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被毒死後,吳用為何自殺,為何不重新集結力量造反?

2021-01-11 李四家常事12138

首先要說明一下,真實歷史上的宋江不是被詔安以後毒死的,而是被北宋王朝海州知府張叔夜所擒。全切拿《水滸傳》當中宋江的結局來說明問題,在宋江被毒酒毒死以後,吳用以成為孤家寡人,有些讀者說得非常正確,北宋王朝對水泊梁山當中的英雄,他們詔安的態度完全不一樣,老趙家只要那些原朝廷造反上梁山的人物,比如說董平,呼延灼,徐寧,秦明,等影響力大的人物,因為,這樣的人朝廷還可以放心使用。而其他人,特別是那些所謂的在他們眼中看做的死黨,是絕對不能再留下的。你想,如果他們再起反心,他們這時手中已掌握兵權,那不不是養虎為患嗎?當然,這只是北宋朝廷一家看法。

這也是當初林衝非常擔心和悲憤之處,因為,他就是從北宋軍隊當中混出來的,他非常了解老趙家的用人原則。凡事那些不被朝廷看重的,或者懷疑是有二心的,必須予以除掉。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吳用還能呼籲誰,原有的梁山四梁,八柱已經不存在了,剩下的就是原朝廷造反的人,他們會隨吳用繼續造反嗎?根本不可能。

另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什麼吳用自殺要選擇在梁山聚義廳上,而且他死以前還特意去晁蓋墓前進行祭奠,並且痛哭流涕。當初,吳用是晁蓋的心腹,可後來他逐漸追隨宋江而去,這就引起晁蓋極度嫌棄和不滿。在晁蓋死後,他更是依靠宋江,為其出謀劃策。特別是在詔安的問題上,本來在梁山眾兄弟內部分歧嚴重,可吳用力排眾議,配合宋江完成了詔安的工作。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此次所謂的詔安恰恰應驗了林衝生前的擔心,就是被朝廷所利用,成為徵討方臘的工具。結果造成兩敗俱傷,而且,後來已經被朝廷加封官職的弟兄,也被罷免並遭暗害,這是他吳用萬萬沒想到的事情。

這時,他才如夢方醒,認為投靠宋江就是一個戰略錯誤,不僅葬送了梁山原有的大好前程,而且還毀滅了自己。他感覺愧對當初一塊從石碣村混出來的兄弟_晁蓋,所以,這時他萬念俱灰,才在梁山聚義廳上自縊而亡。也算是給地下的原山寨頭領晁蓋一個交代。

相關焦點

  • 吳用和花榮為何吊死在宋江的墳前,殉葬宋江呢?
    而作為梁山第一首領宋江和第二首領盧俊義卻被四大奸臣蔡京、童貫、高俅、楊戩合謀毒死。然而,宋江在臨死之前,因為害怕李逵再度造反,壞了他的「忠義」之名,又親手毒死了李逵,然後託夢吳用、花榮來墳前探望,吳用在宋江墳前感慨良多,意在吊死其墳前,此時,花榮來到,花榮又在吳用的勸說下,兩人同樣以忠義之名吊死在宋江的墳前。
  • 吳用自盡前才突然明白,梁山真正老大,不是宋江,不是盧俊義
    很多人不理解吳用為什麼 要選擇自盡,其實仔細分析 就會發現,吳用之死已成必然,自儘是 他最好的選擇,原因有三,而從吳用 自盡看出,誰才是 一手推動梁山命運的幕後老大,這個人不是 宋江,也不是 盧俊義:1,繼承宋江遺志。吳用作為水泊梁山的 三號人物,與頭把交椅宋江可謂是 志同道合,他太了 解宋江死前毒死李逵的用意了,那就是 防止李逵聯絡餘黨再次造反,毀了來之不易的 忠義之名。
  • 十位梁山好漢之間的五個謎團:武松為何不救宋江?燕青只是僕人?
    好漢有不同的定義,把壞人稱作好漢也不算啥大錯,但是有十位梁山好漢之間的關係一直讓人捉摸不透。為了便於讀者諸君品評,咱們把這十位好漢分為五組,讓他們兩兩成對,通過他們之間耐人尋味而又有時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關係,因十位梁山好漢之間的五個謎團來折射映照現實:李逵怕不怕宋江?武松為何不救宋江?燕青跟盧俊義是啥關係——他真的只是一個僕人嗎?
  • 宋江死後,花榮為何非要墓前自縊?因為不死根本就活不成
    小李廣花榮就大不一樣了,他有妻兒賢妹在旁,拖家帶口到應天府上任,似乎其樂融融。豈料,相隔半載之後,宋江忽被藥酒毒死,死前除了召喚李逵前來送死之外,並沒有通知旁人,吳用、花榮都是不知道的。然而,接下來卻發生了神奇的「宋江託夢」。且說原著,吳用自離了宋江,多有掛懷。
  • 宋江臨死時,為何要先毒死好兄弟李逵?看偉人的解釋,恍然大悟
    我死之後,恐怕你造反,壞了我梁山好漢替天行道的「忠義」之名。宋江是為了自己和「梁山眾好漢」的名聲,才毒殺了李逵。這是因為他從來都不是真正的「造反派」。宋江毒死李逵的情節,是全書中最後的高潮,也是這本小說的「畫龍點睛」之筆。有了這一筆,這個故事才讓人回味。這個故事的批判性才得以凸顯了出來,所以偉人才說了那句著名的——「一部《水滸傳》,好就好在『投降』。」
  • 智多星吳用的結局:與宋江分道揚鑣,從梁山軍師變成經略判官
    他竭盡全力扶持宋江,攻城略地、壯大勢力,是梁山的頭號智囊。大聚義時,吳用的排名高居第三位。在程善之所著《殘水滸》中,吳用成了最陰險狡詐之人。他早期輔佐宋江,壞事做盡,後期又背叛宋江,搖身一變,成了經略府判官。根據書中的描述,吳用早年跟隨晁蓋入夥梁山後,也在恢復柴氏江山的盟書上籤下了姓名。但是,自從宋江上山後,梁山日益興旺,宋江萌生了獨霸梁山的念頭,吳用也有了保住軍師地位的心思。
  • 李逵死後宋江花榮要暗殺扈三娘,吳用朱武反對,最後讓誰去動手?
    ,今天咱們接著聊程善之先生的《殘水滸》:扈三娘射殺李逵,宋江要暗殺扈三娘,為何吳用反對花榮表示支持?宋江與花榮密謀暗殺扈三娘,吳用反對朱武沉默,最後讓誰去動手?宋江一向標榜自己「忠義為本」,並且被稱為「孝義黑三郎」。但是我們細看水滸原著,就會發現他既不忠也不義,至於孝字,在他眼裡更是一文不值。
  • 為何宋江一心想著詔安,當皇帝他不香嗎?其實吳用早已說出答案
    讓這曾經小小的山寨,變成了如今的龐然大物,並且還多次打敗宋軍,可見宋江等人還是有些真功夫的。可既然如此,宋江當初為何不與宋軍抗爭到底,自己坐上那皇位呢?這樣不但自己能掌握無上的權利,自己手下的兄弟也不會因為徵討方臘而損失慘重了。但聰明的宋江卻偏偏要選擇投降,堅持詔安,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梁山108將為何結局那麼慘?一是宋江見識太小,二是此人作孽太多
    其一:宋江見識太小誰也否認不了,宋江是梁山上最有遠見的。尤其是把宋江跟王倫、晁蓋,放在一起對比過後,宋江簡直如「神」一般存在!同時,這也是絕大部分梁山好漢,對宋江的認知。哪料,這等牛逼戰績宋江得知後卻怒了,道:「倘被賊人識破,奈何?終是秀才見識。」整部《水滸傳》中,梁山打得最巧、最妙且最有兵法精髓的就是這一戰!卻被宋江說成「秀才見識」。這就證明了宋江的見識很小,而恰是宋江的見識,決定了他的用人,和梁山的發展方向!所以,宋江就只能瞅見梁山招安這一條路!
  • 徵方臘前,公孫勝為何離開宋江?他師父羅真人早已暗示答案
    即便如此,悲劇也沒停止,宋江、盧俊義又被毒死,吳用、花榮自縊……梁山108將,再不復昔日風光。倖存的好漢中,公孫勝的結局算是很完美了,他參與了徵遼、平定田虎、王慶的戰役,徵方臘前又選擇歸隱,後來又收喬道清、樊瑞為徒,可以說功名皆有,還得到了善終。
  • 水滸中的軍師吳用,至死才明白一個道理:宋江根本不是梁山老大
    在梁山上,有108位好漢,每位好漢都有自己的排行,而智多星吳用在梁山排行第三,是梁山上的軍師,他常常把自己比作諸葛亮,因此它還有一個道號叫做「加亮先生」。無用的綽號很好,但是一結合了他的名字,那再好的綽號,也是適得其反。在梁山上,很多人幾乎都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大老粗,只有吳用一個人是一個書生,幫助他們出謀劃策,所以受到了梁山諸多好漢的尊重。
  • 把宋江、吳用等5位好漢的名字,連起來一讀,會發現一個水滸秘密
    就如吳用這個名字,為何施耐庵非要把好端端的「吳加亮」,改為一看就有點莫名其妙的「吳用」 ?這不是明顯著有其深意是啥?還如有盧俊義,本來叫「進義」,大有進取成義,衝勁滿滿的味道,算是一個好名字了。如今,普遍對這三個名字的解讀是,暗指朱元璋(稱帝後的年號叫洪武)、徐達和常遇春!至於為何這三人尊史進為老大,是因史進這個名字,意指「歷史進展」 ,即再牛逼的人,也跳不出歷史進展。
  • 吳用四大心腹:三個想坑死宋江讓吳用上位,一個隱藏最深瞞過宋江
    原本吳用就一個頂頭上司託塔天王晁蓋,而晁蓋又是一個不攬權、不計較的豪爽漢子,梁山大事小情都懶得管,定下「各人務要竭力同心,共聚大義」之後,就是跟林衝和阮氏三雄喝酒,完全是一個甩手掌柜的。而宋江上了梁山之後,雖然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但畢竟文武都會一點,懷裡還揣著本不知真假的「九天玄女天書」,然後吳老二就變成了吳老三,熬死了晁蓋,盧俊義又來了,吳用還是當不成老二——而當不成老二的人,是沒希望當老大的。
  • 宋江的梁山108將聚義為何說是小吏造反?
    這些人上梁山的具體路徑不一樣,有主動投奔,有逼上梁山,有被哄騙上梁山的,也有隨大流糊裡糊塗上山的。但從整個小吏群體來看,他們造反,其殺傷力要比普通的農民大得多,普通的農民上梁山也就是個進不了序列的嘍羅。他們拿趙官家的俸祿,小吏的職位也曾為他們帶來風光,他們為什麼還要造反?
  • 晁蓋打曾頭市,宋江吳用密謀害盧俊義,盧俊義實慘
    柴進有財有權,還有祖上留的丹書鐵券庇護,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沒有什麼顧慮,盧俊義作為大名府員外是有財有勢,一般人還真不敢惹,像那梁中書也只有在抓住盧俊義把柄後才敢奚落一番。可見光財氣就能罩著盧俊義一時半會出不了什麼事情。只可惜在《水滸傳》中遭宋江和吳用惦記上。
  • 看水滸:為何宋江三次上梁山,最後一次才下定決心落草為寇?
    宋江為何不上梁山呢?因為他始終沒有放棄走上仕途的幻想,就算背了人命關天的案子,他還是相信可以洗脫罪責。宋江離開柴進莊上,輾轉又投奔了孔家莊的孔太公,再去了花榮的清風寨。在清風山,宋江結識了佔山為王的燕順、王英和鄭天壽,救了花榮搭檔劉高的妻子。但是到了清風寨卻遭到劉高妻子的誣陷,宋江被劉高抓了起來。花榮前去救應宋江,也被黃信和劉高設計抓了起來。
  • 《水滸傳》中,宋江跟晁蓋關係又不熟,為何要冒險私放晁天王?
    」從宋江的心裡話中,我們知道,兩人是心腹兄弟,那麼晁蓋自己認他這個心腹兄弟嗎?從智劫生辰綱策劃之時,晁蓋的朋友圈裡就沒有見他提及過有宋江這位心腹兄弟,他的心腹是吳用、阮氏兄弟等人,宋江這位官場上的兄弟,自始至終沒有提及過,當然生辰綱案子畢竟不方便涉及官方,倒也能勉強說得過去,那麼再讓我們一起看看宋江突然來到東溪村時,晁蓋的反應。
  • 朱武的才華遠勝吳用,卻不被宋江重用,只因犯了職場大忌
    原標題:朱武的才華遠勝吳用,卻不被宋江重用,只因犯了職場大忌在梁山,有兩位智囊型的人才,一是智多星吳用,二是神機軍師朱武。
  • 《水滸傳》吳用:為什麼聰明人過不好這一生?
    吳用等人一不該去住店,二不該呆在家裡原地不動。結果,官府從客店入手,順藤摸瓜,很快發現了他們。要不是有宋江、朱仝、雷橫幫忙,吳用等人很可能會被一網打盡。但吳用並沒有就此反思,反倒是沉迷於智取生辰綱的方法之中,難以自拔。在此後的多次行動中,他不斷複製此次行動中的方法。諸如喬裝打扮等方法,就被不知用了多少次。
  • 宋江為何造反?我們都被《水滸傳》騙了!
    這些討論說的是天花亂墜,但是有一個基本的問題都沒有說清,那就是宋江等梁山好漢為什麼要反叛。搞清楚他們到底為什麼要反叛,才能知道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你也許會問,這個問題還需要討論嗎,書裡不是已經寫了,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百姓沒了活路,所以宋江們才起來造反嗎?歷史的現實真的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