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和雙遺產數量均居世界首位

2020-11-18 網易新聞

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 13日是中國第四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自加入《世界遺產公約》以來,中國已成功申報世界遺產55項,其中,文化遺產37項、自然遺產14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世界遺產總數、自然遺產和雙遺產數量均居世界第一,是近年全球世界遺產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這是記者13日從國家林草局了解到的。據國家林草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中國有武陵源、九寨溝、黃龍、三江併流、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中國南方喀斯特、三清山、中國丹霞、澄江化石地、新疆天山、湖北神農架、青海可可西裡、梵淨山、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14項世界自然遺產,有泰山、黃山、峨眉山—樂山大佛和武夷山4項雙遺產,總面積達6.8萬平方公裡,保護了最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和自然遺蹟。

這位負責人說,長期以來,中國探索建立了自然遺產依託自然保護地管理的機制,提升了自然保護的制度建設和管理水平,實現對世界自然遺產、雙遺產的科學保護和有效監管。同時,通過完善世界自然遺產保護相關法律、制度和規定,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還溼等重點生態工程,加強森林、草原、溼地等自然資源監督管理,加大對遺產地生態保護修復力度,維護遺產地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在自然遺產資源保護中,中國堅持生態為民、科學利用,將資源保護與民生發展相結合,通過特許經營、利益共享、生態補償、生活補助等多種方式惠及民眾、改善民生。各遺產地通過開展適當的旅遊展示活動,拉動了住宿、餐飲、交通、土特產加工、手工藝製作等相關產業發展。

據了解,世界遺產是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自然區域和文化遺存。截至目前,已有193個國家加入《世界遺產公約》,1121個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文化遺產869項、自然遺產213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39項。

(記者胡璐)

(原標題:我國世界遺產總數、自然遺產和雙遺產數量均居世界首位)

(責任編輯:王婷婷_lf03)

相關焦點

  • 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居世界第一 已成功申報世界遺產55項
    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居世界第一 已成功申報世界遺產55項時間:2020-06-14 06:41   來源:新華視點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居世界第一 已成功申報世界遺產55項 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居世界第一 自然遺產和雙遺產數量最多 今天是我國第四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 我國雙遺產數量居世界第一
    記者從國家林草局了解到,我國1985年加入《世界遺產公約》以來,已成功申報世界遺產55項,其中,文化遺產37項、自然遺產14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我國世界遺產總數、自然遺產和雙遺產數量均居世界第一,是近年全球世界遺產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 中國與義大利的世界遺產之爭,誰是數量最多的國家?
    世界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文化的象徵,是文明與歷史的精華沉澱,只有受全體人類社會的高度認可的景觀,才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選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從1986年開始,我國就開始向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遺產項目,並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多次申報成功,截至到19年時全國已有55處世界遺產,高居世界第一,文明古國的底蘊一展無餘。世界遺產分為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 世界遺產在中國,一場全是乾貨的直播
    同時也是中國寶貴的世界遺產 截止到2019年7月 中國已有55項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7項 世界自然遺產14項
  • 中國·張家界首屆世界遺產攝影大展開幕
    中國·張家界首屆世界遺產攝影大展張家界開幕。 拍攝於33個國家和地區、88處世界遺產地的100幅(組)攝影作品和15件多媒體作品入選本次大展;來自全球120處世界遺產地的350多幅(組)攝影作品參展世界遺產地攝影作品聯展;450多名攝影家的4500多幅攝影作品參展「文化與生活,疫情下的你我他」攝影報名展;15位攝影名家的170餘幅攝影作品參加名家邀請展。張家界自然遺產攝影訓練營授旗。
  • 中國境內世界遺產迎接「大考」
    1985年我國正式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簡稱《公約》),對國際社會作出了為全人類妥為保護中國境內世界遺產的莊嚴承諾。 此後,我國的世界遺產保護事業發展迅速,至今已形成相當規模,遺產保護、管理水平也不斷得到提高。目前,我國擁有世界自然文化遺產達28處,總數居世界第三。還有近百個項目正在申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了 這些珍貴世界遺產你了解多少?
    中新網客戶端6月13日電(記者 上官雲)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全國各地會舉行豐富的活動,從不同角度讓大家認識到保護各類珍貴文化、自然遺產的重要性。  在各類文化、自然遺產中,各項世界遺產無疑備受關注。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居世界第一。
  • 中國世界遺產總數第一,55處全名單收錄!你去過多少個?
    2019年7月6日,隨著良渚古城遺址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加上之前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我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我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居世界第一!大美中國!見證華夏五千年的文明歷史,窮盡一生,也一定要去看全!
  • 世界遺產最多的十個國家排名,哪個國家遺產最多?中國排名第幾?
    9,俄羅斯(28個) 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擁有世界最大的森林儲備和含有約世界四分之一淡水的湖泊,自然資源極其豐富,地貌景觀多種多樣,再加上大量的歷史文化古蹟、人文城市景觀和特殊的北國風光。截至2018年,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俄羅斯世界遺產共有28項,在數量上居世界第9位。
  • 空間信息技術重構世界遺產
    我國世界遺產數量多、類型全,是名副其實的世界遺產大國。截至2019年7月,我國已經擁有世界遺產55項,其中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和世界自然遺產的數量都排在世界前列。  世界遺產保護與利用,直接應用了空間信息技術的最新成果。中國在相關領域的進展如何?
  • 中國·張家界首屆世界遺產攝影大展在湖南張家界開幕
    展示世界遺產保護成果,詮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進一步推進國際交流合作是本次大展的初衷,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類命運共同體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具體行動,是倡導世界遺產保護與傳承、共享世界遺產保護和發展經驗、鞏固張家界武陵源世界遺產地位,向公眾宣傳世界遺產、展示世界遺產、科普世界遺產知識的一次具體措施。
  • 20條中國世界遺產旅遊推薦線路來了
    、三明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中國世界遺產旅遊推廣聯盟大會在福建泰寧舉辦。會上,去哪兒網聯合中國世界遺產旅遊推廣聯盟秘書處共同設計、開發的20條中國世界遺產旅遊線路亮相。 中國世界遺產旅遊推廣聯盟是文化和旅遊部指導下成立的一個以中國世界遺產資源為主題、以世界遺產所在地管理機構為成員的旅遊推廣組織。截止目前,中國世界遺產總數55處,居世界第一,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4處。
  • 我國已擁有52處世界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
    原標題:拿什麼守護你,我們的世界遺產編者按:7月初,我國青海可可西裡和福建鼓浪嶼成功進入世界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名錄。至此,我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在世界遺產擁有量上名列前茅。申遺成功帶來喜悅與自豪之餘,民眾對這兩處世界遺產的探知欲愈發強烈。
  • 「地上最高絕景」中國張家界首屆世界遺產攝影大展開幕
    據悉,由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國際山地旅遊聯盟指導,中國攝影家協會、張家界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攝影報社、湖南省攝影家協會、中共張家界市委宣傳部等單位承辦的「中國•張家界」首屆世界遺產攝影大展於2019年12月正式啟動,面向國內外攝影人徵集世界遺產相關主題的影像作品。
  • 關於中國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你還需要知道哪些……
    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蹟及自然景觀。 世界遺產包括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遺產、文化景觀遺產四類。廣義概念,根據形態和性質,世界遺產分為物質遺產(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記憶遺產、文化景觀)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截至2018年7月3日,世界遺產地總數達1092處,分布在世界167個國家。中國擁有世界遺產地53處。
  • 今天,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中國55項世界遺產圖鑑來了!
    【今天,收藏這套中國55項世界遺產圖鑑】世界遺產,既有名山大川、名勝古蹟,還有很多非遺在身邊,與你我息息相關。你知道嗎?我國現有37項文化遺產、14項自然遺產、4項文化與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還有40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項目。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轉發收藏全名單!
  • 【世遺】中國土司遺產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網圖片庫 李維君 攝2015年7月4日消息,在德國波恩召開的第三十九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申報的「中國土司遺產」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土司遺產」包括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這次申報的三處遺址為中國規模較大、格局完整、遺存豐富且最具價值特徵代表性的土司城遺址。至今,這些遺產所在地的居民仍傳承著各自典型的民族習俗與文化傳統。
  • 世界遺產 | 武夷山
    1 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 武夷山於1999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 中國·張家界首屆世界遺產攝影大展11月16日開幕
    央廣網長沙11月16日消息(記者堯遙 通訊員張新)11月16日,中國·張家界首屆世界遺產攝影大展在湖南省張家界市開幕。本次大展以「交流共享 保護傳承」為主題,旨在用影像的力量承擔起宣傳、保護、收藏、展示、交流世界遺產的責任。
  • 《世界遺產在中國》攝影展在東京開幕
    人民網東京7月19日電(記者 劉軍國)由日中友好會館主辦的《世界遺產在中國本次展覽精選了張桐勝、王達軍、田捷硯、劉世昭、周劍生、譚明、馮學敏等20餘位中國攝影家拍攝的100幅圖片,生動展示了中國長城、故宮、秦始皇兵馬俑、敦煌莫高窟、梵淨山、良渚遺址等55處世界遺產(文化遺產37處,自然遺產14處,複合遺產4處)的獨特魅力。 受新冠疫情影響,半年來中日間多項文化交流活動被迫取消或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