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幅「真假山水畫」,演出一代宗師爭議的雙面人生,董其昌首登中國戲劇舞臺

2021-02-19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訂閱號

從張居正、戚繼光,到袁崇煥、魏忠賢,這些明朝那些事裡的大正派、大反派,也都成為全劇主角董其昌有所牽涉的「編外人物」。

大官方之祥向「九千歲」魏忠賢獻畫,請董其昌捉刀潤色……不料一代畫壇宗師,竟有意無意地弄傷自己手指,讓這幅「真假山水」不了了之,但也不可避免地與這位後來的巡撫大人結下梁子。

這一正反角色的戲劇衝突,肇始於22日晚起首演三場的原創大型歷史話劇《董其昌》。這是董其昌這個古今皆受爭議的人物首次登上中國戲劇舞臺,也是上戲實驗劇場因疫情封閉約5個月後的首批演出劇目。

董其昌是從今上海松江走出來的「華亭畫派」傑出代表,創作出《巖居圖》《秋興八景圖》《晝錦堂圖》等經典作品,兼有顏骨趙姿之美,提出並倡導「南北宗」論,影響之後300餘年文人畫創作。然而,翻閱明代以來的諸多史料記載,無論是藝術主張還是畫品私德,卻是各有說辭、褒貶不一。對於董其昌在中國畫圈子裡的「兩面性」,如何用戲劇的形式來演繹?

事實上,劇中描繪出董其昌雙面藝術人生的畫作,不止給宦黨魏忠賢這一幅「真假山水」。正所謂: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亂真——

劇情從年過古稀的董其昌晚年開啟,他突然不惜重金購買自己先前的畫作。這一舉措,不僅引來明末大儒、其摯友陳繼儒等的疑慮,更令他的家人無法接受。是一向工於擬古、博採眾長的他,想要在畫風上有新的突破,從舊作中尋找靈感嗎?還是,他想循此找到當年專為他代筆的惺惺相惜的弟子兼好友莊鶴同?

當莊鶴同一去20年後重回董府時,董其昌嘆出那幅被贖回的山水舊作確實是「鶴同代筆」。往事不僅如此簡單,令莊鶴同想不到的是,老師董其昌也曾為自己「代筆」。原來,當年董其昌瞞著莊鶴同,從府上送畫參賽「品鑑會」,那幅摘得頭牌的署名「莊鶴同」的山水畫,實際上是董其昌親筆所作。

師徒相互代畫,令旁人難辨真假,也令兩人產生矛盾。究其背後,卻是「董其昌就是董其昌」「莊鶴同就是莊鶴同」的藝術個性試探。正如臺詞有言,「你我論畫就好」——「我厭倦了畫裡有王維、董源、倪瓚」——「我不是莊鶴同,我不是徐文長,我是董其昌!」

從張居正、戚繼光,到袁崇煥、魏忠賢,這些明朝那些事裡的大正派、大反派,也都成為全劇主角董其昌所交織的「編外人物」。官至南京禮部尚書的他,自然脫不開與政界的關係,三進三退,八面玲瓏,成為董氏仕隱之路的是非功過,甚至不被劇中摯友、學生、家人等理解。

有人說,董其昌只畫山石草木,不畫自然以外的人物。劇本裡的董其昌也告誡莊鶴同:「安全,首先是安全」;「再畫令人不安的石頭」。

舞臺上,董其昌與舊友重逢,密集的論辯對白與心理獨白,呈現不同價值觀、藝術觀和命運際遇的衝撞,引出一段段悲喜交加的藝術和人生故事。背景上,簡約線條勾勒的書畫意境自然靈動,在古裝之間又極具當代藝術韻味,契合董其昌畫意人生的詩意寫照。這一切,將現場觀眾一下子帶入明末清初畫壇的矛盾與紛爭中。

上戲原創之下,《董其昌》一劇陣容強大,由上海戲劇學院二級教授陸軍和上戲教授肖留合作編劇,上海越劇院導演徐偉執導,中國舞臺美術學會副會長、上戲舞美系主任伊天夫擔任舞美設計、燈光設計,北京奧運會化妝造型總設計師、上戲教授徐家華擔任造型設計,以及同為中國舞臺美術學會副會長的上戲教授潘建華擔任服裝設計。

此劇演員陣容同樣不容小覷,其中董其昌的扮演者田蕤,是國家一級演員,曾獲「白玉蘭戲劇主角獎」;陳繼儒的扮演者張震,也曾獲全國群星獎金獎。

戲劇評論認為,不去面面俱到地鋪陳敘述,不去簡單地評判其價值與功過,而是聚焦人物塑造,走進董其昌內心世界,儘可能地觸摸書畫大師的靈魂深處,這成為該劇一大亮點。

「董其昌是明清畫壇的代表性人物,他是如何突破自身局限,成為藝術巨匠的,這對於當代文藝創作從高原走向高峰具有借鑑與現實意義。」 作為上海戲劇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松江區文聯主席,《董其昌》編劇之一陸軍表示,他與合作者肖留希望,該劇在挖掘松江歷史名人故事,禮讚董其昌獻身丹青、心無旁騖並取得偉大繪畫成就的同時,能在更深層次的意義上引發觀眾思考「何為文人、文人何為,何為人生、人生何為」,回應藝術家應如何突破自身局限,從「從高原走向高峰」這一時代命題。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董其昌》由松江區人民政府和上海戲劇學院聯合出品,為松江歷史名人題材系列戲劇的第二部正式搬上舞臺的作品。據介紹,松江歷史名人題材系列戲劇與松江「一典六史」都是人文松江建設行動計劃的重要文化品牌項目,其中第一部《徐階》(又名《大明四臣相》)獲國家藝術基金資助,後續的第三部系列話劇《陸機》以及戲曲《春申君》已完成劇本創作,並獲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資助,也陸續登臺。

欄目主編:徐瑞哲

文字編輯:徐瑞哲

圖片編輯:邵競

本文圖片:俞月娥 攝

相關焦點

  • 孫煒×袁梅×朱學東:董其昌——亦官亦士亦商一代宗師
    文末福利:來自純粹讀書社群的邀請董其昌是中國著名書畫家,擅山水畫,倡「南北宗」論,為「華亭畫派」傑出代表,書法兼有「顏骨趙姿」之美。其人之天賦,之好學,之努力,世所罕見,遂成一代宗師。
  • 上博首辦董其昌大展:數字人生一秒看懂書畫宗師朋友圈
    ,水瓶座男子,生活在明朝晚期,是位來自上海松江的書畫宗師。12月7日,《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將在上海博物館開幕,這是中國大陸首次舉辦董其昌藝術展覽,為了董其昌「回家鄉」,上博籌劃準備數年之久,也罕有地在展覽標題裡高調使用了「大展」字樣。
  •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開啟山水畫教研,首場開講董其昌
    2019年3月6日下午,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與75歲的知名山水畫家蕭海春先生攜手,在視覺藝術學院基礎學院正式創建「蕭海春山水畫研究工作室」,由此也正式開啟了該校的中國山水畫教學與研究。開幕當天舉行了蕭海春講座「董其昌臨鑑之路的實踐意義」以及「煙雲化手·蕭海春山水畫教研展」。
  • 董其昌國際研討會論文摘要(上):重新認識董其昌的畫史意義
    研討會共收到專業論文55篇,將從「董其昌的藝術成就與畫史意義」「董其昌書畫作品的鑑定問題」「董其昌及其交遊」「董其昌的書法藝術」「董其昌繪畫的藝術特色與鑑藏」及「董其昌的藝術影響」六個方面,較全面地探討這位承上啟下、一代宗師的藝術成就與意義,與會學者將圍繞特定主題,作論文講演報告,並與學術主持一起就該主題進行更深層次的探討。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與中國美院副院長高世名作了開幕發言。
  • 技法很強大,觀點不可取,明代畫家董其昌繪《赤日清涼圖》
    說到明代繪畫,董其昌是必須要提及的畫家之一,董其昌成名於明代萬曆年間,到了崇禎年間他的名氣達到了頂峰。到了清朝乾隆年間,皇帝很喜歡董其昌的書畫作品,故此董其昌在後人心目中有了一代宗師的畫壇地位。這和他反對院體風格有很大關係,通過欣賞董其昌的山水畫作品就會發現,他不會畫人物,即便是點景的簡筆人物畫得也很少,遇到表現山林雅士的題材他就開始逃避了。故此,董其昌為了名利,不惜去製造輿論說畫人物是匠人的工作。這樣的打擊力度,體現出他品德上的瑕疵。
  • 美國舞臺設計界的一代宗師——李名覺
    不久,李名覺應著名戲劇導演﹑演出人約瑟夫·帕普之約,擔任莎士比亞戲劇節首席舞臺設計,為戲劇節設在曼哈頓下城的公眾劇院以及每年仲夏在中央公園德拉克特劇場的演出設計布景。這是李名覺藝術生涯的重要轉折點。此後10年,他一共設計了20多個作品,包括莎翁戲劇及希臘悲劇,贏得了巨大的聲譽。李名覺的成名作《伊蕾特拉》(《Electra》,1964年)即為莎士比亞戲劇節演出而設計。
  • 筆致清秀中和 用墨明潔雋朗 ● 董其昌(山水畫欣賞)
    此作仿董北苑筆意,圖中山壑重巒,古樹高拔,蒼蒼莽莽,小橋溪水,村落人家,境界高逸。畫坡石或用披麻皴,或用折帶皴,淡墨枯筆,乾濕皴擦,整幅畫面有墨色蒼潤之感。 董其昌 丹樹碧峰圖 設色絹本 119.5×51cm 嘉德拍品
  • 書寫與山水呼應——談陳仕彬山水畫
    作者:吉狄馬加(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詩人) 蘇軾有一首題畫詩《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曰:「山蒼蒼、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峨峨兩煙鬟,曉鏡開新妝。舟中賈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李思訓這張畫早已失傳,無法看到,但蘇軾這首詩,卻流傳至今,別開生面。
  • 纖穠、淡泊並重,董其昌繪《秋山圖》
    提到董其昌的作品第一印象是水墨山水,簡淡幽深的空間裡,蘊含著文人對人生與自然的思考。其實,這樣的印象也很有道理,董其昌的名作幾乎都是水墨作品,仿元代名家畫風。不過,董其昌作為明末的畫壇領袖,其作品當然不會僅有這一種風格。假若如此,他也不會讓後人奉為畫壇宗師。
  • 普契尼歌劇經典《西部女郎》將首登中國舞臺
    普契尼歌劇經典《西部女郎》將首登中國舞臺中新社  作者:高凱  2019-08-06 普契尼的歌劇以朗朗上口的旋律及對「小人物」喜怒哀樂感人肺腑的描繪,在過去的百餘年間久演不衰。
  • 當吳念真遇到王家衛 當臺灣戲劇對話大陸戲劇
    原來是正在接受媒體採訪的吳念真,偶遇在上海宣傳電影《一代宗師3D》的王家衛導演,對於這樣的見面兩人都十分意外,在交談中,王家衛導演邀請吳念真導演參加《一代宗師3D》的首映,並預祝《臺北上午零時》首演成功!
  • 董其昌研討會論文摘要(下):重新認識董其昌的書畫史意義
    研討會現場主題四:董其昌書法藝術主持:黃惇   吳敢(26)朱惠良:文字般若流布世間——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董其昌寫經研究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一生耽於禪悅,酷嗜禪學,談禪、修禪、寫經是他的人生功課,在與蓮池袾宏(1535
  • 《一代宗師》首周1.6億元 粵語版將映成話題
    搜狐娛樂訊 (陸十三/文)王家衛新片《一代宗師》1月8日內地開畫,開局表現強勁,首周6天吸金1.6億元,累計票房有望4億元起跳。目前網絡上圍繞《一代宗師》展開的討論非常熱絡,有褒有貶,更有最新消息稱粵語版即將上映。銀都相關負責人張先生表示,所謂粵語版應該叫「原聲版」,但截止記者發稿前,張先生表示上映時間仍未確定。
  • 侯弟坤|談「士人」對中國傳統山水畫的影響
    故而,在中國歷史上,真正的士人在政治上往往得不到重用,常隱身於山林草澤之中,或隱居或講學或週遊,然其精神對社會的影響卻如同日月之昭,照耀千載,其所受到的尊崇與景仰亦凌駕於將相帝王之上。如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高唱著《歸去來辭》,荷擔負鋤躬耕于田野之間,撫孤松盤桓與山林之中。其在政治上可謂沒有什麼建樹,然而他的田園詩、人生態度、人格精神卻成為千古楷模,是中國文人崇高理想的代表。
  • 「一代宗師」還是「一袋宗師」?
    說《一代宗師》大珠小珠落玉盤算是一種高級黑,意思是這些視覺元素和武打動作的確時有珠璣,但都散落著,沒有一根有機編織線索把它們穿起來。《一代宗師》的特寫鏡頭,光色處理,剪輯筆觸絕好,可電影不是為富士膠片唱最後輓歌的影像廣告,而是個「劇情片」吧?那就不能滿足於僅僅有畫面,必須有好故事!片子開頭明明用第一人稱講述葉問,可後面又似乎是寫群像。
  • 《一代宗師》梁朝偉:葉問改變我的人生觀
    但在口碑方面,影片呈現兩極化,一邊是「2013年最好華語片」的讚譽,一邊是部分影迷「看睡著」的尷尬。寧財神、彭浩翔等影人也加入了口水仗的行列,引發的關注不容置疑。近日,幾位主演分別接受本報專訪,他們每個人都表達了對影片的熱愛。梁朝偉甚至說,出演葉問改變了他的人生觀。
  • 一代宗師!馬師曾、紅線女流派經典作品將在廣州塔上演
    8月8日晚,「粵韻廣州塔——名家周末大舞臺」惠民演出將推出「粵藝流芳——馬師曾、紅線女流派經典作品展演」主題晚會。在廣州塔二層移動平臺,觀眾將可以領略一代粵劇宗師馬師曾、紅線女藝術作品的魅力。8月8日「粵藝流芳——馬師曾、紅線女流派經典作品展演」主題晚會主打的藝術名家為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紅派藝術傳人蘇春梅。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獲得者、紅線女的弟子歐凱明及四位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梅花獎獲得者黎駿聲、陳韻紅、崔玉梅、吳非凡也將助陣演出。
  • 周濤四年前轉型 後疫情時代重登戲劇舞臺
    來源:北京青年報 四年前轉型藝術管理者 後疫情時代重登戲劇舞臺 周濤,寫一封穿越的「情書」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郭佳 統籌/滿羿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曉溪8月8日晚,話劇《情書》開演前,周濤的化妝師問她
  • 致敬一代宗師梅蘭芳!
    梅蘭芳更是以雍容華貴、典雅大氣的舞台風格位列「四大名旦」之首。2020年8月8日是梅蘭芳先生的59周年忌日「梅花從來有傲骨,蘭草何處不幽芳」讓我們共同致敬一代宗師梅蘭芳▲梅蘭芳中國文藝 · 向經典致敬梅蘭芳,名瀾,字畹華,189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梨園世家,祖父梅巧玲是京城著名的青衣花旦演員。
  • 郭品超長文聊《一代宗師》,其中三個詞很關鍵,太多人沒看懂葉問
    《我就是演員》第三季最新一期依舊是初舞臺考核,一期節目四段表演下來,郭品超和李夢共同演繹的《一代宗師》經典片段引發不小爭議,當晚出演葉問的郭品超就發布了長文自省,談及了很多沒能在節目中展現出來的內容。任何一個演員在面對《一代宗師》這樣的劇目時候,心情肯定是複雜的,因為在結果出來之前,就知道必然會面臨爭議,所以郭品超也提到壓力很大,果真成品一出話題就來了,可意外的是網友並沒有表現出絕對的否認,更多是理性的看待。更有網友半開玩笑地指出根本所在——帥哥都成了工具人,過分低調了,無奈變成背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