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剛剛提升為二營副營長的沙子呷回到大涼山休假,兒子要開學,閨女從生下來長到三歲只見過父親一面,父母希望沙子呷陪著去成都看病,次果提出了久藏心底的奢望:補拍婚紗照。沙子呷當即表態,一切要求照單全收。
06
沙子呷在飛彈陣地已經拼了十八年。十八年間,沙子呷和他的戰友們轉戰了祖國東南西北的十幾個工區,完成的都是中央軍委直接批准的「國字頭」項目,哪一項都是急難險重任務。
2005年,剛完成東部地區施工任務還沒來得及休息,上級一聲令下,連隊再次轉戰高原雪域執行任務。該工區海拔三四千米,「風吹石頭跑,四季穿棉襖;六月暴雪飛,七月降冰雹」是這裡的真實寫照,被當地人稱為「生命禁區」。
由於海拔高,這裡早晚溫差大,長時間風吹雪打,官兵們的嘴唇都裂開了一道道血口子。到了夜裡,血把嘴唇緊緊粘在一塊兒,早晨醒來一張嘴,嘴唇又被撕裂,鮮血直流,疼痛難忍。吃飯更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高原缺氧, 一吃飯就像背了幾十斤重物一般喘不過氣來。
強烈的高原反應讓大家整天頭痛欲裂,頭暈嘔吐。不僅如此,這裡的飲水含氟量高、鹽鹼性大。全連的一百多號官兵初到高原就拉了一個多月肚子,搞得一個個面黃肌瘦。
但這種考驗還只是開始,從炸開山體那一刻起,才體驗到了真正的艱難。隨著向斷面深處掘進,大家的身體極限就接受更高的挑戰。兩腿酸軟無力,兩隻眼珠直往外凸,太陽穴鑽心地疼。一直不停地往前掘進是辦不到的,戰士們只能掘進10來米就停一停,每前進一米,幾乎就要疲憊地四肢大張躺倒在地上,心臟的跳動聲自己能聽清楚,嘴更是合不攏,如拉風箱般不停地喘著粗氣。
沙子呷回憶說,我這樣在川西高原生活過的人都明顯快堅持不下去了,大家的身體耐力已經達到了頂峰,心臟仿佛要爆裂。
高原環境下施工,機械裝備因為缺氧趴了窩,施工會戰接連受挫。針對高原寒區與內地相比裝備降效的實際,沙子呷和戰友們一起對主戰裝備進行了高原性能改造,加裝了渦輪增壓器,採用電控加溫裝置,對油路、水路和油箱自動加溫,有效緩解了機械裝備「缺氧」之痛。
首次夜間被復施工時,溫度低至零下40℃,混凝土瞬間凍成了冰疙瘩,沙子呷同技術骨幹一起摸索出嚴寒堅冰裡的「加熱法」、低溫條件下混凝土攪拌技術和水管防凍技術等新工法,成功破解了低溫冰凍條件下的被復難題,還創造了高原寒區施工新紀錄。
07
次果一個多月沒有接到沙子呷的信和電話。
幾次欲言又止後,對沙子呷的母親提出了請求:媽媽,我們去看看呷吧,我很擔心。母親二話沒說就同意了次果的要求,決定領著兒媳婦去一趟高原。但母親也給次果提了一個要求:事先不給沙子呷打招呼,突然襲擊。
沙子呷的母親和妻子
兩個從來沒有走出過大山的彝族女人背著一背簍牛肉乾巴、蕎面饃饃、核桃就出了門。她們手裡握著沙子呷最後一次來信的信封,裡面裝著在路邊賣烤土豆和山貨掙來的路費,坐了汽車坐火車,經過多次轉車,行程數千公裡。最後步行了好久才找到了沙子呷連隊施工的工棚。
沙子呷沒有在工棚。母女倆忘記了旅途勞累和高原反應,她們被沙子呷掛在房間裡滿是泥漿的衣服驚呆了,娘倆半天沒能講出一句話。一個小時後,已經得知了消息的沙子呷衝回了房間,他的背後還站著如同雕塑般的戰友。
次果出發時曾打算見面時為沙子呷買一束歌裡唱的格桑花或馬蘭花,可腳下的高原不是大涼山,除了駱駝剌什麼也沒有。母女倆和沙子呷沒有擁抱,沒有親熱,就站在燒了爐子的屋子裡靜靜的站著,四雙眼睛呆呆的盯著沙子呷和和戰友們臉上的高原紅、身上的泥水出神。
但是,母親最終沒有忍住心中的疑惑,含著淚水質問兒子:呷,你真的是在當兵嗎?當兵的不是打槍操炮嗎?你這當的是什麼兵啊?這天晚上,連隊特意從當地牧民家買了一隻羊為次果母女接風,連長指導員向沙子呷的母親和次果講了這支部隊肩負的使命任務。
第二天,次果和母親忍受著強烈的高原反應,開始為官兵們一件一件清洗滿是泥水的衣服,晾乾,摺疊好,整齊地碼在鐵皮柜子裡。第四天臨走時,母親告訴沙子呷,咱們寨子裡的黨員個個都愛黨愛國,你是黨員就不能給黨丟臉,無論今後遇到多大困難都要記住,你是黨員。沙子呷當即保證:在部隊一天,就幹好二十四小時。
彝鄉謠曲比阿烏 - 美麗綻放
第四天,次果和母親離開了工區。火車經過蘭州見到黃河那一瞬間,母親再也沒有忍住淚水,還輕聲唱起了彝族歌曲。次果說,那次高原行之後,她下定決心,今後家裡的事再也不讓呷操心。她還說,她與呷的愛都存在眼睛裡藏在心裡。
母親回家後將全家人召集起來開會,向大家介紹了兒子在部隊的情況。立下規矩:今後任何人不準向沙子呷講家裡的困難。
母親和次果離開工區後,沙子呷也給自己立下規矩:每三天給家人打個電話,打不通電話每半月給家裡寫封信。
08
沙子呷不僅執著善良,還很較勁。在西北某工區坑道口部被復施工時,沙子呷是副排長。一天晚上,天氣十分寒冷。沙子呷為大家分工完畢後,大伙兒便迅速走進支模作業面,開始了一晚上的生死較量。
「一二、一二……」官兵抬著800多斤重的鋼模板,嘹亮的號子迴蕩在坑道。一塊塊鋼模板立了起來,好似給圍巖鑲嵌上了一道「鋼鐵屏障」。
時針指向凌晨2點,支模作業已經進行到了拱頂。作為施工現場負責人的沙子呷卻顯得有些心神不寧,腦子裡突然想起了剛下連隊時犧牲在施工現場戰友的情景。多年與石頭打交道的經歷,讓他有了一種難以名狀的「第六感」,在他看來,這種無法用科學解釋的預感並不是好兆頭。
心裡犯著嘀咕的沙子呷,一邊看著幹得熱火朝天的作業面,一邊暗自盤算:高原天氣這麼寒冷,作業面加固焊接部位容易熱脹冷縮,新兵經驗不足,又是夜班高空作業……
雖然心中的預感找不到明確源頭,一向膽大心細的沙子呷還是叫停了正在進行的作業,統一帶隊到10米開外的空地上打個盹,自己則準備同幾名骨幹分析原因、排查隱患。
這時,身後突然傳來「哐當」一聲!沙子呷和班組成員趕緊扭頭,一群人眼瞅著一根水平梁突然從數層樓高的拱頂砸下,隨後一陣「轟隆」聲響起,原本加固好的水平梁、立柱和模板一股腦兒全被從高空拍下,整個拱頂模板瞬間坍塌。
眼前的一幕著實把大家驚出一身冷汗!回過神來,一名戰士心有餘悸地說,如果沒有「呷子哥」叫停,我們都被模板拍成肉漿了。
這驚魂的一幕給沙子呷和施工班組敲響了警鐘!經過一番查看,發現原來是在點焊的情況下,接口因熱脹冷縮出現斷裂,造成水平梁掉落、模板脫落。
清理完現場後,沙子呷帶領班組人員連夜修改施工方案,對高寒天氣下支模加固標準進行了規範,確保後續施工安全推進。
09
沙子呷的父母很熱情好客。沙子呷入伍時,他家在門前支起大鐵鍋燉坨子肉宴請鄉親。沙子呷入黨的消息傳回村裡後,母親又在家門口支了大鐵鍋,陳老兵領著全村人吃肉喝酒跳舞歡鬧了一夜。
沙子呷與母親羅子各、哥哥沙子從、妻子莫小梅、弟弟沙爾呷
再後來,沙子呷的家從山裡搬到了公路邊,泥土房變成了磚房,家裡更是年年有喜。父親索性將院子裡的場院鋪成了水泥地,還特意買了一口能燉兩隻羊的大鐵鍋。酒擺桌上,碗放灶臺,大家唱累了跳餓了拿起碗就吃。父親說,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黨的領導好,兒子盡心盡力為國家做事,我們活得好。
但沙子呷不能像父親和哥哥弟弟們那樣享受生活,他仍在荒無人煙的地方「打仗」。
他的頭上戴了兩個「緊箍咒」,一個是「寧願身上掉層皮,不讓飛彈等陣地」,一個是「我們能打仗嗎?我們能打勝仗嗎?」因為緊迫感和責任感的驅使,他當兵十八年休假不到十個月。他很自豪,他在為祖國盡忠!
2014年,三連連長沙子呷奉命帶隊馳援駐北京某工區。
沒來得及休息,沙子呷就帶領大家立即投入到緊張的會戰中。面對超大跨度被復作業面,他主動請纓,誓要拿下這隻「攔路虎」。一時間,焊花飛濺、號聲震天,編筋、支模完畢後,沙子呷光著膀子,第一個鑽進了拱頂。
混凝土不斷散發著熱量,狹小的拱頂作業空間內溫度高達40攝氏度,官兵們身上只穿了短褲戴著安全帽,仍然汗如雨下。手拿搗固棒的沙子呷,在狹窄的被復層中穿梭。
沙子呷「拼命三郎」的精神讓大家士氣大振,不管多累多疲憊都沒有一人退怯倒下。副連長袁興生病在衛生隊打吊瓶,輸完液就往工地上跑。全連官兵晝夜鏖戰,終於提前3個月完成了任務,三連「爆表」的戰鬥力消息不脛而走,讓兄弟單位見識了「鐵人」沙子呷的厲害。
連隊撤離時,駐京的兄弟單位領導找到沙子呷想讓他留下來,許諾留下後家屬和小孩可以隨軍進京,沙子呷不假思索就婉拒了。
10
沙子呷任三連連長時有句口頭禪:「三連出品,必是精品」,這句話叫得響亮。
2015年6月的一天,沙子呷上工地檢查夜班情況,發現側牆底部有一部分土工布焊接不牢固,裂開了一道3公分長的口子。見沙連長盯著土工布目不轉睛,現場負責的帶班骨幹趕忙解釋:裂縫在底角部位,只3公分,不影響工程質量。
別說三公分,一公分也不行!愛較真的沙子呷態度堅決,堅持要求將模板拆除,把土工布重新焊接。他說,飛彈武器價值連城,陣地工程要求萬無一失,如果質量出了問題,就是歷史的罪人!
2016年8月,旅裡集結6個連隊在二營工區開展施工會戰,通道內鋼模臺車拆卸成了「卡脖子」任務,已升任營長的左劍軍急得直跺腳。
上次咱們拆鋼模臺車用了四天,這次你們看看誰有辦法兩天拿下?召開碰頭會時,左劍軍召集連隊主官商討對策。有連長說,鋼模臺車有上千個零件,兩天拆完根本不可能。另一個連長提出,鋼模臺車重達20多噸,光轉運模具就需要兩個班作業……時任三連連長的沙子呷主動請纓,如果讓我們幹,只需要一個夜班!熱鬧的會場,頓時鴉雀無聲。
聽到沙子呷放出的「狂言」,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地掃向了他。左營長滿臉懷疑地提醒:沙子呷你可別吹牛,這活兒沒你想得那麼好幹。
交給我,明天早上驗收!沙子呷信心十足。
軍中無戲言,咱倆打個賭,你們若真完成了,我給三連調休一天,要是完不成,三連停休一天。左營長立刻與他定下「賭約」。
受領「戰鬥任務」後,沙子呷立即返回連隊,帶著施工經驗豐富的王勝東班組來到鋼模臺車作業面,他將作業班組官兵分成卸螺絲、拆模板、吊卸搬運三組,從收縮液壓系統、拆牛腿支撐到吊卸模具、搬轉倒運,按照先後順序進行作業。
凌晨6點左右,這臺20多噸重、上千個零件的鋼模臺車順利拆卸完畢。白班上班時,左營長趕到施工作業面,偌大的鋼模臺車竟在一夜之間被拆卸轉運至新的作業面。左營長和全營官兵為沙子呷所在連隊熱烈鼓掌。
11
2017年9月,剛剛提升為二營副營長的沙子呷回到大涼山休假,兒子要開學,閨女從生下來長到三歲只見過父親一面,父母希望沙子呷陪著去成都看病,次果提出了久藏心底的奢望:補拍婚紗照。沙子呷當即表態,一切要求照單全收。
沙子呷與妻女
但誰也沒想到,旅裡接到了火箭軍緊急通知:陣地峻工時間提前。十八年來,沙子呷已經是第七次在休假時提前召回,而這次,只休了六天假。
回到陣地後的一天下午,沙子呷上工地與白班交接完工作,來到三連爆破作業面查看情況時,沙子呷總感覺有什麼地方不太對勁。
你聽聽有沒有滴水的聲音?沙子呷問一同過來查看現場的副連長屈湖森。屈副連長一臉茫然:沒有滴水聲呀!此時,沒弄清楚情況的沙子呷心裡很不踏實,又叫來正在作業面帶班的班長王勝東,再次詢問有沒有聽見滴水的聲音。一臉懵圈的王班長望著拱頂聽了又聽,肯定地搖了搖頭。
恰巧到了飯點,白班人員陸續走出坑道吃飯。已經走出坑道的沙子呷心裡不託底,領著屈副連長和王班長又返回了施工斷面察看情況。王勝東堅持認為掘進斷面石質比較好,不會出情況。
沙子呷沒有講話,回想以往的塌方徵兆,他又隱約聽到滴水的聲音,可就是沒發現水從哪裡滴出來的,便又問王勝東:聽沒聽到滴水聲?王勝東回答:真沒聽到!
幾個小時後,夜班施工展開,戰士們正在出渣,始終對滴水問題不放心的沙子呷,再次來到作業面,用強光手電仔細檢查了兩遍拱頂,猛然發現拐角處正往外冒渾水。
快撤!隨著沙子呷的一聲呼喊,現場人員迅速扔下工具就往外跑,正在排險的副班長劉小波卻一時不知所措,嚇得扔下排險杆怔在原地,沙子呷見狀立即上前,一把拉著他夾在腰間跑出了作業面。人員裝備剛撤出,只聽見一聲巨響,巨石裹著泥沙從拱頂塌落下來,瞬間填滿了作業面。
若不是沙副營長細聽善辨,後果不堪設想。事後,塌方圍巖得到了處理。沙子呷又帶著技術骨幹制定出採用《三層弧形拱架支護》方案,經過近4個月的支護作業,順利穿越險區。
攝影:劉明松 方雷 魏玉麟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