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我們為什麼害怕接電話

2020-12-28 澎湃新聞

夜讀|我們為什麼害怕接電話

白晶晶

2020-12-24 21:27 來源:澎湃新聞

在熱播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裡,近來備受爭議的湖南衛視主持人何炅,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社會現象——「電話恐懼症」。

據說,「電話恐懼症」包含以下七大症狀:其一,電話幾乎永遠處於靜音狀態;其二,電話基本不離手;其三,有其他方式的情況下絕不選擇電話,即使更高效;其四,有來電的時候,第一反應緊張、拒絕、逃避;其五,聽到鈴聲就莫名焦慮;其六,經常在猶豫中錯過電話,錯過還有些許鬆了口氣;其七,錯過電話後又沒有勇氣回撥,對方如果再次打過來,加倍緊張。 

相信不少小夥伴看了症狀列表,再逐一對號入座,都會驚呼「這……100%是我本人了」。每當手機頁面來電顯示亮起,看著綠色的接聽圖標,內心只有無數盞拒絕的紅燈在閃耀。

「沒事別打電話」已成當代社交禮儀。還記得,2001年有部電視劇叫《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現在人們的溝通方式恰恰相反,和陌生人才打電話,越熟悉的朋友,越不會貿貿然點擊呼叫。

翻看通話記錄,人們就會發現,除了貸款、賣房、快遞、外賣、補習班推銷外,和閨蜜、死黨「煲電話粥」這事兒,似乎早就銷聲匿跡了。

如果說,網絡時代社交溝通也存在一條鄙視鏈的話,那電話一定排在最底端。社交聊天優先級排序是,微信打字>語音>通話。

除了逢年過節,還有老輩兒人習慣電話拜年、聯絡感情外,很多時候,電話已經變成「說大事」專用。如果是陌生號碼來電還好,多半是快遞外賣小哥,或是騷擾電話,一聽了之就行。最怕的就是來電顯示帶名字的,電話鈴響起,血壓立馬飆到180……因為不管是××老師,還是××主任,都說明「出事兒」了。

不論是領導突然叫你加班、班主任發飆要對你「耳提面命」,還是親戚要進京看病,老家的父母身體突然不適,急急如律令式的電話,都會讓現代人產生強烈的壓迫感。正因為,人際溝通輕易不打電話,更讓電話溝通從某種程度上變成「壞消息」的象徵。還有人調侃道,現在如果是熟人來電,即使不是「午夜」,也很可能是「兇鈴」。

為什麼現代人際交往時,微信、QQ聊天都能秒回,還能表情包橫飛、段子手附體,隔著屏幕侃侃而談,可一看到來電,哪怕是微信語音,都會「虎軀一震」,渾身充滿了抗拒呢?

電話恐懼症,真正令人恐懼的不是電話,而是那種「必須立刻馬上」回復的逼迫感。

曾在一篇公眾號文章中讀到這樣一段話,「與人通話代表著我們必須要做出及時反應,完全沒有時間思考和美化我們的回覆,文字則不同,我們發出去前,是有足夠的時間讓我們潤色的,甚至有些話題我們不感興趣,可以完全略過。」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大詩人白居易筆下的琵琶女,之所以嬌羞之態盡顯,正因為「千呼萬喚,半遮面」,距離產生了美。

現代社交,在微信文字、表情包、語音等延遲式溝通濾鏡的加持下,才變得更吸引人。之所以,微信月活躍用戶能夠達到11億,背後也是用戶更喜歡延遲式溝通的考慮。

與打電話時立馬「給個說法」的壓迫感相比,選擇其他社交工具溝通,給人們留了充足的思考時間,少了直面難題的尷尬。

電話恐懼症,已是多數人中招的時代流行病,卻壓根沒有治療的必要,更談不上打疫苗預防。因為,歸根結底,恐懼的根源還是現代人對突發事件,尤其是壞消息的厭惡。

 

設計 祝碧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電話恐懼症

相關推薦

評論(31)

相關焦點

  • 只要不接電話,怎樣都行!現在年輕人有多害怕聽到固定電話響……
    日本NHK電視臺前段時間製作了一則關於年輕人「電話恐懼症」的專題報導,還訪問了因為不敢接電話而決定辭職的特殊案例。 於是,日本電視臺的晨間情報節目「スッキリ」決定去採訪街上的年輕人,探討大家究竟為什麼不喜歡接電話?
  • WayV的劉揚揚透露為什麼不敢接電話?
    在劉揚揚的節目中,當他提到害怕接電話時,他短暫的有點暗淡的轉變。當揚揚要在發簡訊還是打電話之間做出選擇的時候,他不需要任何時間來選擇。他立刻說:"發簡訊!" 陽陽說:"我不喜歡接電話。"這句話代表了很多人的心聲。隨後,他透露自己害怕接電話,並分享了可以理解的原因。"我害怕,因為我經常接到陌生人的電話。"
  • 《心動的offer2》:關於電話恐懼症,李雪琴周深曝害怕電話的原因
    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就是要跟當事人的父親打電話溝通一下,而在觀察室裡面就有兩個人看到這一幕的,在小小聲的說:「大可怕了」認識電話恐懼症何炅就用他們兩個面對電話的這種害怕,引到了接下來的話題:「電話恐懼症」因為他們在每次打電話的時候,就是在做「心理建設」因為現在年輕人都有一點的電話恐懼症。
  • 為什麼說「95」開頭的8位數電話不要接,背後的真實原因?
    為什麼說「95」開頭的8位數電話不要接,背後的真實原因?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我一樣的感受,我真的很不喜歡那些推銷電話,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那些人知道我的電話。有一次我接到了一個非常奇葩的電話,作為一個還在讀書的學生,他竟然要我買房,而且我掛斷之後,還會給我打來第二次,真的夠了。這件事情給我造成了極大的陰影,所以每次看到95開頭的電話,我都不會接。我搞不明白95開頭的8位數電話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身邊所有人都叫我不要接這一類的電話。
  • 論日本年輕人有多不願意接電話:寧可辭職!
    如今不管是工作、娛樂、學習,手機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它的存在讓我們彼此的聯繫變得更方便、更緊密。然而讓人奇怪的是,生活中有那麼一群人:你與他通過簡訊/微信/LINE/郵件等發消息都沒問題,可一旦電話交流,他就立刻變得惶恐、焦慮不安!甚至誇張到只要聽到手機鈴聲,他們會整個人跳起來!
  • 為什麼法國人接電話第一句是「All 」?不應該是Bonjour或Salut嗎?
    當我們的電話響了,我們接電話脫口而出的第一個詞肯定是「餵...」,法國人肯定是「All ...」,為什麼不是bonjour或salut呢?我們也許永遠也找不到確切的答案。
  • 【林州夜讀】小夥伴們,我們的主題曲終於面世了!
    謝謝你讓「林州夜讀」變的更好文|斌子今天我們林州夜讀的小夥伴們,都有點小興奮。因為我們的主題曲《用愛發聲》第一版歷經兩個多月的時間,終於錄製完成,並在今晚首發。這首歌使用了知音鼓校王高峰老師以前創作的一首曲子,我們的主播把它重新填詞,由歌手張瑩錄製完成。因為這首歌是林州夜讀首次嘗試填詞,錄製水平有限。
  • 美國一名女接警員的電話記錄!讓人沉思...
    那天深夜,中國留學生楊建慶、陳玉雲夫婦的家中,他們6歲的小女孩一覺醒來,走出二樓的臥室,突然看到父親赤裸著上身,只穿著一條短褲,倒在底樓至二樓的樓梯上,身下一大片鮮血。孩子急忙拼命呼喚母親,可是也沒有回應,她根本想不到,母親己經被殺死在底樓的廚房裡了。極度恐怖中小女孩撥通了「911」電話報警。
  • 面對催收的電話,我們如何回答才不會犯錯,怎樣對待催收電話?
    信用卡或者網貸逾期,一般催收人員都會採取電話催收,每天是幾十甚至上百個電話進行騷擾,欠款人面對如此頻繁的催收電話,有時會接聽說明情況,有時被B急了口不擇言,大多數時候是拒絕接聽。3.催收告訴負債人說要起訴或者交由法務部怎麼樣,負債人就會比較慌張,問會有什麼後果,你越問他就知道你害怕,所以你就會被他牽著鼻子走。所以類似這樣的情況,掛了電話,自己查詢資料或者諮詢相關的專業人士。
  • 夜讀|老宅的芭樂樹下,有我們難忘的童年記憶
    開花時我們期盼它結果,果子還未成熟,我們就迫不及待拿著自製的帶彎鉤的竹竿去鉤。此時的芭樂苦中帶澀,難以下咽!當果子長到淺綠色時,口感已變得酸甜清脆,長到黃中透亮時才最為香甜。這時的竹竿已顯得不夠長,機敏的姐姐連忙搬來高凳,一躍而上,接過竹竿專注地鉤選,我們在樹下左躲右閃,很是歡喜。
  • 夜讀 | 優秀的人,從不害怕自己的缺點
    我有點得意於自己的小聰明,覺得這世上能把這個答案答得有我這麼完美的人,應該不多了。 後來,我的同事朱莉顛覆了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朱莉和我同時入職,在開發部做跟單員,她跟的樣品從來不會出錯,就連PAPERWORK都做得無可挑剔。不僅領導喜歡她,同事們也都喜歡跟她同組工作,優秀得讓我嫉妒。
  • 美國人兩天才接一通騷擾電話,就罰一通7萬人民幣,我們罰多少?
    我覺得在這一點上我們是完全可以跟美國學習的,一定要出重手打擊這些騷擾電話。美國怎麼說他平均每個人每兩天會接到一次機器人撥打的騷擾電話,所以美國人就已經很憤慨了,美國人太舒服了吧?兩天才接一次,我們在大街上隨便找個中國人問問,一天你不接個兩三次騷擾電話,簡直都沒法證明你這個電話還是個有效電話。
  • 我們為什麼害怕蜘蛛
    我們為什麼如此害怕蜘蛛呢?1. 一個古老的「敵人」有人認為,在早期人類進化中,蜘蛛被視為一個威脅,所以人類對其發展出了一種條件反射。在孩子三歲大的時候你就能看到這種現象,向他們分別展示蜘蛛和蟑螂的圖片,孩子們會更快地指出蜘蛛,這是不尋常的,因為蟑螂也是不受歡迎的爬蟲。
  • 「夜讀·小說」夢中的婚禮
    臺上兩名演奏者攜手致意,一位穿著火箭軍禮服,一位穿著潔白的婚紗,他笑著對她說:「夢中的婚禮,我們一起完成了。」他叫王梁,是一名火箭軍軍官。她叫李月,是一名英語老師。為何他們的婚禮上會出現一架鋼琴?故事還得從9年前說起。初三畢業那年,王梁暑假期間報了一個鋼琴速成班。一天,他正在課後練習勃拉姆斯的《搖籃曲》,一個女孩的聲音打斷了他。
  • 欸,你幹嘛不接電話啊?
    ▷發現沒,最陌生的人反而最常打你電話:快遞、外賣、騙子、你老闆。 ▷電話鈴響=微信消息「在嗎?」也不知道對方到底要幹嘛,要說什麼事,未知的恐懼襲來讓人害怕。▷臉皮薄的人接電話特別吃虧,完全沒時間思考如何拒絕就被套路了。答應別人後只有恨自己不爭氣的份兒。 ▷No News is Good News。
  • 【夜讀】我的攝影師同學——寧非
    有時候,它為我們挽留的是某瞬間的感動...為我們收錄的是心情的合集...還有那些有可能隨著時間的流逝,被我們遺忘的照片背後的故事...‍而我們總是太容易受到外界吵雜的聲音幹擾,就放棄既定的夢想。我們不僅習慣讓自己找藉口,還習慣聽任於別人幫我們分析的理由,讓努力變得困難重重,讓夢想僅僅成為是夢想。
  • 【夜讀】最貧窮的哈佛女孩告訴我們:成熟的人到底是什麼樣的?
    點擊上方 藍字 關注我們,夜讀與你一起砥礪前行!21君:前幾天一個讀者問我一個問題:如何理解真正的成熟?我思考良久回答:一個沒有經歷過黑暗和風雨的人不能稱之為成熟,一個了解了世間的黑暗,歷經風雨就怨聲載道的人,本身就是一個弱者。
  • 「夜讀·散文」父親的一壺老酒
    父親不善言辭,他世界裡的陰晴雨雪、喜怒哀樂,我們這些做子女的大部分時間是缺位的。現如今,我們各自成了家、分居各地,回家團聚的次數沒幾回。父親給兒女們打電話,也都是說想孫子孫女了。但我知道,父親是想團聚了。父親每年都會在老宅子裡陳上幾箱酒,在為數不多的團圓的日子裡,父親喜歡開上一瓶,給兒子、女婿倒上一杯,聽聽他們的奮鬥故事,分享他們追夢的酸甜和苦辣。
  • 【有聲夜讀】虐童,只因不該端育兒飯碗的卻混進來了
    投稿郵箱:             jxpeopleyedu@163.com聯繫電話:        0791-83959597        文章一經選用,將在人民網江西頻道官方微信《有聲夜讀》欄目刊發。
  • 人到中年為什麼最害怕凌晨家裡打來的電話?
    談到這個問題,我們每個人都深有體會。其實不管哪個年齡階段,都特別害怕在凌晨接到家裡打來的電話,因為一般人不會在凌晨時分打電話,那是別人休息的時間。哪怕在親近的人也都會忌諱這一點的。一旦有需要凌晨時分打電話,那麼一般都是因為生老病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