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 Anne Thompson
原文: http://indiewire.com
編譯: 鍾文霏(廣州)
在過去的五年裡,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使越來越多的成員更容易地參與到最佳國際電影第一階段的提名委員會,而在疫情大流行的一年,比以往任何時候容易要多,因為線上形式使所有成員都可以觀看到影片,只要他們鎖定最少12部電影。
由於奧斯卡截止日期推遲了兩個月,學院的規定要求各國提交在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院線上映的電影。鑑於疫情大流行,今年擴大的入圍名單將有15部(和紀錄片入圍名單一樣),並將於2021年2月9日揭曉公布。
去年有91部參與競爭的影片,而今年的數量接近。學院做出了修改,在1月下旬公布最終符合參賽的影片名單之前,將對所有提交的影片進行審核。符合條件的電影將上線到學院移動端(也可以通過AppleTV觀看)。
以下是著名電影網站IndieWire影評人選出認為最有可能入圍的15部電影,看是否有你喜歡的影片:
1. 《酒精計劃》(Another Round)
導演:託馬斯·溫特伯格
國家:丹麥
獲獎:歐洲電影獎4項大獎;坎城2020官方入選;
Metascore:81分
2.《蘋果》(Apples)
導演:克裡斯託斯·尼寇
國家:希臘
獲獎: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塞薩洛尼基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Metascore:83分
3.《開始》(Beginning)
導演:迪亞·庫倫貝加什維利
國家:喬治亞
獲獎: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四項大獎;坎城2020官方入選;
4.《江湖醫生》(Charlatan)
導演:阿格涅絲卡·霍蘭
國家:捷克
獲獎:柏林電影節非競賽單元;歐洲電影獎提名最佳導演
Metascore:65分
5.《集體》(Collective)
導演:亞歷山大·訥訥烏
國家:羅馬尼亞
獲獎:歐洲電影獎最佳紀錄片
Metascore:95分
6.《親愛的同志》(Dear Comrades)
導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國家:俄羅斯
獲獎:威尼斯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Metascore:82分
7.《絕境希望》(Hope)
導演:瑪麗亞·索達爾
國家:挪威
獲獎:柏林電影節歐洲電影標籤獎;歐洲電影獎提名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
8.《我不在此》(I’m No Longer Here)
導演:Fernando Frias
國家:墨西哥
獲獎:墨西哥奧斯卡10項大獎
Metascore:65分
9.《哭泣的女人》(La Llorona)
導演:傑羅·布斯塔曼特
國家:瓜地馬拉
獲獎:威尼斯電影節「威尼斯日」單元最佳影片
Metascore:79分
10.《名偵探賽大爺》(The Mole Agent)
導演:梅特·阿爾貝蒂
國家:智利
獲獎: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觀眾選擇最佳影片
Metascore:69分
11.《我的妹妹》(My Little Sister)
導演:史蒂芬妮·楚特 / 韋羅妮克·雷蒙
國家:瑞士
獲獎:柏林電影節競賽單元
Metascore:78分
12.《奇蹟澤尼亞》(Never Gonna Snow Again)
導演:瑪高扎塔·施莫夫茲卡
國家:波蘭
獲獎:威尼斯電影節競賽單元
Metascore:78分
13.《夜曲》(Notturno)
導演:吉安弗蘭科·羅西
國家:義大利
獲獎:威尼斯電影節競賽單元
Metascore:78分
14.《陽光普照》
導演:鍾孟宏
國家:中國臺灣
獲獎:臺灣金馬獎六項大獎
Metascore:78分
15.《維塔利娜·瓦雷拉》(Vitalena Varela)
導演:佩德羅·科斯塔
國家:葡萄牙
獲獎:洛迦諾電影節最佳影片金豹獎
Metascore:86分
近日新片
私密溫情而不乏野心的導演處女作——《小偉》
不燒腦卻「藥命」的科幻驚悚片——《藥命時空》
你愛的是我的肉體還是靈魂?——《緝魂》
古巴是天堂嗎?——《古巴街頭》
本屆奧斯卡影后最有力競爭者登場!——《女人的碎片》
2020年最值回票價的港產片!——《拆彈專家2》
愛情來的時候……《消失的情人節》
雷聲大雨點小的年度同性青春片——《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幽靈視角下的都市漫遊——《福岡》
哪兒才是我的家?——《阿卡薩,我的家》
21世紀新世代版的「喜劇與箴言」——《南法撩妹記》
富家千金女和迷幻藥教父的秘密情史——《我的迷幻情人》
再來一杯行不行?——《酒精計劃》
CineTouch 2020年度15部電影佳作
一部跨類型的情感盜賊片——《億萬富翁》
《原鑽》:瀰漫著躁狂與絕望氣息的作者電影
本年度最驚喜的港產片出爐!——《金都》
《必是天堂》:相當高級的諷刺寓言
《情人的搖滾》:今年英美影評人最愛的一部電影!
《逃走的女人》:女人逃往何處?
《哭泣的女人》:驚悚恐怖類型與政治題材完美融合
一個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心靈奇旅》
法國《電影手冊》的年度最佳——《波士頓市政廳》
《託馬索》:費拉拉偽自傳式的家庭記錄片
《浩瀚的夜晚》:連大衛·林奇也會喜歡的低成本科幻電影
暴力源自獨裁統治下的集體無意識——《黑猩猩》
「不怕死的父親」——《迪克·詹森已死》
《飢餓站臺》:一鳴驚人的小眾經典
《永恆之光》:融合宗教諷刺與極端美學為一體的元電影
沉醉於電光幻影,用觸覺品嘗影像,感受電影的愉悅
長按上方二維碼
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