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的入門課丨三分鐘說一個完整的故事

2021-02-08 慢書房

『閱讀本是尋常事,繁華靜處遇知音』

許榮哲,在臺灣被稱之為最會講故事的人、天才編劇家,他的所有小說創作,均可視為他對這一獨特生命感悟的生動演繹,在這方面他表現出超乎常人的藝術想像力。

他最近出版了一本「失傳已久」的武林秘籍——《小說課》。在眾多教你寫作與編劇速成的書籍中它有何特別?所謂融合「創作技藝」與「文學況味」的書難道還少麼?

首先,他從從招式解密到內功心法,引用古今中外65部經典作品,解讀其中的關鍵點,以最淺顯的方式帶你深入故事的世界,解碼小說寫作的「超級公式」。

隨後,他以「三分鐘寫出一個完整故事」為例,構造他的秘籍:只要回答7個簡單的問題,按照目標-阻礙-努力-結果-意外-轉彎-結局的公式,3分鐘就可以寫出一個完整的故事來!

許榮哲說,「魔術的邏輯就跟作者的邏輯一樣,是事先安排好的效果,與讀者的邏輯是不一樣的」。而小說家就是要步步為營不知不覺讓讀者掉進自己所設的局,這位文字魔術師深懂觀眾愛看的是:事物危險的邊緣。

三分鐘說一個完整的故事

文丨許榮哲

今天是10月2日星期三,所以呢,我應該在12月21日星期六晚上8點45分,回到倫敦革新俱樂部的這間大廳,否則我存在霸菱銀行的兩萬英鎊便將正式屬於你們。這是兩萬英鎊的支票。——儒勒·凡爾納《80天環遊世界》

1998年,我就讀臺大農工所(現改名"生工所")。那一年,為了從枯燥的碩士論文裡逃出來,我到臺視編劇班上課,學"編故事",沒想到竟意外改寫了自己的人生。

我永遠記得,編劇班第一堂課上的是"故事的公式"。當時已經七十多歲、擁有三十多年編劇經驗的老師自信滿滿地說:只要問自己"七個問題",就可以在三分鐘內,立刻說出一個"有開頭、有結尾、有衝突、有轉折"的完整故事。

三分鐘?一個完整的故事?怎麼可能?也太神奇了吧!

編劇老師還說,當他教完這個公式之後,每個人都要上臺說三分鐘的故事,如果說不出來,就直接到櫃檯去領回報名費,從此不要再來了。

"你想當編劇,我都告訴你公式了,你還不會用,那我們最好不要浪費彼此的時間。"

隨後,編劇老師傳授我們,三十多年編劇生涯教會他的"七個問題"的公式:

問題一:主人公的"目標"是什麼?

問題二:他的"阻礙"是什麼?

問題三:他如何"努力"?

問題四:"結果"如何?(通常是不好的結果。)

問題五:如果結果不理想,代表努力無效,那麼,

有超越努力的"意外"可以改變這一切嗎?

問題六:意外發生,情節如何"轉彎"?

問題七: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把上面的七個問題簡化之後,就可以得到故事的公式:

1.目標→2.阻礙→3.努力→4.結果→5.意外→6.轉彎→7.結局

不管小說、電影,還是漫畫,只要它的核心是故事,大部分都有類似的戲劇結構。

真有這麼神奇?真有這麼神奇!不信,我們挑一部耳熟能詳的小說來驗證一下--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的代表作《80天環遊世界》。

1.目標:主人公霍格跟朋友打賭,他要在80天內環遊世界一周,並以全部財產作為賭注。就這樣,霍格從英國倫敦出發,展開追趕時間的目標。

2.阻礙:(一)霍格被誤認為銀行大盜,所以沿途遭警察各種阻攔。(二)霍格是個軟心腸的好人,常出於各種善意而耽誤了行程,例如:他從印度婆羅門教徒手中,拯救了一個即將被陪葬的印度女孩。

3.努力:主人公用盡各種方法追趕時間。例如:冒著生命危險騎乘大象抄捷徑,走進死亡叢林;搭火車強行飛越底下是滾滾江河的斷橋……好幾次差點喪了命。

4.結果:環遊世界一周,回到英國倫敦。霍格一共花了80天又5分鐘,輸掉了比賽。

5.意外: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根據出發地英國倫敦的日期顯示:霍格只花了79天又5分鐘。

6.轉彎:情節大逆轉--因為地球"自轉"的緣故,導致各地時間不一,形成了所謂的"時差"。所以當霍格往東走,繞地球一圈,花費的總天數就會減少一天;反之,如果往西走,則會多出一天。

7.結局:主人公不只贏得最後的比賽,還因為好心腸而抱得美人歸。

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當年創作《80天環遊世界》時,肯定沒學過"故事的公式",但何以會有如此驚人的巧合?

其實不是巧合,而是隱藏在故事裡的內在邏輯,都有一張大同小異的相似臉孔。

(本文節選自許榮哲《小說課:折磨讀者的秘密+偷故事的人》/中信出版社/2016年)


故事就是迂迴的方法,有效的詭計

——晶報與許榮哲的對話

在一個炎熱的日子裡,晶報記者趕在許榮哲人生中第一千場,或者是第一千零一場面授機宜的「開講了」之前,與他聊聊他那本教人寫作的秘笈——《小說課》。

晶報:是什麼機緣促使你寫《小說課》?

許榮哲:臺灣有《小說課》這樣類型的書並不奇怪。記得有一家報紙採訪我,對我的背景感興趣,就談到讓我開一個專欄教人寫作,專欄叫做「一個人的文藝營」。兩個禮拜一篇文章,寫了近兩年,意外得到很多迴響,用36部以上的小說,講解超過36種以上的小說創作手法和技巧,後來出書賣了幾萬本,引起了臺灣同類書籍的一個「旋風」。其實我當時出這本書的時候,心裡還有一點不認同,因為我知道它可能是給「小朋友」看的,可它真正產生影響力卻是在中學老師中間,我很意外他們喜歡這本書。出書之後,我的人生就開始改變,出版社找我去學校演講,平均一年演講400場到500場左右。其實我是理工科出身,一直到24歲還在讀生物環境系統,讓我編故事,真是件蠻有趣的事(笑)。

晶報:光寫小說,這夠養活你自己嗎?

許榮哲:臺灣寫小說的人非常多,有的人真的用小說的獎金過活,拿我來說,有一年大概得到了超過50萬新臺幣文學獎的獎金。以前我是一邊家教一邊寫作,後來發現拿文學獎還蠻不錯的,所以就把家教辭掉了。我跟學生講課的時候經常說,我最討厭的一句話叫做「多看、多讀、多寫」。因為我從小到大,每個老師都給我講這句話,其實在我的理解裡面,老師可能是不知道怎樣教才講了一句很安全的話吧(笑)。我常常對學生們講的是,「你只有喜歡一部作品,你才會去認真理解它。」所以說,在多看、多讀、多寫前,你必須要先喜歡。

晶報:你當時已經梳理出來這套可以用於寫作的方法,還是說你也是寫了很多後才慢慢摸索出門道?

許榮哲:我覺得這有一個呼應性,因為我先去學編劇,記得當時我們上的第一堂課叫做:「說故事的公式」,即「目標-阻礙-努力-結果(不好的)-意外(努力做不到的事)-反轉-結局」。我在學編劇的時候通過這些訓練,很快就抓到故事該怎麼樣去說,然後再加上全世界都逃不脫的「36種情節」。小說和劇本有差別,劇本的結構性比較強,小說是接近於某一種藝術,所以它的面貌更加多元。

晶報:你做過編劇,後來寫小說,現在又創作電影了?

許榮哲:對,後來我長期在綠光表演學堂(亦即創立於1993年的綠光劇團)教劇本。其實那個地方只有我一個人在教劇本,其他的老師在教表演。我一開始就計劃著寫劇本然後找人來拍。從最開始學理工,然後跑去學編劇,再後來去寫小

說,接著拍電影,看起來很多事情,但基本上都是和「故事」有關的。區別在於用什麼方式去給不同的人看。

晶報:在你那套書中,除了《神鵰俠侶》一例是大眾小說外,多是舉經典小說作為實例,這些經典的文學,對現在的年輕人還有什麼意義呢?

許榮哲: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我的設定就是用「小說」來教一些「小說」,所以我的課就叫做「小說課」。小說裡的一個核心其實就是故事。嚴肅文學與通俗文學的區別,就在於嚴肅文學除了講故事,也著重刻畫人性,通俗文學則只偏重講故事。我到臺灣的企業去演講的時候,必須把小說的故事轉換成更簡單的東西大家才容易聽懂,這剛好也是我的一個長項,我很善於把一個文本轉換成你需要的東西給你,故事是一個連接點。


要用現代的語言與人溝通

晶報:你還提供了對於經典文本的一系列另類解讀。

許榮哲:我常常舉的例子就是文學和科學有差別,假設我這裡有兩個人,一個是文學家一個是科學家,我給他們送花。科學家說:「這是一朵玫瑰花」,文學家不一樣,他可以把玫瑰花理解成「愛、承諾」。所以,這就是文學的特質,就是有轉移性。因為時間、空間、事件的不同,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意義、聯想、變化。我經常做這樣的練習,看一個文本的時候,必須要找一個你不會這樣去看的觀點,而且還能夠說服你,這比較貼近我的一個設定,我不會告訴你課本上主流的東西,如果我去解讀文學,我提出一個比較少人這樣去看的視角。

晶報:羅振宇的邏輯思維在推你這套書,你聽過他的節目嗎?

許榮哲:聽過,發現非常有趣,臺灣很多人都在聽,我的朋友裡也有很多人在聽,後來發現聽這個東西的就是同一個組群。這一群人都是有一種強烈的向上心的人。

晶報:可他們似乎需要方法論。

許榮哲:對。他們一直在追求一種東西叫做「邏輯思維」,比如我們聽到一個說書節目,故事本身很簡單,三言兩語就應該講完,但是說書人花了50分鐘講這個故事,就算你耐著性子去聽,還是聽不下去。所以說書人必須在1分鐘之內就要轉換一個邏輯概念,而且轉換邏輯概念是帶著某一種娛樂性的思維,就是這一種娛樂性讓你覺得有趣,其實我們在意的不是正確性,而是說書人的帶動力。臺灣也有這樣的節目,可是都不成功,不成功的原因在哪裡?並不是知識性的問題,而是因為沒有趣味性。

晶報:就是當你把你原本知道的一個事物,重新貼上一個新標籤的時候,也許會有有趣的改變。

許榮哲:對,我也是在做這樣的事情,在跟觀眾溝通。你跟觀眾溝通,跟讀者溝通,而不是在跟自己溝通,所以你要用的是觀眾的語言,現代的語言而不是只有自己懂的語言。

先教會一種三流的公式

晶報:你會不會覺得,要在3分鐘之內就學會一點東西的想法,有那麼一點點功利?

許榮哲:會,這遇到很多挑戰,如果你的教授對象屬於文藝青年,他就會提出挑戰:沒有公式不是會比較清高一點嗎?所以我在上完課的時候就說:各位,恭喜各位,你已經學會了一個三流的公式。聽課的就會很錯愕,我們學了這麼久,聽起來這麼有趣,最後你告訴我這只是一個三流公式。為什麼?我就說,因為凡有公式必是三流,你們為什麼要學三流的呢?因為你還不入流啊。我告訴你的是一個可能逼近一流的方法。你通過一個簡單的方法很快來到了這個實踐點,往下走可能是一流。這樣一來,他們對這件功利的事情就更能夠理解了,大家都會有這種想法,可是你也可以去把它粉碎掉。

晶報:現在溝通方式也有了非常大的改變,好好寫一個故事和好好說話之間,是否是同質的表達呢?

許榮哲:基本上我覺得是同一個概念。講故事是一個迂迴的情景,說話是直接的,但是有時候說話沒有辦法解決問題,比幹去跟紂王說,你不應該去殺重臣,你不應該去做這些壞事。比幹罵了紂王三天三夜,然後被殺。對吧?如果我是紂王,我也會把他給殺了,你說紂王是暴君嗎?是暴君,但是誰有辦法承受底下的人罵你三天三夜?你能不能給我講一個故事,用一種「情景」告訴我,讓我有臺階下,故事就是通過一個比較迂迴的方法,去給你講一件你可以接受的事情,它有它自己的脈絡運作。

晶報:說話和故事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許榮哲:所謂的故事就是依照時間順序排列的,我們講的流水帳,就是依照時間順序去排列的。但是情節是什麼?它是依照因果邏輯排列的。我舉一個例子,如果你說我今天一早起床刷牙,牙齦流血,然後到學校打瞌睡,下課之後回家了,這是一個「故事」,依照時間順序排列,你會說得很無趣。可是如果你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我今天早上刷牙,這個禮拜已經是第三次刷到流血了,然後到學校感覺頭很暈,之後到了醫院,醫生說我得了敗血症,這叫做「情景」。你在講話的時候,講出一個情節來,就會有一種說服力。如果我們的話裡都是命令句,命令句永遠是最簡單的,也是最無效的。但通過所謂的情節的概念,再把語句重新排列組合,就有效了。

李安講故事的「詭計」

晶報:你最近都在看哪些書呢?

許榮哲:最近在看的都是與工作相關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原著,包括《唐山大地震》的原著小說《餘震》,我自己寫小說寫劇本,也在弄電影,從文學改編成電影,可以做一個比對。還有英國小說家格雷厄姆·格林的《戀情的終結》,後來拍成好萊塢電影,我被那本書深深吸引了,有很多婚外情,對愛情不忠貞,我覺得作者是帶著遺憾去講愛的故事,通過一個邏輯去跟上帝對抗,講宗教、講信仰、講愛情,很有張力。

晶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也是在講信仰。

許榮哲:舉一個例子,我在教學生的時候,故事有點爛怎麼辦,把宗教放進去立刻上一層次,因為宗教就是有一種特殊的力量,然後你藉由信仰之間的事情,藉由價值之間的事情,藉由已知的這個故事,使得你的故事進一步拉開一個層次,所以我說這是一個「詭計」,聽起來不太好,但有效。

晶報:《色戒》和《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作為改編文學算是成功的作品嗎?

許榮哲:從編劇的角度來看是成功的。我個人非常喜歡李安,他有兩個特質,一個就是簡單,李安拍的從來不是所謂藝術性的電影,而是通俗的,大眾都可以接受的;他更厲害的地方就是通過故事再到故事,盡頭變成文學。《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就是這樣。

晶報:所以這也是一個「詭計」?

許榮哲:這也是一個「詭計」(笑)。對於我這樣一個經常看故事拆解故事的人,我覺得這是一個有效的詭計,可是對於李安來講,或許不是,或許是他穩定的價值,詭計只能用一到兩次,而價值是每次都可以用。 

(以上對話為《晶報與許榮哲訪談錄》的節選,由特約記者董冶字撰寫)

相關推薦


這是一套關於小說的武功秘籍。它要教給你的,不是怎麼寫小說,而是怎麼講故事。從招式解密到內功心法,引用古今中外65部經典作品,解讀其中的關鍵點,以最淺顯的方式帶你深入故事的世界:關於「人物」,它說:描寫性格比描寫長相重要!關於「場景」,它說:每間星巴克都長得不一樣!關於「對話」,它說:看得到的對話是水面上的1/8,看不到的對話是水面下的7/8!

關於「故事」,它說:只要回答7個簡單的問題,按照目標-阻礙-努力-結果-意外-轉彎-結局的公式,3分鐘就可以寫出一個完整的故事來!

《小說課》也是一套超級實用的創意寫作教材!更是一個好看到爆的書單! 從「全世界最好的小說開頭」到「一切都是羅生門」,許榮哲帶你深入故事的世界──讀過,看懂,學到!

慢師傅第七期「30本-寄書予你」活動已啟動,如需寄書給最重要的人,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則可進入微店進行選購圖書,我們期待為你包書。

—FIN—


| 許榮哲(Hsu Yon-tye)

訪談錄 | 董冶字(Ton Ya-jit)

排版 | 甌南(O'lan)

編輯 | Hienwey Lin


相關焦點

  • 故事課 | 笨拙的人講道理,聰明的人說故事
    說一個打動人心的好故事,其實是有套路可循的。許榮哲,就是那個把製造故事和使用故事的秘密揭開給你看的人。他是臺灣「最會說故事的人」,他是羅振宇眼裡中最適合中國人的故事入門教練。在《故事課1: 說故事的人最有影響力》一書裡,他將告訴你:如何用3分鐘說一個完整的故事?
  • 大陳教初中生學Python,入門體驗第二課教學設計,溯本追源
    教師給出以下程序讓學生獨立補充完整,去掉了2個地方,一個是給變量b賦值,另一個是輸出的時候去掉了變量s。2分鐘,溯本追源,對Python的基礎知識(變量、常量、表達式、數據類型、賦值、輸入、輸出、數據類型轉換函數)有一個整體認知。
  • 《故事課1》:學會「靶心人公式」,3分鐘講出好故事
    蘇格拉底說過,「這個世界是屬於會講故事的人。」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講故事已經成為個人和企業必備的技能。《故事課1》這本書,將滿滿的乾貨,通過「說故事」的方式講出來,通俗易懂,幽默風趣,讓人讀起來欲罷不能。作者許榮哲,是臺灣人,平時從事小說、編劇、演講等創意工作,在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講故事方法。
  • 【幻評】最友好的克蘇魯神話入門小說丨《維利特·博伊夢尋記》
    此外,這三個世界的名字也很有意思。清醒境就像現實世界,幻夢境就像文學世界,而神祇世界又是高於二者的神秘存在。三者相互聯繫,相互影響,越琢磨越覺得有味道。 通讀全篇之後,你會發現,即使你完全不懂克蘇魯神話,也絲毫不會影響你理解這個故事。因為它本身的世界觀以及故事情節就足夠自洽了,整體非常完整。
  • (五)第三課 快速學會吉他 C大調 音階入門 吉他輕鬆入門二十課
    「第三課」10分鐘教你學會 吉他C大調音階 吉他教學入門 浩天第三課後吉他音階小獨奏練習 小星星 生日快樂 新年好前面我們已經學會了,右手指法,六線譜,左右手等小獨奏配合練習入門了,今天 我們再來學習一下音階吧,好多新手的朋友們,剛學吉他,是不學音階了,就學和弦就彈唱了
  • 一分鐘小說 101 丨紅色海膽
    邁克怒而制止,說劃到那麼遠的地方無異於送命。還在深夜時維爾便偷偷出發,頂著風浪向深海長驅直入。邁克發覺後來到海邊,焦急地等待兄長歸來。整整一天過去了,風浪漸弱後又起了濃霧,海天之間伸手不見五指。邁克扔掉手電,撕心裂肺地喊著哥哥的名字。他不想再拖累維爾,身上澆了汽油,瞬間點燃了自己。那火光穿透霧靄,照向大海深處。許久後,當火焰即將熄滅時,一條小船飄蕩而歸。船上空無一人,只有滿滿一艙紅色海膽。
  • 小說應該怎麼讀?故事應該怎麼講?
    讀圓滿的故事則相反,回頭想到自己,全是淚啊……《小說課》是畢飛宇教授解讀小說的一本書,開篇第一課就解讀了蒲松齡的一篇小文《促織》,那是《聊齋》裡的一個故事。單單開頭幾個字,畢教授就解讀出了大片信息。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徵民間。
  • 許榮哲的寫作課:3分鐘解鎖1個小知識,Get?
    其實寫作課最重要的算是橋梁作用,「一個好老師,一個解讀者,一個好的內容產品經理」。他有魔法一般的力量,讓堆積如山的素材整理成小山丘,你3分鐘爬一個,每座山丘都有不同的風景,給你50個山丘,你看過50個風景,然後串聯起來,就算是打下了牢固的基礎。以後把一座大山堆在你面前,你至少是不發憷的。對於一個新知識的入門課,如此解鎖,簡直高效完美。
  • 只有那些不會講故事的人是沒有故事的學生許榮哲《故事課》
    我記得第一次聽到許榮哲的名字,或是在《洛記》的思考專欄裡,聽《小說課1:偷故事的人》和《小說課2:折磨讀者的秘密》兩本書《小說課1:偷故事的人》和《小說課2:折磨讀者的秘密》),然後興致勃勃地來讀,我沒有失望,我佩服作者博覽群書的閱讀能力,隨手拿起經典童話、電影片段好萊塢、熱門電視劇、中外優秀文學作品選集等最簡單易懂的方式來分析小說閱讀中的內在心理技巧和技巧。
  • 《書蟲》英文名著閱讀課【入門級】
    回復「進群」,加入中小學家長資源群《書蟲》英文名著閱讀課【《書蟲》英文名著閱讀課系列課程基於外研社引進出版「書蟲」系列58本西方文學經典,根據藍思指數和詞彙量分為7個級別。
  • (四)第二課 快速煅練好左右手指法配合 吉他輕鬆入門二十課
    今天接在分享我們的《吉他輕鬆入門二十課》教學書的第二課!鋼琴彈法 左右手指法配合小獨奏練習我們自學吉他調好音了,也練好了,我們第一課的右手指法入門了,那今天我們再來加強一下右手指法吧,今天我們要學的是,鋼琴彈法的吉他右手指法練習,另外還有,左手,右手,配合一起來練的,小獨奏指法練習,這些練習我們採用了吉他世界名曲《愛的浪漫史》來改編的小獨奏練習,簡單又好聽,十分合適我們新手剛學吉他的指法入門練習,這些練習我們要做到,練習連貫了才算熟練的,而練習六線譜中的數字代表的是品數
  • 每日預習丨第十二天丨三年級下冊第9課《古詩三首》
    「千門萬戶曈曈日」,承接前面詩意,是說家家戶戶都沐浴在初春朝陽的光照之中。「曈曈日」,指由暗轉明的朝陽。結尾一句以桃符的更換揭示出「除舊布新」的主題。全詩將敘事與寫景結合。通過對「爆竹聲」「屠蘇酒」「換桃符」以及開春送暖的春風等新年特有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人們在春節這一天的熱鬧景象,流露出詩人在除舊迎新時無比喜悅的心情。
  • 笛子入門知識三分鐘學會
    竹笛是我國絲竹管樂一種,由於竹笛音色優美,相對簡單易學深受廣大音樂愛好者喜歡,下面讓我們用三分鐘時間學會竹笛入門知識。笛膜最佳黏貼為有2到三個褶皺最佳。音色清脆,美妙動聽。學習笛子重點二,口風氣息與指形口風嘴型是學習笛子重點之一,在演奏笛子時,笛子風口與下嘴唇形成將近90度角,口風氣息對準笛子風口發出,氣息從嘴唇中間發出,嘴唇保持微笑狀態,空腔保持含水狀態,嘴唇兩側不能漏風。嘴唇口風在演奏音高時候口風大需要送氣量大。口風小需要送氣量小,演奏高音時候切記嘴唇太緊而引發唇力發出的雜音。
  • 這8本經典推理小說,入門必讀 | 書單
    推理小說是以推理方式解開故事謎題(大多數是找出殺人兇手)的一種小說,通常故事都含有兇殺案與偵探,亦有部分並非以兇殺為主要劇情走向,諸如找尋失物或解開奇異事件的謎底等。偵探小說的一種,不過揭開謎底的並不總是偵探。好的推理小說,不在乎詭計高超、邏輯推理嚴謹到天衣無縫,情節曲折吸引人,無時不刻挑逗著讀者的神經。
  • 古琴課程 | 劉慧雪古琴入門基礎系列課
    為了滿足不同基礎小夥伴的學習需求嗨的國樂攜手劉慧雪老師隆重推出古琴入門基礎系列課不了解古琴、不認識減字譜、不熟悉指法沒關係只要你有一顆肯鑽研想學習的心       王國維提出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學習古琴也可以分為三個境界:琴技、琴藝、琴學。琴技是學習古琴最基礎的必經之路,從了解古琴、認識減字譜、熟悉指法,到開始會彈基礎曲目,這是本基礎系列課的宗旨。當然了,掌握基礎後,在今後的學習中要堅持學習、定期鞏固,注意音準、節奏、音色與音樂表現。
  • 一個完整案例送給你!【第18期 三分鐘聊攝影】
    【三分鐘聊攝影】,每期一個攝影小知識
  • 三分鐘攝影課程03課—光圈(1)
    但請記住一點,所有你能擁有的攝影資源—相機、鏡頭、模特、場地、服裝……等等,其實都是為了讓你能通過照片的方式去講述一個故事,或者表現某種情感、畫面而存在的。器材雖然重要,但哪怕在最簡單的器材限制下,我們的創作熱情,依然能有很大的發揮的(簡單來說就是不要用器材作為自己照片爛的藉口)。
  • @Google Ads丨5小時谷歌廣告從入門到認證
    1 // 學習過程在結束了Google Analytics(@Google Analytics丨5小時從入門到認證)的學習和認證之後趁熱打鐵,繼續學習Google Ads的課程,但我並沒有把七個認證都學完,而是只考了搜索廣告和效果衡量認證
  • 寫作練習課丨小說家的功力在小說之外
    很早以前我聽過一句話,大意是說藝術家的功力在藝術之外。比如一個世界著名的鋼琴家就對他的學生說,如果你僅僅知道把鋼琴彈得最好,還是不能成為最好的鋼琴家。這和中國古人說的「工夫在詩外」,差不多是一個道理。  寫小說和彈鋼琴不一樣,和寫詩的區別也挺大,至少比詩歌的可能性多了很多。這一點不細說了,大家有時間自己體會。
  • 從《「告別」交響曲》看海頓交響曲創作丨西方古典音樂入門手冊(十八)
    1、古典音樂永遠不會和你離婚丨西方古典音樂入門手冊(一);2、您是什麼時候、如何喜歡上古典音樂的丨西方古典音樂入門手冊(二);3、聽古典音樂是否一定需要發燒器材丨西方古典音樂入門手冊(三);4、帶你認識巴洛克音樂丨西方古典音樂入門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