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慧:脫貧路上,繪出一抹「檢察藍」

2021-01-18 網易

  脫貧路上,繪出一抹「檢察藍」

  ——記全國脫貧攻堅獎貢獻獎獲得者龍慧

  初冬時節,三師五十一團九連群眾文化娛樂廣場依舊歡歌笑語,廣場周圍一排排房屋在陽光照射下格外醒目,幾名老人在廣場上鍛鍊身體……雖已回到位於烏魯木齊市的原工作單位,但連隊裡的那些人、那些事,龍慧還是會常常想起。

  龍慧是兵團檢察系統幹部,2018年1月,她主動請纓參加「訪惠聚」駐連工作,擔任兵團檢察院駐五十一團九連「訪惠聚」工作隊隊長、連隊黨支部第一書記。今年10月,龍慧獲得全國脫貧攻堅獎貢獻獎,成為兵團唯一獲此獎項的扶貧幹部,用實際行動在脫貧攻堅路上繪出一抹「檢察藍」。

  兩年多來,龍慧帶著工作隊和連隊黨支部拔「窮根」、摘「窮帽」,通過抓基層組織建設,制定「一人一策」脫貧措施,成立勞務公司、打造集體經濟產業、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積極推動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民生扶貧,切實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困難,讓九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9年年底,九連全面實現脫貧。

  夯基礎聚人心,做基層黨組織的「領頭雁」

  五十一團曾是兵團深度貧困團場,九連是集體所有制連隊,基礎設施薄弱,群眾收入較低。

  駐連後,龍慧決定以黨建為抓手,把抓黨建促脫貧作為首要任務。她發動群眾從全團推薦有責任心、敢擔當的年輕人上崗,連隊「兩委」成員全部為大專以上學歷。

  在工作中,龍慧堅持缺什麼、補什麼,對連隊「兩委」成員手把手「傳幫帶」,規範「四議兩公開」程序,修訂完善連規民約,以制度建設確保黨的政策在基層落地生根。她注重把優秀中青年作為考察培養對象。同時,工作隊還要求隊員力爭每人考察培養3名入黨積極分子,一對一、點對點培養發展黨員,為基層黨組織不斷輸入新鮮血液。駐連以來,連隊黨支部收到入黨申請書87份,培養入黨積極分子20人,發展黨員6人。

  2018年以來,九連連續兩年被評為團場「先進黨支部」,連隊黨支部和群眾的心越貼越近,群眾對連隊「兩委」的滿意度越來越高。

  用真心換真情,作職工群眾的「貼心人」

  「當初你們送的扶貧羊,現在都產下羊羔了,我們生活也一年比一年好了。」11月19日,滿臉笑容的五十一團九連群眾早爾古·吐孫在電話裡向龍慧表達著感謝。

  今年5月,龍慧結束「訪惠聚」駐連工作,回到原單位,但她和早爾古·吐孫一家仍保持著聯繫。

  早爾古·吐孫的丈夫常年臥病在床,兒子在家待業,女兒在上初中,家裡沒有穩定的經濟收入,生計難以維持。

  2018年,工作隊通過全面摸排了解情況,將早爾古·吐孫一家列為精準扶貧對象。龍慧想辦法幫早爾古·吐孫的兒子找到了工作,幫早爾古·吐孫申請到了一份公益保潔工作。2019年,早爾古·吐孫一家搬入新房,家庭年人均收入也達到2萬餘元,一家人的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

  九連群眾司比奴兒·艾山是新疆農業大學學生,家裡經濟條件比較困難。2018年8月的一天,龍慧走訪時,司比奴兒·艾山向她求助,希望工作隊能給予一些幫助。當時,江門市檢察院來看望工作隊,問及有何困難時,龍慧說:「工作隊沒有困難,可是我們連隊的孩子有困難……」

  沒過多久,一筆3.5萬元的資助困難家庭大學生的專項資金到位了,司比奴兒·艾山如願領到了1萬元助學金,連隊的其他4名大學生也分別領了3000元至8000元不等的助學金。

  龍慧還聯繫雲南雲天化農資有限公司出資10萬元為連隊援建農家書屋,改變了連隊群眾沒有文化活動陣地的局面。

  「群眾就是我的家人,他們的事就是我的事。」入駐九連以來,龍慧始終把解決群眾的困難擺在第一位,用實際行動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

  「一人一策」,當好脫貧攻堅「主心骨」

  針對貧困戶中老弱病殘較多的情況,龍慧和連隊黨支部綜合分析連隊經濟結構、生產特點和貧困戶個人情況後,確定「就業為主、養殖為輔、社保兜底」的脫貧工作原則,制定「一人一策」脫貧措施,形成「一戶多措」增收途徑,確保了2019年全面實現脫貧。

  為激發群眾的生產積極性,龍慧安排在每周一連隊升國旗儀式上選派「脫貧之星」現身說法,以身邊事帶動身邊人,營造良好的致富增收氛圍。她還組織貧困戶召開座談會,幫助群眾消除懶惰思想,督促穩定就業,目前,九連基本實現一戶一就業。同時,龍慧還督促連隊黨支部認真落實扶貧政策,對於確實無法就業或養殖的孤寡老人等,做好幫扶和補助。

  九連農業種植結構單一,土地利用率低。針對這一現狀,龍慧和工作隊鼓勵連隊群眾調整種植結構,種植果樹,套種萬壽菊,有效提高了種植效益。今年,九連萬壽菊試驗田可實現戶均增收1.43萬元。

  龍慧說:「連隊職工群眾要脫貧,最需要的就是產業,沒有產業支撐,脫貧就不牢靠。」

  2018年3月底,在龍慧和工作隊的幫助下,老黨員阿不都熱依木·買買提註冊的五十一團首家勞務公司正式掛牌。龍慧前後5次到巴楚縣與當地相關部門對接,了解情況,勞務公司成立第一年就輸出勞務422人次,人均增收9076元。2019年8月,經龍慧聯繫的新疆冠農股份公司決定出資購買連隊待產能繁母羊,助力群眾增收。工作隊還出資作為集體經濟入股,幫助連隊成立了久玖專業養殖合作社。

  龍慧的手機裡一直保存著自己製作的電子音樂相冊,都是她在九連時的難忘瞬間。「每一張照片都記錄著我在連隊工作的點點滴滴,看到這些讓我感到自己的付出很值得,同時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龍慧說。(兵團日報記者 秦俊偉 實習生 吳龍芳)

  來源:兵團日報

  編輯:張宇帆

  責任編輯:夏振忠 劉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800多個日日夜夜的堅守——記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貢獻獎獲得者龍慧
    龍慧說,白天走到外面,群眾看到她,根本不願搭理。「一個從校門到機關的女幹部,沒資金、沒項目、沒資源,到連隊來能幹啥?」聽到類似的嘟噥,讓她晚上輾轉反側。  過了兩三天,龍慧冷靜下來,她覺得,「既來之,則幹之,如果基層形勢好,組織也不用派我們來。」  為了摸清民情,龍慧帶著工作隊挨家挨戶走訪。
  • 「藍白CP」繪出最美逆行
    「藍白CP」繪出最美逆行 2020-04-09 2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南:「檢察藍」用心用情描繪「海洋藍」
    「檢察藍」用心用情描繪「海洋藍」 海洋檢察公益訴訟的海南實踐 海南依海而立,是全國管轄海域面積最大的省份。海南檢察機關以公益訴訟為抓手,做好海洋生態環境「守夜人」。
  • 「檢察藍」守護「海洋藍」
    為守護湛江的碧海藍天,近年來,湛江市檢察機關堅決貫徹市委和上級檢察機關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深入開展「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服務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不斷加大海洋環境監督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以「檢察藍」守護「海洋藍」,為海洋環境保護貢獻檢察力量。
  • 【決勝小康 故事繪】西安區扶貧辦於俊龍 在扶貧路上灑下真情
    【決勝小康 故事繪】西安區扶貧辦於俊龍 在扶貧路上灑下真情 2020-12-11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讓黨旗成為扶貧路上最亮的那一抹紅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58同城作為國內網際網路生活信息服務平臺,主動肩負起社會使命,通過企業黨組織——北京58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黨委凝聚起青年黨員的力量,勇當先鋒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用青春與熱血詮釋初心與使命,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帶貨「主播」哪家強?
  • 脫貧路上的喜德人
    科教頻道《人物·故事》欄目精心策劃、重點打造的系列片《脫貧路上的喜德人》選取了四位奮戰在當地脫貧攻堅一線的代表。 他們有的是「文化扶貧」的當地非遺項目的傳承人,有的是駐村第一書記,有的是「扶貧先扶智」的村幼教點輔導員,有的是探索「城鎮扶貧」的企業工會主席。
  • 【脫貧攻堅】脫貧路上的喜德人·王麗
    【脫貧攻堅】脫貧路上的喜德人·王麗 2020-09-30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汝州市檢察院駐村幹部時智峰:韶華不負檢察藍 情滿脫貧致富路
    傍晚時分,群眾趁著太陽能路燈亮光來到村部文化廣場,沿著太極八卦陣愛心文化遊園小路漫步,欣賞村部周圍美景,還能聽到扶貧車間機器加工的聲音……時智峰,男,1981年4月出生,籍貫河南汝州,漢族,中共黨員,本科文化,2005年8月份到汝州市人民檢察院工作,現任檢察技術信息科科長。
  • 韶華不負檢察藍 情滿脫貧致富路——駐村幹部時智峰的幫扶事跡
    時智峰,男,1981年4月出生,籍貫河南汝州,漢族,中共黨員,本科文化,2005年8月份到汝州市人民檢察院工作,現任檢察技術信息科科長。時智峰同志三次榮獲「平頂山市優秀檢察幹警」、被平頂山市檢察院記「個人三等功」三次、連續四年被評為汝州市扶貧工作先進個人、汝州市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時智峰同志用執著的信念,務實的行動,認真的態度突出檢察扶貧力量,造福全村群眾,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 【地評線】桂聲網評:中國扶貧在路上描繪時代畫卷
    《中國扶貧在路上》歷時3年拍攝,行走46845公裡,採集1326個扶貧故事,最終收錄11省21個扶貧案例,展開了中國扶貧工作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這是一幅描在中國藍天下的逐夢畫卷,這是一幅繪在中國大地上的奮鬥畫卷,這是一幅畫在廣大人民心中的幸福畫卷。《中國扶貧在路上》用樸實的畫面、真實的故事、動人的旋律,記錄了中國拼搏奮鬥的歷程,為世界減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人類社會裡程碑式的成就。
  • 抗「疫」一線的檢察藍大叔和歐巴
    「藍」朋友 戰「疫」情,檢察藍一直在堅守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 涇陽縣人民檢察院的幹警一直衝鋒在抗疫前沿 今天,隨小編來看看涇陽檢察的大叔和歐巴!
  • 【地評線】「中國扶貧在路上」記錄了人類社會裡程碑式的成就
    近日,由人民日報社出品的扶貧紀錄片《中國扶貧在路上》,在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首發,並將在全球多家媒體播出。紀錄片攝製歷時3年,從全國近1000個扶貧典型中篩選出21個典型案例,分為《減貧之路》《扶貧智慧》《志啟未來》3個篇章。
  • 【脫貧攻堅 巾幗擔當】馬成粉:脫貧路上的苗族媳婦
    【脫貧攻堅 巾幗擔當】馬成粉:脫貧路上的苗族媳婦 2020-12-09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攻堅路上的人們——追夢人
    身殘志堅仍昂揚向前身患重病仍不屈命運遭遇重創仍追逐夢想自強不息的生命火光在脫貧攻堅戰場上
  • 檢察藍,三分院新人已就位!
    大家好,我叫馮嘯天 很榮幸能在這裡開始我的檢察職業生涯 對行政行為的監督是檢察機關的主要職能之一,也是我立志想要從事的事業,希望在三分院老師們的指導下,自己能早日為我國行政檢察的建設貢獻綿薄之力。 大家好,我是林嘉穎 讓檢察藍成為青春歲月的亮麗底色
  • 脫貧路上最美笑臉③丨鼎城劉光平:坎坷路上不言棄 脫貧路上果飄香
    編者按:漫漫扶貧路,濃濃民生情,脫貧攻堅最大的目標就是讓貧困群眾增收致富,扶貧路上最美風景就是脫貧群眾的一張張笑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為進一步豐富和展示常德脫貧攻堅的奮鬥成果,引導貧困群眾樹立自立自強、不甘貧困、脫貧致富的意識,展現貧困群眾積極向上、脫貧光榮的精神風貌,紅網常德站從11月份開始,將推出「脫貧路上最美笑臉」系列報導,用貧困群眾發自內心的笑容、文字、視頻講述他們的故事。劉光平種的柚子今年已經大獲豐收,他說「我的柚子又大又好」。
  • 昆明市政協系統唱響脫貧「大合聲」 助推「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
    全省政協系統「六個助推」「九個一活動」行動啟動後,昆明市政協迅速行動,成立了以主席熊瑞麗為組長的助推行動工作領導小組,精心繪就「路線圖」「任務書」「時間表」,動員全市政協組織、政協委員和社會力量,圍繞「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攻堅總目標,以東川區、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3個國家級貧困縣(區)為重點,深入開展助推行動,取得了實實在在成效。
  • 【脫貧·行動】群眾「點菜」~政府「下廚」~阿壩州繪就產業扶貧...
    【脫貧·行動】群眾「點菜」~政府「下廚」~阿壩州繪就產業扶貧美麗畫卷!產業扶貧是解決貧困地區群眾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手段,也是脫貧的必由之路。今年以來,阿壩州將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頭戲、主戰場,全面實施「一戶一策」精準到戶扶貧政策措施,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產業扶貧新模式,構建起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的產業基礎。
  • 茉莉花都繪新景 致富路上譜新篇
    【原標題】茉莉花都繪新景 致富路上譜新篇——橫縣高質量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零慧蘭 攝)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橫縣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發展機遇,舉全縣之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整合全縣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約8.87億元投入脫貧攻堅工作;累計脫貧14139戶49641人;56個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現行標準下,全縣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從5.6%下降至零,為橫縣與全國、全區、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