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當下】香港旺角再無千千闕歌 | 箭廠視頻

2021-12-25 箭廠

收錄於話題 #時代當下 65個

在香港最擁擠的旺角,人們聚集到西洋菜街,把這裡變成人聲鼎沸的歡樂海洋。無關年齡,也無關性別,所有人縱情歌唱和舞蹈,直到夜深。然而由於噪音擾民等問題,2018年8月,政府決定「殺街」,在最後的夜晚來臨前,我們記錄下了街上所有動人的瞬間。



文/田野

 

 

講到香港旺角,你會想到什麼?購物勝地,地道美食,還是王家衛的《旺角卡門》或《古惑仔》系列之《洪興十三妹》?

事實上,旺角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每平方公裡約有13萬人。這裡最著名的一條街叫「菜街」,全名西洋菜街,因以前是種西洋菜的田地而得名。「菜街」又是人口稠密的旺角,最擁擠的一條街道。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公共空間極為缺乏,尤其是像旺角這樣的區域。一項數據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香港市區人均休憩用地面積為2.7平方米,而旺角僅有0.6平米不到。如何為市民提供更多公共空間,始終是政府的一大難題。

2000年起,為緩解旺角地區人流密集、人車相爭的問題,政府在菜街設立「旺角行人專用區」計劃——每逢周末及公共假期,行人區禁止車輛通行。車輛禁行,加上原本街道兩旁商鋪眾多,遊人如織,漸漸地,這裡聚集了許多不同的街頭表演者。

街頭表演者集聚,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市民和遊人駐足觀看,菜街逐漸發展成為香港街頭表演最多的街區之一,甚至不少市民養成了定期去菜街看演出的習慣。

菜街有位「小龍女」,是紅到發紫的街頭歌手。她一出場,聽眾立刻圍了裡三層外三層,有時甚至上百多人擠在不到10米的行車道上。路人拍攝的她的演出視頻,傳上YouTube也都有近二三十萬觀看,在快手,「小龍女」更是擁有超過百萬的粉絲。

「小龍女」本名龍婷,從遼寧瀋陽來到香港。龍婷皮膚白,留一頭利落短髮,身形瘦高,常穿一身長裙,「他們叫我小龍,我還是一個女的,變成小龍女,在旺角唱歌就變成旺角小龍女。」

 

2017年,她受到常駐菜街的「旺角羅文歌舞團」邀請演出,起初試唱了兩首歌,並未引起很大反響。但人稱「旺角羅文」的歌舞團團長梁志源,憑著自己在菜街唱歌打拼多年的經驗,推薦一些更適合菜街聽眾的經典金曲給她唱,鄧麗君的歌居多。

 

久而久之,「小龍女」成為了菜街上最火的街頭歌手。

「旺角小龍女」龍婷

「小龍女」的走紅,也讓「旺角羅文歌舞團」成為菜街最受歡迎的表演團隊之一。

 

「有名自然就有利,有利就自然能生存下去」,在團長梁志源看來,菜街給了他很多東西,也讓很多人認識了「旺角羅文」。而這一切,都源於2012年某天,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跑到菜街跟人一起唱了首羅文的《小李飛刀》。

 

菜街的觀眾整體年齡偏大,多數超過40歲,甚至很多都退休了,所以每次出攤,梁志源都特別選定一系列金曲給歌舞團的歌手唱。龍婷儘管不算金曲愛好者,但也很明白金曲對菜街粉絲的意義,這是他們的回憶。

 

「他們聽到我的歌,應該很多都是耳熟能詳的,我覺得他們很多時候會想到以前年輕時候沒有做到,或者是遺憾的那些事的感覺。」

「旺角羅文」梁志源

談到歌舞團的生意,梁志源很清楚粉絲們通常生活穩定,支持喜愛歌手的能力會高一些,「他們為小龍女就每天聚集在這裡,聚集得越來越多,就變成了現在的局面,塞在那裡,都不能走動。」

 

菜街像一片海,海納百川,但也魚龍混雜。有看相的,有幫人紋身、畫畫、照相的,有雜技表演的,玩花式足球的也有,唱歌也有,就連商販和各類民間團體都趁勢加入其中,人聲鼎沸,最後沸騰到出事了。

 

街頭表演的噪音在十幾年間愈演愈烈,因為在菜街的周邊仍然有不少住宅,許多住戶不堪其擾,紛紛向相關政府部門投訴。

據港媒報導,僅2017年,警方、環保署及油尖旺民政事務處就收到多達1236宗噪音有關投訴。而去年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超過90%的住戶表示支持終止旺角西洋菜南街行人專用區的建議。

 

2018年5月24日,一項取消旺角行人專用區的動議在香港油尖旺區議會通過。菜街正式進入「殺街」倒計時。8月4日,香港特區政府終止了18年歷史的旺角行人專用區。「旺角羅文」「小龍女」這些街頭藝人們在菜街的表演就此終止。

 

對於旺角,對於菜街來說,「殺街」過後,千千闕歌不再;對於那些街頭表演者,對於歌迷們來說,何去何從也未可知。或許就像陳慧嫻歌中所唱,「來日縱是千千晚星,都比不起這宵美麗」,比不起「殺街」前那個最後的夜晚美麗。

製作團隊簡介



相關焦點

  • 香港旺角再無千千闕歌 | 箭廠
    購物勝地,地道美食,還是王家衛的《旺角卡門》或《古惑仔》系列之《洪興十三妹》?事實上,旺角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每平方公裡約有13萬人。這裡最著名的一條街叫「菜街」,全名西洋菜街,因以前是種西洋菜的田地而得名。「菜街」又是人口稠密的旺角,最擁擠的一條街道。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公共空間極為缺乏,尤其是像旺角這樣的區域。
  • 陳慧嫻的《千千闕歌》唱了幾十年,那「千千闕歌」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一代天后王菲最早的時候也是在香港發展。直到現在很多粵語歌曲還是在內地流行,其中陳慧嫻的一曲《千千闕歌》,至今還是ktv的熱門曲目。                                        作為香港老牌歌手,陳慧嫻聲音甜美,略帶憂傷。這首《千千闕歌》在她的演唱下一炮而紅,而陳慧嫻也憑藉這首歌在樂壇紅了幾十年。
  • 《千千闕歌》傳唱了幾十年,但誰知道「千千闕歌」到底什麼意思?
    《千千闕歌》傳唱了幾十年,但誰知道「千千闕歌」到底什麼意思?香港的娛樂圈曾經有過一段很輝煌的時代,不僅僅是在影壇,在樂壇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現在大家喜歡聽 的經典粵語歌曲,大部分都是那個時代的作品,也湧現了很多厲害的歌手,而今天說的這首《千千闕歌》也是活了幾十年了,當仍舊被大家津津樂道,不斷的傳唱。
  • 陳慧嫻的《千千闕歌》唱了幾十年 那「千千闕歌」到底是啥意思?
    ,那個時候不管是影壇還是歌壇都湧現出了很多優秀的人,很多的大咖級別的演員歌手們都是在那個時候趁著時代的潮流火起來的,也有很多經典的歌曲也是那時候廣為流傳,比如大家熟知的《千千闕歌》。  《千千闕歌》這首歌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甚至之後歌壇有很多新人歌手之前也都翻唱過這首歌,雖然這首歌距今已經有很多年了,但它是從不過時的,受眾人群相對來說也比較廣泛。
  • 《千千闕歌》&《夕陽之歌》
    「千千靜聽」,原是一個很流行的播放軟體,作者本人是一個嫻迷,因喜聽「千千闕歌」而創作軟體又如此命名。他在主頁上說「千千闕歌,用心靜聽」…………《千千闋歌》,這首翻唱自日本天王近藤真彥《夕陽之歌》的作品,或許稱得上是華人地區裡流傳最廣的粵語歌曲之一。
  • 陳慧嫻的《千千闕歌》流行幾十年,那「千千闕歌」到底是啥意思?
    作為很多70後,80後,甚至90後的回憶的粵語經典《千千闕歌》曾經引無數人翻唱。那麼流行了幾十年的千千闕歌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千千闕歌和夕陽之歌的巔峰對決,一場香港樂壇的傳奇較量
    1989年,兩大天后的至尊金曲《千千闕歌》和《夕陽之歌》呈現出來的巔峰對決,亦稱「千夕之爭」,則是其中最為精彩絕倫的一頁。其中一首《千千闕歌》,更是成為經典中的經典。《千千闕歌》改編自日本超級巨星近藤真彥的作品,由林振強重新填詞。
  • 神一般的《千千闕歌》翻唱,趕緊給我聽!
    這不前幾天,他以一首「國粵日三種語言翻唱的《千千闕歌》」再次驚豔全場。 《千千闕歌》 周深 《千千闕歌》的最初版本,是日本歌手近藤真彥,於 1989 年發行的《夕焼けの歌》(《夕陽之歌》)。
  • 陳慧嫻《千千闕歌》梅豔芳《夕陽之歌》經典粵語歌曲點播!
    因你今晚共我唱來日縱使千千闋歌飄於遠方我路上來日縱使千千晚星亮過今晚月亮都比不起這宵美麗都洗不清今晚我所想因不知哪天再共你唱《千千闕歌》是由林振強作詞,馬飼野康二作曲,盧東尼編曲,陳慧嫻演唱的粵語歌曲,收錄於陳慧嫻1989年1月1日由環球唱片發行的專輯《永遠是你的朋友》中。
  • 《千千闕歌》和《夕陽之歌》,「千夕之爭」背後的故事!
    說起上世紀80年代的香港樂壇壇,可謂是百花爭豔,群雄逐鹿,互相爭霸,競爭尤為激烈的時代。男歌手以譚張爭霸為主,女歌手以梅陳爭霸為主,這競爭的結果是譚詠麟和梅豔芳宣布不再拿獎,張國榮和陳慧嫻宣布退出歌壇。
  • 《千千闕歌》《夕陽之歌》:同樣的旋律,不同的告別
    首先,她們都是在1989年發布了這首歌,並獲得了巨大的榮譽。梅豔芳憑藉《夕陽之歌》獲得了年度金曲金獎,以及「最受歡迎女歌星」;而陳慧嫻的《千千闕歌》贏得了35萬的巨大銷量。而更神奇的是,她們都身穿白紗,同在香港紅館,唱著這首歌跟舞臺告別。同樣的旋律,同樣的舞臺,演繹出不一樣的人生。
  • 《千千闕歌》與《夕陽之歌》
    很多人都聽過陳慧嫻的《千千闕歌》,她把離愁別緒演繹得格外生動傷感,是一首非常不錯的經典老歌。當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曲的時候,我就被它深深的感動了!只是很多年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香港的百變天后梅豔芳,也在同一時期演唱過同曲不同詞的《夕陽之歌》。有人把這兩首相同曲調的歌曲進行對比,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兩首歌哪個更勝一籌呢?
  • 陳慧嫻:巔峰時曾與梅豔芳齊名,《千千闕歌》後為何再無經典
    說起八十年代的香港流行樂壇,真真是巨星輩出,人才雲集。除了張國榮、陳百強、譚詠麟等男神,還有梅豔芳、林憶蓮、陳慧敏等女神。如今,聽到陳慧嫻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都不熟悉,但是如果提起《千千闕歌》,很多七零、八零、九零後肯定都聽過。
  • 陳慧嫻的《千千闕歌》唱了幾十年,那「千千闕歌」究竟是啥意思?
    相信大家也知道,在上個世紀末的一段時期內是香港娛樂圈的鼎盛時期,不管是影視圈和歌唱圈都出現了一些天王巨星級別的明星,他們的一些經典作品一直到現在也是廣為流傳。而且不少粵語歌也是直到現在也被很多人所喜愛,就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一首陳慧嫻所演唱的《千千闕歌》,它就是這麼一首已經被傳唱了幾十年的經典曲目。其實大家也發現了,這部歌曲也被許多歌壇的新人歌手所翻唱過,即使這首歌已經是三十一年前所誕生的了,但是其經典程度令不少人都難以忘懷。而原唱陳慧嫻也是因為這首歌走紅了大江南北,即使是到了今天人們也是覺得還是陳慧嫻版本的《千千闕歌》最為經典。
  • 《千千闕歌》如何成為流行三十年的經典之歌?
    1989年7月發行的唱片到現在將近30年,此歌成為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珍藏最愛,至今仍是KTV中熱點曲目。路上紛擾波折再一彎一天想到歸去但已晚啊天生孤單的我心暗淡路上風霜哭笑再一彎一天想想到歸去但已晚這種悲情渲染的歌就沒有了《千千闕歌》雖略帶傷感,但卻沒有前者歌中的悲涼。
  • 多少人唱完一首《千千闕歌》就真的說再見了?
    曾經聽到別人唱起這首歌,聽的是旋律,後來再聽這首歌,覺得「千千闕歌」這四個字很美,卻不知道這是一首悲傷的歌,再後來隨著年齡漸長,身邊的人來了又走,知道了道別的滋味,才懂得,陳慧嫻當年唱起這首歌,內心是怎樣的一種坦然。很多人說,那次的離別,太過感傷,不舍。
  • 經典歌曲《千千闕歌》,到底是一首歌還是千千首歌,這是個問題
    在小娘子還是公司職員的時候,我們公司每次聚會去KTV,都會有人唱同一首歌,那就是《千千闕歌》。不管粵語標不標準,唱歌的同事反正都是深情款款、如泣如訴。出這首《千千闕歌》的時候,正是陳慧嫻與父親賭約臨近的時候,為了告別自己喜歡的唱歌和歌迷,陳慧嫻出了她臨行前的一張專輯《永遠是你的朋友》,而這首《千千闕歌》卻用如泣如訴的唱腔,表達了她對歌迷、舞臺、朋友、親人還有那個暗戀的男孩的不舍。
  • 《千千闕歌》:是陳慧嫻的經典!是周深的驚豔
    經典的老歌《千千闕歌》是不是突然在你的歌曲列表中再次著火了?對於經典歌曲,自然後面跟著翻唱,今天,小姐後面跟著大家到聊聊唱過《千千闕歌》。對於這首《千千闕歌》,我相信很多人會認為它最初是一首粵語歌曲,但事實並非如此。《千千闕歌》的旋律來自日本歌手Kondo真彥和《夕陽之歌》由1989年發布。
  • 陳慧嫻的《千千闕歌》,和梅豔芳的《夕陽之歌》曲調一樣,你更喜歡...
    陳慧嫻的《千千闕歌》和梅豔芳的《夕陽之歌》,都是改編自日本歌手近藤真彥的《夕燒けの歌》。 當然,最紅的兩個版本應該還屬陳慧嫻的《千千闕歌》和梅豔芳的《夕陽之歌》。
  • 一首《千千闕歌》就能讓你追憶起,那個風華絕代的歲月.
    >誰唱誰就火近藤真彥、陳慧嫻、張國榮、梅豔芳等等最關鍵是,每個版本都有著其獨特的味道真可謂傳世經典作品曲目:千千闕歌                 主講:王海嶽《千千闕歌》     《千千闕歌》是陳慧嫻演唱的一首粵語歌曲,由林振強作詞,馬飼野康二作曲,盧東尼編曲,收錄於陳慧嫻1989年1月1日由環球唱片發行的專輯《永遠是你的朋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