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承天寺夜遊》《黃岡竹樓記》對比閱讀練習及答案

2021-01-18 k12教學資料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6-9題。(16分)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乙】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①。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遠吞山光,不可具狀。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和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②然;皆竹樓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鶴氅③,戴華陽巾,手執《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慮。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雲竹樹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煙歇送夕陽迎素月亦謫居之勝概也。 (選自《黃岡竹樓記》)

註:①椽:(chuán)放在檁上架著屋頂的木條 ②丁丁(zhēng):形容棋子敲擊棋盤時發出的清脆悠遠之聲 ③氅:(chǎng)用鳥類的羽毛縫製成的外衣

6.解釋下面加點詞的意思。(4分)

(1)念無與為樂者: (2)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3)以其價廉而工省: (4)宜鼓琴:

7.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2)遠吞山光,不可具狀。

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待其酒力/醒茶煙歇/送夕陽迎/素月亦謫居之勝/概也

B.待/其酒力醒茶/煙歇送夕陽/迎素月亦謫居之勝概也

C.待其酒力醒/茶煙歇/送夕陽/迎素月/亦謫居之勝概也

待其酒力醒茶/煙歇送夕陽/迎素月亦謫居之勝/概也

9.記承天寺夜遊和黃岡竹樓記兩篇文章都是作者謫居之時寫下的散文,他們的情感抒發有何異同之處?請結合文章簡析。(5分)

答案:(16分)

6.(4分)

(1)考慮,想到 (2)只是 (3)因為 (4)彈奏

7.(4分)

(1)庭院中的月光好像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縱橫交錯(1分),原來是庭院裡的竹子和松柏樹枝的影子啊(1分)。

(2)那遼闊綿遠的景象(1分),實在無法一一(詳細)描述出來。(1分)

8.C

9.(5分)

相同點:甲乙兩文都書寫了謫居之樂,展現一份悠閒怡然的情致(1分)

不同點:①記承天寺夜遊表達的感情是微妙而複雜的——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知音共賞的慰藉,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閒都包含其中(1分),從文中「欣然起行」「相與步於中庭」「但少閒人如吾兩人」字裡行間都能看出(1分);

②黃岡竹樓記則表達了恬淡的生活情趣和閒適的幽居心態(1分),從文中「夏宜急雨」「冬宜密雪」「消遣世慮」「謫居之勝」等字裡行間看出(1分)。

相關焦點

  • 2017中考語文文言文複習:《記承天寺夜遊》
    中考語文文言文複習——《記承天寺夜遊》   記承天寺夜遊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 新《黃岡竹樓記》
    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節,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
  • 【老風景園林隨筆】讀《黃岡竹樓記》
    《古文觀止》選錄了上自先秦下至明代的220篇散文佳作,許多美文令人百讀不厭,其中北宋詩文革新運動先驅者王禹偁的《黃岡竹樓記》,不僅行文清新曉暢,幽趣盎然,而且反映了王禹偁崇尚簡儉、反對奢靡的平實風尚。我出於對職業的偏愛,反覆閱讀,歷久彌新。文章只有328個字,對風景園林工作者則有很好的啟迪作用,特別是當代的管理者和設計師,應該認真一讀。
  • 楊志華超級記憶力——古詩詞八年級上冊「記承天寺夜遊」下篇
    《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繪圖必看》《記承天寺夜遊》的後半部分,首先我們來讀一遍這部分的課文內容:【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我們倒過來記一遍:第10個地點是小橋,第9個地點是亭子,第8個地點是月亮,第7個地點是樹,第6個地點是竹子。記住這五個地點之後,我們就一個一個來分析。第6個地點「竹子」,亭子下面是清澈的河水,水中的水藻、荇菜縱橫交錯,對應的句子是「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
  • 蘇軾散文《記承天寺夜遊》月景寫法賞析
    記承天寺夜遊蘇軾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了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路於中庭。
  • 每日讀經典——黃岡竹樓記
    黃岡竹樓記宋代:王禹偁黃岡之地多竹
  • 朋友離世、自己被貶官,蘇軾《記承天寺夜遊》:越是落魄越要豁達
    ——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承天寺夜遊圖】 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是他日記《東坡志林》中的第三篇,短短八十四字,便為我們呈現出蘇軾先生閒適、風趣的一面。
  • 古文觀止——黃岡竹樓記(一百四十八)【第1675期】
    卷九  唐、宋文     【黃岡竹樓記】(王禹偁)【題材】這是王禹偁於真宗鹹平二年(999)被貶為黃州刺史石所寫的一篇記文。文中除詳細描述在竹樓上所能看到的江山勝景、聽到的雨雪琴棋聲足以開闊胸懷外,表現出來的逍遙自在遨遊宇外的願望。末段詳述自己被屢屢調動的經歷,又慨嘆竹樓壽命有限,自己來年不知在何處,更是透出無奈的悲涼。
  • 中華故事第三十五集|《古文觀止》:黃岡竹樓記
    黃岡竹樓記王禹偁 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節,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毀,蓁莽荒穢,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遠吞山光,平挹江瀨,幽闃遼夐,不可具狀。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
  • 2020初中古詩文經典名句之記承天寺夜遊(必背+默寫)
    《記承天寺夜遊》中的「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一句,描繪了一個空明澄,疏影搖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
  • 高橋鎮生活日記——「行走的閱讀空間」名師大講堂《小古文、大學問》
    本期行走的閱讀空間名師大講堂我們邀請到了上海教育出版總社資深編輯夏月老師為小朋友們獻上一場關於古文的文學盛宴。「媽媽,語文老師昨天突然讓我們默寫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原來,是夏月老師採用了將古詩文閱讀與圖像化的處理相結合圖文並茂,使得讀懂古詩文變得簡單亦有趣。
  • 余光中《橋跨黃金城——記布拉格》閱讀練習及答案
    橋跨黃金城——記布拉格余光中布拉格堡一探,猶未盡興。隔一日,我們去黃金巷。那是一條令人懷古的磚道長巷,在堡之東北隅,一端可通古時囚人的達利波塔,另一端可通白塔。巷的南邊是伯爾格瑞夫宣,北邊是碉堡的石壁,古時厚達一公尺。
  • 六年級英語天天練第二天習題練習參考答案
    六年級英語天天練參考答案詳解上次課程我們給出了英語天天練習的習題,本次課程我們來給出相關的答案解析,請家長給自己的孩子打個分數哦,看看你的孩子作業完成得怎麼樣。參考答案A.寫一寫,記一記①在……之前___________ ② 讀書(過去式)______________ ③ 更聰明的______________④ 看電影(過去式)_____________ ⑤ 洗衣服(過去式)____________
  • ...護士變成了戰士」——記支援黃岡的邵陽市中心醫院95後護士張雅琴
    「從護士變成了戰士」 ——記支援黃岡的邵陽市中心醫院95後護士張雅琴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肖霄 通訊員 李文娟 孟天笑 3月11日10時30分,邵陽市支援湖北醫療隊95後隊員張雅琴結束忙碌的夜班回到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