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自閉症媽媽,「佛系」帶娃,讓我放棄了「共赴天堂」

2021-01-09 星悟說

「天塌了,拼了命也抓不到任何救命稻草!」,幾乎是所有得知孩子患有自閉症時,父母的真實感受,無論曾經多麼堅強,在這一刻都崩潰的體無完膚、悲痛欲絕,覺得人生失去了所有的希望

Lily講述了她2年多來從打算抱著寶兒「共赴天堂」到「重獲新生」,就像一場夢一樣

充滿幻想

寶兒,1歲多的時候除了偶爾低「哼」兩聲,就聽不到其他聲音了,叫她、輕拍她,沒有任何反應,抱著她就像抱著個木頭似的

家人朋友安慰我:「寶寶還小,在大點就好了」

我雖然表示懷疑,但我還是幻想著她能好起來的一天,我開始逃避

晴天霹靂

一直到寶兒2歲時,還是不出聲、不會叫爸爸媽媽、眼神呆滯、動作彆扭……

我實在忍不住了,抱著孩子去了醫院

得知「自閉症」的時候,猶如「晴天霹靂」,感覺直接掉進了十八層地獄,冷汗溼透了全身

不想放棄

我對醫生的診斷表示懷疑,我抱著寶兒四處尋找專家進行確診,最終我被現實打敗了

之後,我開始研究和考察康復機構,我希望能夠挽救我的寶貝女兒,我將自己和寶兒完全交給了康復機構,我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寶兒的康復之中

陷入絕望

我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寶兒每天的變化上,每天從康復機構回來,我都會變著花樣去「考核」、去「驗證」,我希望我的付出獲得回報,我希望寶兒能立即變好

隨著一天、一周、一個月……

殘酷的現實,覆滅了我最後的堅強和希望,看著寶兒我哭幹了淚水,不想吃飯、睡不著覺,我不知道活著的意義在哪裡?我害怕面對家人、害怕面對所有人、我徹底喪失了……

啟程:帶著寶兒「共赴天堂」

直到一天,我做了一個決定:

我要「放縱」一把,我要出去旅遊,我想把我曾經想去還沒去過的地方去好好玩一玩,然後與寶兒「共赴天堂」

帶著寶兒和夢想我出發了,我所有心思都從寶兒「自閉症」轉移到遊山玩水、品嘗美食、購物之中

這段時間是我從得知寶兒自閉症後,最開心、最快樂的時光

旅途中寶兒也會哭泣、叫喊,但大多數時候,都自顧自的在我身邊「玩耍」,我不在想改變她什麼,我只希望她最快樂的方式度過最後的時光

轉折

我以路人的眼光看著她,她哭鬧、她「玩耍」、她「另類表現」……

我覺得很好笑!

我漠然地看著寶兒「表演」,我突然意識到:

「我還是我」

只是多了一個需要「特殊照顧」的寶兒

只是需要在我的生活中,分出一定的時間來照顧她就好,至於她人的眼光和想法,和其他路人一樣,我又何須在意?

寶兒以後如何,以後不是還早,最差不過是我們一起「共赴天堂」

我降低了對寶兒的所有期望,精心打理起自己的生活,我將寶兒再次送到機構,僅僅只是為了讓她學會基本的生活自理,希望減輕對她的「照顧」壓力,也能給我自己的生活留出足夠的時間,我配合老師對她進行強化訓練,對此,我並沒報太大希望,只是覺得多做一些總強過什麼都不做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我一個人輾轉與工作、接送孩子、強化和照顧孩子之中,寶兒時常也會出現一些讓我難受的時候,我聽之任之

就這樣大半年過去了,寶兒慢慢能夠學會自理基本的生活了,讓我開心不已

曾經,我為寶兒予以期望,付出全部努力,不惜陷入「絕境」

而今,我只是希望她能活著,活得舒服一些,反而為我帶來驚喜

如今,寶兒5歲了,雖然不會說話,但是能聽懂她人說的話,能夠自己吃飯穿衣、睡覺、洗手、上廁所等等

她不愛說話,喜歡一個人靜靜呆著,她喜歡畫畫,我的生活變得更加舒適,她有她的愛好,我有我的生活,我們一起靜靜的畫畫,我給她講故事,和她說話,和她一起散步、玩耍

我慶幸當初我沒有和她「共赴天堂」,我對寶兒的未來充滿信心,我是一名插畫師,寶兒受我的影響,也喜歡畫畫,我們的未來會逐漸清晰

雖然,會有許多問題,但僅僅只是問題

也須對很多人來說,我是一個不負責任的媽媽

但我想說:「我選擇了活在當下,不以娃喜,不以娃悲;看娃不順眼,就把眼睛閉上。」

星悟說表達的「佛系」帶娃,並非放任不管,因自閉症無確定病因;無有效治療方案的特殊性,會給很多家庭和父母,帶來極大的壓力,從而生出「揠苗助長」、「急功近利」的心態,但自閉症的治療並非「一針見效」,常常讓父母透不過氣來,甚至陷入「絕境」。

小編一直認為,治療自閉症孩子,先治療家長,只有家長「健康『了,孩子的治療方可見效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世界自閉症日:自閉症題材電影《海洋天堂》
    今天是世界自閉症日,所以推一部關於自閉症題材的電影《海洋天堂》,讓我們一起來關愛自閉症這個群體。圖源水印《海洋天堂》於2010年6月1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由薛曉路執導,李連杰、文章、桂綸鎂、高圓圓、董勇、朱媛媛等主演親情電影。
  • 到底是雞娃?還是佛系?媽媽們到底該怎麼選
    養娃大軍之中,一直存在著兩個派別:雞娃派和佛系派。這兩派在如何培養娃這件事情上,經常是意見相左,而「劍拔弩張」。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可刪除與之相反的佛系派,認為養孩子順其自然就好,如果自己的孩子學不好,那肯定不是「學習的料」,一切順應天意,順其自然,該會的等娃年齡到了自然就會的。
  • 「佛系奶爸」帶娃睡覺火了,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說的白是什麼白
    事實證明,現實生活中,奶爸帶娃更多的也是隨性的一面,不知道大家是否這樣認為?這不,近日一位「佛系奶爸」帶娃睡覺的一幕在網上也是火了的節奏,負責哄娃睡覺的奶爸,不知道什麼時候,倒是把自己給哄睡著了,而萌娃在一旁精神還非常旺盛。搞笑的是,自己一個人爬到了窗簾的下面,還沒有學會倒車的技術,怎麼也出不來了,可謂是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說的白是什麼白,大概是這一刻萌娃心中的寫照吧?
  • 佛系還是雞娃,養娃的姿勢你選哪種?
    我時常在雞娃和佛系之間搖擺。如果可以,我是很想一直佛系的。佛系養出來的孩子理論上應該是充滿自驅力,生命力爆棚,健康快樂的。這樣的孩子誰不想來一打。但是現實是:作為父母,不可能對孩子什麼都不管。尤其看到別人家娃道德品質智力發育甩自家娃幾條街的時候,老母親雞娃的應激反應立刻就上頭了。
  • 佛系媽媽 VS 普通媽媽!網友:我媽是鬥戰勝佛
    有網友說與其被氣死不如做個「佛系媽媽」什麼是「佛系媽媽」?佛系媽媽:哦,去吧,正好讓我們娘倆清靜清靜……  6  普通媽媽:為了孩子,我得是烘焙小能手!佛系媽媽:難看也不要緊,能吃就行~  8  普通媽媽:老公,你敢忘記我生日看看,我跟你沒完!佛系媽媽:破那個費幹啥?
  • 「佛系媽媽」=不負責任、消極、喪?我就呵呵了……
    而是媽媽們。不過說的多了,也有人開始質疑。什麼「佛系媽媽」,不就是不負責任嗎?孩子的衣食住行都不操心,還美其名曰「佛系」?你們不就是用所謂的佛系來「洗白」自己嗎?我就呵呵了。孩子高燒了?>佛系做法:淡定淡定。作為一個佛系媽媽,小丸子高燒的時候,我通常會先觀察,首選物理降溫。物理降溫的重點就是多喝水,水分排出的時候才能帶走熱量。只要孩子精神頭兒不錯,一般狀況良好,那就在家觀察1天再去看醫生。
  • 佛系媽媽跟普通媽媽的區別到底有多大?笑死了哈哈哈哈哈……
    由此,甚至還衍生出了「佛系媽媽」的概念👇佛系麻麻在矛盾橫生的家庭教育中,對待孩子的方式簡直是一股清流:普通媽媽:就算是生了娃也要化妝,出門在外老公也有面子佛系媽媽:塗個口紅也算化妝了。  普通媽媽:老公,你敢忘記我生日看看,我跟你沒完!佛系媽媽:破那個費幹啥?省省吧,孩子學費還沒交呢……
  • 99種自閉症雙星家庭的苦
    多希望有一天屬於自己,哪怕靜靜發呆也好,可我知道不可以,孩子們還需要我,但是真的好累好累!@叮咚媽媽好久好久沒有工作了,好久好久沒有瀟灑旅遊了,正常家庭的生活對於我們是種奢望。@淇淇媽兩娃剛進機構是自費的,不到一學期就沒錢交學費了,有時候買菜都要到市場熟人那賒帳,我娘家人沒錢借的,去跟大姑借,娃大姑說:沒錢就不要讀。簡單一句話,回去我又哭了幾天,後面實在沒辦法,拿了結婚買的三萬塊的首飾,去當鋪當了一萬多一點交的學費。
  • 佛系帶娃,要如何修煉?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說說咱家娃,ID:mykidsstor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經常看橙子文章,覺得你對待孩子特別有耐心、不焦慮,感覺挺佛系的。可我卻是個很容易焦慮的媽媽,而且因為各種擔心孩子而情緒暴躁,覺得都不像以前的自己了,想變得佛系一些,應該怎麼調節?說真的,雖然橙子是養過倆娃的老司機,一個人養完大的養小的,各種類型的都經歷了一遍,什麼大風大浪都見過,對很多事情也算是非常「看得開」「很淡定」了。然而,至今我也沒法佛系啊!什麼焦慮啊、暴躁啊、無奈啊,我也是通通品嘗了個遍。
  • 《我的影子在奔跑》:自閉症孩子的中國夢
    方剛亮導演的《我的影子在奔跑》以夢幻的藝術方法處理自閉症孩子的成長史,電影中母子之間的溝通方式令觀眾大開眼界、動情不已,以比較俗套的比附,就是講述一個自閉症孩子的中國夢實現的公益電影。《我的影子在奔跑》和《海洋天堂》呼喚的就是用心為繩,將孩子們拉回一些,拉近一點,至少還有專業人士可以幫助他們,其實大眾在有心關懷他們之後,也能成為合格的義工來做些事情。對於自閉症的凝視,有助於整個社會的穩定和健康。母愛這一主題,無論文學作品或影視劇集中早已無數次被進行各種創作並予以呈現,這並非是個新鮮的選題,尤其對於病患兒童家庭故事的敘述,內裡總會夾雜著各種酸楚和催淚橋段。
  • 佛系媽媽講啟蒙經驗:我是如何陪0~3歲寶寶讀繪本的?
    |全文共1849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樓下的一位寶媽經常和我一起送孩子上幼兒園,有次她問我,是怎麼給孩子做閱讀啟蒙的?她家小女兒剛12個月,每天在家陪著看繪本,但好像並沒什麼效果?其實,我也曾被這樣的問題困擾過,後來有開繪本館的朋友跟我說,低齡寶寶讀繪本,更重要的不是識字、認識物體,而是共讀本身。如果家長本末倒置追求閱讀結果(孩子認識了多少字?
  • 每個自閉症患者都不一樣,自閉症譜系又是什麼?
    最初接觸到自閉症兒童時,我只隱約感覺到自閉症有程度之分,可能輕微,也可能嚴重。當然,其實我那時見到的病例都很嚴重。而如今,我見到自閉症兒童時會吃驚高功能病例如此之多,輕度和中度自閉症病例如此之多,經典自閉症的孩子反而成了特例。但我確信那些病例還存在,和四十年前的特徵也一樣。但是,小編認為,自閉症現在已不再是很狹窄的範圍,它拓展了很多,足以囊括非常寬泛的自閉情形。
  • 為啥國外媽媽帶娃更輕鬆?一人帶多娃上街都不怕,原來差別這麼大
    前段時間,她的一個視頻終於解開了我心中的疑惑。那就是為什麼國外寶媽一個人帶好幾個娃都不覺得累,而我們帶一個娃都累的什麼多餘的事兒都做不了。不僅讓我對國外寶媽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更加意識到我們中國寶媽們有些地方確實需要改一改了……在國外的街頭,經常能見到這樣的場景:寶媽懷抱一個娃,手裡還再牽一個娃,要麼就是推車裡一個娃,邊上再跟個娃。
  • 《極限17》聚焦自閉症,超越妹妹新劇竟把我和媽媽看的淚眼汪汪
    和媽媽一起看的,沒想到閱劇無數的媽媽竟然看的淚眼汪汪的。但是平安作為一個自閉症患者,總是會給子豪在某一些方面拖後腿,但是兩個人多年在一起的情分讓子豪無法放棄。兩個人從小一起長大,子豪從小就在照顧平安。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把平安的表給她戴上,然後兩個人一起洗臉刷牙刮鬍子,然後幫助平安繫鞋帶兒,兩個人一起去晨練。在訓練中,子豪一直穿的都是平安剩下的舊鞋,而且還要幫助我平安準備每一天的食物。而且最好的就是媽媽還偏心平安,看到這的時候我真的是,有一點點為自豪感到不值。 但是越往後看,我越覺得,這真的是一個充滿了愛的電視劇。
  • 我有自閉症,但你給的溫暖我能懂
    安安教育特別譯製了視頻《山姆去約會》,帶您走進一位住在澳大利亞的自閉症青年山姆的生活。雖然他在社交溝通和互動方面都有很大的障礙,但依然嚮往「愛情」和「家庭」。希望看過視頻的你,能夠更了解這個群體。他們雖不善言辭,但卻跟你我一樣,有著豐富的情感和內心世界。
  • 「佛系」夫妻帶娃火了,娃放沙發,夫妻組團打遊戲,背景成亮點
    |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父母一代人對我們這一代人有很多不放心,最不放心的當屬「帶娃」。大多數父母都是白操心,實際上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帶起孩子很有一套,比父母們都要優秀太多。不過萬事有例外,有的年輕人真的是沒有長大的孩子,帶起娃來,別說父母,就是旁人看著都心塞。
  • 自閉症關注日,15部紀錄片帶你走近星星的世界
    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簡稱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或孤獨症譜系障礙,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代表性疾病,自閉症兒童,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障礙的核心表現為社交互動障礙,興趣狹窄行為刻板。
  • 千萬別讓爸爸帶娃!媽媽帶娃是讓孩子開心,爸爸帶娃是讓自己開心
    「女性帶孩子」,這似乎是一個不可破滅的定律。這是怎麼回事?大部分是因為女性更加細心、體貼,知道孩子需要什麼。而爸爸們神經大條違背了照顧孩子的原則。如果有一天,孩子被交到了爸爸手裡,將會發生一些列啼笑皆非的事情,老爸帶娃,開心的永遠是爸爸!很多網友都在網絡上分享帶娃的日常。
  • 莫名其妙被「佛系」刷屏了!來看你是哪種佛系屬性?
    佛系朋友圈語錄:「你我的人生,本來也沒啥交際」每天對於點什麼沒有概念大部分時候都是從原來點過的裡面再來一單佛系養娃語錄:「階層難以跨越,習慣就好」此類員工多是工作幾年的看破辦公室紅塵俗事他們不再像剛入職時打滿雞血天天拼命主動加班但也能夠安然面對職場的一切操蛋事
  • 超讚,媽媽在家為4歲自閉症女兒特別布置後,居家幹預效果翻倍
    文/恩寶媽恩寶媽,新聞專業出身,家有4歲ASD女孩,一邊拼職場一邊帶娃,用文字記錄恩寶成長的同時,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ASD兒童。說起居家幹預,真應了那句話:道理我都懂,然而並沒有什麼用。我在家剛剛給恩寶做幹預的時候就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本以為幹預最難的是一項項教學內容,但其實那時候我一跟孩子上桌面,就要上演抓娃大戰!做得最多的不是把娃從各個角落抓回來,就是不停地防止她再次逃跑!後來回憶,其實這樣居家幹預的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