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利來經銷商涉嫌傳銷被監管部門罰沒2300多萬 「無牌直銷」多年涉...

2020-12-23 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7月20日訊(記者 左爾)據山東省平邑縣市場監管局日前公布的一份行政處罰決定書,平邑縣永紅筋骨養護中心裴某、李某在銷售樂利來公司產品時,以「樂利來公司獎金制度」為基礎制定「平邑縣永紅筋骨養護中心獎金制度」,發展會員、收取會員報單款,最終因涉嫌傳銷,平邑縣永紅筋骨養護中心被平邑縣市場監管局罰款200萬元,並處沒收違法所得2173萬餘元。

  圖片來源: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處罰決定書顯示,在該傳銷活動中,平邑縣永紅筋骨養護中心提供場所,在其微信公眾號、會議、電視節目中宣傳其產品和手法的作用,裴某、李某組織會員召開培訓會、分享會、年度集會;姜某參與該傳銷組織獎金制度的制定、宣傳,收取會員報單款,向平邑縣永紅筋骨養護中心發放產品,並組織業績好的會員出國旅遊;王某宣講公司獎勵制度、分享病例,蠱惑消費者加入該組織。

  自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平邑縣永紅筋骨養護中心按照以上獎勵制度發展會員4168人,所有會員按照以上獎勵制度姜某掌握和使用的帳戶匯款56859858元,通過以上運作模式隱匿或轉移21730138.31元被平邑縣公安局凍結。

  平邑縣市場監督管局認為,平邑縣永紅筋骨養護中心採用讓消費者繳納不同費用成為會員,不同級別會員享受不同的代數獎,分別享受推薦第一代至第八代會員5%、11%、7%、3%、2%、1%、1%、1%的業績提成,總監享受全國業績3%分紅,地區總監享受全國業績3%分紅和額外全國業績3%分紅,區域總監享受全國業績3%分紅、額外全國業績3%分紅、全球業績1%分紅等以團隊會員的業績計算並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經營模式和計酬方式進行經營。這種以銷售業績為條件的經營行為違反了《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第(二)(三)項之規定,平邑縣永紅筋骨養護中心的行為構成組織策劃傳銷行為,21730138.31元為非法財物。

  平邑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三條規定,責令當事人改正「組織策劃傳銷違法行為」,且由於當事人違法行為嚴重,決定對平邑縣永紅筋骨養護中心沒收非法財物21730138.31元、罰款2000000元,上繳國庫。

  沒有直銷牌照的「直銷企業」

  天眼查顯示,上述處罰決定書中的樂利來公司,全稱為「樂利來國際科貿(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利來國際」),公司成立於2010年11月,註冊資本8000萬人民幣,公司法定代表人邱多福。

  天眼查同時顯示,樂利來國際共有2家法人股東,其中樂利來國際商貿集團有限公司持股51%,另一家外資股東HONGKONG LEROY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股49%。而樂利來國際商貿集團有限公司,又是外資企業LEROY INTERNATIONAL SDN.BHD的全資子公司,股權穿透後,樂利來國際實為100%的外資企業。據媒體報導,樂利來國際背後的實際控制人是馬來西亞的利來(國際)集團,該集團總部位於馬來西亞吉隆坡,旗下擁有40多家子公司。

  中國網財經記者發現,樂利來國際在中國的工商登記系統的「公司簡介」中寫道:樂利來國際是一家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並積極推廣慈善營銷的直銷企業,成立於2008年,公司引進了馬來西亞利來集團的經營理念「共同工作,共同管理,共同分享」,組建了一支具有豐富營銷市場經驗的管理隊伍,集團位於美麗富饒的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成功創立了品牌「LeRoy」,並成功行銷了超過12個國家和地區,市場遍布亞洲、歐洲和美洲等地,公司的創業宏願與使命是服務更多的人,為社會創造更多的事業商機。我們主要經營營養保健食品、個人護理用品、家居護理用品和日用消費品等系列,我們的產品是在科學、安全的工藝和公司嚴格的管理模式下生產的,公司十分注重品質管理,所生產的產品均達到國際化標準,同時產品多元化,價格合理化,我們致力於為家家戶戶提供物美價廉的安全優質的高科技產品,北京樂利來以人為本,以產品為本,以管理為本的經營方式,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和關注,我們也將肩負自己的使命和責任,以實際行動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傳播我們的理念,奉獻我們的愛心,利來集團還擁有自己的研究中心,由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臺灣、美國及德國的醫生、科學家、藥劑師、營養學家所組成的科學顧問團,是專業品質的保障。利來國際產品——骨鍵寶3Rflex榮獲「亞太超級保健品獎」,這是此產品繼2007年獲「亞洲年度風雲產品獎」後又一無尚榮耀。此獎項的頒發要經過三個國內認證機構和三個國際專業認證機構的嚴格審核,再次證明了骨健寶——水解膠原蛋白產品在骨骼與關節治療方面的權威性和世界性。證明材料來自2010年11月25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第七屆卓越認證年會」上。

  但據中國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網站」查詢,這家自稱為「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並積極推廣慈善營銷的直銷企業」樂利來國際,並沒有獲得中國商務部頒發的直銷牌照。

  來源: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網站

  根據中國政府相關法規,企業從事直銷活動應當通過中國商務部門依法審查申報作出批准並頒發直銷經營許可證,未經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直銷。

  同時,依據《直銷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43號)第三十九條規定,未經批准從事直銷活動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直銷產品和違法銷售收入,處5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3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依法予以取締;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事實上,創立至今已有十年的樂利來國際,不但未取得中國商務部的直銷經營許可證,甚至從未出現在中國商務部公示的「申牌受理企業」名單中。

  旗下多款產品宣傳治療功效涉嫌虛假宣傳

  公開資料顯示,樂利來國際旗下有多款熱銷產品,包括鴕鳥油、骨健寶、樹脂寶排毒貼、鯊魚肝油、蘆薈礦物晶、生物章之寶、婦潔寶等。

  據樂利來國際經銷商及多個微信公眾號宣傳資料顯示,「樂利來骨健寶」,能促進軟骨再生、幫助骨骼重建、促進骨骼癒合、增加軟骨細胞和膠原蛋白數量;「樂利來蘆薈固體飲料」,能排毒、抗癌、清血、美容、調理人體八大系統、補充74種微量元素;「樂利來鴯鶓油」,號稱「無菌炎症的剋星」,具有排溼排汗、消炎止痛、疏通經略、修復再生、等功效。

  此外,在樂利來國際的前述工商登記信息的簡介中,樂利來國際也稱其產品「骨鍵寶3Rflex」在骨骼與關節治療方面具有「權威性和世界性」。

  據國家市場總局《食品廣告發布暫行規定》第七條規定:「食品廣告不得出現與藥品相混淆的用語,不得直接或者間接地宣傳治療作用,也不得藉助宣傳某些成分的作用明示或者暗示該食品的治療作用。」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十八條規定,保健食品廣告不得含有下列內容:(一)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二)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三)聲稱或者暗示廣告商品為保障健康所必需;(四)與藥品、其他保健食品進行比較;(五)利用廣告代言人作推薦、證明;(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保健食品廣告應當顯著標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

  事實上,樂利來國際此前就曾因產品虛假宣傳問題,遭到過市場監管部門的處罰:2016年5月4日,北京市工商局朝陽分局因樂利來國際科貿(北京)有限公司「發布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的保健食品廣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進行處罰16000元。

  案情通報顯示,北京市工商局朝陽分局執法人員在樂利來國際的經營場所取得其所生產銷售產品「康麗鯊魚靈軟膠囊——生命活力源」宣傳手冊,其宣傳功效為:增強機體免疫能力、改善性功能、抗衰老、抗疲勞、抗腫瘤等多種生理功能,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廣告法》第十八條第一款第(一)項:「保健食品廣告不得含有下列內容:(一)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構成違反《廣告法》發布廣告的違法行為。

(責任編輯:郭帥)

相關焦點

  • 凱兒得樂公司因涉嫌傳銷遭兩地法院凍結帳戶:上市公司「豪悅護理...
    ,原因是:因「涉嫌傳銷」,被湖南省益陽市南縣市場監督部門查處,為防止公司轉移涉案資產。 據相關代理商在其他社交平臺吐槽道:「首席經銷商外的三個級別經銷商,無論是拿貨還是退貨、退保證金也是找到上級退貨,目前看來正是這種層級代理的模式,導致代理商從上級代理商拿貨難、退貨也難。」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方投訴平臺,涉及凱兒得樂的投訴多達數十條,投訴原因多為虛假宣傳、涉嫌傳銷、扣押押金、紙尿褲質量存在問題等。
  • 隆力奇直銷變味成傳銷
    【中國經營網綜合報導】繼富迪健康科技、哈藥集團等一批獲得直銷牌照的正規企業相繼被曝涉嫌傳銷,隆力奇近日也深陷傳銷漩渦。  據光明網報導,「國務院頒布的《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明確表示,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係,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屬於傳銷。  隆力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遼寧分公司蔣姓經理向媒體記者表示,「蘇家屯區中和天人才培訓學校」和隆力奇公司是合作關係,是經銷商自己成立的。
  • 天福天美仕4度涉資金盤傳聞後 否認涉嫌傳銷底氣足嗎
    業內人士表示,天福天美仕將跨區違規直銷說成經銷制,意在將責任推給經銷商,但即便是經銷商犯錯,企業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一直以來,涉傳企業往往都將責任推給個人或說成有人冒名為之,這不應成為違規企業的擋箭牌。
  • 福能源直銷之惑:因涉傳被凍結半億
    多年之後的今天,福能源真的走過了一條「依法經營、規範經營」的直銷之路嗎?康普生物的掛靠,對於福能源來說是福是禍?四川福能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耿德萍、唐仁玲涉嫌傳銷一案又是怎麼回事?
  • 白銀金奇再起盤,豔蘭之家疑為涉傳窩點
    近日,有知情人士向直銷門戶網提供線索,稱白銀金奇化工有限公司在被多地監管部門以涉傳為由立案調查的情況下,又開始蠢蠢欲動,繼續採用拉人頭、多級別返利等方式運作市場,而豔蘭之家做為白銀金奇化工新的起盤窩點,是否會依舊未之前的帳戶凍結,提現暫停而負責?
  • 全國各地市監局開展直銷監管工作會議:河北金木集團遭曝光引關注
    各地市監局召開直銷監管會議截止12月18日,繼重慶、吉林召開直銷監管工作會議之後。近日,山西省市場監管局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並提出多措並舉,上下聯動,強化對直銷企業日常監管,構建起防範打擊傳銷長效機制,嚴厲打擊傳銷違法行為,規範了市場經營秩序。
  • 起底安永瑞品歐陽繼延:涉嫌傳銷被緩刑,涉足拇信被指故技重施
    2015年10月,衡陽市珠暉區公安分局網安大隊在工作中發現湖南奉佳生物公司有問題,經過大量情報研判,在工商部門的協助下,一度查明該公司涉嫌傳銷並構成犯罪。  據了解,科邁公司由歐陽繼延、陳代瓊在2015年3月入股奉佳公司後,於2015年3月25日另行出資成立的,領取了工商營業執照,但與奉佳公司一樣並沒有取得直銷許可證。從2015年4月之後,科邁公司雖沿用了奉佳公司的「億佳網」、「奉佳經銷商營銷管理系統」的經營、管理網絡,但因科邁公司的眾和國際系統設立的公司獎勵制度導致經營管理體系明顯變化。
  • 利用直銷翻身,卻被傳銷反噬,隆力奇會是下個「權健」嗎?
    結果不出所料,多位投訴人左等右等,最終都是音訊全無。這家已經成立30年的傳統國貨品牌隆力奇,難道真如傳言所說涉嫌「傳銷」?02隆力奇,1986年成立常熟市蛇業公司,以蛇起家,將蛇油、蛇膽廣泛運用於產品,號稱「中國蛇製品大王」。直銷,顧名思義指的是直銷模式,就是指的是一種招募直銷員,由直銷員在固定營業場所之外直接向最終消費者推銷產品的經銷方式。
  • 永春堂關聯企業涉傳銷活動被查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永春堂關聯企業涉傳銷活動被查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張慕晨) 近年來,一些直銷企業為了提升自己的產品銷量,不顧公眾利益,通過合作、掛靠的方式默許一些不法公司以「直銷」「連鎖經營」「特許經營」等名義從事傳銷活動。
  • 川奇藥業遭質疑:關聯公司因涉嫌傳銷未履責進失信黑名單
    日前,據相關媒體報導,江西天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因組織策劃傳銷違法行為被修江西省修水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沒1276餘萬元。然而天辰公司在交納了375.5萬元罰款後再未交納罰沒款,其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張文英被修水縣人民法院限制消費,成為「老賴」。該報導發出後立刻引來輿論的圍觀,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永春堂、白銀金奇涉嫌傳銷被凍結帳戶
    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系統顯示,永春堂集團於2015年1月30日經商務部批准獲得「直銷經營許可證」,被允許開展直銷業務。 今年5月31日,白銀金奇公司官網和公眾號皆發布一則《關於油漬淨產品戰略合作的公告》,白銀金奇該戰略的合作方正是此次一同被獻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申請凍結資產的永春堂。
  • 張博川出獄後成LHH傑出經銷商,隆力奇的聚好網原始股上市疑雲
    屢遭「涉傳」質疑 當然,這並不是直銷企業隆力奇第一次與「涉嫌傳銷」的質疑糾纏不清了。 該企業某一系統領導人公開表示,「通過把身邊熟人引進到隆力奇直銷系統成為下線,上線按發展的人頭可獲得約2000元收益。」這將是直接點燃經銷商瘋狂發展人頭的導火索。
  • 隆力奇「經銷商」傳銷案昨日公審 主犯獲利2900萬
    39歲的鹽城男子張軍(化名)在2006年左右被江蘇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隆力奇公司)聘請為市場總監,但在2009年該公司取得商務部頒發的直銷經營許可證後,他自己組建了隆力奇博川國際營銷團隊,借隆力奇公司直銷名義,以推銷隆力奇產品為名進行非法傳銷活動。截至去年案發,他夥同他人共發展下線成員共計27500人,傳銷資金達數億元,其本人獲利就高達2900多萬元。
  • 曝周希儉攜眾多中脈高級經銷商加盟漢德森 「佳萊」被定性傳銷11個銀行帳戶被凍結
    近日,有媒體從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看到,佳萊科技有限公司因涉嫌從事傳銷,被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申請凍結相關銀行帳戶。目前,該案已經宣判。該行政裁定書上顯示,長清區市監督局根據對有關涉案人的了解,結合福建中證司法鑑定中心提供的初步數據分析與相關人員銀行帳戶的交易記錄進行對比、核實,現已經確認佳萊公司涉嫌從事傳銷。
  • 直銷,為什麼被傳銷?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直銷變成了「傳銷」,或者「變相」傳銷。 其實,這又是一次社會輿論的被帶偏。 3、到底是直銷人不行,還是這屆人民不行? 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了,我們的思想也該與時俱進,不要那麼抱殘守缺、墨守成規。 直銷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種新觀念、新信息、新思維,讓你更了解市場前沿,親身參與到市場現狀,讓你不至於落伍,不至於被時代和社會淘汰!
  • 以發展下線獲得營利,依然是中國直銷的現狀,而且涉嫌變相傳銷?
    以發展下線獲得營利,依然是中國直銷的現狀,而且涉嫌變相傳銷?目前,直銷企業又面臨著新的一輪洗牌,在這一輪的洗牌當中,誰能笑到最後,定論還沒有出來,不過卻已經有多家直銷公司受到了查處。這當中最為顯眼的自然就是百億帝國權健的傳銷門事件了,現在負責人雖然已經被立案,但是調查結果並未出來,對於痛恨權健是傳銷騙人的人來說,仍然感覺到不高興。在直銷行業當中,中國那麼多家直銷公司,每年都會因為直銷是變相傳銷等問題產生的案件多達上千件,但都是個別分公司或者個別直銷員的事情,並未觸及到大公司總部的。
  • 曝光 | 中脈、康恩貝、如新、美樂家……直銷瘋狂何時休?
    文 | 吳 雪探針盒子、智能騷擾電話、化妝土雞蛋、問題紙尿褲……在剛剛過去的315晚會,許多人發出「太平淡了」的聲音,在未曝光的那些坑中,「直銷變傳銷」始終是一個「頑疾」。91家獲牌直銷公司,拉人頭、金字塔式團隊計酬、炒作原始股,屢遭投訴,屢禁不止,有的人賣房賣車填窟窿,有的人親人反目妻離子散。
  • 【永春堂】再次因涉傳被罰,風雨飄搖二十一載的違規直銷路究竟還要...
    自1999年成立以來,至今已經發展了21年,自2005年中國直銷行業開放以來,永春堂幾乎就沒有停止過對直銷市場的嘗試與探索,經歷了三次的申牌申請,終於在2015年,永春堂成為第55家獲得直銷牌照的直銷企業。 好不容易獲得了直銷牌照的永春堂近幾年似乎並不安份,從2015年至今永春堂先後經歷了高層動蕩、制度涉傳等一系列問題。
  • 社交電商蜜源APP承認違規收集個人信息 曾被質疑涉嫌傳銷
    在外界看來,社電商的所謂「拉新裂變」、設置普通會員、專營會員、層層升級返點等手段,更像是網絡傳銷的變體。2019年3月,社交電商平臺「花生日記」因設置會員層級最多達51級,累計收取佣金超過4.5億元等涉嫌傳銷(直銷)違法行為,被廣州市市場監管局累計罰沒7456萬元。
  • 曾經輝煌的直銷品牌安利、雅芳、如新們 如今過得怎麼樣?
    尤其是80後、90後消費群體,她們對化妝品的消費更是絕不手軟,會花幾千元買一瓶CPB的面霜、海藍之謎的精華,而90年代風靡全國的直銷品牌化妝品,近年來卻總是和傳銷扯上關係。新興群體還會認可它們嗎?這些直銷化妝品品牌如今又過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