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太外行:專業人士吐槽《紙牌屋》

2021-02-07 英倫圈

隨著《紙牌屋》第三季的重磅推出,白宮內部的明爭暗鬥又再次成為全球劇迷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從國際關係專業的角度來看,紙牌屋的內政戲無疑是精彩地呈現了美國的政治生態,但外交方面的戲份則與現實中的大國關係有著天壤之別。尤其是第二季「中美外交」的相關情節,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槽點1:四個人搞定中國問題?


在第二集剛開始的時候總統沃克就和國務卿凱西,私人顧問雷蒙塔斯克以及副總統安德伍德在橢圓形辦公室討論與中國會談的事項。



現實中,中美兩國作為全球第一第二大經濟體與最大的發達與發展中國家,每年都會舉行戰略經濟對話商討兩國的經貿關係以及其他重要議題。問題是中美雙方都視為重大事務的會談在劇中居然只在四個人之間進行內部討論,雷蒙塔斯克提到的經濟議題在現實中並不由國務卿出面,而往往是由財政部長出面。


現實中的中美雙方會談,美國你4個人聊聊就能hold住?


其次,劇中國務卿凱西提到的網絡安全事務是屬於國家安全事務範疇,該劇在這裡缺少了一個現實中極其重要的角色: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這個角色雖然只是總統私人僱員,但在實際作用不亞於國務卿,跟安全二字沾邊的他都能管。我們熟悉的基辛格,布熱津斯基,鮑威爾和賴斯都坐過這個位子。所以僅僅四個人討論與中國戰略對話的事情實在是把大國外交當兒戲了。



習大大與美國國家事務安全助理賴斯


槽點2:美國人覺得中國「脾氣大」?


之後,便出現了更刷人下限的一幕。安德伍德為了打擊雷蒙塔斯克,建議凱西在對話時用強硬措辭譴責中國在網絡攻擊上的「不負責行為」。安德伍德的如意算盤打得嘀嗒作響,中國代表團一個兩個拉著苦瓜臉推門而出拂袖而去,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




哎,導演,中國這樣也太惹不起了吧?其實在現實中,中美兩國之間關於網絡安全的口水戰像英倫三島的雨滴一樣,說來就來,如同家常便飯。




2014年,美國司法部宣布起訴中國解放軍61398部隊第3支隊5名軍官,因為他們涉嫌對美國進行所謂的「網絡間諜攻擊」。很明顯,這可不是在談判桌上打嘴炮,這可是動真格的較量。




那麼咱們中國在現實中的反應呢?由於五名軍官都在國內,美國沒有執法的條件,所以也只是做個姿態敲打一下中國。中國自然該打回去的嘴炮打回去,自己的事務也不耽誤,勝似閒庭信步,哪裡犯得著去打貿易戰呢?要知道,世界第一第二大經濟體打全面貿易戰可不僅是中美兩國付出代價,而是世界性的經濟災難,不是說玩就玩的過家家。


槽點3: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說英語」?


這令人崩潰的一幕:雷蒙塔斯克看新聞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居然開始飆洋文譴責美國政府了,五雷轟頂啊。




請問各位,你們何時見過咱們的外交部發言人,洪磊,秦剛和華春瑩等答記者問時飈洋文?不說洋文不代表沒有逼格,而恰恰是逼格爆表的表現。



外交部發言人洪磊


我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中文作為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我們的國家領導人與外交人員在官方正式場合使用中文是國家主權與民族尊嚴的體現。(說白了就是:想知道我說啥不?我會說英文,但我就不說,學中文去吧你!)有些缺乏影響力的國家或地區就沒辦法了,為了有效讓別人知道他說什麼,不得不自降身份,在外交場合使用他國語言(比如對岸的馬娘娘就喜歡跟美國老闆秀洋文)。


槽點4:給中國反腐「拍馬屁」?


還有,就是這位悲催的老兄:馮。他在劇中的設定是個在中國違反了黨紀國法與西方資本勾結賺取暴利的「紅二代」。他的結局也頗值得玩味。




最後苦逼的小馮被老美賣了,政治庇護被撤回,然後被美國司法部遣送回我天朝接受黨和人民的審判。現實中這樣從西方國家遣送回國的例子極其罕見,最著名的賴昌星也是從加拿大而非美國這樣的國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弄回來的。




當然,劇中涉及中美關係惡化且美國急於修復中美關係的這個大前提,但是現實中即便中美關係惡化如九十年代一系列事件(南聯盟大使館和南海撞機事件),美國也未曾把它所謂「捍衛人權」的逼格哪怕降低一釐米。時至今日,我國的反腐開始向海外追逃發力,但是由於中美兩國沒有引渡協議以及一系列難題,潛逃美國的中國犯罪分子仍然難以被繩之以法。今年年底習大大訪美時就會針對此問題與美國商討解決之道,可見這是一個中美關係中的重要問題。


筆者猜測,由於我國頭號紙牌屋劇迷——王岐山同志是現任中紀委書記,該劇是不是試圖用這個結局討好一下這位鐵腕反腐的頭號劇迷以及中國觀眾呢?開個玩笑,我們可以這麼想,人家可沒這麼說。


傳說多虧有王岐山這個《紙牌屋》鐵桿粉,該劇才沒有被中國禁播


總而言之,其實可以理解,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我們不能抱著看紀錄片的心情去看。適度的誇張與疏忽是可以諒解的,畢竟這部劇的核心是美國國內政治事務,只要主菜做好了,配菜不必太出彩。然而,剛剛重磅推出的第三季的外交戲槽點更多,更刷下限,格局也更大,矛盾也更激烈,激烈到如果你用專業眼光去看就會崩潰的程度。


總結一句話:內政戲內行,外交戲外行。




下一期我們將介紹第三季外交戲的硬傷,敬請期待。


(英倫圈原創,特約撰稿人東風白楊,作者系駐英國際關係專業從業人員,轉載請註明。)



相關焦點

  • 無視國際關係準則 破壞中美關係 撈取政治私利——海外人士批評美...
    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就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訪臺一事,多國人士認為,美方此舉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無視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企圖以此遏制中國發展、為政客撈取政治私利,將破壞中美關係和臺海和平穩定。
  • 觸礁的「躍進」號:外行領導內行之禍。專業的事,還得專業人做
    「躍進」號的建造下水標誌著中國船舶工業水平踏上一個嶄新的臺階,然而,誰都沒有想到,這樣一艘承載著新中國航海人巨大希望的萬噸級遠洋貨船竟然在首航途中便失事了……上世紀六十年代,正值國際社會風雲激蕩,中印、中蘇、中美以及美蘇關係錯綜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
  • 李海東:中美關係呼喚傅高義式知華派
    人們在哀悼的同時也在思考一個重要的問題:美國新老「知華派」人士的區別到底在哪裡?首先,老一輩「知華派」大都有在中國進行學習、遊歷和交往的豐富經歷,對中國歷史文化傳統有著系統深刻研究,並在對華政策討論中堅守求真的「士人精神」。在中美關係不同的困難階段,沉浸中國問題研究數十年的費正清、鮑大可、傅高義等都堅持著學者操守,支持構建穩定積極的中美關係。
  • 《紙牌屋》中國商人馮扮演者:不知中國主席總理是誰
    美劇《紙牌屋》播出後引起熱議。王岐山曾向紀檢幹部們提到了《紙牌屋》。消息稱,王岐山在提及這部美劇時,非常重視劇中「黨鞭」這一政治角色。「黨鞭」(Whip)一詞源於英國,指議會內的代表其政黨的領袖人物,負責督導同黨議員,並維持議會黨團紀律,多為黨內權威人士。飽受兩黨政治僵局困擾的美國總統歐巴馬也曾說,他希望現實中的政治能像熱播美劇《紙牌屋》中那樣「殘忍無情地高效」。
  • 人物|傅高義:研究東亞數十載,去世前仍心繫中美關係未來
    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高級研究員黃嚴忠也告訴澎湃新聞,傅高義「從沒在我們面前擺過大教授的架子」。心繫中美關係傅高義在幾十年裡的觀察和親身經歷使得他對中國有著獨到和深入的認識。數十年來,他在中國各界都有著許多朋友。長期以來,傅高義一直關注中美關係,為促進兩國之間的交往而頻頻發聲。
  • 《紙牌屋》第二季中美關係成重點 美媒稱打破中國監管屏障
    搜狐CEO張朝陽也表示,當初選擇購買《紙牌屋》的播出權時,並沒有想到第二季會有這麼多與中國有關的內容。截圖顯示的是,在《紙牌屋》第二季中,中國外交部一位代表在新聞發布會上。美媒《華爾街日報》認為,《紙牌屋》第二季打破了中國監管屏障。
  • 泰倫-盧吐槽湖人主帥太外行,因其表態增加詹姆斯休息時間
    泰倫-盧吐槽湖人主帥太外行,因其表態增加詹姆斯休息時間 2020-12-23 10:56  衣衫襤褸的文人
  • 王毅:中美應一道努力,排除各種幹擾阻力,實現中美關係平穩過渡
    這是中方對下階段中美關係的主張和期許,也希望能成為美國各界越來越多有識之士的共同認知。當務之急是,雙方應一道努力,排除各種幹擾阻力,實現中美關係平穩過渡。同時,沿著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共同利益的方向,爭取使下一階段的中美關係重啟對話、重回正軌、重建互信。王毅說,中美關係近年來遇到的嚴重困難,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相信這也是包括各位工商界人士在內的美國各界不願看到的。
  • 中美競合|美臺關係會走多遠?
    由於白宮在疫情、種族抗議、經濟等方面表現不佳,很多共和黨人士和川普的關係正發生微妙變化,而臺灣問題可以成為調節兩者關係的「潤滑劑」。然而,除了美國大選因素的影響,川普政府打「臺灣牌」還反映出美臺關係的若干深層次變化。
  • 環球時報:《紙牌屋》揭示美國「黑色政治」
    原標題:李海東:《紙牌屋》揭示美國「黑色政治」 最近,美劇《紙牌屋》成為一個世界性的熱點話題,它之所以獲得很高的收視率,受粉絲追捧,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它觸動了人們對支撐美國社會與政治兩核心要素遭受侵犯的敏感神經。妥協通常被認為民主政治的最大特色。
  •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主任陳琪:要通過經貿合作穩定中美關係
    本次論壇聚焦「美國大選結果對中美經貿關係走向的影響」,經濟學界及中美關係學界知名專家毛振華、嶽曉勇、倪峰、陳琪、刁大明聯合解析。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主任陳琪表示,不服輸的川普一定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製造一場政治上的爭議和官司。川普是一個非典型的華盛頓政治圈子外的總統,在過去四年裡,大家看到議會幾乎無法制約川普行政當局,美國三權分立的結構失衡已經出現了非常明顯的變化,政治撕裂十分明顯。
  • 外交部: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互惠
    他曾經在自己的多部書中引用一個所謂專業人士「羅恩·瓦拉」的言論來批評攻擊中國,但後來自己公開承認這個人物完全是他虛構出來的,令國際社會大跌眼鏡,感到震驚。同樣道理,他現在這些說辭純屬謊話和謬論,完全都是虛構的。法新社記者:美國總統川普稱中方隱瞞疫情導致病毒蔓延至全世界,美國應向中方索賠。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看勾心鬥角紙牌屋 學高端大氣英文詞
    「我不太相信你能像根除你自己的支持率那樣根除失業率。」—— eradicate: 根除,根絕,消滅。前綴e-表示「出來」,詞根rad表示「根」。與它詞根相同的單詞還有radical(激進分子;基礎的)、radish(小蘿蔔)、radicand(被開方數)等等。
  • 《紙牌屋》第四季
    《紙牌屋第四季》豆瓣:8.9導演: 塔克·蓋茨 / 羅賓·懷特 / 湯姆·森蘭 / 艾利克斯·格雷夫斯類型: 劇情 / 驚悚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首播: 2016-03-04(美國)季數: 4集數: 13單集片長: 58分鐘看點《紙牌屋
  • 美劇《紙牌屋》走紅:製作團隊精良 題材接地氣
    在獲得大眾好評的同時,《紙牌屋》第一季也以其精湛的表演、新穎的內容和完美的細節表現在2013年獲得美國電視艾美獎9項大獎提名,成為2013年度美國電視劇的最大贏家。第一季播出取得巨大的成功後,時隔一年,《紙牌屋》第二季捲土重來,於美國本土時間2014年2月14日播出。隨著搜狐視頻網站的引進,《紙牌屋》第二季在我國網絡上的播放再一次引發了觀眾對該劇追捧的熱潮。
  • 崔天凱大使:中美關係不會也沒有必要回到過去
    艱難的2020年即將過去,人們從未像現在這樣期盼2021年是一個真正的「牛年」,對中美關係而言也同樣如此。但是,我們無法把這視作理所當然的事。眾所周知,中美關係正面臨建交以來罕見的嚴峻局面。貿易投資受阻,科技合作被打斷,人文交流被破壞,對抗摩擦似乎一觸即發。一些人的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正把中美關係推向懸崖邊緣。
  • 專訪《紙牌屋》編劇鮑爾·威利蒙
    無關政治,只關權力——專訪《紙牌屋》主創鮑爾·威利蒙  文 陳賽  《紙牌屋》,根據BBC90年代的一部同名電視劇改編,原著作者是柴契爾夫人的前幕僚長麥可·道布斯,講一個狡猾的政客如何從黨魁爬到首相,和他在首相任期內的權力鬥爭及他的死亡。
  • 中美關係不斷惡化!論中美兩國短期內爆發戰爭可能性有多大?
    卻被網絡有心人士,改頭換面,配上駭人聽聞的文字。當成了中美關係緊張,中美戰爭一觸即發的證據,在網絡傳播。對此,東歌在此呼籲:如果有讀者,看到此類消息,千萬不可信謠傳謠。那麼趁此機會,我們從世界局勢,中美兩國局勢,中美關係等多方面。理性、客觀的分析下,中美之間有沒有爆發戰爭的可能性?
  • 影像照亮未來 紀錄片《善良的天使》為中美關係賦能
    人民網北京11月26日電 (於小可)由奧斯卡與金馬獎獲獎團隊共同打造的大型中美關係紀錄電影《善良的天使》國內首映禮24日在京舉行。影片從中美普通人的人生故事入手,通過梳理個體的奮鬥痕跡,展現中美兩國友好淵源關係。柯文思在現場講述時強調,「希望我們的影片能呼籲國家間的包容、尊重以及寬容,互相猜忌、妒忌、無端的畏懼於雙方都無意義,中美之間一定要逾越猜疑與誤解。」 「『中美關係』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影片選擇聚焦在中美關係中的個體命運和故事,用一種情感的方式講述每個人想傳達的故事,這是最讓人觸動的地方。」韓軼在現場說。
  • 史派西性醜聞致《紙牌屋》被砍,但川普的「紙牌屋」卻正高潮
    在《紙牌屋》中,史派西也是將自己的性取向隱藏起來,並在整個系列中秘密遊走於男人和女人之間。《紙牌屋》,End有時候你期盼的事情不一定能如願,彩虹橋下也未必好乘涼。根據美國多家媒體的消息,在傳出史派西性騷擾事件一天後,Netflix宣布原定於2018年播出的《紙牌屋》第六季將成為該系列最後一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