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功體標準楷書字帖,啟功手跡精華收錄,筆筆入骨精美絕倫,好字

2020-12-27 清雅閣

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

楷書書寫筆順規則及啟功楷書心得概述:

楷書書寫過程中必須一筆一畫地寫,筆畫書寫的先後順序稱為筆順。按照約定成俗的筆順規則書寫,對於寫好字形結構大有幫助,這也是運筆的基本技巧之一。在粉筆楷書的練習和書寫創作中,如果不按照筆順規則書寫,不但寫起字來彆扭、不順手,而且字的間架結構也會受到影響,導致結構不穩,字形不夠美觀。個字的筆畫之間應該疏密勻稱。筆畫疏密應根據字形特點作整體考慮。筆畫多而複雜的字寫得緊密,但不能局束,筆畫少而簡單的字要寫得舒展,但不可鬆散。漢字大部分是合體字,合體字都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以上部件組成,各個部件往往都是獨立的單字。

楷書當以沉靜為本,即用筆精到細膩,鋒勢備全,筆形到位,結字熨帖,有雍容自如之態,跡如前人所謂點畫如刻入縑素,結構似天成鑄就,增之不能,減之不得,故初學楷法,當緩筆以定其形勢,切勿以字小而忙行筆勢,亦勿以字大而慢展毫頭,而是一種沉著的節奏。寫楷書時發筆逆入時速度要快,如驚蛇之入草;逆入作點後調鋒時宜慢一些,所謂'遲回不進,以成藏頭護尾之勢'。筆與筆交換過渡時要快,所謂'過貴乎疾';鉤法要快,蹲鋒得勢而出,所謂'峻快以如錐',快則力聚鋒尖。

啟功曰:「乃知結字所關,尤甚於用筆也。」「結字」為先,是對初學的人為宜。啟功在強調結字為上的基礎上,依此制定了嚴密的規範準則。楷書結構的要領:橫平豎直,疏密勻稱,比例適當,偏旁容讓,點畫呼應,向背分明,變換參錯,重心平穩。漢字間架結構分為五大類型、十三種形態。五類型:獨體、左右、上下、包圍和對稱結構;十三形:獨體、左右結構、左中右、上下、上中下、上左包圍、上右包圍結構、左下包圍結構、左上右包圍、上左下包圍、左下右包圍、全包圍和對稱結構。

啟功楷書標準字帖欣賞:

書者簡述:

啟功(1912.7.26—2005.6.30),中國書法家,書畫鑑定家。字元伯,一作元白。滿族。姓愛新覺羅,雍正帝九世孫。長於古典文學、古文字學的研究,曾在輔仁大學任教。1949年後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故宮博物院顧問、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等職。因病於2005年6月30日2時25分逝世,享年93歲。

初學書法的入門級楷書筆畫主次意識簡述:

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這其中從開始的「平正」到後來的「平正」,並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有了質的變化,是指穩中求險,變化而又自然的和諧統一的「平正」,是結體的最高境界。漢字字是由各種點畫組成的。要使每個字寫得正確、美觀,就必須按照一定的法則來組織點畫,這一法則就是結體。結體又叫結字、結構、間架,其具體定義是:在一定的平面內合理布置點畫使之達到平衡的藝術。

在楷書中,樹立主筆畫意識尤為重要。一字之內,點畫須有主次之分,猶如日月星辰,各有列次。主筆畫不僅在結體上具有挈綱引領的意義,而且也是構成楷書藝術風格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幅作品多以橫畫為主筆,就會形成扁橫勢的結字特徵,顯得質樸古雅;若以豎畫為主筆,則易得縱勢,顯得挺拔偉岸;若以撇、捺做主筆,則體勢開張,有險峻之象

相關焦點

  • 啟功78年前的楷書字帖欣賞,筆法雋秀自然,結體骨氣剛正,好書法
    啟功先生楷書字帖欣賞:千字文敕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次韻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堅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華夏,東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據涇。宮殿盤鬱,樓觀飛驚。圖寫禽獸,畫彩仙靈。丙舍旁啟,甲帳對楹。肆筵設席,鼓瑟吹笙。升轉納陛,弁轉疑星。右通廣內,左達承明。既集墳典,亦聚群英。
  • 啟功談臨帖:通臨字帖最不可取,積少成多,堆金積玉方為正途
    啟功自創啟功體,並且提出了很多書法理論觀點,對後世影響巨大。啟功先生不僅書法水平高超,為人也深得人心,後世對其幾無差評,被稱為當代書法大師。曾經有人向啟功先生請教臨帖的方法,啟功先生對此專門進行了詳細答覆:不建議通臨字帖啟功認為,好多人學習書法喜歡通臨字帖,其實這個方法是錯誤的,是不科學的,這樣的臨帖方法會讓人陷入過分追求數量而忽視質量的誤區當中,這樣的臨帖方式我們叫做「抄帖」,就實際效果而言,也和抄書沒有什麼區別,不能將每個字臨摹到位,不能完全領悟每個字的精妙之處
  • 一位廁所清潔工的書法,被啟功連連點讚,稱他「中國楷書之王」
    自唐朝之後,楷書便成為了書法入門的基礎書體,雖然唐之後依然會有很多天賦異稟的書法家不以楷書作為基礎書體,但那只是鳳毛麟角,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若想練好書法,最好是從楷書開始入手。為什麼呢?通常來說楷書好的人,都懂得掌握好結字法則、用筆、用墨,來平衡字的重心,把控字的外形。而有了楷書功底的書家,其行書、草書、包括大字榜書穩重、勁道、大氣。反觀沒有楷書根底,走捷徑的,其行、草書多輕飄、浮躁、散亂,自謂飄逸、意趣、隨性。縱觀古今,行草書好的大師,一般都有一手好楷書。
  • 啟功鋼筆書作《心經》鑑賞,三分行書七分楷書,行楷相彰,好書法
    啟功的書法講究乾淨利落,蒼勁有力,飄逸秀美,書卷氣濃厚,有皇家氣派。在書壇大家公認啟功是中國近代以來排在前十的大書法家之一。啟功的字三分行,七分楷,行楷相彰,筆法流暢,啟功先生不只是書好、畫好,詩也好。學術方面,在古典文學、文獻學、語言文字學、佛學、敦煌學、文物鑑定學上都卓有建樹無愧於一代大師!啟功老師的字今人評價是瓦當美。
  • 啟功寫楷書《玄秘塔》清雋秀勁、別具一格!書友:毫無柳體之剛毅
    眾所周知,啟功先生在當代書壇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對後輩書法人的影響也是非常深遠的。這不僅是指啟功先生本人的書法功力和造詣,也在於啟功先生把那些玄之又玄的書法理論整理清清楚楚,讓後輩書家都能看得明白。同所有人學習書法一樣,啟功先生也曾學習二王、顏柳,趙子昂、米芾等一眾晉唐宋元的名家。而且在後來的動亂時期,曾長時間學習過柳公權的字。比如今天我們要分享的啟功楷書《玄秘塔》就是這一時期的作品。另外則有書友認為,啟功是在用柳字的基本結構寫自己的字,這才是啟功。
  • 最美行書之一,氣質清雅、骨骼秀挺,啟功都借鑑,卻被評為館閣體
    啟功老師的書法,就目前來講是公認的「中國最後一位書法大師」,更有人表示,啟功過後無書法家。的確,啟功老師的書法作品中,不管是楷書還是行書、草書,都流露出一股「清雅」之氣,大字、小字皆是眉目清秀、筆筆分明,不會出現糾纏、含糊之像,不管是懂書法的還是書法門外漢都能欣賞啟功老師的書法。其實啟功老師在創造「啟功體」時,可以說是借鑑了萬千名家,集眾家之所長,成一家之書風。
  • 啟功
    其一,出於他筆下的字,大到榜書,小到蠅頭小楷,又無論是行還是草,都好,或說美,可是如果有人有追求所以然之癖,問怎麼個好法,為什麼這種形態就好,我說句狂妄的話,恐怕連啟功先生自己也答不上來。我想,這就有如看意中的佳人,因覺得美而動情,心理活動實有,卻只能意會而不能言傳。
  • 啟功:臨帖沒必要全像
    ——啟功這是啟功的原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臨帖不可能達到「像」的地步,也沒人能達到像的地步。只能是差不多像、或者結構像、局部像而已。如果臨帖就必要達到全像的地步,那法律上自然就不用籤字畫押作為依據了。那就先學這個動作好了,無論外形像與否,這個筆路一定要正確,這其中的粗細變化,轉折提按,一定要儘可能像。學筆法,則可以結構不像,也就是說,這個字的結構雖然是歪的,有險勢,但你寫平正了也沒關係。因為你想學的是筆法,你只要把你想學的寫對了就行,至於其他,不用管。
  • 啟功題字被換成印刷體,是真有錯字,還是鬧了烏龍?
    前幾日去潘家園閒逛,在舊書攤上看到一份1989年出版的《陝西廣播電視報》,報紙的報頭筆畫清勁、結構清秀又簡單易讀,一看就是啟功先生的墨寶。這讓我不禁好奇這報紙與啟功的淵源,回家之後上網查詢,原來《陝西廣播電視報》1955年就創刊了,是我國最早的報紙之一,期間經歷了十年停刊,一直到1979年才重新發行,而從那時起,報紙的報頭便是啟功先生所題的了。可是我在搜索時發現,這份報紙的報頭後來卻變成了印刷體,這讓我不禁疑惑,啟功先生題寫的報頭即美觀又易懂,為什麼會被更換呢?
  • 清朝這位書法名氣不大,為何啟功最愛學他的字?
    《梁詩正書法集》梁詩正,雍正年間的探花郎,可以說是將行書、楷書都能寫到極致,其書法的魅力在於雅俗共賞,即有王羲之行書的飄逸之美,又兼具行書的實用性。王羲之的字你未必能認全,但是梁詩正的字你必然能看懂。雖然梁詩正的名氣在書法史上不算大,但是啟功卻老師卻最愛他的字。
  • 啟功的字是怎麼越寫越好的?|畫事
    啟功的一生,苦過,艱難過,但他並沒有責怪誰。他用幽默化解困苦,好好生活,也用溫暖的態度對待別人。即便有人上門騙他字畫,他也只是笑笑就算了。他的字裡,也透著這種北京老頭兒的「好」。準確、守規矩、不溫不火,不急不躁,溫柔敦厚,恪守中庸。但啟功的字,也不是一開始就寫得這麼好。小時候,祖父看啟功對字畫感興趣,就開始教他。
  • 白石山堂主人、少白湯發周首次公開:啟功先生那些價值連城的舊藏
    《啟功書法作品選》(縮印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P76。5.《啟功書畫集》第16卷,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P220。《啟功書畫集》第16卷所收錄的楷書「淡泊明志」結字平穩中實,用筆溫和秀潤。先生幼時便拜雍和宮白普仁為師,從此與佛教解下一生的緣分。「念佛成佛」字意間盡顯虔誠,端莊靜穆。
  • 永字八法的創始人是誰?田蘊章:啟功說錯了!這3個人都不是
    永字八法,對於學書法的人來說,再熟悉不過了。誰是永字八法的創始人?啟功的觀點是,永字八法是古人對王羲之的盲目崇拜。依據是,永字並沒有包括所有的書法筆畫。古人崇尚永字,只是因為它是蘭亭序中的第一個字。如果第一個字不是永字,比如癸字,可能就不是永字八法了,可能變成癸字九法了。所以,啟動認為古人為了崇拜王羲之,拿永字說事。
  • 只知道啟功的毛筆字驚豔,沒曾想,啟功的鋼筆字也是如此精到
    只要是提到啟功先生,我們都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他的書法獨創「啟功體」,「啟功體」的出現,也刷新了人們對書法的認識,同時,對於很多人來說也是一種鞭策和激勵,從「啟功體」中,就可以讓我們認識到,書法不但需要繼承,還需要不斷的創新,正是有創新,書法才能夠經久不衰,一路發揚光大,而啟功先生就是這樣的一位領路人,在書法的道路上,不僅繼承了傳統優秀的元素
  • 民國出版的《標準楷書》字帖,筆筆精妙個性十足,精緻的讓人陶醉
    今天我們給大家帶來的是民國三十五年出版的《標準楷書》字帖,希望能為熱愛書法您有所幫助。這本楷書字帖是出自書法大家沈尹默之手,沈尹默在書法歷史上,特別是近代,對書法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他的楷書、行書、草書都可以作為一個書法學習的系列教程。沈尹默的楷書主要汲取了魏碑以及唐初薛稷和褚遂良,而行書深受米南宮影響,草書是二王一路,沈尹默的書法是嚴峻的,筆觸轉折筆筆有來歷。
  • 緬懷延伸●啟功的愛情 [附視頻:紀錄片-啟功]
    當時天空飄著綿綿細雨,啟功來到胡同口,看見對面林蔭小道上,一位女子撐著把花傘,邁著蓮花碎步,正嫋嫋娜娜地向他這邊走來。啟功的心頓時像被一隻溫柔的手摩挲了一下,不由輕輕地吟起了戴望舒的《雨巷》,這位女子不就是《雨巷》中那個丁香一樣的姑娘嗎? 姑娘來到跟前,啟功輕輕地問:「你是章寶琛?」她抬頭看了啟功一眼,羞澀地點點頭,柔聲問:「你是誰?」「我是啟功,你比我想像中要可愛得多、漂亮得多。」
  • 啟功:破除書法迷信,寫好字沒有那麼玄妙,核心就這三句話!
    啟功先生是原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西冷印社社長,當代書法泰鬥,著名文物學家和教育家,一直強調要破除書法迷信,扔掉那些不切實際的說法,解除初學者的心理壓力。啟功先生認為寫字沒有那麼玄妙,核心其實就這三句話,我們可以理解為書法學習的三大要領——第一,寫出來的字,首先要能認識。
  • 啟功軼事
  • 大家 | 啟功草書:豆黃燈下美人來
    世人見慣了啟功先生鐵畫銀鉤似的書法,雖然纖柔但美不勝收,似乎總覺得少了些氣勢。此《黃庭內景經》草書冊頁有點宋徽宗趙佶狂草《千字文》的味道,除了一慣的書法風格之外,似乎多了一點金戈鐵馬似的狂野和遊龍入海的氣勢,令人賞心悅目。啟功的書作,整體印象,有一種振振公子之氣質,兼有一股舊時文士的情調。
  • 面對趾高氣昂的人前來求字,啟功先生也會罵,只不過罵得很文雅!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啟功先生生活的一些片段以及他「罵人」的故事。 1.初學畫,後學書 啟功先生少年時期就開始學習畫畫,並且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據說有一次,別人請他畫畫但是卻不讓他落款,原因就是當時啟功先生的書法不好,可以說,這件事情深深地刺激了啟功先生,他於是發奮練習書法,遍臨諸帖,自成一家,在特殊時期,他寫了不少大字報,所以後來他說他的書法是寫大字報練起來的,啟功先生形成了自己風格獨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