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腳癢十天竟發展成淋巴管炎住了院
專家:足癬放任不治也會引起併發症
大媽腳丫癢得走不了路
不得不住院治療
59歲的李大媽發現自己右腳的小趾和次腳趾之間長了個紅疙瘩,摸起來不疼但很癢,剛開始她以為是被蚊蟲咬了,沒太在意。過了兩天,李大媽發現這個癢疙瘩還在,她試著用熱水燙腳,還到鄉鎮衛生院開了藥,每隔幾小時就塗抹一次。3天後,李大媽發現這些方法還是止不住腳丫的
瘙癢,不僅如此,她右腳的每個腳丫都糜爛了,有少許滲液,連腳背都變得紅腫,還生出了水皰,瘙癢難忍讓她無法正常行走。
李大媽趕緊來到醫院,皮膚科醫生告訴她,她的「爛腳丫」其實是足癬,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腳氣」,已經引發了丹毒,細菌感染誘發了急性淋巴管炎。
「我兒子有多年的爛腳丫,反反覆覆地發作也無大礙,沒想到稍不注意就傳給了我。」李大媽說,大概一個月前,她為了幫忙帶孫子到兒子家住了一段時間,在家時一直穿的都是兒子的拖鞋。
醫生介紹說,足癬是由皮膚癬菌引起的足部淺表皮膚真菌感染,常發生在足趾間、足跟、足蹠、足部側緣等部位,出現水皰、脫屑等表現,並伴有一定瘙癢,病情較重者可出現糜爛、滲液並發細菌感染。
腳氣放任不治可能引起併發症
「足部不管是冬季還是夏季,都是悶熱潮溼的部位,為癬病細菌和真菌提供了適宜的生長環境,如果經常穿不透氣的鞋襪,就容易生手足癬等皮膚病。」周愛珍說,人的足底和趾間沒有皮脂腺,從而缺乏抑制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禦機能較差,而這些部位的汗腺豐富,出汗較多,加之空氣流通性差、局部潮溼溫暖,從而有利於真菌的生長。
醫生表示,皮膚真菌感染有一定的傳染性,有的患者最初只是患上足癬,慢慢地,手上、腿上也會患上手癬和股癬。足癬發作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在公共浴室洗澡時穿公用拖鞋,用公用毛巾間接接觸感染,足療時使用了消毒不嚴的足癬患者的腳盆也容易染上足癬,只要有一個家庭成員染上,其他人常難以倖免,集體生活的人群亦是。
一些患者覺得,只要注意個人衛生,保證足部透氣,足癬就能自愈。對此,提醒大家,放任不治可能會繼發細菌感染,引起急性淋巴管炎、丹毒、癬菌疹等併發症,輕者可伴有頭痛、發熱,重者可引起敗血症,甚至威脅生命。此時不僅增加治療的難度,治療費用也會上升,且療程變長。因此,不要以為腳氣是個「小病」,絕不可掉以輕心。
「已患足癬的人發病時瘙癢明顯,喜歡用熱水燙腳,燙的時候確實能使瘙癢感減輕,但燙洗後往往病情會加重。」日常為預防足癬的發生,應注意個人衛生,勤換鞋襪,日常塗抹一些止癢殺菌的乳膏,常用便宜的 御惠堂百草清足膏 就可以,快速止癢緩解不適,一般7天左右腳氣症狀逐漸消失,並保持鞋襪、足部清潔乾燥,抑制真菌生長。
對腳氣的護理:
1.首先最主要的就是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一定要對腳部的衛生多進行一些清潔,保持腳部乾燥,關於穿戴的鞋襪也要經常換洗。
2.避免穿戴厚重的鞋襪,造成腳部出汗過多,給真菌的繁殖造成良好的條件。
3.針對有腳氣的患者飲食上宜多清淡,避免飲食刺激性比較大的食物,避免引起腳部的大量出汗,穿戴通風性能比較好的鞋襪。
4.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患者使用的拖鞋、擦腳毛巾等生活用品一定要毒地放置,不可與家庭其他成員的混用。
5.腳氣的治療需要一個長期用藥的過程,並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治好的,所以治療腳氣一定要有耐心,每一種疾病的來臨都不是忽然形成的,其展現出一定的症狀就說明其已經存在爆發的條件了,所以一定不能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