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特派記者 彭曉玲 杭州攝影報導
「譁」地一聲,56歲的茶農周明明身手敏捷地把家中有些生鏽的底樓儲藏室鐵門拉開:室內有成箱的青花圖案的茶葉罐、一疊疊印有 「正宗西湖龍井」的精美紙袋,還有專門為招待採茶工而準備的600斤大米……「什麼都準備好了,就等著摘茶了,一年就看那幾天,那時才忙得不得了呢! 」
從上周末開始,杭州西湖龍井茶產地的茶農,都在為從3月25日左右開始的採摘春茶做著最後的準備。一些杭州商家也開始悄然瞄準買茶、品茶的高端茶客,將在今年首次推出「會所」級別的服務。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楊亞軍介紹,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天氣,很適合茶樹生長,如此天氣只要持續到採摘季節,今年西湖春茶,特別是「明前茶」的質量就將比過去幾年都要好。
■梅家塢村
丘陵上茶樹已吐出米粒大新芽
站在周明明家二樓的露天陽臺上,一眼就能望到一裡開外的梅家塢村茶園。作為西湖龍井茶的一級保護區和主產地之一,村子後面漫山遍野的茶樹就像是覆蓋在獅峰山上的一塊綠色毯子。
薄霧在山頂繚繞,山間迴蕩著布穀鳥清脆的啼叫。在茶農的精心照料下,一株株約一米高的茶樹長得生氣勃勃,特別是種在丘陵上的茶樹,已經吐出米粒大小的新芽。不過,平地上的茶樹生長得相對緩慢,需仔細尋找才能找到些許新芽。「我們就是看天吃飯。」這段時間,茶農朱師傅基本上每天都要去他那4畝左右大小的茶園看看,他用粗黑的手指著山腰上一棵開花的梨樹說:「『梨樹開花夜間雨』,老祖宗傳下來的話就是有道理,白天現在氣溫18℃左右,晚上再下點雨滋潤,正好適合茶樹生長。」
龍井新茶時令性非常強,採摘季節一天一個價,「早採一天價格完全不一樣,第一天3000元一斤,第二天可能就跌到2000多元了。」朱師傅說,特別是清明前的龍井茶價更是「貴如油」,所以這段時間一天都不得馬虎,除了得天天盯著茶葉看長勢,還要隨時關注每天下午4點村裡群發的天氣預報,特別是需提防出現一下子降到0℃左右的極端天氣,這樣將會與去年一樣,對春茶採摘造成毀滅性打擊。
朱師傅的表弟周明明對採茶時節的判斷則來自經驗,他告訴大女兒周青,家門口那棵桂花樹的新芽長到一寸左右時,就可以採新茶了。「現在才一公分,得等幾天。」
春茶的採摘時間可以等,準備工作卻一刻都不能閒:幾位農婦蹲在泉水邊清洗著晾茶用的塑料布,偶爾村裡還響起陣陣劈柴聲。梅家塢村家家戶戶門前門後已經堆起近一人高的柴火了,少則有500多斤,多則有上千斤。茶農說,因為不能隨意砍伐樹木,這些為炒茶時節而準備的柴火,差不多都是從去年冬天就開始積攢起來的。
■龍井村
農家樂前豎起「供應新茶」廣告牌
昨日中午時分,西湖幾大龍井茶產地的農家樂裡人頭攢動,門前密密麻麻停滿來自安徽、河南、上海等地的私家車。
雖然春茶尚未正式開摘,不少農家樂已經提前將炒茶用、直徑約1米的電鍋擺在了店裡,「客人一邊吃飯,一邊看我們現場炒茶,也算是一個特色節目吧!」梅家塢村農家樂老闆張先生說,此外,放養的野雞、野菜、山裡的春筍等農家美食,也很吸引食客。
在龍井村,「供應新茶」的廣告牌已提前豎在一些農家樂前的醒目位置。「我的龍井根本不用打廣告推銷。」龍井村10號的一位老闆則非常自信和淡定,他一邊殺著甲魚,一邊慢悠悠地說,今年他家的茶肯定漲價,但並不愁沒有銷路,來他家買茶的都是來自上海、江蘇還有本省等地的熟客,有的客戶甚至在春節前就開始預訂。
不過,龍井村13號一位正親自站在路邊招攬顧客的農家樂女老闆說,春茶上市後,他們將迎來一年中生意最好的季節,有時為了留住回頭客,也會花些心思搞點小「促銷」,「特別是上海客人,走的時候,有時還會送些新炒瓜子讓他們在路上吃。」
■雙峰村
高端品茶會所入駐,年費需繳1萬元
雙峰村的「御茶園」在外地茶客眼中屬於比較高端的購茶處。記者昨日實地探訪時還發現,一家高端會所在去年年底悄然入駐村裡,將在今年春茶採摘時開始對外營業。
如果不是被入口處別致的朱色小篆書寫的名稱所吸引,這家用細竹子紮起外牆的小院,很容易被人錯過。「我們只在春茶上市和桂花開的時候才對外開放,但是開放地帶也僅限於庭院。」「御茶園」的總經理倪先生看著僅有4張竹桌子、整個面積不到40平方米的庭院,顯得十分自信,「所謂會所,本身就不是針對一般客人的。」
據悉,這家品茶會所的會員每年需繳納1萬元的年費,還要在首次入會時在會員卡裡充值3萬元,這樣才能享受到精緻的服務:「我們的服務員都善於茶道表演、彈古箏,還會外語。」倪經理還透露,這家小小會所的陳設價值不菲,也不允許來客拍照,「茶几是清代海南黃花梨,60年以上的普洱老茶1.6萬元一壺。」據他介紹,雖然會所還未正式開張,也從來不在任何地方打廣告,但是依靠在行業內的名氣,已經吸納了一些會員,其中很多都是「講究」的上海茶客。
不過,一位在會所裡逛過的茶客說,雖然會所內也有人均200多元的「普通消費」,他卻並不願意去消費,「庭院裡有魚有花,環境的確挺好,但坐在裡面還是能聽到周圍農家樂鬧哄哄的聲音,感覺和幽靜、精緻的氛圍有點不協調。」
■用工行情
今年採茶工價漲將帶動新茶價漲
周明明家裡二樓一間客臥已經鋪上嶄新的兩層連體大木床,他的妻子在木床上墊起嶄新的棉絮,這是為採茶工準備的「超級大床」。周明明家有10餘畝茶園,由於今年茶樹長勢良好,龍井春茶整體產量將會增加,在一個月左右的採茶季節,他家固定的採茶工就得僱傭18個。此外,還要僱傭20多個臨時工。採茶工一般來自江西、安徽,茶農需為他們一個月左右的採摘工作承擔所有的衣食住行。「採茶工還是能找到的,就是價格上去了。」周明明說,整個梅家塢村的採茶工工資已經從去年包吃住50元一天漲到60到65元左右一天,一些熟練的採茶工甚至得100元一天。說到這裡,朱師傅也嘆了一口氣:「沒有辦法,時節不等人。這些費用漲價了,茶的價格也得跟著漲!」
在龍井茶四大產地的之一的龍井村,一位農家樂的女老闆也嘆起苦經:「一些熟練又年輕的採茶工,今年已經在當地直接進了廠,有的願意來,也把工錢漲到70元一天。」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楊亞軍也認為,用工成本上漲,將導致今年龍井春茶生產成本也會提高。但具體春茶價格會上漲多少,楊亞軍不願意正面回答,「龍井春茶的價格要根據市場供求情況來看。由於去年春茶上市前受到過『倒春寒』的影響,已經拉高了龍井春茶的高端茶價,導致開茶節上出現絕品西湖龍井起步價達到1萬元一斤。在此基礎上,今年春茶價格上漲空間比較有限。」
由於至今還沒有遭遇去年採摘前出現的一次降雪和一次「倒春寒」,茶農們普遍預測,今年春茶的產量會在去年基礎上增長10%。楊亞軍則表示,茶的產量現在很難預測,如果後期天氣好,今年產量與去年持平應該沒有問題。
[相關連結]
冬春氣溫合適春茶口感更好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楊亞軍說,當氣溫在25℃左右時採摘春茶比較好。但是到現在,杭州的氣溫還是在15℃左右,雖然這令茶樹的芽頭萌發得比較慢,也推遲了採摘季節,但有利於春茶內含物質的積澱,因此今年春茶的口感會比去年更好。不過,楊亞軍也提醒,目前離春茶正式採摘還有四五天,需密切注意是否會「倒春寒」,「特別是芽頭髮得比較大的時候 『倒春寒』,對春茶影響就會很大。 」
今年「明前茶」質量好於往年
「明前是個寶」,因為稀缺,「明前茶」一直受到茶客的追捧。楊亞軍說,採摘時間往後推移會使得今年「明前茶」的質量好於以往:「往年受暖冬影響,3月上旬就開摘春茶,這樣算起來到清明節,基本上近一個月都是『明前茶』,這樣的茶能算是好茶嗎? 」
在楊亞軍看來,今年春茶的生長環境氣溫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比較接近,「去年至今氣溫一直比較正常,茶樹到3月下旬開始很快發芽,清明節前的幾批春茶是在一個冬天積累下長出來的,內含物質積澱也豐富,這樣的『明前茶』才是好茶。 」
近年來,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根據傳統二十四節氣來判斷「明前茶」以及龍井茶質量的好壞並不科學。西湖龍井茶的分級根據研究發現,在「一芽一葉」或「一芽兩葉」時口感最佳,這也分別成為判定特級和一級西湖龍井茶的標準。
(責任編輯:news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