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的患者,查出淋巴管炎,有人說不能喝豆漿?聽聽醫生怎麼說

2020-12-24 感染和肝病科龍醫生

一位72歲的老人,兩天前感覺發熱,自己覺得是感冒,在家裡休息了一陣沒有好轉,自行買了一些感冒藥吃,體溫能夠暫時退下,但還是會反覆發熱。

011 發熱,伴皮膚發紅

第2天上午,患者正在走路的時候,感覺右小腿似乎被路上的樹枝什麼的碰了一下,有些異樣的感覺,低頭一看,小腿局部有一點點紅,也沒有當回事。

快到中午的時候,患者感覺又發燒了,於是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醫院的發熱門診就診。

這段時間去醫院看發熱的,大家都懂的:來醫院之後都是需要檢測新冠病毒核酸的。

事實上,龍醫生所在的地方,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也只確診過兩例,之後一直相安無事,連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都沒有檢測出來過。

所以,來發熱門診就診的患者,都是新冠病毒感染之外的疾病,醫生看病雖然累,卻也很考驗自己的綜合能力。

022 發熱,原來是這個原因

問過患者的病史,患者並沒有說小腿上的問題,給抽血化驗、採集咽拭子之後。無意中看到患者走路怪怪的,才發現右小腿的問題。

患者的小腿外側一片紅,問他這個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患者輕描淡寫的描述了發現的過程(前文已經描述)。可以看出,患者對右小腿這片紅色是不以為然的。

仔細檢查患者的右小腿,只見紅色有向上蔓延的趨勢,一片緋紅,並沒有瘙癢,也沒有流膿水和滲出。檢查患者的右側腹股溝,可以摸到有一到兩個淋巴結腫大,有點壓痛。

「你這症狀,考慮淋巴管炎。」我說:「發熱的原因,有很大的可能就是這個引起的!」

033 什麼是淋巴管炎?

很多人聽說過淋巴結和淋巴結炎,但對淋巴管炎卻非常陌生。淋巴管炎,是由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導致的淋巴管炎症。

導致淋巴管炎的病原體,有普通的細菌、分枝桿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蟲,等等。

淋巴管炎最常見的發病過程,是由在皮膚定植的微生物,通過或大或小的損傷進入淋巴管感染,也有一小部分只是遠處感染的併發症。

044 了解體表的淋巴系統

人體內外遍布淋巴系統,體表淋巴系統的主要功能是重吸收組織和血管外間隙中的體液和蛋白,是血液循環的重要補充系統。

由於淋巴內皮細胞的下層沒有基底膜,所以淋巴管的滲透性特別強,能夠重吸收微小靜脈所不能吸收的大分子蛋白質。

如果淋巴管有炎症了,就不能吸收了,會導致局部水腫

淋巴管位於真皮深層和真皮下組織,與靜脈伴行,內有一系列的瓣膜,以確保淋巴液的單向流動,就是朝著一個固定的方向流動。

淋巴液經輸入淋巴管,引流至附近的區域淋巴結,再經輸出淋巴管進入乳糜池,最後經胸導管進入鎖骨下靜脈,從而進入靜脈循環。

055 淋巴管炎的發病機制

當人體的皮膚出現創傷或擦傷的時候,就代表有破損了,原來生存或定植在皮膚表面的微生物,可「趁虛而入」,從破損的地方侵犯淋巴系統,先擴散到區域的淋巴結

前面那位老人的發病過程,就非常典型:起初是有輕微的破損,隨後在局部的淋巴管造成炎症,最後經過輸入淋巴管至腹股溝淋巴結,導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還有一些淋巴管炎,是由非感染因素導致的,比如惡性腫瘤患者,也會出現淋巴管炎,稱為腫瘤性淋巴管炎或惡性淋巴管炎,像乳腺癌、肺癌、胰腺癌、胃癌、直腸癌及前列腺癌,就最容易發生淋巴管炎。

066 淋巴管炎的治療

淋巴管炎的治療,分內科治療和外科治療。內科治療,在沒有獲得細菌或者微生物的培養結果之前,主要採用經驗性的抗菌治療。

皮膚上的細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特別要引起注意的是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也就是人們所說的MRSA,初始治療所使用的抗生素,需要經驗性的覆蓋MRSA以及革蘭陰性菌和厭氧菌,同時等待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的結果再調整用藥。

常用的抗菌藥物包括克林黴素、阿莫西林、磺胺類藥物,以及四環素類藥物。

外科治療,主要針對有化膿的患者和結節性淋巴管炎患者。淋巴水腫伴顯著的淋巴管阻塞的患者,通常也需要行外科治療。

077 淋巴管炎的飲食

淋巴管炎屬於感染性的疾病,所以淋巴管炎的飲食原則跟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原則是類似的。

民間有種說法,對於一些化膿性的疾病是不能吃黃豆、牛肉等「發物」的,這個其實究竟有多大的理論依據,今天不討論。

但是豆漿並不是黃豆,是經過研磨煮熟後的高蛋白飲食,對於伴有發熱的一些疾病來說,高蛋白飲食能夠補充所消耗的蛋白質,對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是有好處的。

在日常的飲食中,還是要遵從個人的習慣為主,以免某些飲食影響患者的心理。淋巴管炎採取的飲食原則,還是以清淡容易消化為主,避免辛辣刺激、油膩油炸、燻制燒烤類的食物。平時要注意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

088 龍醫生的溫馨提醒

淋巴管炎是大多數是由於金黃色葡萄球菌導致的局部疾病,也可以向區域的淋巴結甚至全身擴散。

由於淋巴管炎具有發熱等中毒症狀,會消耗大量的蛋白質,因此在日常飲食中給予容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對患者的病情是有益的。

豆漿和黃豆是不一樣的,豆漿是精緻的去除雜質的高植物蛋白食品,也非常容易吸收,淋巴管炎喝豆漿是可以的,同時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

好了,今天的科普就到這裡,如有問題,可在評論區留言!

我是一位熱愛科普的臨床醫生,看病、諮詢,答疑、解惑,科普醫學知識,在匆忙的臨床工作中,體會溫暖文字的力量!

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用,歡迎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想了解更多的醫學知識,敬請關注龍醫生!

#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喝豆漿後血糖升高到了26!糖尿病醫生說,你可能喝了假的豆漿
    他說,孫醫生,我飯前血糖才7.2,藥我正常吃的,也沒吃什麼特別的飯呀?我問他,早餐吃得什麼呀?他說,吃了兩個菜包子,喝了一碗豆漿,醫生告訴我,可以喝豆漿的。我問他豆漿是怎麼做成的?他說,我加了些大米、小米,這樣的豆漿比較香,說豆漿能喝,我還想喝一碗呢!那麼血糖高的原因就在於這一碗「豆漿」了!糖尿病人合適喝的豆漿是富含蛋白質的黃豆和黑豆做成的,如果添加了大米、小米等糧食作物,那麼裡面所含的糖分就會大大的增加,餐後血糖就會升高明顯,這就是「假的豆漿」。
  • 女人查出子宮肌瘤,只因常年喝豆漿?醫生怒斥:這點常識都沒有
    近年來的美容養生熱讓豆漿上了很多女性朋友的餐單,可是常年喝豆漿真的能美容養顏嗎?對身體會不會有什麼危害呢?浙江的王女士就是因為把豆漿當成飯來喝,才釀成了如此的大錯:王女士今年36歲,上個月單位體檢被查出患有子宮肌瘤。消息一出嚇壞了王女士,怕體檢的結果不準確,王女士又找了多家醫院進行復檢。這些醫院最後得出的結論都是一致的,她患有一個6公分的壓腔肌瘤。
  • 獻血前連豆漿也不能喝?
    我們常說,獻血前不能空腹。另外,獻血前飲食宜清淡。 獻血前飲食要清淡,是為了避免因血脂過高而出現「乳糜血」,從而導致獻血前檢查不合格或所獻血液不合格。 在捐獻血小板之前要採集獻血者的血樣,檢測血小板計數。試管中的血液經過離心,分離成上層的血漿和下層的紅細胞。
  • 豆漿雖然有營養,但不能這樣喝!
    豆漿雖然有營養,但不能這樣喝!如果你屬於以下這些人群,一定要少喝或者不喝。1.腸胃不好的人患有胃炎的患者不適合喝豆漿,無論是對急性胃炎患者還是慢性胃炎患者來說,豆漿都會刺激腸胃分泌出更多的胃酸、加重病情。2.手術或者病後恢復的患者手術後人體免疫力以及抵抗力都會變差,這個時候喝豆漿容易出現噁心、拉肚子等等的情況。
  • 聽聽長達30年藥史的患者怎麼說
    李先生現在已經72歲了,在40歲的時候他就被查出患上高血壓,目前已經有30多年了。而且,為了能夠穩定血壓值,李先生每天都需要靠降壓藥來維持,當然也改變了一些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近些年來,李先生堅持服用降壓藥,血壓也控制得不錯。長期服用降壓藥,會產生什麼後果?聽聽長達30年藥史的患者怎麼說!
  • 喝豆漿對白癜風患者有一定的好處,但也要注意這些!
    豆漿是一種對身體很好的食物,很多人都有早餐和豆漿的習慣,我們知道食療是治療白癜風的重要輔助手段之一,那對白癜風患者來說能和豆漿嗎? 白癜風患者可以喝豆漿的 白癜風的發生主要是由於黑素細胞減少或消失或促進黑色素合成的酪氨酸酶活性減少或消失所致。
  • 張文宏說:喝粥一點營養都沒有?聽聽中醫怎麼說!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丁香醫生,在上周六發表的一篇題為《說真的,白粥還是少喝點吧!》的文章。它將白粥單獨擇出來,大力抨擊,呼籲大家少喝或者不喝白粥。一時之間,早餐桌上的一碗白粥似乎成了「垃圾食品」的代名詞。
  • 女人確診子宮肌瘤,只因常年喝豆漿?醫生惋惜:這點常識都沒有
    我們都知道豆漿的營養非常的豐富,在平常的時候適量的喝豆漿可以幫助我們美白淡斑,而且促進體內雌性激素的分泌,對於女性有著很好的養護作用,但是在喝豆漿的時候注意,千萬不要空腹喝,豆漿適度喝就行了,也不要天天喝。
  • 聽聽肝病醫生怎麼說,其實不必太悲觀
    肝硬化很嚴重,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治療,就會變成肝癌,這是患者最不希望看到的事。基本上每一個患者在檢查出肝硬化後都會關心壽命問題,想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事實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接下來聽聽肝病醫生怎麼說。首先要了解的一點是肝硬化並不是肝癌,它是可以進行治療、控制的,患者可以活多久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個人身體素質、疾病嚴重程度、是否接受治療、有無其他併發症等等。因此,也不用檢查出肝硬化後就悲觀,每個人能活多久沒有統一說法,患者目前要做的就是及時配合醫生治療。
  • 女人有子宮肌瘤,不能喝豆漿?強調:這三物應該忌口,別視若無睹
    子宮肌瘤是女性非常常見的婦科疾病,雖然說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腫瘤,但是如果不加以調理,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也會影響機體健康。子宮肌瘤的出現與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有密切的聯繫,如果激素分泌異常就會刺激子宮誘發肌瘤的出現。
  • 豆漿雖好,但這類人群千萬不能喝?很多人毫不知情…
    作為美食界大咖級「網紅」,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關於豆漿的種種說法紛紛揚揚,還被賦予了各種「神奇」功效。 有傳聞說: 痛風人群不能喝豆漿? 喝豆漿不能加紅糖? 隔夜的豆漿不能喝?
  • 聽聽醫生怎麼說
    聽聽醫生怎麼說 2020-09-01 18: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每天晚上喝一杯白酒,對身體好還是不好?聽聽醫生是怎麼說的
    王大爺平時也沒有什麼不好的生活習慣,只是喜歡在空閒時候小酌一口,喝上一杯白酒,但是王大爺的老伴卻覺得喝白酒對身體不好,因此常常勸王大爺不要喝白酒。但是王大爺認為每天堅持喝一杯白酒對身體有好處,能夠讓自己的胃和手腳都暖暖的,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血液循環加快,王大爺這樣說,讓王大爺的老伴沒有辦法再阻止他喝白酒。每天晚上喝一杯白酒,對身體好還是不好?
  • 喝豆漿能豐胸?導致男性女性化?關於豆漿的那些事一次說清
    「神奇」功效傳聞稱:喝豆漿可以豐胸痛風人群不能喝豆漿喝豆漿不能加紅糖豆漿導致乳腺癌豆漿讓男性女性化那這到底是真是假呢?「網上流傳的豆漿含雌激素能豐胸、導致男性女性化、孩子性早熟這種觀點都是不正確的。」耿雪說。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患有子宮類和乳腺類疾病的患者可以喝豆漿,但是不要服用大豆異黃酮類保健品,因為這類保健品含有的雌激素較高,不建議服用。傳言二:喝豆漿會引起痛風發作其實,痛風患者不是絕對不能喝豆漿。
  • 孩子喝豆漿後身亡!?豆漿再好也不能這么喝!
    溫馨提示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愛幼科學說,並在後臺回復「節目」即可免費領取愛幼科學說全套節目!近日,網上突然出現了一個孩子喝豆漿身亡消息,立刻在網上炸開了鍋。老師這才緊急將他送往醫院,但為時已晚,孩子剛到醫院不久,就被醫生宣布死亡。王女士收到消息後,趕往醫院。看到孩子冰冷的屍體一下子崩潰了,緊緊抱住孩子的屍體,不願意相信孩子已經死亡了。
  • 每天一杯熱豆漿,喝出來的是癌還是健康?
    喝豆漿反而能預防乳腺癌 2008年6月國際《營養學雜誌》的研究就發文表明,亞洲婦女通過喝豆漿可以降低1/3乳腺癌的發病率。 因此,喝豆漿反而能預防乳腺癌。
  • 每天一杯豆漿子宮肌瘤會翻倍增長?醫生:真正不能吃的食物在這裡
    查出子宮肌瘤,需不需要做手術,是每個患者都十分糾結的問題。因為子宮肌瘤通常是多發性的,切也是切不乾淨的,身體做手術反而會受到損傷。針對這個問題李主任回應,子宮肌瘤的治療方案,必須要根據肌瘤的大小、年齡、分型、有無症狀以及有無生育需求等綜合因素來決定的。
  • 豆漿會增加乳腺癌風險?還能不能放心喝了?
    痛風不能喝豆漿?以至於一切與「豆」有關係的食材都被認為是痛風患者的禁忌。 那麼可想而知,豆漿也當然含有嘌呤,你避不開的。 但是,豆漿中的嘌呤含量卻沒有大豆中的那麼高,每100ml豆漿中大約只有38mg嘌呤,還屬於低嘌呤的食材呢。
  • 大媽腳癢十天竟發展成淋巴管炎住了院 專家:足癬放任不治也會引起併發症
    李大媽趕緊來到醫院,皮膚科醫生告訴她,她的「爛腳丫」其實是足癬,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腳氣」,已經引發了丹毒,細菌感染誘發了急性淋巴管炎。李大媽說,大概一個月前,她為了幫忙帶孫子到兒子家住了一段時間,在家時一直穿的都是兒子的拖鞋。醫生介紹說,足癬是由皮膚癬菌引起的足部淺表皮膚真菌感染,常發生在足趾間、足跟、足蹠、足部側緣等部位,出現水皰、脫屑等表現,並伴有一定瘙癢,病情較重者可出現糜爛、滲液並發細菌感染。
  • 高血壓患者不能吃柚子?聽聽醫生怎麼說!
    但是很多高血壓患者只能「望梅止渴」,因為他們聽說吃降壓藥吃柚子會引起藥物濃度升高,引發用藥危險什麼的。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們就來討論討論!高血壓患者真的不能吃柚子嗎?其實這個說法你也不能說它對,也不能說它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