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衛星都發射了?太原方向發出賀電,這一領域目前是世界第一

2020-11-20 網易新聞

2020-11-19 22:26:42 來源: 瀟湘暮語

舉報

  根據新華網在最近的一篇報導,11月13日我國的太原再一次傳來好消息。在5G建設還在普及的現在,我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個6G通信測試衛星。要知道,在5G技術上,我國已經是領先了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而現在又發射了的這一顆6G通信測試衛星,這是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也是全世界發射的第一顆。這一顆6G通信測試衛星的發射也就意味著我國現在不僅僅是在5G建設上處於領先地位,在6G技術也是暫時無人可及。在我國發射6G通信測試衛星的消息被媒體報導之後,各國國家也都是投來了羨慕的眼光。連印度的媒體也是發文表示羨慕:中國的6G技術要比美國強上一百倍。

  

  現在已經有很多的手機是支持5G技術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受過5G的速度。而6G相比較於5G而言,運行速度更快。根據有關的數據顯示,6G技術可以給用戶帶來超過每秒1TB的下載體驗。6G技術相比較於5G技術肯定是能給大家帶來更多的便利,因為它是5G技術基礎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而現在國際上對於該技術是這樣一個狀態:能夠正常使用5G技術或者自行實施研發5G技術的國家目前不超過三十八個。而在這些所有能夠研發5G技術的國家中,中國又是擁有著絕對的領先地位。

  

  可能是美國習慣了在各個領域都是他領先別人,而這一次在5G技術上的落後,恐怕是美國所不能接受的。所以,在前一段時間,美國才會對我國的企業,特別是華為在一些尖端的技術上實施制裁和打壓。但是這一次美國恐怕要失望了,因為我國像華為一樣的高新技術企業有很多。而且以我國現在的實力,並不是美國說要制裁,我國的企業就會乖乖認輸的。對我國而言,前面很長一段時間我國都在韜光養晦,而現在大國的崛起已經是攔不住了。不僅僅是綜合國力的提升,同樣在很多的尖端技術上,我國也在一點一點的突破之前的瓶頸,比如現在的5G技術以及接下來的6G技術。

  

  要知道,我國在5G技術的起步是要晚於一些西方國家的。而我國能夠在該技術取得現在領先的地位,離不開我國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也離不開我國對於這些科研人員的支持。根據有關的資料顯示,我國已經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於6G技術的研發。因為在其他的技術上,我們感受到了落後就要挨打,所以在6G技術上我國就要勇爭第一,避免在後來的發展道路上出現被制裁的局面。而現在,我國已經成功的發射了這個世界上第一顆6G通信測試衛星,這也有助於我國的科研工作者去研究和發現第六代網絡在太空的發展情況。

  

  就目前而言,美國在5G技術的發展上已經落後於挺多國家了。在國外有一篇雜誌曾做過這樣的一個調查:測試了十四個國家使用5G技術下載時的速度,其中除了美國的下載速度只有52Mbps之外,其他參與調查的國家的5G下載速度都達到了800Mbps。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恐怕美國也是需要好好地反思一下自己了。就自己目前的這個技術發展水平,還要不斷地在國際上對其他的國家實施技術封鎖。如果再這樣發展下去,美國人們上網的速度恐怕都要趕不上之前的4G了。現在,5G技術的發展已經成為了每一個國家的重點發展項目,這也是因為5G技術確實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的便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電科大發射的這顆衛星雖不是謠傳的6G,但確是尖端領域重要一步!
    在上周末的11月6日11時19分, 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將數顆衛星送入了預定軌道,其中一顆衛星是由電子科技大學與北京微納星空公司聯合研製的,名為「電子科技大學號」,也稱為「天雁05」號,在發射之後引起了輿論的關注。
  • 長徵六號發射成功,搭載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
    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新聞多一點】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發射成功11月6日,澎湃新聞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當天11時19分,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搭載長徵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一箭六星帶來火箭尾跡雲「奇觀」 |衛星|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
    ,採用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將和德二號A/B衛星、天儀16/17衛星、天啟四號A/B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這是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在7日當天的第二次成功飛行。當日10時55分,一枚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託舉著「吉林一號」高分02B衛星順利升空。16時52分,又一枚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騰空而起,將6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中國首顆6G衛星上天啦!一箭13星
    近日,在我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的「一箭多星「技術再次以令人驚嘆的姿態再次刷爆了各大媒體的科技板塊,其中兩大元素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一是這次發射的是中國首顆、全世界第一顆用於6G網絡通信的實現衛星,另一個是這一次我們總共一次性發射了13顆衛星!
  • 美衛星發射突發險情,差一點就屍骨無存,發射3顆就可監控全球
    其實這已經不是第1次被緊急叫停,該款火箭是目前美國最大型的運載火箭,能夠有效的將11噸重的物品送到預定的軌道上,它所配備的助推器和發動機都是非常先進的。為了保障安全,每次在發射之前都會進行非常詳細的檢查,以免發生意外。在2018年的時候,就因為計算機檢測到了發動機出現一些故障而被緊急叫停,也避免了一次意外事故的發生,經過兩個月的休整之後才再次進行發射。
  • 中國傳來好消息,成功發射全球第一顆6G衛星,西方國家傻眼了
    科技的發展往往能夠決定一個國家的地位,目前國家和國家比拼的更多的是科技方面,在現代社會,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一直以來美國都代表著頂尖的科技,然而如今中國的科技水平也起來了,甚至在很多方面在全世界都是遙遙領先。比如眾所周知的5G技術,這也使得中國成為了西方國家的眼中釘,就在西方國家對中國的5G技術圍追堵截的時候,從中國再度傳來好消息。
  • 海洋一號D星成功發射!將組成我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6月11日2時3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一號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記者從國家航天局、自然資源部獲悉,昨天2時3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該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抓總研製,是我國第四顆海洋水色系列衛星。它將和服役中的海洋一號C星組成我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大幅提升我國對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有效觀測能力。
  • 從海洋一號A星到海洋一號D星 揭秘我國海洋水色觀測衛星家族
    本文圖片均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供圖6月11日,海洋一號D衛星搭乘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由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隨後,衛星太陽翼順利展開,衛星在軌運行穩定,狀態良好,標誌著衛星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開啟了我國海洋水色業務衛星組網觀測的新篇章。
  • 遙感三十三號衛星成功發射!中國「十三五」宇航發射任務收官
    2020年12月27日23時44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和搭載的1顆微納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視頻由 張杰 攝汪江波 攝至此,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十三五」期間發射任務圓滿收官。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微納技術試驗衛星均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抓總研製,主要用於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產品估產及防災減災等領域。
  • 北航空事衛星一號發射成功 天儀聯合北航開啟空事衛星時代
    00:00紅網時刻11月6日訊(記者 劉馳鋒 通訊員 陳紅微)11月6日11時19分,由天儀研究院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研製的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這是天儀研究院完成的第11次太空任務,發射的第19顆衛星。後續,天儀研究院將儘快完成在軌測試工作,開展衛星應用。北航空事衛星一號衛星。天儀研究院創始人兼CEO楊峰表示,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是我國空事衛星系統的首顆關鍵載荷技術驗證衛星,由北航國家空管新航行系統技術重點實驗室與天儀研究院聯合設計。
  • 忻州號衛星成功發射, 天啟星座進入系統全面應用新階段
    1月15日10時53分,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忻州號(暨雲江號/天啟5號)低軌物聯網衛星在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天啟星座業務應用場景將從目前電力物聯網、煤礦水文監測、海洋牧場和貨櫃跟蹤等四大場景拓展到涵蓋生態環境監測、森林防火、綠色礦山、智慧農業等十大領域。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成功升空
    05),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重達70公斤,由電子科技大學、國星宇航等聯合研製,該衛星搭載了由電子科技大學與國星宇航設計開發的太赫茲衛星通信載荷,將在衛星平臺上建立收發鏈路並開展太赫茲載荷試驗,這也將成為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全球首次技術驗證。
  • 開啟空事衛星時代!天儀聯合北航發射成功空事衛星一號
    > 今天(11月6日)11時19分,由天儀研究院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研製的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SpaceX成功發射第九批星鏈衛星,民航局發出第一...
    開啟「拼單」發射業務美國東部時間6月13日5時21分,SpaceX獵鷹9號火箭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成功發射第九批58顆「星鏈」衛星,並為地球成像公司Planet提供「拼車」服務,搭載3顆SkySat遙感衛星上天。
  • 海洋一號D星發射 打造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6月11日2時31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該星將與海洋一號C星組成中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鄭逃逃攝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將大幅提升中國對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有效觀測能力,對開展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應對人類共同面臨的全球氣候變暖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具有重要意義,將開啟中國自然資源衛星陸海統籌發展新時代,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 福建發射第一顆衛星
    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衛星由廈門大學、省招標採購集團、 三明投資集團、天儀研究院 和中國電科38所等單位聯合策劃研製 衛星進入測控站覆蓋區 遙測信號顯示衛星工作正常
  • 西昌發射高分十四號衛星,火箭助推器為何落在南方?西雙版納慌了
    火箭是如何發射的?一般來說都是先直線上升,然後迅速來個向東的弧度斜著飛行。2020年12月6日,我國在西昌衛星基地成功發射了長徵三號乙改五火箭,而雲南的西雙版納卻發出警告,讓市民隨時注意頭頂落下的火箭助推器,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我國剛又發射了啥神秘衛星?來看專業解讀吧!
    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Gravitational wave high-energy Electromagnetic Counterpart All-sky Monitor,簡稱GECAM)衛星於12月10日4時14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快舟一號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失利
    9月12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傳來噩耗,由中國商業固體運載火箭主力—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任務失敗。火箭在發射升空之空之後飛行姿態出現異常,最後連帶衛星一同墜毀,目前正在排查失利原因。
  • 全球首顆6G通信試驗衛星太赫茲技術告訴你
    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1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其中一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是由電子科技大學、國星宇航等聯合研製的全球首顆面向6G的太赫茲通信驗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