曾見過?

這段話就是話裡有話,意味深長呀。前兩句話都在說現實,女主角感性地說出她心裡的感覺,但男主角卻以幾近科學的態度回應女主角。這時,女主角因為墮胎一事心裡不好受,於是話中有話地說:你是不會看過的。

其實她心裡真正的意思是:為什麼你永遠不懂我。然而男主角卻只捕捉到字面上的意思,而且還以一種幾近孩子氣的強辯口吻反駁女主角。

c/結論

對話不是水龍頭,不要一開,就流了滿滿一地。這裡講究的是,試著用最少的字數,寫出一座「除了水面上,還有水面下」的冰山。

當然,這只是對話的一種表現方式。我印象中比較深的,還有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三部曲當中的對話,可謂經典。關於對話,估計就有108種打開方式,你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幾款。

性格

a/開場白:

有一種說法,你看對不對:當小說寫到三分之一處時,小說會脫離作家的手,自己接力寫下去。這種說法會不會太不可思議。其實不然。當人物性格被刻畫出來以後,讓他走自己的路,人物的性格決定了人物的命運。

在戲劇中尤其明顯。小說人物不是你的左鄰右舍,過著日復一日的求學、戀愛、婚姻、工作等公式化的人生。為了戲劇性,小說人物多處於一個扭曲、不協調,甚至兇險的環境裡。

b/正課:舉例

以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為例: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的父王猝死,叔叔自行繼承王位,並娶了皇后為妻。後來父親鬼魂現身,證實了父親的死是叔叔害死的。

原本是報仇雪恨的故事,卻因為哈姆雷特優柔寡斷的個性,而起了質變。他的個性成了最大的阻礙,雖然最後成功報了父仇,卻賠上了自己和愛人的性命。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優柔寡斷的性格帶領著他在命運的十字路口上來來回回,直至無法挽回的悲劇發生。

c/結論:

當小說人物面臨命運的抉擇時,性格便會自動跳出來,在前方引領,走向必然之路。

看完《小說課》,發現這是兩本可以持續翻的書,隨時進入一個小話題,聯想自己的經驗,刻意練習寫法,一點都不違和。除了學習講故事的能力,還有一種架構內容的方法,值得內容創業者學習:

a/看內容結構,學習如何設置課程。這套書2頁講1個知識點,不羅嗦,不空洞,有獲得感。付出大於收穫,也就是說3分鐘看完你會有一個小知識Get的獲得感。

b/看語言特色,學會口語講理論。這個功夫很難得,許老師的文字非常淺白易懂,講理論也是栩栩如生,因為會講故事。看這本書有一種對話感,感覺老師就在你對面和你聊天。

好的文字,既有紋理,又不失神採。

好的課堂,既有邏輯,又不乏趣味。

PS:許老師在書的扉頁上寫「獻給女兒三三」,想必是和他女兒也這樣講故事?!如果能活在這樣的故事中,也算是無處不在的滋養。故事裡有人情,有美,有生活。

PS:騰訊視頻上有一段榮哲老師講課的視頻,有興趣的可以看下。我看了2小時簡直停不下來。

三個故事,enjoy:

1.他自己24歲在大學寫關於水庫的論文,只知道讀書上大學,不知道自己興趣的畢業生,上了一次編劇培訓課開始放飛自我。

2.從28min起,用半個小時解讀一個經典廣告的文學含義,時間/空間/包容/等待/時間與愛。文學是你不知道時不覺得缺,但知道了會加倍豐富你生活的東西。

3.最後講王湘琦,寫小說的人,18年間斷最後重拾筆墨的人,裡面有人生哪。和紀錄片《尋找小糖人》頗有神似。用《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的一句話總結:當你發自內心的想做一件事的時候,周圍總總都會為你讓路護航。just do it.

相關焦點

  • 讀書筆記-許榮哲《故事課》
    之前看許榮哲的《小說課》,只記住了講故事的七步法:目標-挫折-努力-結果-意外-轉彎-結局。後來許榮哲又出了《故事課》在小說課基礎上再延展,引入了很多廣告營銷案例,很值得讀。 上冊在七步法的基礎上,增加了很多其他模型,努力人、意外人、專場,36個情景模式之類。下冊寫的是故事廣告案例:牛逼,一個個好故事,一氣呵成看完。
  • 小說的入門課丨三分鐘說一個完整的故事
    隨後,他以「三分鐘寫出一個完整故事」為例,構造他的秘籍:只要回答7個簡單的問題,按照目標-阻礙-努力-結果-意外-轉彎-結局的公式,3分鐘就可以寫出一個完整的故事來!許榮哲說,「魔術的邏輯就跟作者的邏輯一樣,是事先安排好的效果,與讀者的邏輯是不一樣的」。而小說家就是要步步為營不知不覺讓讀者掉進自己所設的局,這位文字魔術師深懂觀眾愛看的是:事物危險的邊緣。
  • 許榮哲:從對岸來的「故事大師」 三明治寫作者訪談之四
    文 | 萬千8月6日,北京王府井大街,走進五星級商務酒店華僑大廈就可以看到一塊旋轉樓梯旁一塊告示板上寫著許榮哲「寫作入門,3分鐘講出好故事」的指引。這場講座在周末連開兩天,售價2200元,70個名額很快售完。 許榮哲是何許人?
  • 許榮哲:故事就是迂迴的方法,有效的詭計
    他,就是這部電影的編劇,九把刀「文學啟蒙」的偶像——許榮哲。 在一個炎熱的日子裡,晶報記者趕在許榮哲人生中第一千場,或者是第一千零一場面授機宜的「開講了」之前,與他聊聊他那本教人寫作的秘笈——《小說課》。 很多事情都和「故事」有關 晶報:是什麼機緣促使你寫《小說課》? 許榮哲:臺灣有《小說課》這樣類型的書並不奇怪。
  • 《故事課1》:用1個公式3個方法,教你講故事解決問題
    我們可以從3個方面來學習。三、學會講故事,解決3個難題1.打破心理障礙,講自己的故事最常用的故事,就是自己的故事。向陌生人做自我介紹時,講自己的故事,說明「我」是誰,來獲得對方的信任。很多人會覺得,自己沒有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講不了故事。其實,我們只需要,把自己的經歷用恰當的方式說出來,就成了故事。
  • 0元解鎖寫作系列課|12個實用技巧,讓孩子寫出高質量作文
    娃消化不了的知識,老母親「嚼爛」了再「餵」。數學、英語自己還能講點,但是作文該怎麼給孩子輔導啊?畢竟不是科班出身,又過了這麼多年。沒有理論、沒有例題,怕自己講完孩子按照自己原話照搬。為了解救輔導作文苦海的家長們作文實用技巧系列課來啦!
  • 只有那些不會講故事的人是沒有故事的學生許榮哲《故事課》
    我記得第一次聽到許榮哲的名字,或是在《洛記》的思考專欄裡,聽《小說課1:偷故事的人》和《小說課2:折磨讀者的秘密》兩本書《小說課1:偷故事的人》和《小說課2:折磨讀者的秘密》),然後興致勃勃地來讀,我沒有失望,我佩服作者博覽群書的閱讀能力,隨手拿起經典童話、電影片段好萊塢、熱門電視劇、中外優秀文學作品選集等最簡單易懂的方式來分析小說閱讀中的內在心理技巧和技巧。
  • 《小說課》:最適合中國人的故事寫作指南
    鳳梨先生這兩本書是今年1月份在多抓魚上淘的二手書。沒有書衣,價格比較便宜。作者是許榮哲,他在臺灣被譽為70后里最會說故事的人,是九把刀追隨的文學偶像。由於不堪折磨,我幾乎翻遍圖書館裡關於寫作的書,當時找到的書都是國外的一些寫作書,有的是一些作家寫的,有的是一些高校的創意寫作課,看完這些書,我的問題只解決一半兒,這些書都是從西方編劇理論出發,裡頭舉的例子,也都是些國外的經典作品,雖然是講怎樣寫作的,但實際上操作性不強。
  • 每個勵志成為小說家的人必讀書目1-許榮哲《小說課》
    之前報了行動營和寫作課,嘗試寫幾篇微小說。而且寫日記的習慣是一直堅持的,儘管內容過於隨意。最近,為了正式開始小說「創作」(不好意思將創作一詞用在自己身上,所以打了引號),我準備了幾本理論書,磨刀霍霍。其中一本是師傅推薦的《小說寫作教程》。另外一本,是我自己看到牛人介紹的,臺灣許榮哲的《小說課》。今天隆重推薦的書,便是這本《小說課》。
  • 《故事課1》:學會「靶心人公式」,3分鐘講出好故事
    《故事課1》這本書,將滿滿的乾貨,通過「說故事」的方式講出來,通俗易懂,幽默風趣,讓人讀起來欲罷不能。作者許榮哲,是臺灣人,平時從事小說、編劇、演講等創意工作,在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講故事方法。他在書中提出了一個好用的講故事公式,叫做 「靶心人公式」:靶就是目標,靶心人說的是心中有目標的人。
  • 秋葉大叔《寫作七堂課》:寫作變現逆襲的3個層次,你在哪一層?
    秋葉《寫作七堂課》1、寫作第一層次:搭建寫作骨架操作方式:框架式寫作、聯機式寫作好的文章,血肉和骨架並存這個「大綱」,其實就是我們寫作的「框架」。秋葉在書中為我們推薦了2個簡單實用的結構框架。框架1:2W1H結構What:這個現象是什麼?或者現在到底發生了什麼?Why: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 讓學寫作的你意想不到——許榮哲《小說課》
    全文共1069字閱讀需4-5分鐘序言理論的世界非我所屬,這裡的文字是一個實踐者的反思。——米蘭·昆德拉《小說的藝術》寫作是否可以教,歷來各有說法08有些秘密不能說,但有些秘密最好讓你的讀者知道,因為秘密會帶來折磨,時間一拉長,折磨就成了凌遲。
  • 臺灣作家許榮哲:講故事如同探險之旅
    海峽之聲網8月30日北京訊(記者仇秀莉)近日,臺灣作家許榮哲新書《故事課》由磨鐵圖書旗下鐵葫蘆圖書隆重推出,該書既是一堂乾貨滿滿的「課程」,也是一套引人入勝的「故事書」、充滿冒險與奇遇的探險之旅。許榮哲在接受本臺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可用的素材非常多,這就需要寫作者學好講故事,把故事講的更加精彩。
  • 《寫作七堂課》,不只是套路
    圖片來自《寫作七堂課》《寫作7堂課》從寫作的底層邏輯破題,不僅有效地解決了以上問題,還告訴我們寫作不僅僅是簡單的套路問題,更應該多了解寫作本身,從掌握寫作的"元知識""第一性原理"出發,培養高效寫作的7個習慣。
  • 許榮哲:每篇好小說都是這個世界的一個謎
    如他談俳句:一顆痣因肉體的白成為一座島:我想念你衣服裡波光萬頃的海他說正如數學1:2=3:6,痣:肉體=島:海,「作者利用譬喻的手法,將痣和身體,島嶼和海兩組相似的事物聯繫在一起」「痣和身體是小情小愛,變成島和海的豐饒,不管是大小規模,精神層次,還是情感的豐沛度,皆不可同日而語。」
  • 《小說課》許榮哲帶你不再錯過精彩
    書名主標題《小說課》這是為文學從業者或有寫作欲望的人做詮釋的,告訴你如何吸引讀者,如何提高寫作技巧。而副標題「折磨讀者人秘密」則是對小說讀者的賞析指導,為什麼會被優秀的文學作品吸引,單單知道好是不夠的,為什麼好,好在哪裡,這本書會帶著你把至少幾十本小說最精彩的部分做精緻的解讀,從寫作技巧到文學表達等多個方面,進行詮釋,非常過癮,拿起來就再也放不下了。甚至還想把這本書中提到的那些文學作品的原文找到,承上啟下的仔細拜讀一番。覺得以前看過的,算是白看了。
  • 當薩提亞遇上小說家,李儀婷、許榮哲:溝通不是為了改變對方
    身為家中唯一的女孩,父親與兄長對她嚴厲管教,致使她成為人母、生了3個孩子,自然而然採用了打罵教育,響應她的卻是情緒崩潰的孩子。小說家許榮哲,成長於農夫家庭,從小因父母農事繁忙被送到私立學校,當他成為人父後,也因為工作忙碌無法參與太多孩子的成長,偶有介入,往往成了親子衝突的引爆點……。李儀婷和許榮哲這對夫妻,組成家庭後,是一連串的調整與互相學習。
  • 和自己死磕的寫作有多牛,不試試還以為寫百萬字就能成神嗎?
    感謝萬能的網絡,讓我知道了原來大學課是可以自修的,於是我淘盡浪花,和那些做廣告的鬥智鬥勇,在幾次差點交了高昂學費前,直覺性止步的下,我還是由衷地感激那些喜歡分享學習經歷的朋友。他們幫助我找到正確打開自修的方法。這之後感覺掌握基礎的寫作知識,諸如理念形成,各種文學方式的演變等,變得如此重要,通過學習和自修,我方才明白,自己有些地方錯的挺離譜。
  • 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 之六•許榮哲
    許榮哲 (臺灣) – 不是謎底,是解謎的人文/神小風攝影/林佳瑩在讀許榮哲的小說之前,或許可以先來讀讀他在作者簡介裡不斷重複的名言:「契訶夫死了,卡爾維諾也葛屁了,只有我還活著!」情感需要建立,所以製造難關;高潮需要設計,所以埋下伏筆;如何開頭、如何轉折、如何收尾。他最在乎的往往不是結束的圓滿,而是如何將他們推往需要時間消化,「彷佛做了場夢」的憂傷中;他們經歷的不再只是一場遊戲,是文學的謎。而許榮哲比任何人都清楚:每篇好小說都是這世界的一個謎。許榮哲/臺灣1974年生。臺大生工所、東華創作所雙碩士。
  • 如何設計、講好一堂英語寫作課?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指導,英語寫作課的基本教學過程是: 1、Warming-up and Lead in 2、Pre-writing 3、While-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