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蒙古西徵:簡陋的蒙古軍隊如何在野戰中全殲歐洲聯軍?

2021-01-10 騰訊網

公元1241年,蒙古人的兵鋒已然越過東喀爾巴阡山,進入匈牙利境內。在此之前,拔都率領的「長子軍」已經徵服了南俄草原並將當地的欽察人向西驅趕至匈牙利,匈牙利國王別拉四世收留了這群流亡者,並希望藉助後者的力量守衛國家的疆域。然而不幸的是,追擊的蒙古軍也尾隨而來,他們要求匈牙利交出逃亡的欽察人,結果遭到拒絕,於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戰在所難免。

目睹羅斯諸國在蒙古人攻擊下的可怕遭遇,別拉四世對這群東方惡魔的作戰能力產生了深深的憂懼。為了一舉阻擋敵人的攻勢,同時也為了守衛整個西方世界,日耳曼和奧地利派出自己的軍隊與匈牙利協同作戰。長久以來,歐洲的騎士都是戰場的主宰,他們有著包裹全身的厚重護甲,手持沉重的長矛或者騎士劍,有的甚至給自己的馬匹也披上重鎧。如此裝備起來的騎士堪稱冷兵器時代的「坦克」,尤其是眼前由多國聯合組成的鐵甲軍團,更是足以摧毀一切敵人。

國王的弟弟科羅曼站在高處審視著歐洲聯軍,在信奉「厚甲重劍」的西方人眼中,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擊敗這支部隊。但表面的鎮定無法撫平科羅曼內心的不安,他隱隱約約感覺到這場戰役可能跟以前的不同。在多瑙河的支流塞約河附近雙方遭遇,聯軍一如既往地把最強大的騎士兵團擺在前面,後面跟隨步兵。對面是蒙古人的輕騎兵橫隊,他們騎著矮小的蒙古馬,身著簡陋的皮甲,無論從哪方面看都不是歐洲騎士們的對手。輕騎兵後面藏著的是蒙古重騎兵,他們的主要武器不是弓箭,而是大刀和「骨朵」。

骨朵是一種鈍器,類似鐵錘,全速衝鋒中的一次敲擊可以把敵人震得腦漿四射。蒙古軍中輕重騎兵的比例一般為6:4,輕騎兵是擊潰對手陣線的主要力量,重騎兵則負責「一錘定音」和「戰場收割」。急於決出勝負的科羅曼下令全部鐵甲兵團向蒙古人衝鋒,只要雙方貼在一起,無情的騎士劍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削去對方的腦袋。然而很快科羅曼就發現,無堅不摧的鐵甲軍團這一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尷尬。蒙古輕騎兵避開了正面交鋒,等聯軍衝過來的時候迅速向兩翼散開。歐洲騎士們厚重的鎧甲使得馬匹的行進速度極慢,相反蒙古人卻因為輕騎簡裝而獲得巨大的機動優勢。

在弓箭的發展史上,東西方走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馬背上的蒙古人以狩獵為生,他們製作的複合弓無論是射速還是射程都遠遠超過歐洲的十字弓。此時輕騎兵們用弓箭編成密不透風的箭雨,或者洞穿騎士的鎧甲,或者射死他們的戰馬,而身著重鎧的騎士一旦從馬上跌落,很難一個人站起來。曾經叱吒風雲的騎士們從來沒有像今天感到這般無力,而身後的步兵就更慘了,弓箭成了歐洲人的夢魘。

在「非接觸」的作戰模式之下,聯軍的陣線逐漸崩潰,此時蒙古重騎兵出場了。在他們的集團衝鋒之下,僥倖躲過箭雨的聯軍士兵迎來的是閃亮的大刀。一波波的「收割」讓附近的河流也染成了紅色,最終精銳的騎士兵團全軍覆沒,東歐的門戶因此洞開。

相關焦點

  • 蒙古帝國西徵之旭烈兀西徵
    於是,公元1253年,旭烈兀奉命西徵。此次西徵,旭烈兀則效仿漢族的軍事思想,即「大軍未動,糧草先行」的後勤保障。 按照傳統的蒙古習俗,蒙古大軍出徵向來不帶糧草,只帶一點幹肉和奶酪,採取「因糧於敵」的辦法來提供軍糧!相比之下,旭烈兀的大軍中有滿載著小麥、稻米和葡萄酒的貨車,以供他手下眾多的不同民族的軍人食用。
  • 蒙古鐵騎為何能踏破歐洲,直逼維也納?
    第一次西徵,成吉思汗率軍攻滅了花剌子模國。 第二次西徵,窩闊臺汗派遣拔都率軍徵服伏爾加河以西諸國。 第三次西徵,蒙哥汗派遣其弟旭烈兀率領10萬大軍攻入波斯。 今天我們主要來聊一聊蒙古第二次西徵,也是蒙古大軍踏破歐洲的出徵。
  • 蒙古西徵使得中世紀的歐洲徹底崩潰
    學過歷史的的額度人都知道,蒙古三次西徵,攪動了當時歐亞大陸的整個文明世界,他把原來因為地理、經濟、政治等各種條件互相阻隔的文明地區,用暴力手段暫時聯繫起來。本文主要講蒙古軍第二次西徵期間。拔都率軍經羅馬尼亞西部克裡瓦納、摩爾達瓦,並且最終到達伏爾加河下遊拔都營地。
  • 蒙古帝國三次西徵以後,為什麼再也無力掀起大規模戰爭?
    成吉思汗西徵、拔都西徵、旭烈兀西徵,都是在蒙古大汗統籌下進行,各大宗王按慣例都派出自家軍隊支持戰爭。從最終的結果來看,三大西徵進行順利,取得顯著成效。蒙古三大西徵之後,全蒙古性的徵服戰爭再也沒有發生過,但局部的徵服戰爭還在進行。其中規模較大,且為中國人熟悉的,就是忽必烈徵服南宋之戰。
  • 面對蒙古入侵時,俄羅斯人為何不堪一擊?看看他們的城市就明白了
    而在同一年的時候,窩闊臺又發動了第二次蒙古西徵,他召集各路宗王參加忽裡臺大會,並且在這次會議上決定派兵西徵欽察草原和東歐,而這次西徵則由朮赤的兒子拔都以及老將速不臺牽頭,其餘宗王則分別派自己最年長的兒子參加西徵。
  • 羅馬名存實亡,蒙古帝國西徵三次為何不「摻一腳」,收了拜佔庭?
    三次西徵下來,歐洲人對蒙古大軍聞風喪膽,還將成吉思汗與阿提拉並稱為「上帝之鞭」。(一)、榮光不再的羅馬「條條大路通羅馬—殊途同歸」。羅馬帝國的輝煌,世人皆知,也對歐洲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東羅馬帝國當時是無法與蒙古軍隊對抗的,因為十字軍的第四次東徵已經將其打的毫無還手之力。甚至,連君士坦丁堡也被毀滅的大半成了廢墟。而蒙古大軍三次西徵,偏偏繞過了這裡而去選擇了更加遙遠的埃及、匈牙利、耶路撒冷等。1.
  • 郭侃:蒙古西徵軍中的「東天神將」
    年幼時為蒙古名將木華黎麾下將領史天澤所器重,留於自家教養。成年後被封百戶。1253年,郭侃跟從宗王旭烈兀西徵,其足跡越過喀什米爾。1256年渡過阿姆河。侵入波斯領土的第一個關口為鸞城阿拉莫德,此地乃是在一百六十年間席捲全西亞的回教伊斯瑪伊教派暗殺教團的根據地。至木剌夷,郭侃破其兵五萬,下128城。兵至乞都卜,其城在擔寒山上,用懸梯上下,以精兵把守。
  • 蒙古軍隊最拿手的,到底是什麼武功?
    就在追擊的羅斯人和庫曼人亂成一團的時候,蒙古人出人意料的開始反擊了,正面蒙古人的重騎兵,突然殺了一個回馬槍,輕鬆地打垮了庫曼人追在前面的輕騎兵,導致對方倉皇撤退,衝亂了羅斯人重騎兵的隊伍,而假裝分頭逃跑的蒙古人輕騎兵,這時已經迂迴到了聯軍的兩側,包圍了羅斯軍隊,並切斷了他們的退路。
  • 比蒙古西徵還可怕!爆發於中世紀的歐洲黑死病,曾奪走2500萬人命
    歷史資料顯示,歐洲中世紀(1347年—1353年)曾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黑死病,2500萬歐洲人因這場瘟疫而喪生,慘烈程度堪比二戰。這種黑死病便是從老鼠身上傳播出來的。黑死病爆發的第一站便是如今的義大利,隨後席捲到了法國英國等整個歐洲地區。黑死病爆發的時候,蒙古大軍開始了第二次西徵。
  • 蒙古帝國西徵時,世界形勢是怎樣的?又對文明的交流起到什麼影響
    交通的重要性擱在現代還有「要想富,先修路」,更不用說本來交通就不便的古代,蒙古帝國西徵打通的交通要道,是所有文化交流的基礎,也是重中之重。二,蒙古帝國將亞洲幾乎合為一體蒙古帝國控制的地區中,有兩大文化中心:一是中亞的伊斯蘭,二是中原黃河流域的我漢文化。
  • 雄霸天下的蒙古帝國,三次西徵,直接或間接的導致了西方殖民擴張
    蒙古三大徵:蒙古帝國是由當時生活在中國北方的蒙古人建立的一個地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 它建立的過程也就伴隨著我們所說的三次蒙古西徵。思想上——不破不立,西徵的掠奪,打破了西方封建神學蒙古西徵時期,歐洲人過的什麼日子呢?說黑暗也不為過。歐洲人民活在教皇的統治下,封建的神學對人自由、心靈進行的禁錮、扼殺,對人民來說,空氣都是停滯凝固的。而這時候,蒙古鐵騎來了,歐洲人不知道他們是什麼(人還是魔鬼還是神?),又是從哪裡來?
  • 蒙古鐵騎西徵,其實源於一次意外事件,無數西方人被屠殺
    蒙古帝國剛剛成立的時候,鐵木真子孫的力量也在不斷的擴張,其子孫的力量擴展到了四面八方。蒙古帝國第一個收拾的國家是西夏,之後對金用兵,金國不是蒙古的對手,被蒙古打的兵敗如山倒,不過就在金國快要滅亡的時候,發生了一次意外的事情,迫使蒙古鐵騎開始大舉西徵。
  •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到底有多大,竟然佔領了文明世界一半領土!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到底有多大,竟然佔領了文明世界一半領土!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到底有多大,竟然佔領了文明世界一半領土! 大蒙古國國土擴張開始於成吉思汗在位時的三次蒙古西徵,三次西徵蒙古軍隊所向披靡,消滅西遼、花刺子模等40於個國家,擊潰波蘭和神聖羅馬帝國聯軍,大敗立陶宛。最終成為了橫跨歐亞的超級帝國,全盛時期領土面積超過3300萬平方公裡,佔到全球土地面積22%,統治人口一億多人,近半數的文明社會都在蒙古帝國的統治下。
  • 蒙古開國功臣哲別:世界徵服者的神箭
    追隨成吉思汗哲別(在《蒙古秘史》中作「者別」)乃貴胄之後,原名只兒豁阿歹,蒙古別速特部人,是託邁力汗第九個兒子欽達臺的後人。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之前,他效力於泰赤烏部的一個名叫禿答的首領麾下。1201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與昔日的安答(結義兄弟)——「古爾汗」札木合率領的塔塔爾、泰赤烏等十一個部落聯軍會在闊亦田進行大會戰。
  • 橫掃歐洲大陸的蒙古帝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強大的背後有啥秘訣
    1206年,鐵木真成功的統一了蒙古草原,結束了草原長久以來的群雄割據的局面,草原上面的各大部落首領都推舉鐵木真為草原上的唯一主人,大家尊稱鐵木真為成吉思汗。從此之後,成吉思汗及他的子孫帶著蒙古鐵騎,開始橫掃世界。殲滅西夏,攻滅金國;統一中原,建立元朝;三次西徵,滅亡了四十多個國家。
  • 著名的塞育河之戰,蒙古鐵騎以7萬戰勝匈牙利40萬聯軍,是真的嗎?
    這是蒙古西徵匈牙利過程中比較著名的一戰。我們不妨將整個賽約河之戰的前因後果詳細說來,看看慘敗原因到底何在:一、當時匈牙利的政治概況9世紀末至10世紀初,原屬芬蘭一烏格爾種的匈牙利人,從南羅斯草原西遷到多瑙河中遊和提索河流域,共有7個遊牧部落,108個氏族。其中馬札爾部落最強。因此,匈牙利人也稱馬札爾人。由中亞西遷的匈奴人的後代,也是匈牙利人的一個組成部分。
  • 蒙古滅亡花剌子模,如何在中東形成蝴蝶效應?影響持續600年!
    而在其中,耶路撒冷這座城市,因為在幾大宗教中都具有聖城的地位,所以可以說也成為了中東地區的重中之重。在歷史上,持續了200多年的十字軍東徵最初目的就是為西方奪回耶路撒冷,而十字軍失去耶路撒冷可以說也是十字軍東徵最終走向失敗的標誌性事件。但許多朋友不知道的是,讓西方在之後600多年失去了耶路撒冷的軍隊,竟然是一群從中亞流浪到中東的「難民」,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他們的故事,以及他們如何改變了世界。
  • 艾因賈魯戰役——蒙古軍神話的終結
    從1219年,鐵木真帶著兒子親自西徵花剌子模開始,他的孫子拔都、旭烈兀就繼承祖輩遺願,先後兩次西徵,將蒙古軍的赫赫武功帶向世界。在這種無與倫比的輝煌背後,漸漸透出衰亡的氣息,這個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就是艾因賈魯戰役。窩闊臺的兒子貴由死後,侄子蒙哥受到擁戴,登上汗位。
  • 橫跨亞、歐大陸的蒙古帝國,是如何徵服半個地球的?
    1260年,直達地中海沿岸,準備進攻埃及之時,大汗的死訊傳至軍中,第三次西徵結束,此時,蒙古國已經佔領了歐洲和東亞的大部分領土。在1257年,蒙古軍並沒有滿足於現狀,開始向南進發,首先進攻越南南部,取回當時被越南所佔的中國領土;1274年到1281年,由於日本辱殺忽必烈的使臣,忽必烈率部對日本馬島發動進攻,而後又在1281年,分南北兩路進軍,在馬島會師,誰知遇到了颱風天氣,蒙古軍長期在草原生活,並不擅長水站,而且當時的蒙古軍隊由許多新投降南宋軍隊組成,戰鬥力很差,又因為缺乏後援
  • 南宋朝打敗蒙古鐵騎,蒙哥真的是無能的蒙古大汗嗎?
    窩闊臺和察合臺也是活該丟位,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竟然趁著蒙哥繼位大宴臣僚之時,失烈們、腦忽和也孫脫三位親王帥兵奔襲,軍隊強大不如別人,政治勢力不如別人,繼承人認可度不如別人,這時候貿然奔襲,又沒有內應,如何幹的過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