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文學誕生的初期,湧現出了不少的口碑精品,也有很多所謂的無腦小白文。後者被人詬病的原因中,有一條是經常出現的——主角自帶弱智光環,周圍人全變成了腦殘,小弟被王霸之氣折服,美女無理由投懷送抱,敵人盡犯低級錯誤……
大部分讀者不喜歡這樣的作品,其實也不難理解。就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和人下棋、打牌、打球,當然都盼著自己能贏,希望戰勝對手,但如果對手放水放得特別明顯,那贏了其實也沒什麼滋味。或者說,下棋贏了位世界冠軍,我們會歡呼雀躍,但如果贏的是隔壁家剛滿月的嬰兒,有誰會真的自鳴得意?
然而,隨著網絡文學的不斷發展,弱智光環被作者們用各種巧妙的手法包裝起來,給人的感覺一下子就不同了。
以最近很流行的平行世界娛樂文為例,比如《我真是大明星》,如果沒有這個設定,只是普通的都市文的話,已經成年的主角背一首「床前明月光」,讓周圍人手都拍爛,這只能說明書裡儘是些腦殘,但加上平行世界的設定,直接告訴讀者,這個世界沒有李白、沒有蘇軾、沒有貝多芬……這樣,鼓掌的那些人,就從弱智變成了欣賞水平高。
當然,對弱智光環的改造,絕不僅限於娛樂文,也並不是只能依靠平行世界的設定。舉個例子,多年前就已經出現的一些遊戲異界文,比較典型的是《召喚聖劍》這部作品,書中並沒有太過強調主角的英明神武,他只是一名普通的資深玩家,能力完全在現實範圍內,但主角之外,世界原住民卻一個個都合理地變成了腦殘,他們本身其實挺聰明,但限於種種客觀因素,比如經驗的缺乏,導致他們不懂得各種PK技巧,不懂怎麼下副本,不懂組隊技巧,甚至不懂得加點……所以,在這樣的襯託下,原本平凡的主角,成了神一樣的存在。
看到這裡,如果你認為上述這些作品,開啟了對弱智光環的包裝先河,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繼續往前追溯,我們會發現,這項工作,其實早就有人在嘗試了,它們遍布於各大類型之中,甚至包括了眾多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不會去深思的類型設定。
比如,重生類。我擁有很多知識、信息,我知道蘋果終究比諾基亞牛逼,知道騰訊阿里都很值得投資,然而這些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這些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但如果加上一個重生的設定,一切就不同了,這些信息沒人知道,價值萬金,我會因此變得很牛逼,但其實,本質上並不是我自己變牛了,而是周圍人都變笨了,只不過他們是合理地變笨,把弱智光環很好地隱蔽了起來。
當然,各種穿越文也是同樣的道理。穿越的設定,使得本來完全不值得驚嘆的初中數學水準、英語四級水準,變成了稀缺資源,地球是圓的,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這些知識也變得無比寶貴。歸根到底,我們只是通過穿越設定,讓這些知識,不再被大眾所掌握罷了。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奧術神座》與《完美人生》,其實是同一類作品,雖然作品歸類不同,背景完全不一樣,但它們的YY模式、YY原理,其實並沒有本質區別。
這裡,其實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
先前,常有作者詢問,說自己喜歡a類型,但擅長的是b類型,覺得很難取捨。但現在,其實就有一個解決問題,讓兩者兼顧的思路了,那就是用a類的手法去寫b類,或者用b類的手法寫a類。
我們要做的,是提煉某一類作品的YY本質、寫法要點,然後運用到另一個看似完全不相干的類型中去。
同樣舉個娛樂類作品的例子,《好萊塢製作》,假設這本書的作者寫膩了這個類型,想要轉型寫個仙俠文,但又不習慣常規仙俠文的升級打怪套路,那要怎麼辦呢?
我們先分析這本書的YY模式,然後不難發現,它其實就是同一個劇情模式不斷循環著——讓主角去拍一部我們都熟悉的成功電影,讀者都知道主角會成功,劇情並沒有什麼懸念,但大家都還是期待著電影上映,期待著票房數據出來,對著各路質疑、唱衰的人馬打臉。
簡單說,就是告訴讀者,後面主角會成功,敵人會被打臉,敬請期待。這該說是一種很簡單粗暴,但又很有效的YY手段。
那如果把這種手法運用在仙俠文中呢?很顯然,我們也只需要照著這個思路進行,就行了。
我們先根據自己的特點、喜好,選擇主角要做什麼事情。比如,主角要走煉丹的道路,成為一名偉大的煉丹師。
然後,針對這個領域,我們為主角選擇一個毫無懸念的金手指,利用它,明確告訴讀者,主角的成功沒有懸念。比如,主角是重生的,是從未來穿越回來的,或者他有一個超級厲害的老爺爺附體,或者他有別的什麼金手指。總之,確保主角的成功沒有懸念。
再然後,就是像《好萊塢製作》那樣,不斷進行這種主角立項——項目被質疑——主角成功打臉的循環模式了。
比如,主角一開始要學煉丹,大家都以為他瘋了,因為他的體質完全不適合煉丹。但事實上,在幾百年後,主角這樣的體質才是最適合煉丹的,當然,需要特殊的修行方法。
在各路的質疑聲中,主角被當做一個失敗者看待,但讀者都很清楚誰牛逼誰傻逼,他們會盼著看到主角成功成為一名煉丹師,震驚四座。
而等這一刻到來,第一個高潮完成,主角再開啟另一個項目,比如他要煉製一種新的丹藥。同樣的,這再次被質疑,但讀者又都清楚結局會是什麼,於是期待著又一次打臉。
這樣反覆反覆的循環,在這個過程中,主角順便升升級,發發財,談談戀愛。就這樣,一部仙俠版的《好萊塢製作》就完成了。
當然,並不是所有時候,都能這麼平移操作,但至少,當我們對於類型選擇難做決定的時候,不妨嘗試一下這種方式,看看能否魚與熊掌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