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0年,賴聲川和他的相聲劇

2021-02-06 大麥戲劇

9月29日,由賴聲川自編自導的相聲劇《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新版發布會在保利劇院隆重舉行。當天,賴聲川攜劇中的兩位演員:著名主持人、歌手戴軍以及曾在大陸版《如夢之夢》、《絕不付帳》中有過合作的青年演員閆楠到場與大家分享了他們的旅行感悟。賴聲川表示,相比2011年首演版,此次對其中一半的內容做了調整與更新,加入了他這幾年來新的感悟,更保持了他的相聲劇「與時俱進」的步伐。


今年也是賴聲川首部相聲劇《那一夜,誰來說相聲》首演的第三十周年,在這一年重拍其經典的相聲劇,想必賴聲川也有一份紀念的心意。那麼現在,就請跟隨平臺君的腳步來回顧賴聲川與表演工作坊的相聲劇在這三十年裡的發展歷程,感受臺灣相聲的別樣魅力~



1985&1993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那一夜,賴聲川讓臺灣相聲絕處逢生




一切都要從1985年的那個晚上說起,或者,再往前倒一些,從1984年11月賴聲川創立表演工作坊說起。彼時的賴聲川,剛完成了他的戲劇首部作品《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據說這部戲當年在臺北耕莘文教院大禮堂上演時,現場只有100多名觀眾。而那時的臺灣的戲劇事業一片荒蕪,戲劇演出貧乏、舞臺劇團稀少,也很少有人會有看戲的習慣。


賴聲川一直很喜歡相聲。在接受採訪時,他回憶起1983年他從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攻讀戲劇藝術歸來,走進一家熟悉的音像店,卻遍尋不著一盤相音效卡帶。他去問老闆,老闆還是當年的那個老闆,卻已經忘記相聲為何物。臺灣相聲幾年之間迅速的沒落讓賴聲川很吃驚,於是做一部相聲劇的念頭在他的腦海中萌生了。


1985年3月1日,表演工作坊的首部作品,賴聲川採用中國傳統的曲藝相聲和舞臺劇相結合的手法創作的相聲劇《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上演,一炮而紅。那年臺灣人口只有2000萬,該劇的磁帶卻賣出了100萬盒,還不算盜版。很多人說這是臺灣將近20年來最有名的一個戲,比《暗戀桃花源》還有名。劇中兩個惡俗的夜總會主持人,因找不到相聲大師而冒充大師講起了相聲。彼時都是首度登臺的兩位臺灣表演大師李立群與李國修,用劇中的五段相聲展現了不同時代的相聲。這本是賴聲川寫給臺灣相聲的最好祭文,然而那一夜,臺灣相聲因這篇祭文絕處逢生。


後來,這部相聲劇還曾於1993年由李立群搭檔臺灣相聲大師馮翊綱再度上演,觀眾依然火爆,反響依然強烈。這正是這部劃時代的相聲劇的魅力所在。



1989

《這一夜,誰來說相聲?》

辛辣的政治諷刺,完美的金寶李立群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上演之後,越來越多的臺灣觀眾開始關注臺灣相聲,他們希望每年都能看到新的作品,那時的賴聲川卻很「節制」,「一定要有靈感再做,物以稀為貴」。在沉寂四年後,《這一夜,誰來說相聲?》問世了。這部相聲劇又一次獲得了粉絲們的熱捧,在臺灣演出後,還應邀赴新加坡、香港、洛杉磯、舊金山、紐約等地演出,在每一個地方都引起了廣泛的迴響與討論。


《這一夜,誰來說相聲?》的故事依然發生在上一部中的那個如同夜總會的華都西餐廳,大師再一次的缺席使得主持人與隨便抓上來的大師徒弟強行撐起了場面。劇中充斥了大陸與臺灣之間因隔閡而發生的故事與誤會,而其中對許多政治問題深入骨髓辛辣的諷刺更令人拍手叫絕。餘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曾提到他在新加坡看過這個戲以後,興奮地跑到後臺,並說「這個戲未來的高潮一定是在北京上演」,而賴聲川本人也表示,這部作品是在一種原始爆發力的狀態中苦弄出來的。《這一夜,誰來說相聲?》再次創造了臺灣相聲唱片業的奇蹟,而它與《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奠定了相聲在臺灣可以活下來的基礎。


在演員表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新的名字——金士傑。彼時的他,早已辦起了當年備受矚目的蘭陵劇坊,並憑藉《暗戀桃花源》中的江濱柳一角大紅大紫,而在本劇中,他搭檔同樣參與《暗戀桃花源》演出的李立群,二人爐火純青的表演功力也在本劇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1991

《臺灣怪譚》

李立群的獨角戲實驗




《臺灣怪譚》不是表演工作坊的作品,它是賴聲川與李立群的一次大膽嘗試。除了獨角戲的形式外,賴聲川在這部劇中還大膽融入了對口相聲、說書、對口相聲、KTV、舞臺劇表演的風格,以李立群一人之力,描繪出了彼時臺灣的怪象亂象。這是一個經常散神、岔題的說書人說的一個關於一個人格分裂的人的故事,從立法院說到KTV,從KTV又說到環保,看似凌亂沒有主線,實則反應出我們生活的瑣碎無章。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香港攝影師杜可風擔當了本劇的影像拍攝。李立群在表演時,需要一邊滔滔不絕一邊精準配合這些影像表演。正因為劇中展現的爆表表演功力,這部作品的錄像帶,也和前面提到的兩部相聲劇一樣,迅速成為了當時的白金唱片。



1997

《又一夜,他們說相聲》

經典依舊,新生代登場




隨著時間的推移,相聲劇逐漸成為了表演工作坊的品牌。在《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再度上演的四年之後,第三部相聲劇《又一夜,他們說相聲》應運而生。依循前兩部作品的模式,本劇的故事依然發生在華都西餐廳中,大師又一次缺席了。只不過,這次的主角除了兩位主持人,還有一位補習班的老師以及一位似真似假的思想玄學大師,而這次探討的主題,則換成了中國思想究竟是否還存在。


在本劇中我們更欣喜地看到,一批臺灣新生代演員在本劇中成功脫穎而出,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出演二位主持人的,是後來成為表演工作坊中流砥柱的著名表演藝術家趙自強,與在93版《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中就有精彩演出、日後蜚聲海內外的相聲瓦舍創始人之一馮翊綱。而首度登臺、在劇中出演補習班老師的卜學亮,後來則成為了著名的集主持、歌唱、表演為一身的全方位藝人。



2000

《千禧夜,我們說相聲》

表演工作坊用相聲劇邁向新紀元




在20世紀的末尾,表演工作坊不負眾望,再度推出了他們的第四部相聲劇《千禧夜,我們說相聲》。在世紀之交,將舞臺搬到了相聲的發源地——北京,穿梭一百年的時光,探討百年來語言文化的分類和轉變。之前曾出演表演工作坊相聲劇的金士傑與趙自強此番回歸,搭檔表演工作坊的優秀演員李建常與「綜藝界大哥大」倪敏然共同出演。


本劇未演先轟動,應觀眾要求,一再加演,欲罷不能。後赴北京、上海巡迴演出,當地的相聲界、劇場界及傳媒反應盛況空前,票房更是大獲全勝。隨後,它獲邀參與中央電視臺除夕夜「春節聯歡晚會」於臨近新年鐘聲時的黃金時段演出精華片段《誰怕貝勒爺》,創下二十年來首次有臺灣表演團體登臺亮相的新紀錄。而後,賴聲川與陳建斌、徐崢等人合作推出了大陸版的《千禧夜,我們說相聲》,2002年於北劇場上映,同樣一票難求。



2005&2007

《這一夜,Women說相聲》

女性說相聲,再次顛覆傳統




在《那一夜,我們說相聲》首演20年之際,一部《這一夜,Women說相聲》在繼承表演工作坊相聲劇的傳統同時,又顛覆了只有男性說相聲的傳統,,轉從女性觀點出發,深入探討為何自古女人就不說相聲的奇特現象。整部劇的演出分六段,包括單口、對口和群口相聲,每一段各有主題,內容有女人話題、生活、女人內心世界等。賴聲川此番請到了三位當代最優秀的女演員——「臺灣綜藝女丑界的開山始祖」方芳及曾出演多部表演工作坊話劇作品的蕭艾、鄧程惠出演本劇的2005年版,而在2007年的大陸版,則還有臺灣主持小天后阿雅及曾出演《戀愛的犀牛》、《臭蟲》等劇的楊婷加盟。


該劇再一次引發了熱潮,在各地巡演的門票均被搶購一空。媒體評價該劇是一部「生動展現今日女性魅力、權力和影響力的作品」,而著名影星劉嘉玲看完本劇後,也激動地表示,「如果說現在還有什麼角色是我想演的,那就是想在賴聲川的舞臺劇裡演任何一個角色」。



2011&2015

《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

臺灣相聲,進軍大陸




又是一個四年過去,在2008年與臺灣知名電視製作人王偉忠合力打造的《寶島一村》獲得了空前反響之後,賴聲川繼續了他的相聲劇創作,這次他與我們分享的,是他在旅行中的感悟與哲學思考。在這部全新的《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中,王偉忠再次擔綱創意顧問,而演員陣容,則有馮翊綱搭檔金鐘影帝、「國光幫」屈中恆聯袂出演。在劇中,二人飾演兩位旅行達人,因各自擁有不同的旅行經驗,於是以說、學、逗、唱展開一場對 「極致」 旅行經驗的比較與激辯,觀眾透過演出不但感覺置身世界各地,也將對生命有不同的省思及定義。與以往不同的是,《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的首演被設在了北京的保利劇院,也由此開啟了它的大陸巡迴之旅,讓更多的大陸人得以欣賞到了賴聲川的優秀相聲劇。


而採取全新陣容的大陸版,又會有怎樣的而精彩呢?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系Dr.Ray原創,轉載請註明】


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

導演/編劇:賴聲川

主演:戴軍、閆楠


2015年11月7日、8日 北京@保利劇院

票價:1000(580×2)/880/680/580/380/180/100



相關焦點

  • 賴聲川相聲劇《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綺麗版開啟旅行的意義
    《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中涵蓋了賴聲川生命中重要的兩個元素:「旅行」和「相聲」——這也是他從1985年創團作品《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以來,相聲劇作品當中的第七部作品。賴聲川說:「『相聲劇』並不是很好駕馭的一種形式,從劇本和從表演層面上說都很難,每做一次相聲,都是一次突破,它與傳統的相聲不同,有一個龐大的結構。」而在這部劇中,沒有兒女情長,沒有家國大事,以兩個人的旅行故事講起,重新思考旅行的意義。
  • 賴聲川丨舞臺和希望一樣,永遠在場
    「百世即須臾只是一場春夢,萬端觀結局不怪千古人情」,今天,這副經典對聯將出現在廣州大劇院的舞臺上,相聲劇《千禧夜,我們說相聲》連演兩場,與羊城觀眾見面。這齣曾經被搬上央視春晚的相聲劇,以全新的演員陣容,繼續在「千年茶園」的嬉笑怒罵裡探討人生百態與千古人情。演出開始之前,我們採訪了賴聲川導演,一起來感受賴導的妙語連珠。
  • 賴聲川恢復「相聲劇」,《千禧夜,我們說相聲》18年後重演
    導演賴聲川和他的劇團「表演工作坊」對於很多觀眾都不陌生。但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劇團成立的第一部作品,是一部「相聲劇」。1985年,賴聲川、李立群、李國修共同編劇創作的相聲劇《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在臺北演出,一個半月內演出25場,累計觀眾超過3萬2千多人次。使得在臺灣幾乎已經消亡的傳統相聲重新復活,也開創了臺灣劇場界的新時代。
  • 以《千禧夜,我們說相聲》為例,解讀相聲劇的魅力及其現實意義
    同時又以情景話劇的形式,將不同時代的相同主題關聯起來,使得整部相聲劇擁有更深的主題內涵。今天,我就以賴聲川的這部《千禧夜,我們說相聲》為例,來和你一起解讀相聲劇的魅力及其現實意義。01、相聲的幽默性與話劇的故事性,構成了一出穿越百年的荒誕戲劇賴聲川在一次採訪中提到,相聲劇與傳統相聲不同的是,相聲劇有完整故事及戲劇結構。
  • 說相聲的30年
    賴聲川於1985年創造的「相聲劇」是劇場史中罕見的創舉,以傳統相聲為工具,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戲劇格式,同時拯救了式微的傳統相聲,並且開創了臺灣現代劇場的新時代。彼時的賴聲川,剛完成了他的戲劇首部作品《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據說這部戲當年在臺北耕莘文教院大禮堂上演時,現場只有100多名觀眾。而那時的臺灣的戲劇事業一片荒蕪,戲劇演出貧乏、舞臺劇團稀少,也很少有人會有看戲的習慣。  賴聲川一直很喜歡相聲。在接受採訪時,他回憶起1983年他從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攻讀戲劇藝術歸來,走進一家熟悉的音像店,卻遍尋不著一盤相音效卡帶。
  • 賴聲川和他的「黃金時代」
    學校沒有教材,賴聲川就拼命翻譯劇本,從希臘悲劇,到莫裡哀、拉辛;表演訓練也沒有「前車之鑑」,賴聲川就融合所學,和學生一起實驗。賴聲川說,「什麼都沒有,也就代表這什麼都有可能」。賴聲川是通過杜可風,認識了蘭陵劇坊的金士傑、劉靜敏等一批人。杜可風那時候還不是攝影師,他和賴聲川的友誼,要追溯到「艾迪亞」咖啡館時期。
  • 賴聲川:已經30年了,我的戲劇桃花源
    賴聲川30 年前,在賴聲川和丁乃竺家的客廳,這對青年夫妻與好友金士傑、李立群、顧寶明趁著女兒賴梵耘熟睡時排演《暗戀桃花源》。30年了,從臺灣到整個華人圈子,到西方文化世界,從知識分子到年輕學生,不同的《暗戀桃花源》給不同的觀眾帶去驚喜和震撼。賴聲川的作品也積累了一大批不同年齡的劇迷們,但是在其「亞洲劇場導演翹楚」的光環背後,所有人都想知道:他在創作這部同時並置了時裝與古裝,時事與古典文學、悲劇與喜劇、瘋狂的笑聲與寧靜的淚水、以幹擾為原動力的拼貼作品時,究竟以何為靈感?
  • 賴聲川:我們感恩過往,希望看戲成為日常
    說生活:時間告訴我們無常,要學會珍惜和感恩「庚子年快點過去,希望大家開開心心迎接新一年,在新的一年裡如意、健康。」活動伊始,賴聲川帶來了最誠摯的祝福。對於2020年,賴聲川表示比較內心比較「複雜」:「一方面我們希望它早點過去,另一方面我們也在這一年裡學會了很多。」
  • 賴聲川的《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綺麗版將與觀眾見面
    特殊的2020年,或許讓我們對於旅行望而卻步,又或許讓我們對旅行產生了無限嚮往。十年前,編劇、導演賴聲川做了他的「相聲劇」系列中的第七部劇《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時隔10年,2021年新年伊始,重製女生主演的「綺麗版」將與觀眾見面。
  • 賴聲川十年再啟相聲劇《那一夜》綺麗版將上演
    來源:新浪娛樂賴聲川新浪娛樂訊 十年前,編劇、導演賴聲川做了他的「相聲劇」系列中的第七部劇《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時隔10年,女生主演的「綺麗版」重製。近日,上劇場藝術總監賴聲川,上劇場CEO丁乃竺,攜該版本演出的上劇團演員一起出席媒體見面會。《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也是賴聲川從1985年創團作品《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以來,「相聲劇」作品當中的第七部作品。「旅行」和「相聲」是賴聲川生命中重要的兩個元素,在這部作品中,賴聲川將兩個元素融合在了一起。
  • 除了「說相聲」,賴聲川還要帶著倪妮來杭州「搞諜戰」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宇浩近日,杭州大劇院與賴聲川專屬劇場-上劇場成功牽手,達成年度戰略合作。杭州人最熟悉,最有情感聯繫的華人戲劇家賴聲川,也將帶著他的兩部誠意滿滿的寶藏話劇《千禧夜,我們說相聲》和《么么洞捌》,於2020年冬季回歸。
  • 郭德綱說德雲社不收女徒弟,賴聲川卻在新年讓四個女生登臺演相聲劇
    郭德綱在直播中回應不收女徒弟,不是因為歧視,反而是很尊重女性,他表示,「學相聲太苦了,女性可以幹更好的事情,別在相聲耽誤時間。」有趣的是,賴聲川相聲劇一直有女生說相聲的保留劇目,《這一夜,Women說相聲》講女性獨立和探討新時代女性話題。
  • 賴聲川和他的「黃金時代」丨壹讀精選
    學校沒有教材,賴聲川就拼命翻譯劇本,從希臘悲劇,到莫裡哀、拉辛;表演訓練也沒有「前車之鑑」,賴聲川就融合所學,和學生一起實驗。賴聲川說,「什麼都沒有,也就代表這什麼都有可能」。賴聲川是通過杜可風,認識了蘭陵劇坊的金士傑、劉靜敏等一批人。杜可風那時候還不是攝影師,他和賴聲川的友誼,要追溯到「艾迪亞」咖啡館時期。
  • 《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解讀賴聲川修行中的旅行哲學
    無聊與無奈中,他們開始聊起各自旅行和生活的經歷,從中回味並審視了自己的生命旅程,並開始思考生活的意義與生命的本質……這部相聲舞臺劇是賴聲川「相聲劇系列」的第七部作品。2011年,該劇曾由臺灣著名演員馮翊綱、屈中恆主演,大獲好評。此次,該劇將以全新的演員陣容由戴軍與《如夢之夢》中的「五號病人」閆楠主演,今年11月7、8日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之後展開全國巡演。
  • 時隔十八年茶園重張,賴聲川《千禧夜,我們說相聲》重登北京!
    《千禧夜,我們說相聲》是知名導演賴聲川創作的第五部「相聲劇」。曾於18年前在北京上演,「三句一笑,五句一爆」的精彩演出引起熱烈反響,同年還登上了央視春晚。相比較舊版,復排的新版在保留經典的同時也做了與時俱進的改編,正是這樣一部對照今古,常演常新的經典劇目,復排「良心版」即將在2021年回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於1月29日-30日再度上演!作為中國唯一的體系比較完整的喜劇藝術形式,相聲的起源據說有天津勸業場、北京天橋和南京夫子廟三地。
  • 女生版《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將演 賴聲川分享人生哲學
    搜狐娛樂訊(馬蓉玲/文)十年前,編劇、導演賴聲川做了他的「相聲劇」系列中的第七部劇《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時隔10年,重製女生主演的「綺麗版」將於2021年1月22日在上劇場開演。12月23日,上劇場藝術總監賴聲川,上劇場CEO丁乃竺,攜該版本演出的上劇團演員司雯、鳳莉、竇進、劉含一起出席媒體見面會,分享幕後小故事。  「旅行」和「相聲」是賴聲川生命中重要的兩個元素,在這部作品中,兩個元素融合在了一起。這是從1985年創團作品《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以來,相聲劇作品當中的第七部作品。
  • 杭州觀眾好久不見的賴聲川,這次來跨年了
    就在昨天,杭州大劇院宣布與賴聲川的上劇場達成年度戰略合作,上劇場,「下」杭州了。而最快與杭州觀眾見面的,則是一舊一新兩部戲:《千禧夜,我們說相聲》和《么么洞捌》。 是相聲也是戲劇久違的《千禧夜,我們說相聲》說到賴聲川,一定繞不開的就是「表演工作坊」了。
  • 賴聲川來常州啦!《千禧夜,我們說相聲》重磅上演
    不一會兒,他風塵僕僕地走進會議室,很親切地和大家打了個招呼,一如在熒幕上見到樣子,長發、黑框眼鏡,言語溫和而禮貌。他剛下火車。   「創意,是戲劇的生命。」賴聲川很慶幸,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慢慢喜歡戲劇,而在如今的移動終端時代能夠吸引到他們靜心坐到臺下的,則是舞臺上動人的故事。
  • 《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2021重啟,這一次,女...
    1985年,為了紀念日漸式微的相聲藝術,賴聲川在臺灣創作了《那一夜,我們說相聲》。賴聲川將這種結合了相聲和舞臺劇表演特點的藝術形式稱為「相聲劇」。與傳統相聲不一樣的是,相聲劇的「段子」是N多個20分鐘,體量更龐大。令人意外的是,這部講述相聲「消逝」的作品竟然大受歡迎,一度引起了「相聲熱」。
  • 賴聲川 戲如人生 人生如戲長報導
    賴聲川喜歡打籃球,以前每個周末都會雷打不動的和好友一起打球,即使雪天也照舊。現在的賴聲川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忙碌,在已過去的半年時間裡,他有9部導演的作品在全國巡演並且擔任7部作品的藝術總監。不久前,他在上海建立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劇場,隨後又迎來了表演工作坊30周年。慶祝活動結束之後又馬不停蹄地忙碌由他和孟京輝、黃磊、陳向宏等人發起的烏鎮戲劇節,他已經很久沒有碰過喜愛的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