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掰棒子場景不見蹤影平陰萬餘畝玉米開割青貯

2021-01-17 濟南日報
  

青貯玉米降低了畜牧養殖成本。
  本報訊(記者 馮經偉 通訊員劉紅麗 杜寒)進入9月中下旬,在我市農業大縣平陰縣,各地玉米將相繼進入成熟期。但與往年相比,自己動手或用玉米聯合收割機在田裡掰棒子的場景不見了蹤影,最常見的是一臺臺穿梭在田間地頭的青貯玉米收割機將新鮮的玉米連同秸稈一起打(、粉碎成青貯飼料後,直接運到了指定的奶牛養殖基地。
  在種植了400畝玉米的榆山街道辦事處田山村,村民不用再像往年那樣到地裡辛勤勞作好幾天,把玉米棒子掰下來、運回家後晾曬、儲存,村裡的利群種植養殖合作社早就給地裡將要成熟的玉米找好了下家。合作社在徵求村民是否願意青貯的意見後,與紅梅種植合作社、祥和乳業合作社達成協議以1000元/畝的價格對村裡的玉米進行青貯。同時,田山村所屬的博士管區6000畝玉米也豐收在望,均以青貯玉米的方式與祥和奶牛養殖合作社和申發牧業養殖基地達成合作意向,並將陸續進行收割。「全街道青貯玉米合計大約有7000餘畝,佔到街道玉米種植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左右。」榆山街道辦事處有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這樣大面積青貯玉米的場景也在錦水街道前阮二村以及孝直鎮的很多村進行。說起青貯玉米的好處,除了農民的勞動強度大大減少外,每年一到秋收,由於焚燒秸稈產生的「狼煙」也讓各級基層政府頭疼不已。由於青貯玉米直接將玉米棒子和秸稈全部收割,因此因焚燒秸稈產生的環境汙染問題也迎刃而解。
  和掰下玉米棒子賣糧食相比,青貯玉米的效益怎麼樣?對很多人關心的這一問題,流轉土地2360畝,已名副其實成為全市最大種糧大戶的平陰縣孝直鎮農民焦廣富給記者算了一筆帳:按照目前的市場行情,一斤玉米的價格是0.9元到1元,照一畝地平均產1000斤計算,收入是1000元左右。而青貯玉米的價格一般是1000元/畝或0.15元/斤,照一畝地8000斤計算,收入1200元,關鍵是青貯能替農民省下不少人工、晾曬和運輸的成本。

相關焦點

  • 大衣哥提籃子,玉米地裡掰棒子,網友的一句評論很亮
    圖片中,大衣哥在玉米地裡掰棒子,綠葉掩映中,提著籃子從裡面走出來。 秋收,是農民忙碌的季節,也是豐收的季節,是喜悅的季節。
  • 玉米Y子掰不掰,多結的棒子掰不掰
    玉米Y子,一棵玉米幾個棒子,是玉米生長期的一個常見生理現象,那它們到底需不需要掰掉? 玉米丫子產生的原因 玉米丫子用不用掰?不用!! 為什麼不用掰? 1、增加玉米整體的葉面積。 研究表明:不去分櫱的實驗玉米品種每畝的葉面積為2374-3100平方米,而去分櫱的每畝葉面積僅為1646平方米,前者比後者葉面積大得多,為玉米產生更多的乾物質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薦讀】有一种放假叫回家秋收,一組老照片刷爆朋友圈
    那時候,上學的農村孩子們都會放秋假,回家幫父母掰玉米、挖紅薯、種麥子,收穫一年的辛苦,播種來年的希望。  謹以這組照片紀念那些逝去的時光,也獻給現在的孩子和大人們,愛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  過去沒有機器,一個個地掰完玉米,再拿鐮砍秸稈。
  • 陽臺也能種玉米,一手掰個玉米棒子,太爽了!
    這是花友「ranshao827」在家裡養的玉米,她為了讓寶寶體驗一下掰玉米的勞作和快樂,就在網上買了一點黏玉米的種子,然後給種到花盆裡了,沒想到還真長出了玉米!
  • 農技小知識:玉米根部杈子打不打?一棵玉米結幾個棒子正合適?
    第一、關於玉米杈子玉米主莖根部生長出的玉米芽子,俺們這也叫玉米杈子,這個是不用掰下來,是不用打理的,不管玉米杈子對玉米生長上幫助了還是影響了,目測是看不出來的。剛開始種雜交玉米,發現玉米大喇叭口前,玉米根部長出幾個杈子,有勤快人就鑽進玉米地把杈子打掉了;懶人怕熱怕累,就沒搭理這玉米杈子,怎麼到玉米成熟後,那些玉米杈子沒有了。打掉玉米杈子的和沒打掉玉米杈子的農戶,也沒看出玉米棒子長得大了或者小了,也沒看出對玉米產量有啥影響。
  • 郭曉東曬新照:回老家幫忙秋收,戴著墨鏡掰玉米刨地瓜超接地氣
    第一張照片是郭曉東戴著墨鏡開著電動三輪車、第二張是郭曉東赤腳挑著2個筐子、第三張是郭曉東推著小推車、第四張是郭曉東在掰玉米、第五張是郭曉東刨地瓜、最後一張照片是郭曉東戴著墨鏡在展示地瓜……現在正是秋收的季節,郭曉東的祖籍是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坊前鎮大坊前村。
  • 玉米丫子和多餘棒子要不要掰掉?不摘會不會影響產量
    小時候家裡掰玉米的時候,因為我力氣不怎麼大,所以只能在家裡扒玉米皮,把新摘來的玉米都扒出來曬乾,然後用機器打成一個個的玉米粒,好的就留著製作成玉米面,壞一點的就留著給家裡的牲畜吃我見識過玉米從播種到收割的過程,就感覺播種完沒多久,就會發芽長成一棵棵玉米苗。
  • 那些年,我們的秋收
    秋收雖不至於忙得昏天黑地,但莊稼樣數多,頭緒繁亂,活路雜。既要收,又要種,不精心安排就會誤了小麥出苗,影響來年的收成。渭北平原上,田野裡最高大的植物當屬玉米(我們叫它苞谷),此外,還有棉花、芝麻、黃豆、花生等一些經濟作物。
  • 網友實拍收玉米圖片,一天之內火遍肥城人朋友圈!你家開始掰棒子了嗎?
    小編從小是在項城農村長大的,一提起中秋節,首先想到的不是吃月餅,而且掰玉米每年中秋前後,都是玉米大面積成熟的時候,今年也是這樣,小編老家的莊裡今天已經開始掰棒子了!玉米棒子個頭大,顆粒飽滿。有的地玉米種得稠,「利奇馬」颱風來襲時,出現倒伏導致減產,看來種莊稼真的是一門大學問,想有好收成,不僅要天時地利,還需要科學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
  • 沈丘網友實拍收玉米圖片,一天之內火遍朋友圈!你家開始掰棒子了嗎?
    點擊上方"沈丘小城大事"關注小編從小是在農村長大的,一提起中秋節,首先想到的不是吃月餅,而且掰玉米每年中秋前後,都是玉米大面積成熟的時候,今年也是這樣,小編老家的莊裡今天已經開始掰棒子了!玉米棒子個頭大,顆粒飽滿。有的地玉米種得稠,「利奇馬」颱風來襲時,出現倒伏導致減產,看來種莊稼真的是一門大學問,想有好收成,不僅要天時地利,還需要科學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
  • 大衣哥推掉商演回家掰玉米,成名後的朱之文年年如此
    ,大衣哥在出名之後,無論多忙,都會按時秋收,這已經是一種常態了。01大衣哥推掉幾十萬商演,回家掰玉米9月18日,有網友上傳了一個視頻,視頻的主角是大衣哥:推掉了幾十萬的商演,回家掰玉米。,現在可以用機器收,省時省力,但是大衣哥認為,一畝地要花50塊錢,兩畝地花100塊,省的錢可以買煤,玉米秸稈也可以燒火做飯,比較划算,因此堅持人工收玉米。
  • 玉米丫子和棒子是留還是去?千萬不能同樣處理
    今年玉米的價格持續上漲,現在也正是夏玉米管理的關鍵時刻,玉米丫子和棒子要不要掰再一次成為大家關心的重點。這些多出來的東西到底會不會分走養分?留著可以多產還是導致減產?想必這都是玉米種植經驗不足的朋友的們擔心的問題。下面就來說說到底是丫子和棒子到底掰不掰。
  • 青貯草料的最佳保存方式
    隨著這起伏的綠色海洋幕然間想到淺秋季節的萬畝玉米,同樣是綠色的,同樣的在隨風搖曳,深綠色的玉米秸稈在我們這裡是青貯草料的最佳選擇,那麼今天咱們就聊聊青貯草料,牛的上好草料青貯的方式因為地域和氣候原因有很多種,根據養殖的規模、地理位置,經濟條件和飼養習慣可粗略的分為以下幾種:窖貯、袋貯、包貯、池貯和塔貯,當然也有在平地起包得方式,各不相同。
  • 玉米棒子不能丟,掰碎了墊盆底,透水又透氣
    最近雙十一,花花無意中看到竟然有的商家在賣玉米棒子,起初花花還以為是自己看錯了,沒想到還真是咱們平時吃完了玉米剩下的玉米棒子,賣的價格還不便宜呢~十來塊錢一包,花花想,這玩意在農村,每年收了玉米之後別提有多少了,最後不是扔掉了就是餵豬了,這麼一來,花花好像找到了一條致富路......
  • 農村夫婦巧種田:春天種植玉米,夏季種蘿蔔,畝效益高達8000元
    「我68歲,她64歲,我主外,她主內,俺們倆分工明確,就比如這田裡的玉米,掰玉米棒子都是她的事兒,我也就幫忙推個車子而已,今天把玉米棒子掰好,明天一早,就由我拉到城裡去賣,她自個在家忙碌其它的活兒。」在亳州市華佗鎮六裡井村,正在玉米田裡掰玉米的徐加祥大叔這樣向筆者介紹。
  • 鉤沉|「舶來」的高產作物 玉米入冀的演進之旅
    「舶來」的高產作物「青紗帳裡浴夕陽,涼風陣陣聞谷香,春播秋收說豐年,喜看苞裡萬金藏。」這首飽含農人對豐收喜悅的詩句,說的正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玉米。如今,玉米是我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重要性僅次於小麥和水稻的第三大糧食作物。
  • 一棵玉米上長2個棒子,這是變異了,還是轉基因了?農村老大爺笑而不語!
    這些天,山東大多數地區的玉米都快成熟了,地裡的玉米也都結出了玉米穗。 在我們山東,家鄉話裡都將玉米叫成「棒子」。傳統上,一棵玉米杆上會只長1個棒子。但最近回家後,我們發現在路邊上有些玉米地裡的玉米,一棵玉米杆上居然長出了兩個棒子。
  • 鄉村快訊丨​寶石鎮玉米開鐮收割 開啟秋收模式、永安鎮修整田間...
    鄉村快訊丨​寶石鎮玉米開鐮收割 開啟秋收模式、永安鎮修整田間作業路為秋收打開「綠色通道」… 2020-10-20 2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4400粒玉米種子能種多少畝?要考慮什麼?
    4400粒玉米種子能種多少畝?要考慮什麼?一畝耕地是六百六十六平方米,如果種密植玉米,行距五十釐米,株距三十釐米,就是四千四百四十棵苗。這四千四百粒玉米種子如果是百分之百的發芽率,就能種九點九畝地,將近一畝地。
  • 收玉米咯!一天之內火遍朋友圈的圖片,你家開始掰棒子了嗎?
    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們都知道,一說起中秋節,想到的不是吃月餅,而是掰玉米,這是因為在中秋節期間,正是掰玉米的大好時節,說起掰玉米,那有趣的事情可以多了去了,我們今天一起來看看,掰玉米都有哪些好玩事情?一、農村有句話「要想收成好,種植得趕早」,說起掰玉米,一般玉米都是在三四月份種植的,以前種植的玉米顆粒並不是很飽滿,而且個頭也很小,可是現在大家都使用科學的種植方法,就算是天災,收成也會不錯的,就像今年一樣,雖然有暴雨和颱風,但是家裡的玉米還不錯。顆粒飽滿個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