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恩兄弟「吃定」坎城電影節,why?

2021-01-10 快科技

[摘要]今年,組委會破天荒拉來科恩兄弟兩條「大腿」坐鎮主席,令局面完全可以「直立行走」。你根本不用擔心8人湊成的評審團會下出雙黃蛋,而該為科恩雙煞即將側漏的霸氣,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18年前,出任坎城影展評審主席的伊莎貝爾·阿佳妮曾抱怨:「討論金棕櫚的過程讓我想吐,那是一場永遠不會醒來的噩夢。」法國媒體之後嘲諷道,那是因為阿女神HOLD不住場面所致。

縱觀坎城影展歷史,除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會耐心地讓每一個組員為獎項投票之外,多數主席都是「法西斯」:他們一定會把自己有限的見識、難以言說的私心、以及無法見光的人品播灑在每一個獎項上,評審成員自然胳膊扭不過大腿。

今年,組委會破天荒拉來科恩兄弟兩條「大腿」坐鎮主席,令局面完全可以「直立行走」。你根本不用擔心8人湊成的評審團會下出雙黃蛋,而該為科恩雙煞即將側漏的霸氣,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科恩兄弟

科恩兄弟闖江湖,從不按常理出牌

科恩兄弟從1984年拍出《血迷宮》至今,業已在江湖上打拼30多年。在這30年裡,哥倆最彪悍的人生標籤就是——特立獨行,永遠不按常理出牌。

作為在美國長大的兩位50後老男人,他們的絕大多數創作都與好萊塢主流影圈背道而馳。儘管,哥哥喬爾可以娶女演員(費蘭西斯·邁克多曼德)做老婆,弟弟伊桑也能搞定一線巨星(布拉德·皮特、喬治·克魯尼)參加演出,但他們的作品卻永遠拒絕濫俗,始終保有一種揮之不去的陰鬱——它們時而詭異魔幻、時而尖刻寫實,時而殘酷到不忍直視,時而又歡樂得合不攏嘴,但黑色是科恩兄弟的永恆底色。

科恩兄弟講的故事通常貌似簡單,肌理卻精密複雜;他們描繪的人物表面荒誕,但角色陷入的困境卻總與現實的真相息息相關,給人以無盡想像空間。科恩的電影偶有裝逼傾向,但從來不會迷失,這也是其深得坎城垂青的原因。

角度新、構思奇、黑色幽默,集齊三樣召喚金棕櫚

既然雷打不動的品位擺在那兒,那麼角度新穎+構思奇巧+黑色幽默的電影,才有殺出重圍的機會。就「氣味」而言,義大利鬼才馬提歐·加洛尼與科恩十分契合。加洛尼拍過黑色暴力片《格莫拉》,今年的《故事的故事》把《五日談》徹底玩壞,將多個故事一鍋煮,融合了恐怖、奇幻、懸疑等多種元素,絢麗的混搭令人興奮。同為金棕櫚得主的老鄉格斯-範·桑特,則以《青木原樹海》一片,與科恩擅長的男性視角形成高度默契,尤其是馬修·麥康納與渡邊謙在「自殺森林」的對手戲,是打動科恩的殺手鐧;保羅·索倫蒂諾的《年輕氣盛》與科恩的《巴頓·芬克》略有神似,退休作曲家和青年編劇邂逅於一家山區旅館,一個關於老年存在危機的話題慢慢展開,科恩式的諷刺與幽默有望出現在影片中。

《刺客聶隱娘》和《山河故人》都不太符合科恩兄弟的口味

兩部華語片,和科恩兄弟口味不太搭

今年最受關注的兩部華語片——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和賈樟柯的《山河故人》,本質上都與科恩的偏好相去甚遠。《刺客聶隱娘》的入圍,一半緣於侯大師六次入圍坎城的積分獎賞,另一半緣於組委會對競賽片類型多樣化的考慮。但拋開侯大師這部新片的完成質量不談,一個業已被圈內公認的事實是:華語武俠/古裝片的歐洲影展路線很難走通,《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在威尼斯的尷尬已是明證。賈樟柯之前曾三入坎城,獲得一次編劇獎。在不太講究政治話題,以純藝術為最高標準的坎城,講述個人命運與時空流轉的《山河故人》,延續了賈樟柯粗糙而冷峻的現實主義基調,與科恩電影的精緻奇巧之風還是有一定距離。

評審主席權力大,私心不公年年有

坎城競賽單元評審主席的權力之大,總是超越普通人想像。比如,科恩兄弟《巴頓·芬克》當年連奪最佳影片、導演和影帝三項大獎,就是當屆主席羅曼·波蘭斯基力排眾議的結果。也正是因為主席權力過大,他們的「私心」才會肆意爆發。在昆汀·塔倫蒂諾坐鎮主席的那一年,昆痞因看到麥可·摩爾的《華氏911》瘋狂擠兌小布希而歡呼雀躍,無論如何都要送出棕櫚葉,而那次近乎瘋癲的舉動,也直接導致了其他競賽片被漠視。

當然,還有一些情況更具戲劇性。伊莎貝爾·於佩爾因與麥可·哈內克成功合作了兩部電影(因《鋼琴教師》摘得坎城影后)而對哈內克格外感恩,在哈內克的《白絲帶》和勁敵《預言者》難分伯仲時,她力保前者獲獎,促使某評審在《綜藝》上指名道姓地吐槽:「這是最糟糕的一次評審經歷,於佩爾就像一個法西斯分子。」

羅伯特·德尼羅擔當主席的那一屆,泰倫斯·馬立克的《生命之樹》參賽,儘管德尼羅多年前參演馬立克的《紅紅的細線》被刪掉戲份,但兩人友誼根深蒂固,當《生命之樹》勇奪金棕櫚時,人人都在心裡發問——那片子到底是個什麼鬼?

最有個性的還屬蒂姆·波頓。波頓1997年以評委身份加入評審團,同為評委的邁克·李飛揚跋扈,完全無視他人,給波頓留下了糟糕透頂的印象。2010年,當波頓搖身變成評審主席時,邁克·李的《又一年》成為金棕櫚頭號熱門,但波頓居然一獎未給,而把最高榮譽授予了《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那又是一個什麼鬼。

科恩兄弟「關係戶」,今年特別多

有人的地方就有關係戶,科恩兄弟今年自然也少不了「熟人」需要關照。兩張嘴發出的「主席聲音」,有可能比以往任何一屆都更具煽動性,也許不用撕,獎項就已定。

前金棕櫚得主、評審主席南尼·莫萊蒂,今年帶來了《我的媽媽》。不過,科恩與這位「坎城吉祥物」導演並無特別交集,哥倆更在意的,其實是這部電影的男主角之一約翰·特託羅。才華橫溢的特託羅是科恩兄弟多年的鐵桿老基友,曾成功合作過四次,其中,《巴頓·芬克》還為特託羅拿下坎城影帝,因此《我的媽媽》很難不被科恩重視。

加拿大新銳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之前拍過《夙敵》和《囚徒》,陰狠之風頗得科恩真傳,但維倫紐瓦今年參賽片《邊境殺手》的「猛料」,是影片的男主角之一喬什·布洛林。布洛林是科恩兄弟近十年的新寵——他們合作的《老無所依》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西部翻拍片《大地驚雷》橫掃10項奧斯卡提名,就在今年,他們還剛剛合作了萬眾矚目的群戲《愷撒萬歲》。可以說,布洛林是科恩兄弟的福娃,他們攜手的每一部電影都取得成功,因此,《邊境殺手》在本屆坎城的關注度,也會比歐洲導演的電影略勝一籌。

此外,已經多年沒拍長片的託德·海因斯,今年送來了凱特·布蘭切特和魯妮·瑪拉聯袂主演的拉拉片《卡蘿爾》。1961年出生的海因斯,只比伊桑·科恩小四歲,他與科恩兄弟同屬於從美國獨立電影界發跡的性格導演。

海因斯1991年以《毒藥》斬獲聖丹斯電影節的評審團大獎,成名路徑和科恩兄弟極其相似(《血迷宮》也是從聖丹斯走向國際),海因斯的代表作有《天鵝絨金礦》、《遠離天堂》、《我不在那兒》,他本人與科恩兄弟私交甚篤。對於海因斯這個多年來事業溫吞,地位尚未和才華劃等號的老弟,科恩有望趁機提攜一把。

相關焦點

  • 坎城專題>金棕櫚雙煞科恩兄弟
    從本周起,「深焦」(Deep Focus)將圍繞今年坎城電影節推出一系列預熱專題。
  • 科恩兄弟導演作品
    他們的作品,無論在電影技法還是藝術表達上都達到了很高的水準,所以在「三大」和奧斯卡都能吃得開,這次簡單聊聊他們比較知名的 5 部作品。這幾部作品都提名過坎城金棕櫚,有一部最終拿獎,還有一部拿了奧斯卡最佳影片,強烈推薦給沒看過的朋友。
  • 人物 科恩兄弟:當代獨立電影宗師
    與多數電影導演不同,科恩兄弟習慣在拍完電影後親自剪輯影片。評論家認為,他們的電影通常很難歸類,應該說,他們事實上已創出了自己的「流派」——科恩兄弟電影,而這,也許正是他倆能以《冰血暴》一片榮獲1996年法國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真正原因吧。2001年的《缺席的人》再次讓科恩兄弟獲得坎城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
  • 坎城電影節2015紅毯
    坎城國際電影節(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譯作康城(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 第68屆坎城電影節評委會名單揭曉 多蘭任評委
    5男4女組成的第68屆坎城評委會名單揭曉(文/特約記者王婧)法國時間4月21日傍晚,坎城電影節組委會宣布了由科恩兄弟掌舵的第68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會名單。今年評委會的組成依然秉承著坎城電影節國際化和多元化的風格。英國女演員西耶娜·米勒,西班牙女演員蘿西·德·帕爾馬,美國影星傑克·吉倫哈爾,墨西哥導演、編劇、製片人吉爾莫·德爾·託羅,馬裡歌者、作家兼編曲蘿嘉·託赫,連同科恩兄弟,蘇菲·瑪索,澤維爾·多蘭,組成了本屆坎城主競賽評委會5男4女的陣容。
  • 命運始無常,生死終有定,透過《歌謠》看科恩兄弟的黑色幽默電影
    最終科恩兄弟憑藉《歌謠》收穫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提名以及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劇本獎和金獅獎提名,算是科恩兄弟近幾年的最佳電影作品。科恩兄弟亮相威尼斯電影節下面本文將從科恩兄弟的電影路、科恩兄弟的電影題材以及電影的啟示意義三個方面以《歌謠》為例解讀科恩兄弟獨特的黑色幽默電影風格。
  • 科恩兄弟或拍《巴頓·芬克》續集:要等主演變老
    科恩兄弟或拍《巴頓·芬克》續集:要等主演變老 時間:2016.02.0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liza 分享到:
  • 科恩兄弟影人專輯:24部影片合輯資源
    《血迷宮》以德克薩斯州為背景,講述一個骯髒的酒吧老闆僱用私家偵探殺死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這部影片包含科恩兄弟未來的發展元素:尊敬類型電影(黑色電影和恐怖片)、簡單的故事內容、黑色幽默與曲折情節。主演電影法蘭絲·麥杜曼在許多科恩兄弟的電影演出。《血迷宮》獲得一致讚賞,同時獲得聖丹斯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及獨立精神獎。
  • 科恩兄弟從影30周年—縱橫影壇的那些事
    4個月之後,一部耗資僅80萬美元的新人新作《血迷宮》亮相紐約電影節,其集暴力、荒誕、黑色於一體,讓一眾影評人不知該做何評論。次年1月,這部爭議作品在首屆聖丹斯電影節上斬獲最佳劇情片大獎,掀起獨立電影新浪潮。其編劇、導演科恩兄弟從此開宗立派,向大師之路高歌猛進,且始終將作品終剪權牢攥在手。
  • 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科恩兄弟的西部故事大合集
    近些年,隨著世界電影類型的逐漸多元化,西部片從數量和影響力上都有些式微,但總還是有一些人一直在堅持拍著西部片,也不斷在豐富著他們的西部夢,比如今天我們的主角——科恩兄弟。科恩兄弟執導的最新電影作品《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就是由蒂姆·布雷克·尼爾森、詹姆斯·弗蘭科、連姆·尼森、湯姆·威茲等主演的西部片,於2018年8月31日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首映,11月16日在NetFlix網絡平臺上線。
  • 坎城電影節落幕 侯孝賢獲封最佳導演
    侯孝賢第68屆坎城國際電影節24日晚舉行頒獎儀式,中國臺灣導演侯孝賢憑藉作品《刺客聶隱娘》摘取最佳導演獎,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獎被授予法國導演雅克·奧迪亞爾作品《迪潘》。侯孝賢與坎城國際電影節頗有淵源。《刺客聶隱娘》是他第7部入圍爭奪金棕櫚獎的影片,其作品《戲夢人生》曾在1993年獲得電影節評審團獎。侯孝賢在24日晚頒獎儀式上發表獲獎感言時說,獲頒最佳導演獎對他而言是一個很大的鼓勵,他非常感謝電影節和評委會授予這一獎項,同時也對劇組的演職人員和工作人員表示感謝。《迪潘》導演雅克·奧迪亞爾是坎城電影節的「老熟人」。
  • 荒誕又冷酷,科恩兄弟新片太虐了
    自打沃卓斯基從兄弟逐步變成姐妹,科恩兄弟無疑成為當今美國影壇最知名的獨立電影兄弟導演搭檔。△伊桑·喬恩(左,弟)跟喬爾·科恩兄弟倆完全靠髮型區分,兩人年齡相差三歲,真不是雙胞胎從長片處女作[血迷宮]開始,二人至今合作拍攝的18部電影中(不包含短片、未上映新作及與其他導演合拍作品),有8部都曾入圍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其中[巴頓·芬克]摘得金棕櫚,[醉鄉民謠]獲得評審團大獎,哥哥喬爾更是拿了3次最佳導演。
  • 科恩兄弟經典黑色喜劇——《謀殺綠腳趾》,劇本分析+劇本分享
    談起科恩兄弟,其無疑是當今影壇最為典型的兄弟合作電影的血親傳奇。對科恩兄弟電影的初始觀片感受大致可以總結為:始而困惑,後而驚奇。由於他們一貫的反好萊塢娛樂片的風格,科恩兄弟似乎一直以來並不為中國影迷所熟知。儘管兩人已是各大獨立電影節的風雲人物,卻依然難以得到主流電影行業肯定。
  • 在科恩兄弟的電影中 是如何營造出孤獨感來的?
    科恩兄弟電影孤獨感的營造  科恩兄弟執導、編劇的西部片《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剛剛獲得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作為游離於美國好萊塢工業體系之外的導演,科恩兄弟獨特的藝術風格為人津津樂道。
  • 獨立電影宗師科恩兄弟,最具影響力電影top10
    美國獨立電影圈最著名的「兄弟檔」科恩兄弟,哥哥喬爾·科恩和弟弟伊桑·科恩,他們被譽為好萊塢的鬼才導演。 從犯罪懸疑到荒誕喜劇,再到文藝傳記,科恩兄弟的作品幾乎涉獵了所有的類型,腦洞大開,黑色幽默,另類離奇,他們以鮮明的個人風格,備受影迷的喜愛。
  • 惡搞荒誕又悲涼,科恩兄弟拍出了最反傳統的西部電影_遊俠網 Ali213...
    科恩兄弟之前也是西部片的忠實擁護,他倆拍攝的《大地驚雷》以小蘿莉復仇為主題,絕對可以佔據西部片十佳其中一個名單。  科恩兄弟,毫無疑問可以載入史冊的那一類導演,風格自成一派,每次拍出的電影基本都預定了來年的電影節某個獎項。
  • 盤點獨立電影宗師科恩兄弟,最具影響力電影top10
    美國獨立電影圈最著名的「兄弟檔」科恩兄弟,哥哥喬爾·科恩和弟弟伊桑·科恩,他們被譽為好萊塢的鬼才導演。從犯罪懸疑到荒誕喜劇,再到文藝傳記,科恩兄弟的作品幾乎涉獵了所有的類型,腦洞大開,黑色幽默,另類離奇,他們以鮮明的個人風格,備受影迷的喜愛。
  • 盤點獨立電影宗師科恩兄弟,最具影響力電影top10
    美國獨立電影圈最著名的「兄弟檔」科恩兄弟,哥哥喬爾·科恩和弟弟伊桑·科恩,他們被譽為好萊塢的鬼才導演。從犯罪懸疑到荒誕喜劇,再到文藝傳記,科恩兄弟的作品幾乎涉獵了所有的類型,腦洞大開,黑色幽默,另類離奇,他們以鮮明的個人風格,備受影迷的喜愛。
  • 科恩兄弟首部數碼電影《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
    這樣一部幾乎全部是荒郊野外壯麗外景的電影,對於都是60歲+的科恩兄弟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們在接受採訪時就倒過這方面的苦水,不服老不行啊!看到片尾說明的拍攝地點,都是在美國人煙稀少的地方,無限風光在險峰啊!捨不得費鞋怎拍得到風景!影片的故事是科恩兄弟多年原創的積累。
  • 科恩兄弟新作,口碑爆炸!
    這部影片前些日子在威尼斯電影節上首映,提名金獅獎之外,更是獲得了最佳劇本獎。科恩兄弟向來以他們獨樹一幟的黑色幽默著稱,這部影片依舊是同樣的路子。但值得注意的至少有兩點:該片選集式地囊括了六個各不相同的故事;這是科恩兄弟第一次沒有用膠片,而是用數字攝影機拍攝的影片。所以,無論從敘事上、還是影像風格上,在繼承原有的科恩色彩之外,想來也會帶來其他驚喜。以下,便跟著《滾石》雜誌一睹其風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