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師友早,今天我們先來欣賞一幅著名的畫作——這部畫作被冠以為「人類最早的一部電影」之美譽,它通過細膩的筆觸,寫實的人物描繪,生動地記載了一段當時的士大夫的夜夜笙歌的浮華美景,正如辛棄疾在《青玉案.元夕》裡所描述的那樣:「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不錯,這幅畫作就是五代南唐宮廷畫家顧閡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夜宴圖》作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表現的是南唐時期著名活動家韓熙載宴請賓客的五個場景。關於此畫的背景,傳播最為廣泛的版本是官居高職的韓熙載為了保護自己,故意裝扮成生活腐敗、醉生夢死的糊塗人。在李煜派畫院「侍詔」顧閎中前去窺探的時候,韓熙載以一種疏狂自放、夜夜笙歌的狀態做出一場紙醉金迷的表演。回去後,顧閎中憑藉敏捷的洞察力與驚人的記憶力揮筆作畫,不僅將場景高度還原,更是惟妙惟肖的描繪出人物神態,李煜看後,暫時放過了韓熙載等人,而一幅傳世精品畫作因此流傳下來。
我們之所以要和大家欣賞這幅曠世名作,主要是要和大家一起從這幅畫,來聊一聊宋朝的餐飲文化,說道餐飲,其中飲就佔據了半壁江山,宋朝人愛酒,從《東京夢華錄》中的一段文字便可看出端倪——凡京師酒店,門首皆縛彩樓歡門,唯任店入其門,一直主廊約百餘步,南北天井兩廊皆小閤子,向晚燈燭熒煌,上下相照,濃妝妓女數百,聚於主廊槏面上,以待酒客呼喚,望之宛若神仙。北去楊樓,以北穿馬行街,東西兩巷,謂之大小貨行,皆工作伎巧所居。小貨行通雞兒巷妓館,大貨行通箋紙店、白礬樓,後改為豐樂樓,宣和間,更修三層相高。五樓相向,各有飛橋欄檻,明暗相通,珠簾繡額,燈燭晃耀。初開數日,每先到者賞金旗,過一兩夜則已。元夜,則每一瓦壠中皆置蓮燈一盞。內西樓後來禁人登眺,以第一層下視禁中。大抵諸酒肆瓦市,不以風雨寒暑,白晝通夜,駢闐如此。州東宋門外仁和店、姜店,州西宜城樓、藥張四店、班樓,金梁橋下劉樓,曹門蠻王家、乳酪張家,州北八仙樓,戴樓門張八家園宅正店,鄭門河王家、李七家正店,景靈宮東牆長慶樓。在京正店七十二戶,此外不能遍數,其餘皆謂之「腳店」。賣貴細下酒,迎接中貴飲食,則第一白廚,州西安州巷張秀,以次保康門李慶家,東雞兒巷郭廚,鄭皇后宅後宋廚,曹門磚筒李家,寺東骰子李家,黃胖家。九橋門街市酒店,彩樓相對,繡旆相招,掩翳天日。政和後來,景靈宮東牆下長慶樓尤盛。
由此可見,酒在宋人的生活中佔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上至廟堂,下至布衣草莽,無不痴迷於瓊瑤佳釀之中,乃至歷史上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的杯酒釋兵權也暗示了這個王朝與酒結下的不解之緣。既然宋人愛酒,那自然少不了飲酒的器具,下面這幅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右下角酒桌上,有兩個形態怪異的酒壺,說他怪異是好像酒壺外面還套了一個碗,那這個是幹什麼用的呢?其實,這個叫做溫碗,是古人飲酒之時,為了讓佳釀入口溫軟棉柔,會把酒壺放在盛有熱水的碗中浸泡加熱,待酒水溫度適宜是再為引用之用。相比現在我們的酒桌文化,古人似乎更加的追求品質上的享受,更加善於挖掘事物的美妙。
宋代誕生了我國陶瓷歷史上最著名的頂級瓷器——汝,官,哥,定,均窯,其中定要由於存在時間相對跨度較為久遠,因而品種繁多,其中就有專門用於酒水盛放的酒具,此次宋瓷擷趣活動,我們也展出了幾件宋代定窯的溫碗,造型多樣,紋飾豐富,十分精美。
D10---009北宋定窯白釉溫壺
此壺由溫碗和壺組成,溫碗高足外撇,為四孔四組來裝飾,碗以深腹六出花口,外壁似開光長方條形,剔刻麥浪花紋飾,整個碗似一朵盛開的花,壺以直口,弓形闊柄歪直流,壺口筒狀雙層,頂飾小狻猊,壺呈六瓜形,在肩與壺腹部同樣以剔刻花卉一周,上下響應,這是宋代裝飾的理念,胎骨灰白,釉色粉白,為定窯的成功作品。
D0-004 金代定窯白釉褐彩溫壺
此壺由溫碗及壺組成,壺為桶式寶珠頂蓋,折肩,在肩上裝飾有彎流弓形柄,鼓腹,圓足,壺腹為白釉並剔繪花卉紋,頸部剔繪蓮瓣紋飾,溫碗以元花口鐘式形,碗中央以開光雞心形剔繪一對鴛鴦戲水紋飾,對稱相剔繪,整套溫壺工藝講究,採用先施化妝土,後施白釉,再施褐黃釉,然後剔繪出所要的圖案後罩一層透明釉,兩色相間奪目,為金代定窯器之精品。
D13-005 宋定窯白釉溫壺
此件藏品由溫碗與壺身兩部分組成,溫碗由六曲荷花形,口沿包銅皮覆蓋。溫碗周身滿工剔刻重瓣蓮瓣紋,壺身與溫碗相同,亦陽塑重瓣蓮紋修飾,如此眾多的蓮瓣紋修飾出現,可見此件器物應為禮佛所造。壺身肩部較為平坦,口流略彎,執柄寬闊,壺口包銅皮,直頸,整體造型端莊素雅。
D10---002宋代定窯白釉執壺
此壺同樣是直筒壺口,弓形,闊扁柄,直流,溜肩並刻覆蓮瓣,腹部刻蓮瓣紋,蓋飾寶珠頂(流、蓋、柄多飾金屬鑲嵌,其蓋附飾寶石鑲嵌工藝,有可能後配)此壺造型樸素,優雅華貴,富有皇家之氣。
D10-001
宋代定窯獸蓋弓形曲柄壺
此壺園直口,溜肩,弓形曲寬柄,園桶式獸鈕蓋,肩腹飾二層覆蓮瓣紋,壺腹部飾三層仰蓮瓣紋,對上下呼應,仰覆相接,流以狻猊為飾,整個造型規矩大方周正,為定窯完美之作。
D4-005 宋定窯白釉刻劃花獸鈕執壺
壺口略帶八字形,直口流,弓形執柄,斜肩,腹重體,圈足略微外撇,蓋呈桶形,上有少獅形蓋鈕,壺身均勻分布刻畫蕉葉形紋飾,肩部刻畫有纏枝花卉紋,釉色潔白瑩潤,器型端莊,為上乘之作。
D023---002宋代定窯白釉執壺
直口嵌銅口,弓型彎曲柄,彎流,壺肩部飾蓮瓣紋,壺腹部刻三層蓮瓣紋飾,圈足包銅口,整器大氣,為定窯成功作品。
D27-001 宋定窯白釉抱月扁壺
此壺造型十分罕見,圈足外撇,足牆高聳,手柄與口流造型纖巧細緻,壺身腹部剔刻有纏枝蓮紋修飾,筆刀深入胎骨,刻劃靈動,十分别致。
D27-002 宋定窯白釉龍首執壺
此壺造型優雅,口流為龍首吐珠造型,執柄曲線優美,與壺肩部均勻剔刻有蕉葉紋修飾,壺身腹部採用剔刻與刷的方式修飾有纏枝花卉紋飾,胎體堅密緊緻,釉色瑩潤,十分素雅。
D28-002 宋定窯白釉執壺
此物造型別致小巧,肩部為蕉葉紋修飾,壺身剔刻纏枝花紋,器足近圈足處為重瓣蓮葉紋環繞,釉色十分瑩潤,嬌豔欲滴。
D29-005 宋代定窯白釉龍流獸鈕執壺
粗直口,桶式獸鈕蓋,折肩並刻纏枝花卉紋,連塑龍首流,弓形寬扁執柄,並帶印花紋飾,整個腹部題刻牡丹花卉紋飾,器足外撇,整體器型大方樸實,為定窯精品。
D34-002 北宋定窯白釉剔花執壺
桶式壺口並帶寶頂桶式蓋,寬扁弓形執柄,圓扁肩鼓腹,圈足外撇,並在肩部飾有彎曲口流,腹部周身褐彩並剔牡丹紋,工藝手法精湛,為定窯精品。
D13-009 北宋定窯白釉剔刻花磐口執壺
磐口,束頸,頸部以旋紋修飾,壺身溜肩,彎流弓形雙條執柄,壺身鼓腹,淺圈足。壺身通身滿工剔刻重瓣蕉葉紋修飾,器型素雅,釉色瑩潤,滿布酥光,胎骨堅密細緻,圈足底部剔刻有「尚藥局」款識,非常精美。
D13-010 宋定窯白釉龍鳳雙系執壺
此壺造型十分精美,壺身磐口,束頸,溜肩,鼓腹,腹部漸收臥足,口流與執柄分別以鳳首與螭龍塑型修飾,壺身肩部為倒蕉葉紋,壺身中部為開框寶蓮紋修飾,壺身下部圈足處以環繞蕉葉紋修飾,造型如此繁複,十分精美,尤為值得注意的是圈足內有剔刻「官」字款識,應為官家定製。
D0---002宋代定窯白釉鳳花壺
壺口飾為鳳首,弓形壺柄,短直流,壺身刻有開光式花卉紋,整器釉色靈動,胎骨糯白,為定窯之上品。
D0-017北宋定窯白釉葫蘆壺
高28.5釐米,壺呈葫蘆形,壺身以剔花工藝刻出纏枝牡丹紋飾,刀工流暢,富有立體感,配有印花盞, 竹節形弓形柄,折肩,鼓腹,肩上飾彎流,定窯特徵明顯,足略外撇,底漏半流,製作工藝繁而不亂,是定瓷中的精品。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聊到這了,歡迎添加關注「宋瓷擷趣(道勤閣古瓷鑑賞)「交流群,咱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