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愛幼科學說,並在後臺回復「節目」即可免費領取愛幼科學說全套節目!
近日,網上突然出現了一個孩子喝豆漿身亡消息,立刻在網上炸開了鍋。
下面是網上發布的文章內容——
王女士一直有在家做豆漿的習慣,這天早上孩子著急忙慌要去上學。王女士就急急忙忙地給孩子煮了碗豆漿當作早飯,孩子匆匆喝完來到學校後,不久就出現了呼吸困難的情況,隨後出現神經紊亂和胃部腫脹。
學校老師一開始以為只是簡單的不舒服,沒有重視孩子的情況,繼續讓孩子留在學校。
但是孩子身體情況突然惡化,開始出現嘔吐,之後就休克了。老師這才緊急將他送往醫院,但為時已晚,孩子剛到醫院不久,就被醫生宣布死亡。
王女士收到消息後,趕往醫院。看到孩子冰冷的屍體一下子崩潰了,緊緊抱住孩子的屍體,不願意相信孩子已經死亡了。
早上還活蹦亂跳的孩子,突然就永遠的離開了,孩子究竟是怎麼死的?
關於孩子的死因,網上大都在傳是孩子因為喝不熟豆漿導致皂甙中毒死的!
但相關消息中,事件的發生地、事發時間、醫院名稱、法醫名字等具體信息都沒有交代,事件的真實性因信息模糊無從考證。
而且有專家指出:
從醫學上來看,未煮沸的豆漿中確實含有皂甙,飲用後會讓人中毒,產生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但皂甙的毒性並不強,致人死亡的可能性不大。
即使真的有孩子喝豆漿而死亡,也應該不是因為沒有煮沸而殘留的皂甙,很可能是食品汙染了其他致病菌,比如肉毒梭菌,它產生的毒素的毒性就非常強,可以和砒霜、氰化鉀媲美,而且在適宜的環境裡短時間內就會大量繁殖。
所以,這「一碗豆漿」中毒死亡事件。應該是有一點危言聳聽了。
自己做豆漿,一定要注意,豆漿沸騰後,至少得再煮10分鐘以上才可以食用。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
因為豆漿的沸點較低,有時達不到100℃就開始沸騰。而此時就著急喝的話。豆漿中存在含量較高的有害物質。胰蛋白酶抑制劑的失活率是40%,未達到100%失活率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食用是不安全的」。
豆漿如果沒有徹底煮沸就會產生一種有毒物質!這種劇毒物質叫「皂甙」,大量的皂甙輕則導致人失明、致殘,嚴重的話則會致死。當然,僅僅「一杯不熟豆漿」中「皂甙」含量遠不足以致死一個人的。
豆漿中毒30分鐘左右就會毒發,潛伏期極短,兒童中毒症狀甚至會快速惡化。並且在症狀早期的時候,和腹瀉極其相似,所以常常被老師和家長疏忽。
根據相關文獻記載,喝豆漿中毒事件時有發生。
當事件傳開以後,一時間,也有網友紛紛表示:未煮熟的豆漿真的這麼嚴重?今後還能愉快安全地喝豆漿嗎?
其實只要喝豆漿時區分出豆漿「真沸」和「假沸」就能很好的避免豆漿中毒。
很多人都會按照「水開了」的標準來判斷「豆漿熟了」,認為當豆漿出現泡沫的時候就是沸騰,意味著豆漿煮熟了,其實遠遠沒有,這就是豆漿的「假沸」現象。
當豆漿加熱到80℃到90℃時,皂甙會受熱膨脹,產生大量泡沫,如果此時誤認為豆漿已經沸騰而停止加熱,這樣的豆漿就含有大量的皂甙。
適量的皂甙具有抗衰老、抗疲勞功效,但皂甙同樣也是一種溶血劑,可以刺激胃腸黏膜,引起噁心、嘔吐、腹脹、頭暈等中毒症狀。
注意:
豆漿應該在大火煮沸後轉小火,再煮十分鐘才能喝,這樣才能消滅豆漿中的劇毒物質「皂甙」。
而且豆漿需要現煮現喝,保存時間超過六小時以上千萬別喝!
一檔科普節目《是真的嗎》就做過實驗,專門請專家進行了對比實驗,比較新鮮豆漿和陳豆漿中的細菌含量。實驗結果超出眾人意料,陳豆漿的細菌含量是新鮮豆漿的30倍!
1.苦絲瓜
苦絲瓜含有鹼糖甙生物毒素,該毒素的毒性不亞於砒霜!這種毒素即使通過高溫也難以溶解。
家裡吃絲瓜前,最好用舌頭舔一下去皮的絲瓜肉,有苦味即有毒,不可食用;炒熟的絲瓜如發現有苦味,應連同鍋裡的其他食物一起丟掉!
2.發芽的土豆
發芽的土豆或變青的綠皮中,含有龍葵鹼,食用後對胃腸薪膜有較強的剌激性和腐蝕性,對中樞神經有麻痺作用,嚴重的還危及生命。
3.青西紅柿
青番茄含有同發芽土豆相同的有毒物質一一龍葵鹼。食後會產生噁心、嘔吐、膚色青紫、流涎、頭暈等中毒症狀。生著吃危險性更大!
4.腐爛的生薑
腐爛的生薑會產生一種叫黃樟素的致癌物質,可誘發肝癌、食道癌。
5.鮮扁豆
鮮扁豆中含有皂甙和生物鹼,有毒,但遇熱後會溶解。食用前應用沸水焯透或過油,或幹煸至變色後食用。
6.黑斑紅薯
如果紅薯表皮呈黑色或褐色斑點,或者已經發芽,建議消費者不要購買。表皮呈黑褐色或有黑色斑點的紅薯是受了黑斑病菌的汙染。黑斑病菌的毒性可使紅薯變硬、發苦,毒性大,而且此毒素無論水煮或火烤,其生物活性均不宜被破壞,最好不要食用。
7.四季豆
生四季豆中含有毒物質——毒蛋白和皂素,如果沒有煮熟煮透,人吃後1~5小時就會中毒,輕者頭痛頭昏,重者噁心、嘔吐、腹痛。
四季豆兩頭含毒素較高,應去掉。烹調時不能像其他蔬菜那樣燙一下或爆炒一下就可以,一定要燜煮10分鐘以上。
8.鮮黃花菜
鮮黃花菜含有秋水仙鹼,進入人體後被氧化成毒性很大的二秋水仙鹼,會強烈刺激胃腸和呼吸系統,引發食物中毒。
需要說明的是,幹黃花菜是由鮮黃花菜經蒸、煮、曬乾製成,在加工過程中有毒物質已遭到破壞,不會引起中毒。
9.魚膽
青魚、草魚、鯉魚等魚膽內含魚膽汁,這種有毒成分對人體細胞有損害作用,會導致人體出現噁心、劇烈嘔吐、腹痛等症狀。
魚膽即使做熟了,對人體也有害,不能食用。魚膽位於魚的腹部,一般呈淡淡的青黃色或青黑色,在烹調前一定要將其清除乾淨。
10.爛水果
水果壞了一小塊,有的人捨不得把整個都丟掉,於是把爛的部分削掉繼續吃。然而,水果經過長時間貯存後通常會遭到微生物的入侵,其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是青黴,經過新陳代謝後它會產生展青黴素,這種物質會造成人體的胃腸道功能紊亂、腎臟水腫等病症。
最後,柚子提醒大家:
病從口入!再日常的食物也要注意。尤其是給孩子吃的食物,更應該多加小心才是。
希望類似的事別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