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瓷成為市場「俏貨」勢不可擋!

2021-01-13 網易

  從去年開始,高古瓷在全球拍賣市場上便頻傳佳音,眾多高價拍品的出現引得藏家紛紛側目。

  2017年秋拍中,一件北宋汝窯天青釉洗更是拍出2.6億港幣身價,以其為代表的一大批高古瓷延續了市場的火熱。

  

  

  這其中,可稱中國瓷器黃金時代的宋元瓷器無疑是高古瓷板塊的領軍者,

  特別是宋瓷,溫婉含蓄的釉色、風姿綽約的造型、美輪美奐的裝飾技藝,

  是後世難以超越的豐碑。

  宋瓷以五大名窯領銜,龍泉、耀州、磁州等南北窯廠紛繁並立,各競風流。

  有的釉色奪目,有的以刻工取勝,有的則開創了後世瓷畫的先河,此風至元代仍有延續。

  

  不同的技藝風格迎合了當今不同藏家的不同審美喜好,也決定了其在拍賣市場上的價格定位。

  宋元名窯如今在拍場上的逐鹿之爭,究竟誰更搶眼?

  沉寂許久的高古瓷市場是否開始進入一個黃金時期?

  就像關注世界盃上那些明星球隊一樣,

  我們不妨逐一看看這些宋元名窯在拍場上的表現。

  定窯:邁入億元豪門

  五大名窯之一的定窯為宋代白瓷的典型代表,從問世以來即廣受推崇。

  元人劉祁《歸潛志》賦詩讚曰:「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

  

  谷應泰《博物要覽》卷二《志窯器》云:「定器有畫花、繡花、印花三種。

  多用牡丹、萱草、飛鳳三種。時造甚有佳器,式多任務巧。

  定窯印花紋飾似取材定州緙絲,以緙絲紋樣局部地移植於瓷器。

  故定窯印花裝飾一出現便極具神韻與造詣。

  此外,定窯裝飾也部分受唐代金銀器紋飾的影響。

  定窯器皿以宣和、政和年造者佳。時為御府燒造。色白質薄,土色如玉,物價甚高。」

  北宋為定窯發展的鼎盛時期,制瓷技術有許多創造和進步。

  北宋中後期,定窯由於瓷質精良、色澤淡雅,紋飾秀美,

  被皇家選為宮廷用瓷,由此名聲大噪。

  從2013年開始,定窯瓷器在全球拍賣市場上的成交量較此前幾年有了大幅提升,且成交價格也一路走高。

  

  2013年春季,紐約蘇富比推出的一件北宋定窯刻蓮花紋碗以約合人民幣1384萬元高價成交,

  10多年前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以1239.41萬港元成交的北宋定窯黑釉鷓鴣斑碗所保持了許久的記錄就此打破。

  

  到了2014年,定窯的旺盛勢頭依然不減。

  香港蘇富比春拍中,一件北宋定窯劃花八稜大碗以約合人民幣1.16億元成交,不僅打破了記錄,更闖過億元大關,讓業界驚嘆。

  同時,中國嘉德(香港)春拍中推出的一件北宋定窯刻花執壺,也斬獲了約合人民幣458萬元的佳績。

  量價齊增,身價破億,定窯無疑是如今拍賣市場上宋瓷的領軍者。

  鈞窯:一場三高價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

  五大名窯之一的鈞瓷以釉色制勝,

  絢爛奇妙的色彩三分人力,七分天成,絕非世間丹青妙手心思所能及。

  

  

  

  


  宋鈞窯玫瑰紫釉尊-北京故宮

  鈞瓷工藝的獨特之處在於其開創了使用銅的氧化劑作為著色劑的制瓷方法,

  在還原氣氛下燒製成功銅紅釉,

  為我國陶瓷工藝、陶瓷美學開闢了一個新的境界,

  對後世各類窯變花釉、釉裡紅等工藝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天青、天藍、玫瑰紫、海棠紅等各種瑰麗的色釉名聞天下。

  而且,一窯一火燒制的鈞瓷,變化萬端,無一相類。

  鈞瓷的這種窯變釉色,妙景競生,引人遐思無窮,

  觀其漫無涯際之變化,陶然自樂,情悅性怡,這是觀賞鈞瓷的獨特樂趣。

  

  


  北宋 鈞窰紫斑盌,成交價:14,520,000港幣(含買家佣金)口徑9 公分

  在眾多宋元名窯中,鈞瓷在拍賣市場上的成交數量是最多的。

  雖然成交價格沒有更多驚人耳目之處,

  但整體成交價格始終維持在穩定的高位,

  精品主要集中在100萬至1000萬元的成交價格區間。

  

  早在2011年,一件元/明初鈞窯玫瑰紫葵花式花盆在北京保利就斬獲了943萬元的高價。

  而與定窯類似,從去年開始,鈞窯的成交量也出現了大幅提升,成交價格同樣也穩定提高。

  2013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一件鈞窯玫瑰紫釉鼓釘三足洗以約合人民幣757萬元的高價成交。

  2014年,北京保利春拍中,

  元鈞窯玫瑰紫釉鼓釘洗、元鈞窯月白釉三足鼓釘洗、元鈞窯玫瑰紫釉菱花式洗更是分別取得了約402萬元、598萬元、816萬元的價格。

  官窯、哥窯:且拍且珍惜

  官窯和哥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中具有南方青瓷風韻的佼佼者,

  它們以溫厚含蓄的釉色、古樸敦厚的造型、清幽淡雅的意境為歷代藏家所推崇,更被皇家視為珍藏。

  官窯和哥窯都將釉的藝術表現到了極致,極少以人工紋飾作為裝飾,但釉面開片極富韻味。

  開片本是燒窯冷卻過程中釉面開裂的一種缺陷,

  但宋代工匠掌握了開片的製作工藝,利用開片作抽象紋飾裝飾,形成了一種獨具韻味的美感。

  這是最讓後世鑑藏家稱道的地方。

  明人鑑賞瓷器注重瓷釉表紋理的變化與色差,

  哥窯「金絲開片、紫口鐵足」的特點正好滿足了精英階層對居家清供、好古賞玩的想法。

  

  南宋 郊壇下官窯月白貫耳穿帶八方壺

  官窯和哥窯真品數百年來備受世人所珍視,珍如拱璧,能得以目睹真容、撫鑑親賞者寥寥無幾。

  如今的拍賣市場上,官窯和哥窯的數量要遠遠少於定窯和鈞窯,幾如鳳毛麟角。

  然而,器物雖少,但一有面市便會引得藏家競相追捧,其精品價格始終居高不下。

  

  


  宋哥窯葵花洗-北京故宮

  從統計數據來看,近年來官窯和哥窯瓷器成交的數量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多與少並不完全受市場火爆與否的影響。

  任何時候出現,它們都是明星,成交過千萬元往往不在話下。

  

  


  南宋至元官窯葵瓣盤1210萬HKD,香港蘇富比

  2008年至2010年是官窯器物大展光輝的時期,這期間有6件器物的成交價突破了1000萬元。

  其中,一件南宋官窯琮式瓶在中國嘉德春拍中以2016萬元的價格創下了內地拍賣市場官窯器物的最高成交記錄。

  同年的香港蘇富比春拍中,南宋官窯粉青釉紙搥瓶更是以約合人民幣6077萬元創下了官窯瓷器的世界最高記錄,至今未破。


  2008年4月香港蘇富比春拍中的南宋官窯粉青釉紙槌瓶,以6753萬港元成交,創下了當時宋瓷的世界拍賣紀錄。

  龍泉窯:五大之外或可稱魁

  龍泉窯是宋代諸多名窯中燒造歷史最長、產量最大的一個,

  在今天我們談及高古瓷的時候,不能迴避的就是它承上啟下的至關重要的地位。

  北宋中晚期,龍泉瓷開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裝飾風格,

  但在釉色和工藝精細程度上還並未至臻之美。

  到了南宋時期,龍泉窯得到空前發展,龍泉青瓷進入到鼎盛時期。

  名聞天下的粉青、梅子青就是在南宋龍泉窯中燒製成功的,

  其釉色與質地之美,仿佛巧奪天工的人造美玉,讓全世界的人都為之傾倒。

  進入元代,龍泉窯更加興旺,

  窯廠和產量又有了大幅度提升,器型和裝飾手法也顯示出獨特的時代風貌。


  南宋龍泉窯雙龍耳直壁瓶

  之所以說龍泉窯的影響很廣,也得益於其生產了大量外銷瓷,

  早在宋元時期,其產品就已經大量銷往亞、歐、非地區。

  今天在國外的拍賣市場上,除了明清瓷以外,

  我們能夠見到的宋元龍泉窯瓷器也是非常可觀的,

  這與當年龍泉瓷的大量外銷而遺存海外不無關係。


  南宋龍泉窯青釉琮式瓶

  從拍賣情況來看,

  近幾年宋元龍泉窯瓷器的成交數量總體比較穩定,只是在2013年出現了比較集中的情況。

  成交價格上,宋元龍泉窯瓷器並非高不可攀,高價者可達到數百萬元,而更多情況下則多集中於10萬至50萬元這一區間段。

  2014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中,一件元龍泉青釉菱口折沿大盤也斬獲了約合人民幣477萬元的高價。

  2018年11月24日晚,南宋龍泉粉青釉紙槌瓶以諮詢價形式上拍,

  3600萬港幣落槌,加佣金最終以4285萬港幣成交,

  成為拍賣史上成交價最高的龍泉青瓷。

  近兩年龍泉窯拍賣價格有增長的趨勢,

  或許,在高古瓷受熱捧的情況下,價位尚低的名窯龍泉也會繼續帶來驚喜。

  耀州窯:刻花珍品怎甘人後

  耀州窯是宋代北方青瓷的一個典型代表,

  在其鼎盛的北宋時期,也曾為朝廷燒造過「貢瓷」。

  其裝飾技法主要是刻花、印花、劃花及模印刻劃相間,尤以刻花、印花為主。

  

  


  宋耀州窯青釉刻海水鴨紋碗-北京故宮藏

  北宋中期,耀州窯刻花發展成熟,刀法犀利,線條剛勁有力,

  刀痕有斜度,紋飾刻得非常清晰,帶有北方人的性格特點,史籍上記載又叫「刀刀見泥」。

  很多鑑藏者都認為,

  若單以刻花論,宋代的耀州窯無疑是這一技法中的最優秀者。

  同時,耀州窯不凡的制瓷技巧和灑脫活潑的風格,

  對當時各地窯場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其技藝風格特點得到廣泛推廣,

  並由此形成了一個自北而南的範圍廣闊的耀州窯系。

  


  北宋 耀州窯青釉印纏枝菊花紋碗,直徑19釐米

  耀州窯的地位人們不會否認,

  但在如今的拍賣市場上,耀州窯器物與其他宋元名窯相比,

  成交價格卻多少有些遜色,大多數時候都只是徘徊於10萬至50萬元這一區間段。

  當然,這也與目前出現在拍場的器物本身的珍稀程度、檔次高低有關,

  比如2011年在倫敦蘇富比拍出的一件北宋耀州窯刻花膽瓶,

  可謂難得一見的珍品,自然也以約合人民幣256萬元的高價落槌。

  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來,耀州窯的高價拍品也逐漸多了起來。

  2013年,一件金代耀州窯青釉夔龍紋三足爐在倫敦蘇富比以約合人民幣152萬元成交;

  2014年,出現在紐約蘇富比的一件北宋耀州青釉刻纏枝牡丹紋執壺,也取得了約合人民幣120萬元的不錯價格。

  

  磁州窯系:抬頭之勢漸顯

  磁州窯是我國古代北方最大的一個民窯體系,

  其核心磁州窯位於今河北邯鄲磁縣的觀臺鎮與彭城鎮一帶。

  磁州窯以生產白釉黑彩瓷器著稱於世,黑白對比,強烈鮮明,圖案十分醒目,

  刻、劃、剔、填彩兼用,並且創造性地將中國繪畫的技法,

  以圖案的構成形式,巧妙而生動地繪製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

  


  宋代白剔花(深剔)卷草紋水注(壺)

  磁州窯的器型和紋飾為民間所喜聞樂見,影響範圍較廣,發展迅速,

  北方各地紛紛仿製,由此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磁州窯體系,

  主要包括河南鶴壁集窯、修武當陽峪窯、禹縣的扒村窯、封窯、山西介休窯、霍縣窯、山東淄博窯等。

  當然,因為民窯的屬性,磁州窯少見於文獻記載,並不似五大名窯那樣受人重視。

  但其多樣化的裝飾手法、質樸豪放的藝術風格,遠非五大名窯所能企及。


  金—元 磁州窯系黑釉鐵鏽花卉紋小口瓶

  由於窯系龐雜,磁州窯系所出器物數量可觀,

  但在拍賣市場上,我們所能見到的磁州窯系器物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

  從2013年以來,這樣的情況似乎有所改觀,不僅數量有了大幅增加,且成交價格也越走越高。

  在磁州窯系器物成交價排行榜上,前10名中有6件器物都出自2013年。

  整個2013年,有4件磁州窯系器物成交價都超過了100萬元。

  其中,一對宋代磁州窯風花雪月酒色財氣梅瓶在2013保利香港秋拍中一舉斬獲了約合人民幣453萬元的高價。

  量價齊增,磁州窯系如今已大有抬頭之勢。


  宋磁州窯,酒色財氣梅瓶一對

  建窯、吉州窯、湖田窯:

  小器物大身價

  建窯的茶盞被認為是宋代最上乘的鬥茶用具,

  正如《茶錄》所云:「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建盞中的優品自然成了皇族、士大夫不惜重金追尋的寶物,

  建窯由此進入鼎盛時期,生產規模不斷擴大,

  並生產底足銘有「供御」、「進盞」的建盞進貢朝廷。


  「進琖」款建盞殘片

  「供御」款建盞

  

  

  2016年9月15日,日本臨宇山人珍藏的建窯油滴天目盞在紐約佳士得拍賣中以1030萬美元落槌

  吉州窯和湖田窯雖同處江西,但它們的風格卻大相逕庭。

  吉州窯以黑釉瓷器上特有的裝飾風格著稱於世,

  除剪紙貼花外,還有木葉貼花、剔花、玳瑁釉、鷓鴣斑釉等裝飾手法,

  皆惟妙惟肖,對後世及其他窯口均產生過較大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眾多吉州窯作品中充滿了禪的美學特徵。

  吉州窯產生在贛南地區,在唐宋時期,贛南是中國禪宗寺院密集、大師輩出的地區。

  在此種特殊環境中,吉州窯的產生與發展直接受到了禪宗的影響甚至是約束。

  禪師們按照禪宗哲學與美學的要求,

  指導和規定為寺院生產法事所用及僧侶們日用的陶瓷器物。

  吉州窯也主要集中於茶器、香器與花器三個方面。


  南宋 吉州窯木葉盞222萬HKD成交,香港佳士得

  

  南宋 吉州窯黑釉地彩繪碗62.5萬HKD成交,香港蘇富比

  湖田窯是景德鎮著名的古窯場,創燒了著名的影青瓷,也就是青白瓷。

  青白瓷釉色介於青白之間,白中閃青,青中閃白,釉層透明度高,光澤度強,釉中氣泡大而疏。

  多用刻花裝飾,線條流暢靈活。

  刻線深處釉厚,呈青色,釉層薄處色淡泛白,釉色和紋樣互相烘託,藝術效果極佳,是宋代瓷窯中的一枝奇葩。


  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刻花蓮荷紋鼎式爐

  

  宋-元影青人物鏤空雕瓷枕

  以上三處窯口所出之器物,

  由於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審美趣味,受到了不少藏家的偏愛。

  這些往往貌不驚人的器物能拍出令人咋舌的天價。

  2014年,一件元代吉州窯木葉盞在北京保利春拍中就以172萬元易手。

  而早在2011年,一件南宋建窯茶碗在倫敦蘇富比就已拍出約合人民幣1174萬元的高價。

  同樣是2011年,

  當一件南宋青白釉觀音菩薩坐像出現在香港佳士得的拍賣場時,

  或許誰也沒有料到它最終會以約合人民幣2117萬元的價格創下記錄。


  南宋青白釉觀音菩薩坐像

  如果你手上有古董古玩想要鑑定出手,請電話聯繫18926049945,微信同號。

相關焦點

  • 宋瓷擷趣《從餐桌文化看宋瓷》
    賣貴細下酒,迎接中貴飲食,則第一白廚,州西安州巷張秀,以次保康門李慶家,東雞兒巷郭廚,鄭皇后宅後宋廚,曹門磚筒李家,寺東骰子李家,黃胖家。九橋門街市酒店,彩樓相對,繡旆相招,掩翳天日。政和後來,景靈宮東牆下長慶樓尤盛。
  • 色出天青,釉成開片,宋瓷之美,叫獨特
    這種煙雨過後的天空之青,不僅打動了宋徽宗溼潤的藝術心靈,使其下旨燒制天青之瓷,也開啟了中國的瓷器時代,造就了瓷器美學的巔峰。陶瓷,歷來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代表。就連瓷器的英文單詞China,在國際語言中都是「中國」的代稱,可見其聯繫之緊密。而宋瓷,更是歷史上各朝代公認的瓷器頂峰。收藏家馬未都亦曾有言:宋瓷是中國瓷器的頂峰,甚至是中國美學的頂峰。
  • 法國吉美博物館藏宋瓷
    法國吉美博物館藏宋瓷另外,館內還收藏了自唐至清代的千餘幅繪畫作品。法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中國展廳分「遠古中國」、「古典中國」和「佛教中國」3大部分,另外西藏與尼泊爾等單獨組法國吉美博物館藏宋瓷成了「喜馬拉雅山文化」展區。伯希和沿絲綢之路考古收穫基本成為中國展品的重點之一。
  • 宋瓷「迷惑」行為大賞
    在宋瓷中尋找「迷惑」行為,首先就要具備敏銳的感知。那麼,陶瓷中怎樣的器物具有「迷惑」行為呢?所以,這件貓頭鷹瓷裝飾的枕實屬「迷惑」行為,而且我們不能探求其製作本意。越窯青瓷三足蟾蜍硯滴 慈谿市博物館咦~四條腿的蟾蜍我見過,可三條腿的我可沒見過!還有這隻陶瓷蟾蜍是做什麼用的?太「迷惑」行為了。翻閱大量資料,終於發現它的「本來面目」。原來這是一隻蟾蜍硯滴,在古代,三條腿的蟾蜍是神獸,古人稱其為招財蟾。
  • 只用二十年,這個日本人成為宋瓷頂級藏家
    臨宇山人自1970年代開始收藏中國瓷器,近20年來尤其專注於宋瓷,是一位審美情趣極高的日本收藏家。在獨到的收藏眼光、與頂級古董商、拍賣行通力合作等多重因素合力作用下,短短二三十年內一躍成為日本乃至全球的重要收藏家,他的專場也一度成為宋瓷標杆,被戲稱為「對宋瓷最專情的男人」!
  • 羊年展望民國瓷 2015能否迎來市場逆襲之勢?
    值得注意的是,名盛一時的珠山八友中的汪野亭、程意亭、劉雨AH均出自其門下,堪稱一代宗師,這也更體現出其不凡的市場地位。成交價已突破百萬元大關,仍處上行通道在如今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上,明清瓷器市場行情甚好,而在明清之後的民國瓷器一直以來都充當配角。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宋瓷珍品賞析
    正如不少業內人士指出的:宋瓷的藝術和市場價值在國內因為種種的原因長期以來被嚴重低估了。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我認為多數藏家對明清瓷器——尤其是乾隆朝前後的宮廷瓷器的偏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陡然富裕起來的藏家們對於代表皇家富貴和奢華文化的嚮往。在一個大眾文化被娛樂化了的清宮文化所淹沒了的當今時代,收藏家們的趣味也難免會受到時代氛圍的影響。
  • 古韻雅器——探究宋瓷極致之美
    藝狐君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香港蘇富比2018秋拍將於10月3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淳古渾樸--宋代雅器精萃」專拍,全場16件器物,宋瓷8件,配合幾件漆器,玉器,書畫。本場重器頻出,最為矚目的是一件關善明、仇焱之、趙從衍等著名收藏家舊藏的南宋官窯洗,宋代雅器,形簡約、色樸素,盡現絕藝精工。
  • 【大象視界】一輪大餐過後,香港馬上還有一場小清新的宋瓷拍賣
    之所以選擇在庫房探訪老窯瓷器,那是因為這是一個拍賣價格彈性很大的門類,就在上個月,一隻有著顯赫傳承的建盞在紐約拍出了約合7800萬人民幣的天價,難怪有行業人士說,對於宋瓷,我們已經到了一個「拼理解」的時代,相同窯口的類似器物,傳承、顏色、路份、是否出土的差異會使得價格天差地別,而相反,品相問題對於價格的影響顯得十分微妙(7800萬建盞的品相就並不完美)我們一起上手看看他們這次比較值得一提的宋瓷吧
  • 中國美學看宋瓷,黑不溜秋的建盞憑什麼與青瓷、白瓷「三分天下」
    除青、白兩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繪瓷紛紛興起。其中青瓷、白瓷都是基於隋唐五代的積累而進一步發展的,黑瓷則是異軍突起,在宋代突然與青瓷、白瓷呈三足鼎立之勢。在已發現的宋代窯址中,有三分之一以上,都能見到黑瓷,尤其是黑釉盞的產量極大。而生產黑釉盞的窯口,又以建窯為尊。那建盞如何做到與同期的青瓷、白瓷三分天下呢?
  • 大英博物館不得不看的十件宋瓷
    藏品幾乎貫穿中國整部陶瓷史,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到東漢的原始青瓷,從隋唐的白瓷、三彩,再到宋、元、明、清的瓷器,種類之廣、品質之高,令人目不暇接。但很多人在談及大英博物館的中國陶瓷的時候,總會帶上大維德基金會的藏品,其實這種歸類是有問題的,大英博物館的中國陶瓷可不等於大維德基金會的中國陶瓷。
  • 外媒:中國奢侈品市場增長勢不可擋
    來源:參考消息中國奢侈品市場增長勢不可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12月16日報導】題:在全球銷售萎縮之際,中國奢侈品市場今年十分繁榮今年,在新冠疫情對全球奢侈品需求造成衝擊之際,事實證明,中國奢侈品市場增長「勢不可擋」。
  • 美藝同行丨北宋宮廷御用「尚藥局」銘刻龍紋圓蓋盒 宋瓷學術研討會
    活動回顧「北宋宮廷御用『尚藥局』銘刻龍紋圓蓋盒 宋瓷學術研討會」近日,「北宋宮廷御用『尚藥局』銘刻龍紋圓蓋盒 宋瓷學術研討會」在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杭州總部舉行曹灼:宋瓷收藏已經成為收藏界的一個關注點,西泠拍賣這些年一直向著這個方面發力,抓住了良好的發展機會。
  • 最受人喜愛的十大宋瓷品種,你最愛哪一種?
    中國陶瓷藝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是國人審美追求的一種意境表達,而宋瓷將這種自然風韻之美發揮到了極致。  宋代瓷器受人喜愛的品種主要有哪些?請看看了解了解:  一、河南汝州汝窯瓷器
  • 只因ROSE節來了,一年一度的宋瓷嘉年華還可雲觀看.
    每年的8月16日到8月31日,宋瓷愛好者都會從四面八方齊聚在一起,共同PARTY,就像嘉年華一樣。從2018年開始,到今年已經是第三屆了~點擊下面圖片連結就可以跳轉回顧往年的ROSE節。·2018年首屆ROSE節·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宋瓷選粹(高清多圖)
    今天,小編就帶你看看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宋瓷典藏!宋 鈞窯H 11.4 cm,W 17.5 cm年代:宋H 21.3 cm年代:宋H 22.9 cm年代:宋H 18.1 cm
  • 瓷,還是宋代的美!
    瓷,關乎生活, 中國陶瓷藝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 國人的審美追求是一種意境的表達, 而將這種自然風韻之美 發揮到了極致的就是宋瓷。
  • 有人花632.5萬元,買了個手掌大小的瓷盒子?
    此物雖體量不大,但珍貴之處在於,既是目前市場上唯一確定的北宋皇室用瓷,也是當前唯一可流通的北宋定窯「尚藥局」銘款完整器。  尚藥局器物存世本身就非常稀少,此物不僅是完整器,且造型優美,工藝精湛,流傳有序亦為其增加了無盡附加價值。它的出現不僅可以呈現更多背後的知識,也為繼續研究宋定窯瓷提供了上佳範例。
  • 一枝獨秀「紫金釉」 醬釉瓷的歷史足跡
    原題:醬釉瓷的歷史足跡  醬釉因以「紫金土」配釉亦稱「紫金釉」。它是一種以氧化鐵為著色劑的高溫釉,其釉色類似芝麻醬色。醬釉瓷早在宋代就多見於北方的許多瓷窯,其中以定窯的「紫定」器最為著名。明代宣德時景德鎮官窯出產的醬釉瓷造型規整,色澤溫潤純正,釉面肥厚並有橘皮紋。常見器物有撇口碗、撇口盤、收口盤和瓜式執壺等。圖為明宣德醬釉盤。
  • 楓溪瓷:楓溪瓷韻獨秀美,彈指拈花千百年
    《蝶夢》人物瓷塑 吳維潮作楓溪瓷燒制技藝是潮州陶瓷代表性燒制技藝,發源地為潮州楓溪。潮州市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陶瓷製作歷史悠久。1922年,潮州古城韓江東岸的筆架山宋代窯址,發現了四尊五類銘文俱備的宋瓷佛像,該考古說明,至少在唐高宗儀鳳——調露初年(公元676-679年),潮州已有較大規模的陶瓷生產。潮州筆架山宋窯遺址位於潮州市東郊筆架山西麓,年代為北宋。窯址鱗次櫛比,有「百窯村」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