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玩具被搶,別瞎客氣,家長不同的做法給孩子不一樣的人生

2021-01-13 育兒師Linda

昨天在小區玩耍,一個3歲的小女孩,玩具被4歲的過路男孩給搶了,小女孩哇哇地大哭,因為是她的奶奶帶她,奶奶說讓哥哥先玩一會好不,4歲男孩的奶奶也說不哭了,要學會分享,我們玩一下就給你了。

3歲的小女孩還是非常不樂意的,過了一會她的爸爸過來了,直接懟了4歲男孩子的奶奶一頓,大概的意思就是,這是我們的玩具,我們想讓你們玩就讓,不想讓就不讓,憑什麼我們連認識都不認識讓我們去給你們分享,在我看來這叫搶。

其實聽到這個女孩的父親說的話,我覺得挺有道理的,可是4歲的男孩子的奶奶卻不這樣認為,覺得人家爸爸說話難聽,吵了起來,最後2個罵了起來,如果不是物業拉開,就要動手了。

像搶玩具這件事,這在孩子玩耍過程中非常常見,主要是因為他們的物權意識還沒有形式。在他們的世界裡,只要是我喜歡的,就是我的,還沒有到了你的,我的明確界限的物權歸屬期。

寶寶物權意識形成:

大部分寶寶1歲之前,沒有物權歸屬意識,即使是別人拿走了自己的玩具,也就淡淡地看一眼,並不會有太多苦惱的情況,稍微一轉移注意力,就會被別的事物吸引了。

過了1歲之後,沒有到2歲之前,這段時間孩子都會有點霸道的感覺,只要我喜歡的就是我的,別人玩的就是好的,對於身邊感興趣的東西,就會不自覺的直接伸手去拿,孩子不會分清你的和我的界限,於是就會有搶玩具的情況。

過了2歲之後,是屬於物權敏感期,意識從這個時候開始萌芽,我的東西就是我的,不許你碰,比較有原則的孩子,會直接你碰了我要打你,如果比較不知道表達的孩子,會直接哭,這也是他們直接的表現。

這個時期的孩子,家長老師的引導,會影響孩子接下來對待自己東西的看待,耐心地指導孩子,孩子會對待玩具被搶這件事,會有自己的看法,甚至有時候會懂得和好朋友要一起分享,如果不是好可朋友就不允許碰的情況。

如果平時的生活中,真的遇到了愛搶玩具的孩子,不斷地需要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去做,慢慢的孩子就會自己處理,一般教孩子分3步:

1,宣告自己的主權

告訴搶玩具的孩子,這個玩具是我的,不是你的,你要玩需要經過我的允許,或者讓你的爸爸,媽媽這給你買,當遇到問題的時候,讓孩子適當的去說,面對愛搶玩具的孩子太軟弱。

2,公共場合是大家的

平時出去玩的時候,如果是公共場合的玩具,要讓孩子明白這些玩具是大家共有的,誰先拿到可以先玩一會,你可以先玩別的,需要等別人玩過之後再玩,也可以和別的小朋友商量可不可以一起玩。如果遇到直接從手裡搶的,也要大聲說,這是我先拿到的,你不能直接搶,你可以玩別的。

3,讓孩子學會給家長,老師說

尤其上幼兒園之後,家長不會隨時跟著孩子身邊,如果遇到蠻橫不講理的熊孩子,要鼓勵孩子給老師說,回來給爸爸,媽媽說,這樣的熊孩子真的是需要大人教育,引導的,一般小朋友都不是他的對手,反而會傷了自己孩子。

家長對待玩具被搶的處理態度

如果自己的孩子玩具被搶了,有的家長會直接上手教育對方的孩子,甚至上手打對方的孩子,有的家長雙方爭吵起來,有的家長會直接抱走自己的孩子選擇冷處理。也有些家長非常的大方不顧自己孩子哭鬧讓自己孩子強迫式分享,你是屬於哪類型的家長?

其實作為被搶的弱者,家長不同的處理方式,也會對孩子產生不一樣的影響,孩子玩具被搶了,不僅僅和孩子有關係,也和家長的處理方式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要根據不同場合情況,教育孩子該怎麼做。

第一:先觀察孩子被搶後的反應

有的小孩子被搶後會大哭大鬧,家長不用著急,這是大部分孩子的表現,有的小孩就會表現得無所謂,可能還沒有到他的佔有欲明顯期,也有些孩子膽子比較大會直接搶回來,不同的反應和孩子他本身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沒有誰好誰壞之分。

第二:讓孩子自己先去溝通解決

如果孩子非常不願意被搶,不是繼續教孩子去分享,不分享是小氣之類的話,其實這種做法叫強迫式分享,強迫式分享時間久了,孩子會在社交中變得懦弱,也會讓孩子對家長產生不信任,做為家長要教孩子禮貌要回玩具,自己的玩具有分享與否的權利,如果孩子通過自己方式溝通要回玩具,或者願意讓對方玩一會,家長就無需插手了,

第三:家長陪伴解決

如果自己的孩子一直哭,而且不善於溝通,在溝通過後也沒有要回來被搶的玩具,家長在自己孩子心中就是無所不能的英雄,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及時出面溝通,家長不要直接找孩子去奪回來哦,直接找對方家長溝通即可,相信同為家長是非常能夠理解的,讓他的家長以他們的方式要回玩具。

第四:安慰孩子給孩子滿滿的安全感

當被搶後,要回後都要記得安慰孩子,並教孩子下次該怎麼解決,該怎麼保護好自己的玩具,自己的東西自己有權利去分享和處理,並且爸爸媽媽也會和你站在一起保護你哦,3歲之前是建議物權安全感最佳的時期,這個時候安全感建立得越好,孩子以後反而會懂得分享。

要想孩子懂得分享,先讓忍受孩子的自私,給孩子足足的安全感,在孩子以後社交的過程中,會比較自信。

孩子很多的行為習慣多半是受家長的影響,屬於自己的東西被別人搶了後,在面對孩子處於弱勢情況下,家長合理張弛有度的解決方式,也會讓自己的孩子心理更健康地成長。

我是營養育兒師Linda,專注於寶寶0到6歲養育,育兒道路上,我們一起學習一起努力。

【今日話題:你們遇到孩子被搶玩具的時候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一起討論】#生活#

相關焦點

  • 孩子玩具被搶時的表現,暗示著他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一般錯不了
    前言:每個人對屬於自己的物品都有較強的保護欲、佔有欲,孩子自然也不例外,因此的手中的玩具被搶走時,大多數孩子都會非常生氣,甚至會因此哭鬧不休。家長們是否知道,孩子玩具被搶走時的表現,將暗示著他們今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 我把孩子教得很乖,但被搶玩具、總吃虧,怎麼辦?
    如果你發現孩子被搶了玩具,沒有表現出不開心,或者在短暫的不快後,能夠自己調適,轉身去玩其他玩具,說明孩子有著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和社會適應性。孩子被搶玩具時,我們該怎麼教?回到咱們開篇的問題:孩子玩具被搶,要教他搶回來嗎?答:沒有必要。
  • 德國科學家: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暗示孩子越聰明,家長別瞎勤快
    每個孩子最拿手的功夫,那大概率是怎麼弄亂自己的房間了,而這也是讓許多家長捶胸頓足的不良愛好,畢竟每次孩子就像大鬧天宮了一樣,最終還是得自己出來收場,因此,家長很不喜歡自己的孩子弄亂房間,如果他們無法自理,那麼就由自己收拾。
  • 幾種「危險玩具」早已被拉入「黑名單」,孩子再喜歡,家長也別買
    不過,有很大一部分玩具對於孩子的傷害都是很大的,家長給孩子挑選玩具時,還需要關注玩具的安全性、材質質量等方面,確保孩子能夠遠離危險,安全、健康、快樂地成長。
  • 4歲女孩被玩具嚇哭,警醒家長:這四類玩具,最好別再給孩子買了
    有些仿真玩具由於做工過於逼真,好像與真人一樣,孩子在與其玩耍時,由於自己的想像會把它作為自己的玩伴。如果在半夜看不清楚的情況下會感到恐怖和害怕,就像一個陌生人在身邊一樣,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而且一般精緻的洋娃娃不但配有音樂還會發光,在孩子不注意的情況下會嚇到孩子,在心理上產生不良反應。2)造型誇張詭異的玩具有些玩具是用來搞笑整人的,一動就會發出怪異的響動,不適合作為孩子的玩具。
  • 別再瞎買了!科學選玩具攻略(1~2歲篇)
    這個階段,他們不再像以前一樣什麼事情都需要大人幫他們做。會走路之後,他們的能力發展的特別快。大人能做的大部分事情,他們也可以在大人的協助下學會自己做。他們可以逐漸參與到家庭生活中來。這個階段,除了玩具,其實還有很多生活中好玩的事情可以給孩子玩。
  • 小朋友總惦記別人的玩具,家長別尷尬,學會這幾招讓孩子懂事!
    自己家的孩子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如果孩子看上了別的小朋友的玩具,家長應該怎麼做呢。生活中經常看到小孩子搶別的孩子的玩具,在幼兒園裡也是,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愉快的玩耍,有時候孩子之間會出現矛盾,甚至把其中一方弄哭,孩子自己有很多玩具了,還總是搶被人的玩具,家長真是愁壞了。
  • 寫下15米長紙條,要求歸還孩子玩具!孩子起爭執時家長應該怎麼辦?
    文/毛豆豆據外媒報導,近日,國外一位家長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一段視頻,展示了一張15米長的紙條,上面用不同顏色寫滿了數百行文字,內容是指責這位家長沒有歸還鄰居家小孩的玩具。收到字條的媽媽大惑不解,她為字條拍下視頻,發到網上,引起網友的熱議和瘋狂轉發。發帖的媽媽說,鄰居要求她們歸還丟在後院的玩具。
  • 孩子吵架、打架怎麼辦?家長要耐心溝通,不能過度插手孩子間的事
    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你以為是幫助了孩子,其實是不利於孩子的發展,聰明的家長在處理孩子之間打架的時候,往往看的不是表面,而是仔細觀察和辨明引起孩子之間打架的原因。孩子之間打架的原因不外乎這幾種原因,自己的玩具被搶,自己的東西被奪,自己的位置被佔了,要不就是自己的想法沒有獲得其他孩子的肯定,這些情況都會使孩子的心情變得糟糕。
  • 送禮物引來的麻煩:孩子頻繁交換玩具,家長擔憂孩子養成攀比心理
    自己雖然接受了小夥伴的玩具,但也要把自己的玩具送給小夥伴,這樣大家就可以玩到不一樣的玩具。孩子說,他也把自己的一些玩具送給了小夥伴們,還特意給媽媽指了出來。原來是相互交換玩具,不是偷拿別人的東西。戴女士一顆懸著的心算是放了下來。晚上吃完飯,戴女士把這件事告訴給了孩子的爸爸。
  • 9歲孩子玩玩具弓箭射瞎同伴,這些危險物品家長...
    9歲孩子玩玩具弓箭射瞎同伴,這些危險物品家長千萬要注意!孩童射瞎玩伴實在讓人唏噓小孩年紀尚小對身邊具有安全隱患的玩具無辨別能力又缺乏安全意識可能導致意外發生父母們應當重視起來了解並及時拒絕孩子身邊具有安全隱患的這些東西
  • 當娃罵你「壞媽媽」時,家長的處理方式很重要,影響孩子不同人生
    所以說如果你家孩子經常罵你是「壞媽媽」,或者其他狠話、髒話,大多是家長自身的原因。此時,家長不應該馬上責怪孩子,而應該先了解孩子罵出這種話背後的原因,要不然你的孩子可能性格會變得越來越扭曲,與你的親子關係也會越來越緊張。一、孩子罵出狠話,這種媽媽的做法很不明智文文她的孩子就經常會說此類的話,原因就是文文經常不給孩子留情面,大街上就對著孩子發火。
  • 這4種玩具很坑娃,還可能損害孩子的健康,家長記住別買了!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在養育孩子這方面,人們也越來越捨得了。一般孩子出生以後,家長都會給孩子買很多玩具讓孩子玩。雖然說玩具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還對孩子的語言和動作發育有幫助,能夠提升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但是,在給孩子購買玩具的時候,家長也要小心。
  • 「不買就不走」,當孩子拿著玩具不放手時,奶奶的做法惹路人點讚
    許多寶媽通常都會有這樣尷尬的經歷,當帶孩子逛商場的時候,一走到玩具區孩子就邁不動腿了。即使家裡的玩具已經堆成山,孩子還是想要買新的玩具,拿著玩具不放手,不買就不走,有的孩子甚至會大哭大鬧,引來許多人的圍觀,這讓許多父母特別頭疼。
  • 「大人說話,小孩別插嘴」,那麼孩子之間的事情,大人瞎摻和啥?
    兩個孩子搶玩具,家長加入「紛爭」反而鬧大現在的幼兒園都有親子日,讓家長也進入到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切身體會到孩子平時的環境和氛圍。苗苗媽媽就在這一天來到了女兒的幼兒園,可是不曾想,卻看見了苗苗和其他小朋友在「打架」。
  • 孩子期末考7分,家長買玩具「鼓勵」,網友:也就這水平了
    看到周先生的解釋後,原本很多不理解的網友也表示理解他的做法,有的網友就直白地評論:"這孩子也就這水平了,家長不能要求太高。" 雖然事情有點荒謬,但如果站在周先生這位父親的角度來思考,相信大家就不難明白他的心情了。雖然7分仍然是很差的成績,可對於他的兒子來說,卻是飛躍性的突破。
  • 美國心理學家:「玩具多」和「玩具少」的孩子,未來差距很大
    因為夫妻二人對孩子的陪伴較少,心裡對孩子也是非常愧疚,所以常常會給孩子買一些小玩意兒,雖然孩子周歲還沒到,家裡的玩具已經非常多了,堆在一起就像小山一樣。孩子奶奶也老說小樂夫妻倆:「別給孩子買玩具了,孩子還小玩不了那麼多玩具,你買那麼多,孩子的興趣很快,總是玩不了兩天就不玩了,還可惜了那些錢」。
  • 孩子喜歡,家長罵的《小伶玩具》到底應不應該讓孩子看?
    看了之後對各種玩具如數家珍,什麼系列,什麼玩法全部都知道,經常求爸爸給她買玩具,特別是史萊姆,我是真的接受不了這種起泡膠玩具,還有怪味豆,什麼鼻屎味道,我每次看到都會想問「什麼鬼」?她還會問我,我們什麼時候去上海?我問她為什麼想去上海,她說去上海就可以參加小伶玩具見面會,去找小伶姐姐她們籤名!還送玩具呢!
  • 孩子玩具被搶是小事?處理不當後果嚴重
    02有時,孩子委屈哭鬧並非無理取鬧。從情感上來講,大人和孩子看待問題的方式有所區別。大人認為幾塊錢甚至幾十塊錢的東西,不值得小題大做。而孩子不是用金錢衡量值得與否,他們認為玩具上帶有情感印記,比如是獎勵得來的、或是自己喜歡的顏色,等等。從心理學上看,孩子從兩歲開始,慢慢進入物權意識敏感期,開始對物體進行歸屬權劃分。
  • 別給孩子買這類玩具,已有多名兒童因它受傷,家長萬不可忽視
    但不知家長們有沒有注意到,正規廠家生產的磁力珠會在外包裝上寫年齡限制,即「0-14的兒童需在家長監護下玩耍」。別給孩子買這類玩具,偏偏很多家長還當好東西網上曾有一段視頻,專門講解為什麼磁力珠不適合14歲以下兒童玩耍,列舉了好幾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