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法則:讀不懂「空氣」很糟糕嗎?

2021-02-15 南周知道

為了不在茫茫人海中失聯,請把我們設為「星標 ★」哦。

點擊上方藍字「南周知道」 →進入新頁面,點擊右上角「...」 → 點擊第一欄「設為星標 」。

日劇《凪的新生活》放大了凪的察言觀色,使其成為沒有底線和原則的討好,也無情地揭示了老好人永遠吃力不討好。凪費勁心思經營的人際關係,也如同薄冰不堪一擊。大家或受到衝擊或產生共鳴地紛紛表示「討好別人前要先學會討好自己」

「知道」(nz_zhidao)和你談談,你也在被「空氣」支配,偽裝自己嗎?


 《凪的新生活》(視頻截圖)

2007年,日語「空気が読めない」(kuuki ga yomenai)的兩個首字母縮寫「KY」成為當年「新語流行語大賞」的主要候補語,且至今仍流行不衰。這個詞直譯便是「不會讀空氣」,意指沒眼力見兒,對當前的氣氛沒有判斷力,在交流中不會察言觀色做出合適的反應。這個夏天,一部大熱日劇《凪的新生活》(又名「風平浪靜的閒暇」)使「閱讀空氣」這件事再次引起熱議。女主角大島凪為了維持與同事、男友之間的感情,隱藏內心的真實想法,小心翼翼地說每一句話,不斷地遷就、順從他人,甚至替人背鍋承擔本不屬於自己的責任。然而她的善意並未被感恩,不僅同事要求越來越過分,男友也在背後詆毀侮辱她。電視劇放大了凪的察言觀色,使其成為沒有底線和原則的討好,也無情地揭示了老好人永遠吃力不討好,而她費勁心思經營的人際關係,也如同薄冰不堪一擊。一時間,「討好型人格」成為眾矢之的。堅持自我不妥協一不小心就會變成「KY」遭人白目,被人討厭。處處偽裝成全別人又容易變成「討好型人格」受了委屈還不受待見。網友們或受到衝擊或產生共鳴地紛紛表示「討好別人前要先學會討好自己」。「讀空氣」出自日本人山本七平於1977年出版的《「空氣」的研究》,這本書專門討論所謂能「讀」的空氣,將「空氣」從呼吸必需的氧氣轉指周圍環境的氣氛。該書自問世以來,一直受到日本學界和民間的重視,其中不少是對「空氣」作出正面評價。
居住於島國的日本人,大多生活在相對封閉的「世間」裡。這個「世間」不僅是物理空間,也指人們的心理空間。根據20世紀90年代以後阿部謹也等人提出的「世間論」,「世間」是與自己有著利害關係的人的群體的總稱。而維護「世間」的和諧需要一種共同意識,這個共同意識便是所謂的「空氣」。對「空氣」的解讀,就是對環境的把握,對交涉者的認識,從而判斷在何時何地如何進行交涉的過程。正確地解讀「空氣」,才能保證社會運作的正常展開,降低摩擦係數。因此,日本人十分注重「空氣」的解讀。日本人極致的「空氣文化」也使「善於讀空氣」被視為日本人的顯著特點之一。在中國,「識時務者為俊傑」、「看菜吃飯,量體裁衣」、「審時度勢」、「察言觀色」等等這些詞句無一不體現中國人的「讀空氣」。識趣、識大體從來都是為人所稱讚的品質,但這樣美好的品質往往伴隨著強烈的自我犧牲成分,甚至犧牲了還換不來別人的尊重和喜愛。在強調正面關注「自我需要」和「自我認可」的今天,大家開始反省「讀空氣」的弊端,並開始提倡「不讀空氣」以追求幸福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開頭提到的日劇《凪的新生活》便是對「讀空氣」的反思與抵抗——凪因為自己費心經營的所有人際關係轟然崩塌而過呼吸倒下,由此開啟了尋找自我的新生活,也在新生活中呼吸到了讓自己幸福平和的甜美「空氣」。這也並不是日本人第一次在熒幕反映這一社會現象了。兩年前由同名心理類書籍改編而成的《被討厭的勇氣》便直白地強調了「不讀空氣」的勇氣才是讓人獲得幸福的勇氣。並非讀不懂,而是故意不讀,甚至是忽略「空氣」,不讓「空氣」支配了自己的人生。但是「空氣」並不是忽略了就不存在的,有人際交往與社會活動的地方,就必定有「空氣「的存在。單純只是不讀空氣,並不一定就能獲得幸福感,身處人類社會,一味無視「空氣」,反而會讓自己吃虧。
《凪的新生活》中的男二便是真真正正表達內心並且擺脫了他人期待的人。他所做即所想,永遠真誠溫柔地對待眼前的人,然而對此時不在自己眼前的人毫無忠誠可言,並且他並沒有意識到這是「渣男」行為,儼然遠離社會生活的自然人。他給別人帶來的傷害是致命的,而他自己也並沒能獲得幸福。戲劇作為社會的縮影,想傳達的不過是「並非無視空氣就能快樂」。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免不了迎合「空氣」,而察言觀色初衷本就是讓我們更好地生活,只是當這種與人建立關係和相處的方式成為一個人主要的、唯一的、持久穩定的僵化模式時,才會給雙方都帶來痛苦和障礙。在生活中有女主角那樣深受「讀空氣」之害的人,自然也有利用這種規則使自己獲益的人。《凪的新生活》男主角我聞慎二總能跟周圍的人打成一片,不管是在職場還是家族中都是活力素,而他常常掛在嘴邊的話便是「氣氛是自己創造的」。如果當下的氣氛讓你疲憊,那就嘗試扭轉它,每個人都下意識地憑藉常識、規矩和良知去行動,使其變成令自己舒服自由的「空氣」又不傷害他人,這樣是否看臉色、讀空氣的鬱悶感也能隨之消散呢?審時度勢「讀空氣」是適應社會生活的起點,順勢而為「迎合空氣」或許是維持人際關係的方法,但絕不是長久之計,因勢利導「改變空氣」才是王道,適當的表達才有可能與他人建立更加健康真實相互尊重的關係。

朋友圈的裡人好像「無時無刻不在吃大餐,在旅遊兜風,在掃貨購物。他們的生活是跑車、香檳、夜宴的交響曲,隨時等你點讚」。

如果我們沒有找到問題的癥結,即便我們可以逃離微信,但仍逃離不了寂寞。

點擊藍字標題,即可閱讀《越微信,越寂寞?》。

相關焦點

  • 讀不懂空氣也沒關係
    而在這樣「階級森嚴」的環境中,你很難不去注重「空氣」。讀不懂空氣的人會被打上「KY」之類各種負面的標籤。讀不懂空氣的尷尬我是經歷過的。學生時代,班上有個笑起來很可愛的女孩子,而且為人親切,所以剛開學不久彼此還不熟悉的階段,她已經有很多朋友了。
  • 那麼好的天都被你聊死了丨讀不懂空氣有多可怕
    尷尬中我不禁想起一個日本特別流行的詞:讀不懂空氣的人。「讀不懂空氣」在日本是個嚴重惡劣的評價。說的是一個人沒眼色,搞不清狀況,說不合適的話,做不合適的舉動,破壞了和諧的氣氛。這個MM應該就是這種吧。雖然她並無惡意,甚至說的話本身並沒有錯,但在那時那刻那個氛圍下,就特別不合時宜,使別人不太舒服,從而在心裡給你減分,覺得你有點,不聰明。
  • 讓「空氣」又香又甜,需要哪三步?丨景觀
    ■「空気」の研究作為日本人人皆知的「隱形法則」,「能讀空氣」、「會讀空氣」、「讀好空氣」成為了不得不掌握的基本技能。劇中女主角大島凪對此可謂「得心應手」,她不惜委屈自己,努力活成「空氣」裡最合群的那種人:工作上她從不拒絕、包攬很多不必要的工作;同事聚會合影,即使沒有拍好,她也毫無怨言;與男友相處,她有求必應,溫柔萬千。
  • 《凪的新生活》:不會讀空氣還能好好的混下去嗎?打工人!
    在這裡再解釋一個新名詞,日語中寫作空気を読む,翻譯過來就是讀空氣,意為察言觀色。不管是日本的社會人還是中國的打工人,讀空氣都是一種工作生活的必備技能,常常會讓人窒息透不過氣,因為讀空氣後要做的相應措施並不一定是從心的舉動,大多是違心之舉,但是又不得不,所以這個片子講了一個普通的故事,溫柔的敘述手法,但是能強烈衝擊每個觀眾的內心,因為誰都曾經是那個讀空氣的人。
  • 心理學隨筆:「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沒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
    於是,我們不禁會抱怨道:今天真糟糕。有些時候,糟糕的境遇會喜歡上你,各種麻煩與你形影不離,你到哪裡它就跟到哪裡,讓你的生活變得一團糟,你的心情完全像烏雲遮月一樣陰暗。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接二連三交背運的情況呢?雖然其中有巧合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由於心理失衡造成的不良心態引起的。
  • 楊照:珍惜自己讀不懂的書 | 鳳凰副刊
    我記得是剛上初中時,連續讀黑塞作品的。第一本是《彷徨少年時》,第二本是《漂泊的靈魂》,第三本是《鄉愁》,第四本是《流浪者之歌》,一本接一本地讀。而且不是隨便順手讀讀。每天早上用鬧鐘將自己在五點半叫醒,然後坐在書桌前,攤開書一字一字讀,一行一行讀,一直讀到該要出門上學的時間。
  • 讀《吸引力法則》的感悟
    這真的是一本非常不錯的好書,吸引力法則簡直太神奇了,它改變了我的思維方式,讓我受益匪淺,很感謝我這位朋友的真誠推薦。              本書的作者是美國聞名世界的頂級勵志大師傑克·坎菲爾德,確切的說這是一本權威的實踐手冊,是他親自實踐了三十多年,根據親身實踐經歷完成的《吸引力法則》。
  • 豆瓣9.4,這部日劇讓你明白是「讀空氣」還是「讀自己」
    在日本,稱之為「讀空氣」。對我們來說更熟悉的話語,是察言觀色。摸準所處的環境氛圍,讀懂上司的臉色,迎合同事的喜好和偶爾提出的要求。這種技能大家應該都會,但每個人對它的態度並不同。有的人把這當成一種職業要求,必要時會做,但不會太過違背自我。而有的人,已經把這當成是一種生存本能。
  • 社交軟體即將要推出已讀功能?社交恐懼症用戶,能不逼我們了嗎?
    近期,一則關於QQ推出已讀功能的事情,在網上突然就引起了熱議,有人說,自從企業微信,有了已讀,釘釘有了已讀,然後現在社交巨頭的出手,連最後一片自己的清淨之地,也要開始染指了嗎?很難想像的是,QQ已讀,已出,那麼微信已讀,還會遠嗎?
  • 年輕人抗拒已讀功能,是在支持「假裝沒看見」的社交嗎?
    「如果QQ真的推出已讀功能,那我立刻卸載。」在社交軟體的可新增功能裡,「已讀」恐怕是最不受年輕人待見的一個。雖然它能監控別人是不是故意不理自己,但自己也會被監控。故意不回、意念回復了、想拖一會再回都是家常便飯,大家互不拆穿還是歲月靜好的。
  • 婚姻幸福法則:別和不懂你的人結婚
    婚姻是人生大事,結「錯」婚,倒黴一輩子,兩個人誰也不懂誰,在一起過著遭罪,離婚更遭罪,談戀愛時可以犯錯,結婚犯錯,挽回代價很大。和一個不愛的人結婚,痛苦,結婚後才發現誰也不懂誰,更痛苦,想離婚很難,八方給你壓力,老人不同意,孩子最無辜。
  • 章子怡力挺倪妮後,又誇讚楊穎的演技,揭露成年人的社交法則
    倪妮是楊穎的閨蜜,章子怡又是倪妮的好朋友,這就是成年人的社交法則,朋友的朋友是朋友。章子怡除了演技好,還很會運用社交這門學問,也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02章子怡和張馨予的友誼,也完全符合社交法則,那就是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眾所周知,章子怡和張馨予有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冰冰姐。
  • 日綜總結了不會讀空氣的11種行為
    近期探討了日本的「讀空氣」文化,所謂「讀空氣」其實就是日文「空気を読む」的直譯,意思的話相當於中文中的「會察顏觀色」,「要看眼色行事」等。此外,與讀空氣意思相反的一個詞為「空気が読めない」,縮寫為「KY」,直譯為不會讀空氣
  • 日綜總結了不會讀空氣的11種行為!
    近期探討了日本的「讀空氣」文化,所謂「讀空氣」其實就是日文「空気を読む」的直譯,意思的話相當於中文中的「會察顏觀色」,「要看眼色行事」等。 此外,與讀空氣意思相反的一個詞為「空気が読めない」,縮寫為「KY」,直譯為不會讀空氣,意思為不懂察言觀色,反應遲鈍,這個詞大家在網上衝浪的時候應該經常可以看到。
  • 莫名扯上中國,著名網球明星:澳洲山火情況不同,中國空氣最糟糕
    本來圍棋和網友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項運動,但日前圍棋界的「棋聖」聶衛平卻隔空炮轟了塞爾維亞網球明星德約科維奇,指責後者說話不合時宜,在回答澳大利亞山火的時候莫名其妙扯上中國,認為中國是空氣最糟糕的地方。1月4日,參加職業網球杯比賽的德約科維奇出席新聞發布會,當記者詢問澳大利亞近期發生的山火對澳網的影響時,德約科維奇並未就事論事向澳洲表達關懷,反而突然拿出了中國的空氣品質做對比,表示道「在中國,我們在空氣品質比較差的環境下打過球,每個選手都會說中國的空氣品質可能是最糟糕的,至於最近澳洲的山火,情況有所不同,我從未經歷過。」
  • 《易經》中隱藏的3條終極法則,很多人不懂運用,這才是制勝法寶
    第1條終極法則:以退為進做人要懂得退讓一步,海闊天空。有讀者不同意,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你怎麼能教別人退卻呢?讓我扇自己一巴掌。我說,你只知道錢,不知道坤,只知道進,不知道退。在《易經》中,天地陰陽,是分不開的。
  • 櫻花譯語 | HIV讓你的社交生活持續性的糟糕了嗎?
    當你發現自己陷入了一段糟糕的戀愛關係中時,你現在要做的是:第一,接受你的基本價值。這是建立一段相互支持的關係的關鍵。如果你愛自己並接受自己,是否允許別人不尊重你或虐待你,將都不是問題。如果你接受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價值,你就不太可能和那些認為自己的需求比你更重要、貶低你的人在一起。事實上,你不太可能吸引這樣的人進入你的生活。
  • 《文心》來教給你如何讀那些讀不懂的書
    比如遇到讀不懂的書怎麼辦?中學生樂華和爸爸枚叔就有一段精彩的對話。樂華問枚叔,為什麼書上每個字都認識,但放在一起卻看不明白到底是什麼意思?這也是我們現在讀書經常遇到問題。我在讀《童年的秘密》的時候,就真的遇到這個問題,字都認識,就是讀不下去。看看枚叔怎麼解答吧。
  • 宅男造物君:糟糕,顏料不夠用了…… 有讀
    「啊,真好看,這樣的作品還需要上色嗎?根本不需要!」出於藝術家的眼光,上色君決定讓這件作品保持原狀。你還好嗎?我寄給你的作品都收到了嗎?你有好好地給它們上色嗎?……」糟糕。上色君感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壓迫感。塑形君來了。塑形君的聲音越來越近:「啊,上色君,你已經在工作室了嗎,我還以為你非得等到我來才會起床呢。怎麼樣,你把它們都塗上漂亮的色彩了嗎……」塑形君推開工作室的門,笑眯眯地探頭進來看著上色君,和他手上的那隻作品。
  • 秘密吸引力法則落地10步曲
    我們每個人每時每刻都在使用秘密吸引力法則,不管你知道,還是不知道,你都在無形之中使用它!知道的人,並且會運用的人,生活方方面面都變得越來越好,最終變成富有的人!房產大咖潘石屹說過「所有目標的達成都是秘密吸引力法則運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