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學的中文教育:重視閱讀 學習重點不含拼音

2021-01-10 人民網

原標題:香港小學的中文教育:重視閱讀 學習重點不含拼音

  從「知識傳授」到「技能培養」,從「灌輸」到「引導」,從「注入式教學」到「探究式教學」,近年來,中國的語文教學一直在探尋一條貼近語文學習本質的道路。放眼全球,世界各地在語文教學上又有何「奇招」能引導孩子們樂享真正代表本民族文化精髓的語言文化?本欄目邀請常年居住海外的華人父母及教育工作者,寫一寫他們眼中的別樣語文學習。

  香港由於一百多年的英殖民歷史,長期以來,中文都處於弱勢地位。直到1974年,港府才通過《法定語文條例》,宣布中文和英文一樣,同為法定語文。然而,與此同時,香港的中文中學數量卻開始減少,至上世紀80年代跌入低谷。在香港,升學和求職都是重點考核英語能力;加上回歸前長期與內地隔閡,無論從實用考慮還是從文化心理上,中文教育在香港的地位都遠不及英文。

  不但有殖民歷史造成對中文的輕視,香港的中文教育還存在用普通話還是粵語教中文的爭議。支持用普通話教中文的人認為,普通話語法和書面語更接近,從「我手寫我口」的角度,用普通話學中文更有利於學習寫作;而反對者則認為,書面語和口語本就是兩套語言體系,普通話的口語並不比粵語口語更接近書面語,甚至有極端本土主義者聲稱用普通話教中文會造成中文水平的下降。

  儘管存在爭議,回歸前後,中文教育以及普通話教學在香港日益得到重視。從1998年開始,普通話科成為香港中小學的核心課程;2000年,普通話更成為中學會考科目。在回歸以前,全香港只有兩間以普通話為主要授課語言的本地小學,回歸後,新增了三所這樣的學校,更有超過71%的本地小學用普通話教中文。至於香港的國際學校,則一直用普通話教中文。

  中文環境非常複雜

  除了粵普之爭,香港的中文教育還有繁簡之爭。雖然香港教育局的「課程指引」裡要求「學生應掌握認讀簡化字的能力」,但香港本地學校中文教育均採用繁體字,只有國際學校才有的用繁體字、有的用簡體字,所以繁簡之爭主要存在於國際學校。有朋友孩子在國際學校的家長會上討論學校用繁體字還是簡體字時,說繁簡不要緊,其實會簡體字也會認繁體字,結果招致一眾主張用繁體字的家長怒視。

  香港中文環境的複雜使得在香港上小學學中文,買一本當地出版的學生字典和詞典顯得尤其必要。當地商務印書館出的《學生字典》和《學生詞典》,不但每個字都是繁簡對照且有筆順示範,還有四種注音方式:漢語拼音、注音符號、粵語注音以及同音字注音。

  香港中文教育的複雜不僅體現在語言和字體的選擇上,還體現在學生所屬族群的多樣化上。除了華人之外,香港還有很多其他少數族裔,其中以南亞裔為主。少數族裔的香港人因為母語非漢語,所以教育局有專門針對「非華語學生」的「中國語文課程指引」,並且有主要招收少數族裔學生的學校。

  所以,香港的中文教育實際上可以分為三類:本地學校針對本地「華語」學生的中文教育;本地學校針對本地「非華語」學生的中文教育;以及國際學校的中文教育。香港教育局的語文課程指引只針對前兩類,對國際學校沒有規範。這裡要談的則是第一類,本地學校針對本地「華語」學生的中文教育。

  無指定教科書,學習重點不包括拼音

  在中國語文教學方面,香港教育局只制定中小學的語文課程指引,提出培養學生的原則、教學重點和應達到的標準。教育局也會要求各出版商送審其出版的課本和補充教材。但是,對各學校是否使用教科書、使用哪種教科書,教育局並無要求。教育局雖然有「適用書目表」供參考,但並不要求學校從該書目表中選用課本及學習材料。各學校可參考教育局的「選書原則」,自行決定教材的使用。香港本地小學中,除了少數新式學校不用教科書以外,主流的小學還是選擇使用教科書教學。香港編纂和出版教科書的公司有十來家,以我家及朋友家孩子所用的小學教材為例,一年級中文科用的教材和補充教材包括:漢語拼音版《現代中國語文》以及配套的《現代中國語文課文字庫筆順表》、《現代中國語文作業》;《樂思中文26周基礎練習》和《閱讀理解》;以及《綜合高效識字》。

  從拼音和漢字的學習來看,香港小學的教學和我們小時候在內地經歷的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

  首先,教育局的《小學中國語文課程指引》中「語文學習基礎知識」一項下的「學習重點」並沒有專門提到拼音,而是:「一、字和詞,包括漢字形音義和詞語(在『音』這一項的要求是『認識漢語音節由聲、韻、調組成』);二、標點符號;三、遣辭用字;四、篇章(要求認識不同性質的文字;認識實用文字);五、常用工具書。」

相關焦點

  • 香港小學的中文教育:重視閱讀 學習重點不含拼音【2】
    原標題:香港小學的中文教育:重視閱讀 學習重點不含拼音   從學校實踐來看,拼音的教學也並不是所有學校都是從小一入學就開始,有的要到三年級才學拼音。好在我家小朋友上的學校是一開始就教拼音,學會拼音對小朋友認字還是很有幫助。
  • 香港教育專家:想學好中文?最好用粵語教學!
    觀乎香港,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漢語中心兼職講師劉擇明說:「我替女兒選playgroup,區內十間playgroup只有一間以說廣東話為主。支持粵語行動的組織港語學,年初做了一個調查,發現全港約500間小學,近八成採用普通話教中國語文(下稱普教中)。」教育作為保護語文的最後防線,我們失守了,十年後香港會否成為深圳的寫照?
  • 小學閱讀能力影響孩子以後的學習能力!家長們一定要重視!
    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推崇讀書,古時顏真卿說: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這就強調了從小讀書的重要性。對於孩子,無論他學習成績如何,只要有讀書的好習慣,就擁有無窮潛力。孩子對閱讀的「精神飢餓感」形成於14歲之前,因而,培養閱讀能力,14歲以前最為關鍵。
  • 孩子幼兒園學完拼音,小學第一次測驗成績卻不理想,家長後悔了
    ,所以在兒子還沒有上小學之前她就給孩子報了教拼音的補習班。韓女士認為上了小學後,拼音學得好不好就決定了孩子的知識基礎,所以早點學會了拼音,上了小學就輕鬆了。但是隨著兒子正式進入一年級,學習成績並沒有像韓女士期待的一樣名列前茅,孩子甚至連提前學過的拼音也掌握得不是很好。
  • 科技驅動教育 作業幫發布「學習的真相」直指小學學習難點
    10月15日,作業幫在中國教育報校長大會在線教育論壇上發布了「學習的真相」。其中指出,小學的學習難度,超出了很多人的認知,並提出相關「大招」作為解決學習痛點、難點的方案。  作業幫小學輔導教學部負責人林大偉提出,小學三年級學生應該具有編童話的能力,六年級則要會寫小說。
  • 把小學拼音編成「順口溜」,千萬家長排隊列印!
    語文的學習是一門需要長期積累的學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只有在小學階段重視孩子積累和閱讀的好習慣,才能讓孩子在高年級的學習中變得更加輕鬆。閱讀是積累來源的一種重要方式,想要流利的進行也遇到,首先要做的就是熟練的掌握好拼音。拼音是學習語文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最重要的。
  • 小學一年級:看拼音寫漢字,是基礎知識,每個小學生都應該掌握!
    漢語拼音是認讀漢字字音的基礎,是學習普通話的基石,也是閱讀寫話的工具,學好漢語拼音是初學兒童開始學習的敲門磚,它是低年級學生學習的首要的奠基性的任務。「看拼音寫漢字」是小學語文試卷中最常見的題型,而且低年級孩子字詞是考試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我們在最開始的時候就一定要好好學習語文的拼音。在各類使用漢語拼音的人群中,漢語拼音使用水平低下,錯用、不會用的情況屢見不鮮。
  • 學習中文普通話國語拼音
    學習中文普通話國語拼音 兒童啟蒙 大小: 36.6 MB
  • 教育部:嚴禁幼兒園教授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
    令人焦慮的教育現狀「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現在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大部分家庭都能夠給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孩子家長們都主張「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不少家長從幼兒園開始就給孩子報補習班,幼兒園趨附家長們的要求教授拼音、計算,已是常事。
  • 拼音的重要,影響了語文的學習,我們應該怎麼做?
    現在在補習機構都會看到很多小朋友的漢語拼音學得不牢固,如果拼音沒學好,在以後的字詞學習是很困難的,語文隨著教育改革,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而拼音的學習更是基礎中的基礎,如果基礎都學不好,就很難搭建很穩固的文學地基。
  •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拼音不會拼怎麼辦?5個方法助孩子學好拼音!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拼音不會拼怎麼辦?5個方法助孩子學好拼音!文/小作家起跑線對於小學一年級孩子的語文學習來說,拼音學習是一個重點,也是難點。現在語文教材改革,部編版的語文,是先學一個單元的生字,再開始學習拼音。
  • 幼小銜接重點是學拼音?接錯了等於白念銜接班,一年級照樣跟不上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目前幼小銜接暑期班如火如荼的遍布各省各市,家長們在暑假拼命把孩子送進幼小銜接班中學習,生怕不上幼小銜接,一年級就跟不上,要掉隊。翻開這些家長的日常記錄,早早開始體驗輔導孩子寫作業,拼音寫不對,拼不好,數學加減法還要講好幾遍,家長們都要崩潰了。
  • 小學語文教材:讓一年級小學生識字一個月後再學拼音,引爭議
    這次的新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調整了小學一年級學習拼音和識字的順序:識字一個月後再學拼音。很多人覺得這樣的順序降低了學習的效率,畢竟拼音是識字的最好工具。專家解釋,第一個單元安排識字也體現了教科書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而漢語拼音只是幫助識字、學習普通話、閱讀的「拐棍」,學生獲得了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後是要丟掉這個「拐棍」的。2018年2月6日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挑戰拼音我最棒——鄭梁梅小學舉行一年級漢語拼音驗收
    挑戰拼音我最棒——鄭梁梅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驗收漢語拼音是識字教學的基本途徑和主要手段,是幫助學生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為檢驗學生漢語拼音學習和運用情況,了解拼音教學的效果,11月12日,漣水縣鄭梁梅小學組織了一年級全體學生漢語拼音過關檢測。鄭梁梅小學對本次驗收工作十分重視,制定了科學的驗收工作實施方案,對驗收工作提出了嚴格而詳實的要求,做出了科學而合理的安排。驗收採取統一內容、交叉驗收的方式進行,共分筆試和口試兩部分。
  • 我是一個「拼音人」,對中國的關心不曾改變
    此前,我完全不會說中文。在泰國,很多人認識到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迅速,學習中文一定會大有用處,我就是其中一個。我從2001年開始自學中文,我有英文基礎,學習就從漢語拼音入手。當時,因擔任泰國國務院事務部長等職務,政府的工作越來越忙,我的中文學習時有停滯。
  • 小學語文:拼音+漢字+成語+閱讀+寫作期末考點歸納,列印給孩子
    小學語文:拼音+漢字+成語+閱讀+寫作期末考點歸納,列印給孩子在小學,語文學習的主要內容就是低年級的拼音、標點、簡單的字詞成語,再到高年級的閱讀理解和作文,學習的內容難度逐步在提升,但是總體老師還是非常的基礎。
  • 小唐尼都會寫拼音感謝中國網友了,可見,學漢字,拼音才是基礎
    很多家長看來這個微博,深深感慨道:中文在國際上的地位已經越來越高,但自己家裡的這些小神獸卻連自己的母語中文都學不好,我們都知道,學好中文,學習漢字,說普通話,都必須有紮實的拼音基礎,但是現在的孩子拼音都是什麼水平呢?
  • 五筆輸入法逐漸消失,代表拼音學習的重要性,幼小銜接拼音最重要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在幼小銜接階段,很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拼音學習。但是要問起來,為什麼要給孩子學拼音?大部分家長都會說,不學拼音,一年級跟不上。大家都學了拼音,我的孩子也得學,卻沒有一個家長能從拼音的使用重要性來思考,我們為什麼需要孩子來學拼音。
  • 6款熱門兒童拼音APP評測:在遊戲中學習,誰更勝一籌?
    拼音是識字的基礎,是閱讀習作的前提,也是學好中文不可缺少的部分。從應試角度來看,從小學到高考,都有關於拼音的考題。因此,學好拼音非常重要,一定要從小打好基礎。近年來,兒童拼音APP逐漸成為年輕家長們的重要選擇之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市場上已有幾十款兒童拼音類APP。哪些兒童拼音APP學習效果比較好?從兒童長遠發展角度來看,拼音有必要提前學嗎?
  • 不可多得的拼音學習神器,拿走不謝!
    雖然教育部之前已經明確規定幼兒園不準教拼音,可是很多家長為了能讓孩子更好更快地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節奏,要麼給孩子報幼小銜接培訓班的拼音學習,或者自己在家提前學習一些拼音,為幼升小做一些實實在在的準備。熊孩子看著這些拼音卡片,口齒不清地跟讀一遍,關鍵是你根本聽不清他到底念的是個什麼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