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寶媽通常都會有這樣尷尬的經歷,當帶孩子逛商場的時候,一走到玩具區孩子就邁不動腿了。即使家裡的玩具已經堆成山,孩子還是想要買新的玩具,拿著玩具不放手,不買就不走,有的孩子甚至會大哭大鬧,引來許多人的圍觀,這讓許多父母特別頭疼。
「不買就不走」,當孩子拿著玩具不放手時,奶奶的做法惹路人點讚
由於父母工作忙,鵬鵬通常是由奶奶幫忙照顧,剛開始的時候,父母還覺得奶奶會不會由於」隔輩親「對鵬鵬特別溺愛,這讓鵬鵬的父母有些擔心。但是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後,鵬鵬的父母發現奶奶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一套。
有一次奶奶帶鵬鵬去逛商場,鵬鵬看到一個非常漂亮的玩具車,便對奶奶說:」奶奶,這個車好酷啊,你必須給我買!「
奶奶:「這樣的車我們家裡不是有好多嗎?這個與我們家裡的有什麼區別?」
鵬鵬:「這個最好看,我就要買。」
奶奶:」可奶奶覺得我們家裡的那個變形金剛比這個更好看呀,而且家裡那個還能變身多好呀。「
鵬鵬實在找不出什麼話來反駁自己的奶奶,只能這樣說:」我不管,我就要買。「
奶奶並沒有發火,也沒有訓斥鵬鵬,只是這樣對鵬鵬說:」行吧,你可以買這個玩具,但是買同種類型的玩具只能用你自己的零花錢,但是據我所知,你的零花錢可不多了,你確定要買這個不是非常好玩的玩具嗎?「
鵬鵬一聽說要花自己的零花錢,本身他對這樣一個玩具也不是非要不可,便說:」還是不浪費這個錢了,奶奶我們去玩別的吧。「
眾人聽到了祖孫的一段對話,不免對奶奶的做法豎起大拇指,奶奶面對孫子不合理的消費,並沒有進行制止,也沒有大聲呵斥孩子,只是拿出以前的約定分析利弊,讓孩子自己作出選擇。
其實像鵬鵬的行為並不是個例,現在由於家裡的條件好了,而且孩子比較少,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通常都會有求必應,這就會養成孩子索求無度的惡習,到外面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要買。
當」孩子不買就不走「時,大人或許更應該這樣做
不要當眾訓斥孩子
許多孩子由於從小就養成了嬌縱跋扈的習慣,因此當自己的要求達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當眾撒潑打滾,這時有的父母通常會用訓斥的方式來管教自己的孩子,這樣非但起不到想要的效果,甚至會讓孩子越鬧越厲害,引來眾人的圍觀,影響公共秩序。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其實當孩子在商場遇到自己喜歡的玩具賴著不走的時候,家長可以採取柔和的方式進行化解,家長可以通過一些其他的行為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因為孩子通常都是心血來潮,這個玩具的喜愛來得快,去得也快,所以家長可以利用一些其他有意義的東西或者活動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培養孩子正確的消費觀
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但是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也不能有求必應,而是應該培養孩子正確的消費觀。這樣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以後就會有所顧慮,碰到自己喜歡家裡有相同類型的玩具時,孩子也會有所思考,儘量合理消費。這樣即使孩子走上社會以後,對自己的生活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當家長遇到這種情況時,儘量不要欺騙孩子,因為父母一旦欺騙孩子,孩子對父母以後就會失去信任感,甚至會讓孩子養成撒謊的習慣。這對孩子以後的健康成長是非常不利的,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更應該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這樣更有利於孩子在社會上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