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發現新地球 坐飛船最快2700萬年才能到

2021-01-09 遊民星空

  據美國宇航局網站(NASA)消息,北京時間7月24日凌晨,天文學家確認發現首顆位於「宜居帶」上體積最接近地球大小的行星(代號為「克卜勒-452b」),這是人類在尋找另一顆地球的道路上的重要裡程碑。「克卜勒-452b」的發現使已確認系外行星的數量增加到1030顆。

新聞視頻——遊民字幕組出品:

  「宜居帶」(habitable zone)是指行星距離恆星遠近合適的區域,在這一區域內,恆星傳遞給行星的熱量適中,既不會太熱也不太冷,能夠維持液態水的存在。

  克卜勒-452恆星系統、克卜勒-186恆星系統與太陽系的大小比較。行星克卜勒-452b的軌道半徑為1.05個天文單位,幾乎與地球到太陽的距離一樣,公轉周期為385個地球日。

  「克卜勒-452b」位於地球1400光年的「天鵝座」方向,體積只比地球大60%。公轉周期為385個地球日,比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多出5%。其所圍繞的中央恆星無論大小、亮度都與我們太陽非常相似,年齡大約在60億歲,比太陽大15億歲。按照新視野號目前5.9萬公裡/小時的飛行速度,飛到「第二個地球」需要約2709萬年,而人類在地球上的全部歷史也不過200萬年,看來有生之年你我是不可能去那裡旅遊的了。

  目前,「開普-452b」的質量和組成還不清楚,根據之前的研究推測,像這樣體積的行星是巖石行星的可能性較大,還可能擁有厚厚的大氣層和大量的水,還很可能至今仍然有活躍的火山活動。

「克卜勒」望遠鏡採用什麼方法發現系外行星?

  當系外行星經過中央恆星前面的時候,會短暫遮擋一些光線,導致星光看起來變暗,「克卜勒」望遠鏡基於這點來判斷出行星的體積「克卜勒」望遠鏡採用「凌星」的方法對系外行星進行觀測。「凌星」是指在觀測者看來,行星從中央恆星前面經過的現象(類似於地球上的金星凌日和水星凌日)。當系外行星經過中央恆星前面的時候,會短暫遮擋一些光線,導致星光看起來變暗,「克卜勒」望遠鏡基於這點來判斷出行星的體積。

  「克卜勒」望遠鏡觀測的目標區域位於銀河系中的天鵝座和天琴座一帶,因為這個方向上的觀測較少受太陽等天體影響,有利於持續觀測。此外,這一區域內也存在較多的恆星及附屬行星。

  「克卜勒」望遠鏡觀測的目標區域位於銀河系中的天鵝座和天琴座一帶,因為這個方向上的觀測較少受太陽等天體影響,有利於持續觀測。

克卜勒裡程回顧:

  2009年3月「克卜勒」望遠鏡發射升空,這是美國宇航局首個尋找系外行星的太空項目。該望遠鏡不是圍繞地球運行,而是運行在尾隨地球的繞日軌道上,所以不會被地球遮蔽而能持續進行觀測。

  2013年5月,「克卜勒」望遠鏡由於反作用輪(Reaction wheel)故障,無法精確設定望遠鏡的觀測方向,因此被迫停止搜尋系外行星的任務。

  2013年8月,美國宇航局表示放棄修復「克卜勒」望遠鏡的工作,意味著該望遠鏡的主要使命已經結束。
在四年多的觀測期間,「克卜勒」望遠鏡產生了海量的觀測數據,發現了大量系外行星候選者。時至今日,科學家還沒有完成全部的數據分析工作。

相關焦點

  • 2700萬年是一個輪迴,人類註定無法避免超大規模滅絕
    根據發表在《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新分析,包括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和鳥類在內的陸生動物的大規模滅絕以大約2700萬年為一個周期,與之前報導的海洋生物的大規模滅絕相一致。這項研究還發現,這些大滅絕與小行星撞擊地球、火山熔巖噴發的破壞相關聯,為滅絕發生提供了潛在的證據。
  • 一顆小行星差點撞上地球,然而人類只提前1天才發現?
    (白色為小行星,藍色為地球)它也因此被稱為自人類開始追蹤太空物體運動以來,已知的最接近地球的小行星之一。而最讓人後怕的是,據華盛頓郵報報導,人類並沒有及時的捕捉到這顆不速之客,有關它的大小與路徑的信息甚至都在它飛過地球前僅幾個小時才公布的,墨爾本的觀測天文學家Brown表示「一度不知道它從哪來的」。
  • 580光年外發現超級地球,人類怎麼樣才能飛過去?
    2018年是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服役的最後一年,據了解它在服役的三十多年間一直為人類探索太陽系之外的行星世界,數據顯示僅是克卜勒這一架太空望遠鏡就在太陽系外發現了超過3000顆行星,並且在其中發現了不少類似木星和地球的星球。
  • NASA發現距離最近的「另一個地球」!條件如何?怎麼才能到達?
    關於宜居行星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現了,後期專業搜索行星的克卜勒望遠鏡發現的宜居行星都多的不要不要的,比如曾經熱乎了好一陣子的超級地球:克卜勒452b,很可惜它在距離1400光年以外,但此次發現的TOI 700 d行星卻不一樣,距離地球只有100光年,這使得各位暗淡下去的眼神有一次閃亮起來!
  • 人類目前最快的飛行器,飛到距離地球6光年的超級地球需要多久?
    在地面大型射電望遠鏡和環繞地球運行的太空望遠鏡觀測的基礎上,科學家們發現了越來越多有可能具備生命特徵的行星,那麼,如果這些發射升空的探測器,以最快的速度運行,能夠多久可以抵達到「超級地球」呢?目前飛行速度最快的探測器如果從地球表面運行的飛行器來看,目前速度最快的為美國宇航局研製的X-43A飛機,其飛行速度為11200公裡/小時,約合3.1公裡/秒,相當於音速的9.2倍,環繞地球赤道一周需要3.6個小時,在地球上這個速度已經相當快了,但是如果這個速度應用到航天領域,則基本上連龜速都談不上。
  • NASA發現新地球 孫燕姿的《克卜勒》已唱出一切
    7月23日,在歌手孫燕姿生日這天,NASA公布發現「新地球」!NASA(美國宇航局)通過克卜勒太空望遠鏡(KEPLER)新發現太陽系外行星克卜勒452b(Kepler-452b),這是首個與地球大小相近的「宜居」行星,跟地球的相似指數達到0.98。據NASA,克卜勒452b距離地球有1400光年,這也是近幾年來,克卜勒望遠鏡尋找到的最接近「另一個地球」的系外行星!
  • NASA聯播快訊兩則
    >周一 · 知古通今 | 周二 · 牧夫專欄周三 · 太空探索 |周四 · 觀測指南周五 · 深空探測|周六 · 茶餘星話| 周日 · 視頻天象翻譯:汪榮鑫校對:牧夫校對組編排:陶邦惠後臺:庫特莉亞芙卡 李子琦 徐⑨坤原文連結:https://go.newsfusion.com//nasa-news
  • 從太空中看地球的夜景,你能發現國家間的巨大差異...
    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們最近發布了一組自外太空所拍攝的最新的全球夜景圖,這是迄今地球上人類居住分布最清晰的複合圖。新的全球夜景圖,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張人類全球活動的獨特視角。研究地球的夜景,可以研究城市的擴張,監測光的強度,可以估計能源的使用以及人類的經濟活動。
  • 人類最快的飛船需要多久才能走完一光年?
    而隨著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交通工具越來越發達,速度也越來越快,正是有了不斷提升的速度,人類才能夠走遍地球,探索地球的奧秘,才能夠脫離地球的束縛,走出地球探索宇宙的奧秘。可見,速度對於人類文明前進的重要性,而在人類現在科學理論下,速度不是無限提升的,它有一個極限值,那就是光速。與光速相對應的則光年,可能有人會問了:一光年有多遠?
  • 地球上一場真實的「冰與火之歌」,被科學家們證實了!
    新發現的隕石坑位置。來源:參考文獻[1] 格林蘭冰原下發現的這個直徑不少於31千米的Hiawatha隕石坑是地球上已知的25個最大的隕石坑之一,而且還是地球上這一規模的隕石坑中唯一一個形態保存良好,沒有完全被地質侵蝕抹平,至今尚能觀察到凹陷地形的隕石坑。 這個「深藏不露」的隕石坑,究竟有多少年歷史了呢?
  • 科學家發現「新地球」—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NASA´s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re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比地球稍大一點的世界,它圍繞著一顆距地球約31秒差距的明亮恆星旋轉。這是TESS發現的第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位於其恆星的宜居帶。
  • 光的速度這麼快,到地球卻這麼慢
    引子:太陽絕對算得上是宇宙中最重要的一個存在,那麼對於太陽距離地球究竟有多遠呢?如果以光速的速度去進行的話自從你離開地球飛行大概8分鐘20秒左右你就可以達到太陽表面的附近,所以說對於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其實並不算特別的遠。
  • NASA旅行者1號和2號飛船的主要成就
    1977年至1990年期間,特派團取得了以下成績:第一艘飛越太陽系外四顆行星的宇宙飛船(旅行者2號)第一次發現四顆外行星(都是宇宙飛船)的多顆衛星的任務:木星3顆新衛星土星4顆新衛星天王星11顆新衛星海王星6個新衛星第一艘宇宙飛船飛越四顆不同的目標行星
  • 美俄科學家到底發現了什麼?不約而同要摧毀月球,地球才能安全?
    比較幸運的是美國人後來取消了這個計劃,因為這會汙染月面,使得未來在探索月球時候遭遇到難以想像的困難!這個計劃還是卡爾薩根去世後整理其生平才被發現,看來薩根同志的保密原則執行的相當到位!這條新聞的作者表示,是俄羅斯科學院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在例行記者會提出,有關月球引力對地球影響的研究報告,並向俄羅斯國務委員會提出的建議,這表示並不是謠言!但這是不是謠言和能不能執行是另一回事情!以地球的運載能力,能將那麼多核彈運到月球嗎?
  • ​NASA黑幕!!震驚!!巨人的世界!!!異星生物在地球失落的傳奇?
    史波利說,老人告訴他,他們家族的盜墓行動都是在真主保佑下進行,而所有從墓穴中竊取到的物品都能出售,唯有「巨人手指」除外,「『巨人手指』對老人和他的家族來說,似乎有很重要的意義。」雖然無緣再見「巨人手指」一面,但史波利仍深深被古文明吸引而無法自拔,他開始進行古文明的研究,除了鑽研有關「史前巨人」的史籍文獻,也曾偷偷潛入在2007年被列為「世界新七大奇景」的吉薩金字塔群中。
  • 「另一個地球」被找到,NASA又有新發現,人類該如何抵達?
    在眾多的宜居行星中,克卜勒452b應該是最知名的一顆了,它位於天鵝座中,直徑約是地球的1.6倍,距離地球1400光年,圍繞著運轉的恆星也與太陽相似,而且從克卜勒452b與主星的距離來看,也與地球和太陽相似,這表明,克卜勒452b的上面,極有可能存在著液態水和大氣層,也非常有可能存在著地外生命,或許是智慧生物。
  • NASA發現一顆近地行星,據地僅僅2.2萬公裡,是否會進入地球呢?
    地球周圍每時每刻都會有小行星掠過地球,一些小行星受到地球引力捕捉,有可能會進入地球陸地。今年的9月18號,NASA宣布發現一顆近地小行星,它直徑大約在5米到10米左右,目前正在加快向地球附近移動,這個小行星被科學家命名為2020SW6,科學家擔憂的並非是這顆小行星進入地球的影響,而是按照它的原本軌跡運行,有可能會進入大氣層,形成一場流星雨。
  • NASA有重大發現,太陽活動出現新變化,地球或告別「小冰河期」!
    NASA有重大發現,太陽活動出現新變化,地球或告別「小冰河期」!在2019年到2020年的過渡階段,科學家們一直在討論一個很有爭議性的問題,地球會進入小冰河時期嗎?其實影響地球環境的因素有許多,例如太陽黑子的活動、冰川融化等等。
  • 關於「流浪地球」,我想聊聊大家沒說過的
    1月11日,春節檔電影開啟預售的第二天,《流浪地球》的預售票房排名倒數第一;2月5日,《流浪地球》上映當天票房排名第四;上映第3天,《流浪地球》已經成為單日票房冠軍,比《紅海行動》快了4天。從倒數第一到正數第一,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逆襲」。
  • 天文學家又有新發現!第二地球被發現,人類未來移民有望?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相信人類並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文明,也不相信除了地球之外,宇宙中再也沒有其它的星球存在著生命。雖說人類至今仍沒有任何的發現,不過,這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相信早晚有一天,人類會找到在宇宙中的「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