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有「內」味了!澳大利亞萌叔中英文夾雜聊小康,一口一個「我的...

2021-01-11 國際在線

久居內蒙古的澳大利亞萌叔

大衛·古拉斯(David Gulasi)

中英夾雜聊小康

一口一個「我的媽呀!」

網友:像極了蹦英文單詞的我

戳視頻感受↓↓

從「啥都沒有」到「我的媽呀」

聊起邁向小康生活的前後變化,在內蒙古生活了十多年的大衛感觸頗深,開啟了「中英夾雜」模式:

「我第一次去內蒙古的時候,內蒙古啥都沒有。」

我不是在北京、上海 、深圳(一線城市),我在內蒙古。  我第一次去內蒙古的時候,內蒙古就是一個小的,small town(小城鎮)一樣的感覺。有一個小的麥當勞、 一個肯德基 ......Very small, sweet little town. (非常小的、可愛的小城鎮。)

「你現在去內蒙古看,我的媽呀!」

It's got everything. (應有盡有。)  They got 5G. They got 地鐵、高鐵。They got 很多個星巴克。They got like ... (他們有了5G;有了地鐵、高鐵;有很多星巴克;他們......)  啥都有!知道嗎?

採訪中,大衛反覆強調,他所在的並不是一個一線城市。中國的小康生活也不僅僅局限於一線城市。

這裡還只是Tier3(三線)城市。我親眼目睹他們兩年建了一個地鐵。我的媽呀!

在大衛眼裡,中國「基建狂魔」的綽號名不虛傳。

How you can make a 地鐵 in just two years, man? How? 你們咋能在兩年內就建成一條地鐵線。親,咋就能?  For the whole city you built a subway system. Oh, my god!  兩年建好了一條貫通城市的地鐵線,天啊!  So, 我自己看到了好多變化,好多......

從「圪嶗嶗」看

中國與澳大利亞的差異

說起中澳生活便捷度的差異,澳大利亞萌叔用了一個詞——圪嶗嶗。

在內蒙古生活了10年,大衛認為對比中國和澳大利亞的生活自己有一定的發言權。

大衛回澳洲後非常懷念中國的生活,並稱,「中國有獨一無二的優勢,那就是便利」。

在呼市,一點 ,in the morning, You know? You wanna eat some Malatang. You hungry.   在呼市凌晨一點,你餓了,想吃麻辣燙。  You just call it. DING DING BANG!It's done.  剛訂完,叮叮邦!飯就到了。  Here in Australia you have to wait 30-40 minutes.  在這裡(澳洲)等外賣配送要30-40分鐘。

大衛告訴記者:「這裡(澳大利亞)沒有這麼多外賣小哥,在每一個圪嶗嶗(gē láo lao),每一個地方。」(圪嶗嶗指的是一個狹窄而長的小空間,形容小地方,犄角旮旯的地方,角落。)

「每次回澳大利亞後都覺得有一些奇怪,為什麼呢?感覺非常不方便!澳大利亞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but you have to pay for that.(但是你得為這種美麗花錢。)」

比如點個外賣,飯差不多是30澳幣,但是the delivery fee(配送費)要20澳幣。

大衛認為,「中國人多,這些產業是基於人口的,在中國大家都有活兒幹,都有工作可做。但在美國、澳洲、加拿大或者英國,靠速度和人工的工作效率不是很高,因為這些地方人比較少。我不是說這些國家的運行機制不好。我的意思是,效率層面,他們沒辦法和中國比。」

...because China is super populous, and it's based on population.   The work availability for everyone...There's a job for everyone in China. Do you understand?   However, in the US, in Australia, Canada or the UK, wherever, things that rely on speed and people aren't very efficient, because there are fewer people.  It doesn't mean the country's function is bad. It just means they cannot compete with the efficiency of China.

「從前的窮鄰居突然變富了」

「西方對中國的固有偏見」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大衛用自己的理解打了一個簡單的比喻:「在世界上如果美國是叔叔,英國是爺爺,澳洲是堂表親戚,那中國是鄰居。你突然發現鄰居的房子越來越大,突然發現中國越來越強大。」

If the US is the uncle, the UK is the grandfather, and Australia is the cousin, then China is like this neighbor we have.  Suddenly you see your neighbor's house is getting bigger and bigger. Suddenly you see China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werful.

「從前的窮鄰居突然變富了!不行我得保護好自己的房子。西方就是這樣看中國的。西方國家不能接受一個亞洲國家某些方面比他們強。」

This neighbor was poor but suddenly is so rich!Oh, no!I'd better protect my house. The West looks at China this way. The West cannot accept an Asian country has something better than them.

大衛表示: 「我在中國待了十多年,我非常了解中國。我有權說自己對中國的看法。當然,我不是說中國就是完美的,澳洲就是完美的,美國就是完美的,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問題。」

I spent more than 10 years of my life in one country. I know it very well. I have the right to say what I want about China because I know China so well.  I'm not saying China is perfect; I'm not saying that Australia is perfect; I'm not saying that the US is perfect...Every country has its own problems.

在大衛看來,每個國家都有其獨特性。「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規矩,我們也應當遵守。」他舉例稱,如果在澳洲把垃圾扔錯垃圾桶會受到很嚴重的懲罰。

Every country has rules.(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規矩。) 你覺得澳洲沒有嗎?

I live in a country and follow that country's rules. I live in China; I follow China's rules. I live in Australia; I follow the rules here. As long as you don't break the rules in a country, you live by their law, you'll be fine.我住在哪個國家,就遵守哪個國家的規矩。我住在中國,就遵守中國的規矩。我住在澳洲,就遵守澳洲的規矩。只要你不違反這些規矩,遵紀守法,就沒問題。

「萌叔手把手教你內蒙古方言」

一說都會,一念就廢。剛到內蒙古的時候,大衛拿了本學漢語的書就「上路了」,結果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去哪圪......麼四兒......全都是超綱詞彙!

我第一次到內蒙古的時候,他們跟我說,「老外!」我說,「欸!  I had a little book with me. So I can say things like "去哪裡""我要去"......  我有一本書,我能理解「去哪裡、我要去」之類的話。  And the guy said(然後那個人說),「去哪圪?」  I said:「what is 去哪圪?」(我問什麼是去哪圪?)  「去哪圪」 means 「你去哪裡」。Their language is so cool.(他們的語言非常有趣。)  They don't say 「沒事」. They say 「麼四兒」.(他們不說「沒事」,他們說 「麼四兒」。)  所以我的普通話有一點內蒙味兒。

如何學好漢語?大衛認為: 「如果你想學中文,你必須融入中國文化。去中國不代表能學好中文,你得熱愛中國人民,喜歡中國的食物、文化,喜歡中國的方方面面。這樣才能打開心扉,才能學中文學得飛快。」

If you want to learn Chinese well, you have to integrate with the culture. You can't just go to China to learn Chinese. You have to like the Chinese people, you have to like their food, you have to like their culture, you have to like everything about that country, so you can open your heart and learn it very quickly.

「最喜歡的中國食物是什麼?」

萌叔表示,自己完全無法抵擋四川串串的誘惑。

My favourite Chinese food in the whole world is Sichuan chuanchuan (skewers).  我最喜歡的中國食物是四川串串。

別叫我老外

《別叫我老外》是中國日報新媒體一檔原創視頻訪談節目。邀請深入了解中國的外國網紅博主加入,探討熱門話題。

出人意外的觀點,不見外的態度,不要錯過哦~

記者 高啟輝 王瑜

編導/編輯 王瑜

實習生 馮琬婷 楊敏儀

製片人 高啟輝

審核 何娜

監製 柯榮誼

出品人 王浩

相關焦點

  • 老外中英文混雜大喊:my god,我想回中國!
    老外中英文混雜大喊:my god,我想回中國!最近,澳大利亞人@萌叔大衛老師 火了,他在短視頻平臺分享了一段自己回到澳大利亞後的經歷,抱怨生活很不方便,其中他中英文混雜的片段,更逗樂了不少網友。瀏覽@萌叔大衛老師 的社交媒體可以發現,他來中國已經10多年了,目前在內蒙古擔任英語老師,除了偶爾發布關於英語的內容,他也會分享一些自己的經歷感想。
  • 老外說英語夾雜漢語走紅:my god 我想回中國
    今天,就有這樣一個澳大利亞人@萌叔大衛老師 火了,他在短視頻平臺分享了一段自己回到澳大利亞後的視頻,抱怨生活很不方便,講英文的過程中,中文不斷「亂入」的畫面逗樂了不少網友。截止目前,這段視頻已有9萬評論,140萬點讚。
  • 說話中英文夾雜真的會顯得人很高級麼?I don't understand……
    最近看到一個視頻,妹紙我簡直笑cry!OMG!終於找到跟我一樣有sense的活物了!
  • 斯坦福學霸因太凡爾賽被「嘲」上熱搜:留學生中英文夾雜真不是裝
    也有不少小夥伴表示:要是有王驍的履歷,恨不得貼腦門上 令人迷惑的中英文夾雜 中英文夾雜的表達方式,曾一度引發公眾的討論和反感
  • 「OMG,我想回中國!」網紅老外的神吐槽火了!中英文混雜,笑翻了200多萬網友
    幾天前,他在抖音上發布了一段自己回到澳大利亞的視頻,表示回去之後生活很不方便,中英文混雜笑翻了一眾網友,#外國人回國後太難了#這一話題還因此登上了熱搜。除了車的問題,澳大利亞的銀行也不太方便,去一次要一個多小時。
  • 老外中英文混雜大喊:my god,我想回中國!
    見多了講中文時夾雜英語的中國人,你見過講英語時夾雜著中文的外國人嗎?昨天,一個澳大利亞人@萌叔大衛老師 火了,他在短視頻平臺分享了一段自己回到澳大利亞後的視頻,抱怨生活很不方便,講英文的過程中,中文不斷「亂入」的畫面逗樂了不少網友。截止目前,這段視頻已有9萬評論,163萬點讚。
  • 你說話時隨便中英文夾雜真的不怕被打麼?
    留心的話就不難發現,中英文夾雜的現象在海歸群體中比較普遍。這裡的文化浸染主要指的是身處國內的人受到來自國外文化的影響,從而逐漸養成中英文夾雜的習慣,最典型的就是香港的旁友啦!去過香港的寶寶可能感受會比較深,即使你沒去過也沒關係,各種港劇裡也能感受到那種洪荒之力有沒有!
  • 留學生中英文夾雜真的不是裝逼……
    大佬們一個個都那麼優秀再看看小編自己……本以為大家都只是酸大佬,卻沒想到……斯坦福學霸、法律碩士王驍,卻因為太凡爾賽被嘲上了熱搜?Practice Chinese Law是個什麼鬼?不久之前小編剛剛科普過一次「凡學」(戳這裡查看)。
  • 吐槽澳洲大叔跪舔中國 網友力挺萌叔
    大衛萌叔微博截圖12月30日,萌叔大衛在微博和抖音平臺發布了一段Vlog,在視頻中大衛站在澳洲的海邊,猛烈吐槽回到澳洲的各種不方便,以及在中國的各種舒適安逸,並把這種現象稱之為逆文化衝擊(Reverse Culture Shock)。
  • 中英文夾雜講話—裝逼or習慣?
    「我真的很confuse老師的想法誒「「今天Coles 打折咱們趕緊去shopping吧「一開始我是拒絕的。年少無知的我總會很義正言辭的說:「下次不要和我說BoxHill,咱們留學生們之間這麼說話太裝逼了,又不是和老外聊天兒,請說盒子(box)山 (hill)好嗎?」「明天我們去盒子山買點菜好不好?」???......
  • 講真,中英文夾雜不是我的錯喲...
    現在給各位椰友四個不同的中英文夾雜: A:「我caught了一種說話不帶English就會die的病」讓你判斷哪種是裝逼,哪種是習慣你怎麼看呢? 其實在國外生活中英夾雜是家常便飯也是逃不掉的 有些詞拿英語來說,反而更沒有違和感,比如: 「我喜歡吃double cheese burger」如果我說成 「我喜歡吃雙層起司漢堡」 說完感覺怎麼比英語還更費勁呢
  • 「媽呀,我想回中國!」老外回國後差點崩潰,這段絕望吐槽火了!
    見多了講中文時夾雜英語的中國人,你見過講英語時夾雜著中文的外國人嗎?一個澳大利亞人@萌叔大衛老師 火了。他在短視頻平臺分享了一段自己回到澳大利亞後的視頻,抱怨生活很不方便。這位澳大利亞大叔的網名叫@萌叔大衛老師,他來中國已經10多年了,目前是內蒙古的一位英語老師。在中國待久了的他,回到澳大利亞反而感覺到了不適應,他稱這是reverse culture shock(逆向文化衝擊)。
  • 中英文夾雜說話大賞:這樣say真的好好笑哈哈哈哈!
    中英文夾雜說話大賞:大家這樣子say真的真的好好笑cr:我們就要中英文夾雜著說▼這樣speak難道不覺得very internationalization嗎@亦谷咕以:hhhh 這樣say好好笑@我的愛豆怎麼這麼帥氣
  • 老外抖音吐槽回國太難了,中英夾雜發感慨:「我想回中國!」
    近日,一位久居中國的澳大利亞大叔吐槽「回國後太難了」的一段視頻在抖音平臺迅速刷屏,已獲得211萬點讚,11萬評論。
  • 英文裡摻中文大喊:我想回中國!
    編者按:見多了講中文時夾雜英語的中國人,你見過講英語時夾雜著中文的外國人嗎?全文共887字,閱讀大約需要2分30秒。最近,一個澳大利亞人@萌叔大衛老師 火了,他在短視頻平臺分享了一段自己回到澳大利亞後的視頻,抱怨生活很不方便,講英文的過程中,中文不斷「亂入」的畫面逗樂了不少網友。截至目前,這段視頻已有9萬評論,163萬點讚。
  • 說中文夾雜英文real會顯得高級嗎?簡直笑cry了!
    下面是文字版▼我先可以講一下,一個專業買手的一個角度,就是我覺得今天所有的這個元素。,小編不是指只要在中英文夾雜就一定是裝B喲,像是DNA之類的專有名詞,假如你說「脫氧核糖核酸」人家才會當你裝逼嘞,除非你是謝耳朵。
  • 萌叔和他的臺北鮮蝦館
    萌叔的理想,是把這家店打造成一個體驗臺北生活的平臺。在環境裝修上,他融入了臺灣流行的文創元素,比如客人走進餐廳,就能看到一面色彩斑斕的手繪牆,牆上繪有鄭成功、太平洋賞鯨、臺東熱氣球、臺北101、夜市小吃等人物和場景。
  • 你說話中英文夾雜嗎?裝X還是習慣?趕快來看看
    但是,話說回來,確實有一部分人,在國外英語本來就說得也不咋地,回國後,三句話兩句英文,弄得自己像是香港人說話,hi呀,我有個friend啊,昨天給我一個call啊,約我去shopping啊。。。總之也就是初中水平的英文單詞來回蹦躂。。。
  • 鋒味看點 | 來阿德萊德,重新認識澳大利亞!
    那就快跟隨《鋒味全球美食地圖》與謝大廚一起來到大洋彼岸的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尋找最撩人心弦的美味吧! 鋒味全球美食地圖 ——澳大利亞站 澳大利亞這個面積遼闊的大國同中國一樣孕育了各種各樣(能吃的作為太平洋上的一個海洋王國,澳大利亞自然盛產海鮮。比較出名的呢,有澳洲龍蝦,澳洲生蠔,巴爾曼鰲蝦,多利魚,鮑魚等等,總之這裡的海鮮是各種各樣,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