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汝窯天青釉洗2.94億港元領銜!蘇富比「俊雅清凝 — 樂從堂藏宋瓷粹珍」專場背後的故事

2021-02-11 典藏


北宋 汝窯天青釉洗 成交價:294,287,500港幣

傳世汝窯名器罕如麟角,汝窯上品見於拍賣或私人收藏者則僅只四件,果真身價非凡。


北宋 定窯白釉扣口弦紋三足奩式爐 成交價:18,100,000港幣

克拉克伉儷(Alfred and Ivy Clark)舊藏宋定窯黑釉鷓鴣斑葵式盤以14,500,000港幣成交



樂從堂及曹興誠的珍藏

明末清初瑞獅紙鎮銀包金田黃(玉璇款,附鏤雕花卉紋象牙方蓋盒座)

 

收藏家無論品級高低,迎接來客之際,一旦面對提到自己的珍愛收藏,迎接來客之際,多數人的言談舉止,難免都會流露出一種「無可救藥」的收藏自信。

初踏入聯電名譽董事長曹興誠家中,看著他妙語如珠地解說著自己的收藏,筆者才真切發現,原來曹興誠的收藏自信,其實是源出自我用功後的認真反芻。這種認真反芻,既率性天然、又觀點獨到,以致傾聽他的介紹,著實是讓人上了一堂在書本裡找不到的美學饗宴。

對於收藏曹興誠總有說不完的動人故事與獨特見解。

緣分來時說來奇妙,曹興誠收藏古董藝術品的伊始,竟然只是起因於饋贈的意外火花。曹興誠指出,早年因想送朋友禮物,又覺得送禮不能馬虎,於是在打聽到對方有收藏古玉的嗜好之後,又再次向當時的收藏界聞人黃任中尋求何處購買古玉的建議。就這樣,曹興誠「按圖索驥」來到一家裝潢華麗的古董店,店老闆見稀客蒞臨,熱情招待,他當下挑了一件「宋代古玉」準備作為禮物送人,但隨後又在老闆建議下加購了兩件「春秋·戰國古玉」。臨走前,老闆還很夠意思地隨手贈給曹興誠幾本圖錄回家參考。

沒想到這幾本書,既是曹興誠第一段收藏的開始,也是第一段收藏的結束。曹興誠笑著說,第一次接觸古玉的心情其實很新鮮,因此一段時日之後,他又陸續向該業者購藏了一些「古玉」,同時買著買著也買出了收藏興趣。然而行事作風一向實事求是的曹興誠,幾度透過手邊實物與圖錄照片的比對研究,卻慢慢發現自己收藏的「古玉」,其實都只不過是根據圖錄模仿的高級贗品而已。痛定思痛之後,曹興誠據理退掉了該批收藏,並且從此不再輕易購藏古玉。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儘管在曹興誠踏上收藏的第一步稍有挫折,但緊接著又隨即在另一個領域開拓他更寬廣的收藏視野。曹興誠表示,在過往收藏古玉的歷程中,有一次他到香港某古董商處尋找古玉時,對方一件接一件拿出古玉讓他欣賞,但拿著拿著竟拿出一件青銅器來。他見眼前的青銅器造型飽滿且線條優美,當下萌生喜愛之意,索性就將它買下收藏。這是曹興誠的第一件青銅器收藏,也讓曹興誠一頭栽進青銅器藝術的收藏世界。

只是頗令他扼腕的是,由於收藏初始的底氣不足,曹興誠竟又一時大意讓掉這件珍藏,以致在他收藏功力逐漸成熟之後,當他意識自己走寶時,這件青銅器早已成為某私人美術館的典藏品了。有關曹興誠的第一件收藏故事以及他對自我收藏的獨特見解,本文將透過曹興誠的八件重要收藏,一窺他鮮為人知的收藏世界。

漢代或更早「青銅伏虎」(左)與當代周春芽「綠狗」(右)。

拿出生平第一件青銅器收藏,曹興誠臉上洋溢著失而復得的喜悅。他表示,這件伏虎購自香港古董商,購藏的當下他只覺得很特別,但因為是第一次收藏青銅器,其實也沒有十分把握區分出東西的年代真假。後來有一位徐姓古董商到他家裡作客,閒聊之間,古董商也許聽出曹興誠的底氣不足,遂向他開口,表示原價買下的意願,曹興誠見「燙手山芋」能夠順利脫手,也爽快答應對方的要求。沒想到,一段時日之後,當他造訪臺北某知名私人美術館時,卻赫然發現這件收藏品竟出現在展覽櫥窗中。

好奇心使然,曹興誠私下詢問該館的外籍館長,館長的回答不僅篤定而且還大加讚揚這件伏虎的藝術價值。錯失珍寶的曹興誠幾度向館方高層尋求割愛未果,心中也愈發喜愛這件伏虎。幾年之後,由於該美術館的企業體發生財務危機,陸續清理部分收藏之際,曹興誠才又以高價購回這件珍寶。曹興誠說,中國早期青銅器,儘管造型與紋樣都美得讓人五體投地,但幾乎都難脫「器用」的實用功能。這件青銅伏虎,造型渾圓,飽滿的肌理將伏虎表現得活靈活現。

更難得的是,青銅伏虎不具任何實用功能,純然是一件欣賞性的雕塑作品。他開玩笑道,這件伏虎張口露齒,內膽中空,也許有人會以為它是夜壺,但伏虎尖牙畢露,他認為古代的貴族不會冒著「生命危險」去使用這件夜壺。不僅如此,是件伏虎的肌肉勻實,頸部的錦帶裝飾表示馴服之獸,也因此神態威猛之中又有可人的稚氣,如果拿當代藝術家周春芽的綠狗雕塑一起比較,他認為青銅伏虎一點也不顯遜色,甚至有更勝一籌的優勢。

 

春秋龍紋雙耳方壺,高54.5cm。

或許可以這麼說,曹興誠被英國蘇富比主席史託頓(James Stourton) 所著Great Collectors of Our Time一書,視為是1945年以來的百大收藏家之一(百大收藏家中華人僅佔三位,分別是香港收藏家仇焱之與趙從衍,而曹興誠則是唯一在世者,由此可見作者對他的高度推崇),其中最大的關鍵,應該就是他無可匹敵的青銅器收藏。事實上,就連日本青銅器收藏家千石唯司,都寧可把重要藏品讓給他,也不願給財力雄厚的保利美術館,可見曹興誠在青銅器的收藏地位。提起這件收藏,曹興誠不禁拿起一本圖錄,指著中一件雷同的青銅器,兩相比較,他認為自己所藏的雙耳方壺與圖錄皆為真品。曹興誠認為,藝術追求整體美感,而且是一種講求秩序的美感,好比一個人的臉若缺失了鼻子,大概看起來也不美觀。他強調中國古代青銅器,往往能將原本不兼容的幾何圖像與生物造型,利用抽象線條重新組構而臻於完美。也因此,如果可以細心體會,古代青銅器的裝飾曲線往往能予人一種動感,而力感十足的直線則有穩定的作用,至於由下往上且向外曲張的造型,又給人宏大堅毅的視覺觀感。總之,青銅器的造型與裝飾紋樣自有一種內在秩序的律動,能掌握這種秩序語言,自然可以快速走進青銅器的神秘世界。

 

17世紀鐵胎鎏金錯銀金剛杵,長34.5cm。

曹興誠的藏傳佛教文物收藏也堪稱一絕,事實上,曹興誠雖純以美學眼光收藏佛教文物,但自身對佛教義理也有深刻研究。也因為對佛教義理的明白,曹興誠熱心公益之餘似乎更帶有一種人道關懷。他一手拿起櫥櫃中的金剛杵,開玩笑地向來訪記者說:「有誰要破除我執!」隨即說,佛教所欲彰顯的道理並不複雜,說穿了只是要我們破除虛妄的煩惱而已。他認為佛教所說的五毒:貪嗔痴慢疑,邏輯上應該是痴貪嗔慢疑,也就是說,人常因為愚昧而妄起貪念,貪念不能滿足,心中怨懟便油然而起,而即使一時貪念可以得逞,我們的態度也會跟著傲慢起來,至於人在患得患失之間,對於周遭事物也會變得疑神疑鬼。因此人如果懂得消融自我,五毒自然可以順利克服。從金剛杵發想人生哲理是曹興誠介紹文物的獨特魅力,但回到現實世界,曹興誠手握這件幾乎無出其右的精美金剛杵,心中還是難免自豪地說,前陣子有位專收金剛杵的朋友來家裡欣賞這件金剛杵,看過之後只能搖搖頭說:「沒法度啦!」(言下之意是沒得比的意思。)

15世紀紅銅鎏金大日如來說法浮雕,高107cm。

 

人如果可以破除我執,不思前也不思後,活在當下,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修行。但如果一時沒辦法自我破除,根據佛教的說法,也可以時時觀想五方佛,藉以克除五毒。原來根據佛教義理,五方佛分別代表五種智慧,其中西方阿彌陀佛代表妙觀察智、可以克除貪毒;東方阿閦佛代表大圓鏡智、可以克除嗔毒;中央大日如來代表法界體性智、可以克除痴毒;南方寶生佛代表平等性智、可以克除慢毒;北方不空成就佛代表成所作智、可以克除疑毒。曹興誠以為,人若受五毒侵襲,就會心生痛苦,痛苦纏身就有如入地獄一般,而且每個人一天之中,從天堂到地獄往往要來回好幾回。這件大日如來即是五方佛之一,數據顯示,這件大日如來原屬西藏丹薩替寺所有,始建於公元1158年,文革時丹薩替寺護法神殿一度毀於大火,裡面的部分文物也因此散佚四方,曹興誠手中的這件大日如來因有1948年出版的外文著 錄 Buddhist Sculptures in Tibet可茲比對,故知是丹薩替寺的舊藏,其珍貴程度不難想見。

唐三彩天王俑一對,高各為107.5cm、108.5cm。

 

對於瓷器,曹興誠表明自己並不十分欣賞清代官窯,因為他覺得清瓷裝飾太過華麗與繁縟,美學造詣並不高明。而一聊起收藏態度,他話匣子一開,直指時下多數收藏家多半只以耳朵收藏東西,在他看來,他們東打聽、西打聽,但所關心的重點似乎只停留在藏品是否會增值賺錢,並不明確清楚自己是否真心喜歡該項收藏,同時因為不是真心歡喜,以致多半也不會動手研究,甚至有些藏家連十倍放大鏡的正確使用方法也不會。曹興誠收藏古董藝術品,不僅能夠善用科學儀器的輔助鑑定,同時對於作品本身的美學要求更是嚴苛挑剔。這對天王俑,原屬美國馬裡蘭州一對老夫婦的舊藏,後來老夫婦因有志從事慈善事業而忍痛求售,曹興誠從香港輾轉得知此消息後,看了圖片,覺得天王俑的氣勢宏大,腳踏三個惡鬼並且又有珍罕的藍彩,於是當下致電身在紐約的太座飛往麻裡蘭州買下。三彩天王是唐代墓葬極具代表性的守護神,不過細數目前各博物館的三彩天王收藏,天王腳下幾乎都只踩一鬼,而曹興誠的天王俑姿態威猛有餘,又腳踏三鬼、且有罕見藍彩,是一件放諸四海皆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珍貴三彩珍藏。

清乾隆料胎琺瑯彩牡丹鳳凰紋包袱瓶,高18.2cm。

 

曾以新臺幣2億8,000萬元購得一件「料胎琺瑯彩筆筒」,但後來又氣定神閒地捐出這件筆筒,希冀把拍賣所得作為四川汶川大地震的賑災基金,這是曹興誠人道關懷的一貫豪邁。但若問曹興誠失去甚麼藏品會令自己遺憾,他不假思索地說,一件是西漢「青銅伏虎」,另一件就是這件「料胎琺瑯彩牡丹鳳凰紋包袱瓶」。他表示,包袱瓶原有成對的一龍一鳳,不過龍紋瓶因出窯時燒壞而有瑕疵,目前收藏於香港美術館。曹興誠強調,料胎的熔點因與琺瑯彩接近,因此一不小心就會燒毀變形,非常不容易達到完美的要求。而他手上這件鳳紋瓶卻出奇完美,並且歷經三帝一王(乾隆、嘉慶、道光與恭親王)收藏,故而備受他珍愛。這種像是呵護小孩的難捨感情,就連蘇富比想要商借到英國展出,他思量再三後予以婉拒。有趣的是,原屬一對的龍鳳紋料瓶,儘管曹興誠只有一件鳳瓶,但後來因緣巧合他又收到龍瓶的繪畫作品,也可算是圓滿結合的另類展現。

 

1925年貝萊爾藏中國瓷器手工限量書。

 

了解清代官窯瓷器製作程序的人應該都知道,官窯瓷器開窯燒制之前,一般仍需要由相關人員進呈瓷器畫樣,經過帝王的意見修改後,始能「依樣畫葫蘆」般旋坯製作。只是宮廷畫樣只是一種平面式的局部呈現,其史料文獻意義似乎大於其本身的美術價值。但曹興誠購自香港佳士得的這件限量手工書則不然,據了解,這本手工限量書作於1925年,是瓷器收藏家貝萊爾夫人專程為丈夫製作的限量紀念書,共計四冊,其中第一、三、四冊為英國手工紙,第二冊用義大利手工紙,圖片印刷各有不同,唯有此冊為彩色。所繪瓷器如相片般逼真,逼真之餘更有一種細膩精微的美學價值。曹興誠雖然不甚欣賞清代瓷器,但面對這件畫得比瓷器還要精美的限量書,他也不禁為之折服,以致原預估價只有3萬到5萬港元之譜的行情預期,硬是被曹興誠以524,000港元的高價購得,曹興誠說,這件限量書因為隱含了繪者的美學素養,因此具有值得典藏的藝術價值。講到這裡,他話鋒一轉,說如果自己的銅器收藏也找人如法炮製,好像也不錯喔!在座的眾人不由會心大笑,就在高潮迭起的歡笑聲中,結束了這段充實且有趣的藝術之旅。

文 | 陳啟正

攝影 | 廖堯震

圖 | 本刊資料室

本文轉載自《典藏·讀天下》2013年5月號,在此分享給各位!


相關焦點

  • 2.94億!讓我們看看這個盤子到底為何這麼貴?
    2.6億落槌加佣金約2.94億再創汝窯拍賣新紀錄!▲ 開拍現場人頭攢動昨日剛剛落槌的蘇富比香港「樂從堂宋瓷粹珍」專場,只能用人山人海來形容!當然,明星拍品汝窯天青釉洗盡顯風頭,場上經過藏家們近20分鐘拉鋸爭奪,最終不負眾望,以此2.6億港幣(落槌價)成交,使之無可爭議的成為今秋香港拍場瓷器之王!自古美人配英雄,絕世寶物也是多經重量級藏家之手。借著今秋拍場上這份熱鬧,我們也來回顧回顧,這枚絕世汝窯與她原主人的那些收藏往事。
  • 香港蘇富比歷年成交價格最高瓷器合集
    2017年北宋 汝窰天青釉洗成交總額 294,287,500 港幣2017年10月3日香港蘇富比俊雅清凝 — 樂從堂藏宋瓷粹珍來源 倫敦蘇富比1982年62015年南宋 官窰青釉八方弦紋盤口瓶成交總額 113,880,000 港幣2015年2015年4月7日香港蘇富比專場
  • 明嘉靖五彩魚藻紋蓋罐為啥能拍2.14億?
    明嘉靖 五彩魚藻紋蓋罐以1.88億港元落槌,加佣金後2.1385億港元成交。繼首輪香港秋拍,臺灣藏家曹興誠「樂從堂」收藏的一隻北宋 汝窯天青釉洗拍出2.94億港元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點擊藍色文字)緊接著,同為「樂從堂」收藏之另一件珍稀瑰寶明嘉靖 五彩魚藻紋蓋罐亦於昨晚(27日)香港佳士得夜拍「樂從堂藏明代宮廷珍器」專場登場,格外引人關注。最後,全場共拍出8件重器,斬獲2.49億港元。
  • 驚豔世人的北宋汝窯即將現身中信國際拍賣!
    此季拍賣匯集近1000件古今字畫、瓷器、雜項等極具特色的拍品,而最吸引小編注意力的是「陶瓷珍玩」專場中的一件宋時期的「汝窯水仙盆」。Lot 516 宋 汝窯水仙盆高度 7 寬度 23 cm估價:8,000,000~12,000,000 港元北宋汝瓷位列中國陶瓷之首。
  • 宋瓷成為市場「俏貨」勢不可擋!
    從去年開始,高古瓷在全球拍賣市場上便頻傳佳音,眾多高價拍品的出現引得藏家紛紛側目。  2017年秋拍中,一件北宋汝窯天青釉洗更是拍出2.6億港幣身價,以其為代表的一大批高古瓷延續了市場的火熱。
  • 香港蘇富比小拍:天民樓專場成交記錄(完整版)
    天民樓絕對是今年春拍的關鍵詞之一。5月30日,香港蘇富比再度上拍天民樓藏瓷。這場名為『天民樓﹕歷代華瓷萃集』的小專場,共35件拍品,高古明清各一半。7宋 霍州白釉豆(25萬)9.8 公分來源:紐約蘇富比1973年2月22日,編號75
  • 色出天青,釉成開片,宋瓷之美,叫獨特
    而宋瓷,更是歷史上各朝代公認的瓷器頂峰。收藏家馬未都亦曾有言:宋瓷是中國瓷器的頂峰,甚至是中國美學的頂峰。之所以能如此,是因為宋朝經濟繁盛,人們都樂於追求自身的文化藝術修養,而投射到整個時代,即成就了宋瓷「色出天青、釉成開片」的獨特之美。「宋瓷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說起宋瓷,就離不開當時各領風騷的「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
  • 華人藏家4.636億港元拍下蘇軾《木石圖》,使其從日本私人收藏回到中國
    《木石圖》以估價待詢的方式上拍,以3億港元起拍,在場電話席中共有4位買家出價。拍品價格迅速從3億攀升到4億,最終由佳士得亞洲區總裁魏蔚的電話買家以4.1億的落槌價競得,連佣金成交價為4.636億港元,成為佳士得香港迄今為止拍出的最高價中國古代書畫作品。據魏蔚透露,買家為來自大中華地區的機構藏家,換言之,這件蘇軾的作品從日本私人收藏回到了中國人手中。
  • 大英博物館不得不看的十件宋瓷
    1、北宋 汝窯花口洗首先小編選擇這一隻汝窯花口洗,原先有一對,1936年克拉克夫婦將其捐贈給大英博物館。而另一隻相信大家都見過,它出現在2012年香港蘇富比的拍場上,並以2.7億港幣的高價成交。那隻汝窯洗一直被克拉克夫人珍藏,直至1976年才將其出售。後來輾轉到日本繭山龍泉堂,最後將其拍出。
  • 香港蘇富比 :《博古五千》專場精選(高古)
    接前日貼,繼續關注香港蘇富比春拍。作為七月大拍前的預熱,繼5月22日「趣雅東方」專場之後,香港蘇富比的綜合大專場,規模比「趣雅東方」更大,拍品多達近400件,藝術品類齊全,高古明清兼顧,包括香港私人收藏明清御窯瓷器、顯赫私人收藏紫檀雕佛教造像、亞洲私人收藏書畫選粹及繼上年11月取得空前佳績現再續拍場的牡丹堂藏古玉第二部分等重要單元。本場的一個特點是,高古瓷、高古玉、高古造像價好量足。這兩場粗略統計,高古器物已超百件。
  • 典藏特別企劃 東方小拿破崙:坂本五郎與蘇富比的拍賣傳奇
    他一面凝視汝窯洗,一面脫下鞋履,在其前面跪下仰望片刻,他才怯生生地伸出雙手,撫觸古物,箇中所蘊,乃肅然恭敬之極致。」坂本五郎對於藝術始終充滿愛與熱情,始終為自己保留最頂尖的藝術作品,這些作品組成了他收藏的核心。
  • 【雅昌帶你看預展】樂從堂、趙無極、傅抱石、超大粉鑽……佳士得香港秋拍還有哪些驚喜?
    ▲「樂從堂藏明代宮廷珍器晚間拍賣」明嘉靖五彩魚藻紋蓋罐預展現場不久之前,樂從堂主人釋出的汝窯天青釉洗曾一舉打破宋瓷拍賣紀錄,這一強勢表現也讓市場對這件同樣來自樂從堂,並且身世傳奇的明代重器寄予厚望。佳士得中國瓷器及工藝品部主管曾志芬在預展現場表示:「嘉靖五彩魚藻紋罐目前全球僅存7件左右,大部分藏於博物館且並不帶蓋,目前已知帶蓋的完整嘉靖五彩魚藻紋罐不超過兩件,此件品相十分完美,可見樂從堂主人釋出瓷器之珍貴。」
  • 蘇富比香港春拍古董八大專場交5.6億港元「天價成績單」!
    總成交額近3088萬港元;壓軸的「中國藝術珍品專場」,成交率高達71%,成交額近2.77億港元。據此,蘇富比香港2017春拍古董門類八個專場,共252件拍品,共收穫了近5.6億港元。這一成績相比2016秋基本持平,2016秋六個古董專場,共上拍291件拍品,總成交額超6億港元;同比2016春則是略有下降,2016春拍共上拍五個專場,257件作品,就斬獲了近9億港元,但是是因為推出了琵金頓舊藏,單這一專場就帶來了5億港元的成交額。所以就整個成交情況而言,基本與前幾季持平,本季算是槌子收的比較穩健,無喜也無憂,基本反應了當下的市場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