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紙牌屋》揭示美國「黑色政治」

2021-01-06 人民網

原標題:李海東:《紙牌屋》揭示美國「黑色政治」

最近,美劇《紙牌屋》成為一個世界性的熱點話題,它之所以獲得很高的收視率,受粉絲追捧,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它觸動了人們對支撐美國社會與政治兩核心要素遭受侵犯的敏感神經。妥協通常被認為民主政治的最大特色。但《紙牌屋》中總統與國會、民主與共和兩黨在墮胎、同性戀等諸多社會、政治等問題上彼此相互詆毀、高度對立,「極化」了政治鬥爭,顯示美國政黨政治已進入病態。尊重隱私是社會文明與否重要標尺,但隱私在該劇中卻成為政治鬥爭的武器。弗蘭克引誘總統公開隱私,導致總統最終辭職。克萊爾與攝影師之間的隱私成為商人雷蒙德攻擊弗蘭克幾近致命的武器。踐踏隱私成為政客慣用技巧。「斯諾登事件」餘音未了,該劇再一次牽動美民眾對個人隱私是否被政治侵犯的擔憂。

其次,該劇對政治的詮釋還歸「政治」原貌,迎合了公眾了解「內幕」的心理。與熱衷講情、講理、講真相的公眾、分析家、媒體不同,弗蘭克夫婦極具政治頭腦,清楚地了解政治圍繞「權力」轉的真諦,幾乎所有與其聯繫密切的人要麼亡、要麼病、要麼入監、要麼聲譽受損難再入職場,而弗蘭克本人則是一路高歌,邁向權力頂峰。其中,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受弗蘭克反覆愚弄的總統,辭職前表達的是對弗蘭克的真誠感謝。這喚醒和點燃了人們對「權力」要加以約束的緊迫意識和強烈願望。

第三,第二季的劇情充分植入了中國元素,引發其收穫更高的收視率。劇中美國關於中美在中日島嶼紛爭、網絡戰、匯率等議題上的爭論,客觀揭示出中國已成美國國內政治討論重大因素的現實。中美雙方在反洗錢、反賄賂的合作陰差陽錯地體現在官商馮山德最終被驅逐出美國的劇情之中。當然,馮本人暴富並對雷蒙德與弗蘭克進行吊人胃口的欺詐情節可能更能吸引人們的眼球。這種編排對中美兩國公眾認識複雜多元與極富變化的美國外交決策進程、美國政客、媒體、公眾如何看待中國起到了立竿見影的認識效果。

第四,情節編排與現實政治之間的隱晦聯繫引發人們無限的聯想,也提醒人們關注少數族群。政治夫妻弗蘭克和克萊爾與柯林頓和希拉蕊之間、作為副總統的弗蘭克對總統的操縱與切尼對小布希的操控之間、劇中辭職總統與現實中尼克森之間的隱晦聯繫等無不提醒人們劇情就是對現實的映射。而劇中對老年人、黑人、女性、同性戀者的關注,也傳遞出該劇主創的價值取向和有意提醒美國社會正視乃至接受主流之外少數群體現實存在的用意。

當然,劇情接近尾聲也埋下伏筆,被陷害入獄的記者古德溫還有話要說,親手將記者推到急駛地鐵車輪下的弗蘭克不僅毫髮無損,竟然還升任總統。美國是病了,而且病的很厲害,但人們不希望美國病死了。我們期待著《紙牌屋》第三季的上演。▲(作者是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

相關焦點

  • 《紙牌屋》中的美國政治:揭秘真相還是娛樂至死?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紙牌屋》中的美國政治:揭秘真相,還是娛樂至死?  《紙牌屋》第二季上載第一天,觀劇人數就是第一季的八倍。主演凱文·斯派西曾說該劇99%的情節都是真的。
  • 「宮鬥劇」《紙牌屋》輸給了美國現實政治
    本文經微信公眾號博客天下(bktx2012)授權轉載文 : 張慧5月30日,美國政治驚悚劇《紙牌屋》第五季在Netflix上線,迅速在「爛番茄」網站上獲得76%的好評。美國觀眾的共識是,這部劇保持了既有的品質,只不過「現有的政治氣氛」的鋒芒讓這部劇「望塵莫及」。政治劇《紙牌屋》一直與現實世界保持著複雜而微妙的聯繫。
  • 除了《紙牌屋》,你還可以看這些劇來了解美國政治
    看完《紙牌屋》第三季後,許多網友一直想要主頁君推薦一些類似的劇集,這篇日記剛好推薦了幾部與美國政治相關的美劇/英劇/電影,
  • 美國電視劇《紙牌屋》與西方政黨政治
    [摘要]劇中的安德伍德政治手腕純熟老到、為人冷酷無情。他不僅可以幕後操盤、掌控本黨議員的投票走向,甚至還能用盡渾身解數,左右國會與白宮的博弈、按自己的需求制定國家政策。演員凱文·史派西成為了美國政治圈的紅人。
  • 看《紙牌屋》,科普美國政治
    【《紙牌屋》一劇在中美兩國都引發了「收視」熱潮,因劇中涉及美國政壇獻金來往情節,美媒給《紙牌屋》打差評,但《紙牌屋》就真體現了美國政客的素質?讓人以為普天之下「搞政治的沒一個好東西」,倒不失為洗白美國政客這一特定群體的好辦法。就《紙牌屋》劇集本身而言,很多政治術語和流程難免讓中國觀眾覺得雲裡霧裡。本文圍繞十多個概念/問題,為觀眾答疑解惑。
  • 《紙牌屋》充滿政治隱喻 與真實美國政壇有相似性
    這部暗黑系的美劇,與真實的美國權力中心有幾分重疊?男主角史派西接受美國電視臺採訪時表示,有很多人認為劇情與真實的美國政壇有99%的相似性,而他本人曾向黨鞭們學習了一段時間。  不少網友反映,《紙牌屋》全片充滿了政治隱喻,看起來特別費腦。所以,我們在此特別開出新板塊「星課堂」。跟著《紙牌屋》,學點英語,也順帶了解下美國的政治小常識吧。
  • 分享 《紙牌屋》又火了?10部美劇讓你深入了解美國政治!
    遠至幾年前完結的《白宮風雲》,還有近期被習大大點名的《紙牌屋》,都吸引了一群對政治題材劇感興趣的觀眾。那麼除開《紙牌屋》哪些政治題材的美劇值得一看,甚至好好學習呢?小編為大家盤點了10部政治題材的美劇,希望你不要錯過!若你喜歡《紙牌屋》,那麼《醜聞》值得你一看。
  • 環球時報:疫情下的美國正成為現代版人間地獄
    來源:環球時報12月3日,在美國紐約,工作人員運送一名患者。美國的人命也是命,他們不應該被當成針對這場疫情「不設防」策略的「集體敢死隊」。迄今美國已經因新冠肺炎死亡28萬多人,接下來有預測說可能一天死三、四千人,這是大屠殺,是人類21世紀的恥辱。另外,美國一項調查發現,10%的母親稱自己5歲以下的孩子在過去兩個月遭受不同程度的飢餓,該國商務部稱,上個月有12%的美國家庭「有時」或「經常」沒有足夠食品。
  • 《紙牌屋》所想像的政治(2)
    《紙牌屋》能夠脫穎而出,正因威利蒙對人性和權力的著迷,恰好契合了公眾對當下政治的集體印象。1999年,阿倫·索爾金(Aaron Sorkin)的電視劇《白宮群英》就像是對柯林頓第二任期民主黨自由派的大聲抗議,索爾金虛構的美國政府,由充滿道德正義感的自由派總統領導,麾下則是盡心盡責的幹練官僚,與現實中背離了自由派政治原則、深陷性醜聞、即將面臨彈劾的柯林頓政府平行對立。
  • 《紙牌屋》:謊言政治下的權力之路
    劇集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中國商人馮山德,周旋於中國高層的政治勢力與美國資源大亨之間,他們甚至通過洗錢的方式資助美國國會大選,影響政治發展的進程。權力腐敗與經濟腐敗緊密糾纏在了一起。為什麼選中國問題作為第二季的中心呢?《紙牌屋》的首席編劇提到一個原因,「《紙牌屋》是對最高層權力的探究。如今,如果不考慮中國的話,這個故事就沒法講。」
  • 《紙牌屋》領導美國?
    過去數年中,華盛頓兩黨之間的爭鬥日趨激烈,國會山在聯邦預算、移民政策、稅務改革等重大事務上難有共識,總統歐巴馬更是受困於一個不合作的國會,空有一腔壯志卻難以施展。如何打破黨爭引發的僵局,成為美國政治面臨的最緊要的問題。在《紙牌屋》第三季中,創作者一開場便將安德伍德置於同歐巴馬類似的政治困局,正是要借劇中的人物和情節發展,給現實中華盛頓的政治頑疾開出一劑解藥。
  • 《紙牌屋》火遍全球有道理 折射美國政治權鬥
    近來美國最熱門的話題是什麼?談論美劇《紙牌屋》。這部政治題材的美劇正風靡全美乃至全球,下至平民百姓,上至國會議員,追劇者數不勝數。歐巴馬在推特上的一句「不要劇透」,更是幫著燒了一把火。該劇主要講述了白宮裡的政客們如何玩轉高端辦公室政治,揭露了美國政治的權鬥與黑暗,被稱為華盛頓政治教科書。
  • 《紙牌屋》第五季圓了「女總統夢」,政治題材為何如此受青睞?
    與美國現實政壇情況不同的是,《紙牌屋》第五季最終成就了一位「女總統」——克萊爾·安德伍德。儘管已經到了第五季,《紙牌屋》系列依然讓人充滿期待。豆瓣評分高達9.0分,也顯示出國內觀眾對該劇的喜愛。新浪微博#紙牌屋#主話題閱讀量達到了1.6億。這樣一部陰暗晦澀的美國政治題材劇怎麼會在國內如此受歡迎呢?
  • 環球時報社評鋒利:中方這就讓他付出代價
    中國媒體犀利點評日前,《環球時報》發表一則文章揭示了種種真相,稱澳方所謂抵制"中國製造"可謂語氣不小,向來在中國還從未出現過公開抵制"澳貨"現象,此次澳右翼黨派又先發制人,完美上演一出賊喊捉賊。澳甘願當西方的"馬前卒"文章在隨後談及"價值觀",直言不諱指出澳大利亞這個國家普遍存在著西方極端意識形態,政治風向完全奉行著西方傳統單邊思維,緊咬"反華政策"不放。事實上,作為一個曾長期被淪為殖民地的國家,澳洲無論是意識形態還是金融資本上,都已牢牢被英美國家所控制,真正所謂"自主權"少得可憐。
  • 環球時報獨家專訪紀錄片《我是盧武鉉》導演
    最近大家各國政壇都掀起一陣血雨腥風,川普主演的山寨「紙牌屋」接連上演政治大戲;卡達被洩密意外攪動中東大國立場,樸槿惠「閨蜜門」的監獄風雲又重回大眾視野
  • 歐巴馬稱羨慕美劇《紙牌屋》中的政治「殘忍無情而高效」
    飽受兩黨政治僵局困擾的美國總統歐巴馬17日說,他希望現實中的政治能像熱播美劇《紙牌屋》中那樣「殘忍無情地高效」。《紙牌屋》講述了一個國會民主黨黨鞭通過陰謀手段上位的過程,被認為是掀開了美國政壇上至總統下至議員的精明算計、人性醜惡、骯髒交易。
  • 美劇《紙牌屋》,領導美國的政治劇?
    如何打破黨爭引發的僵局,成為美國政治面臨的最緊要的問題。在《紙牌屋》第三季中,創作者一開場便將安德伍德置於同歐巴馬類似的政治困局,正是要借劇中的人物和情節發展,給現實中華盛頓的政治頑疾開出一劑解藥。劇中安德伍德總統為了迅速扭轉政治上的劣勢,傾盡全力推出了一項《美國就業法案》(American Work Act),希望通過推動就業來挽回民意。
  • 環球時報:金融戰無限上升 最後損失最大的是美國
    中國人大多看明白了,美國一些政治精英準備把中國「往死裡整」,中美這場曠日持久的大博弈已經無可避免。中國既來之則安之,我們準備與之長期周旋。老胡認為,只要中國保持強大的核威懾和整體軍力的不斷提升,美國就不敢在中國核心利益問題上與我們軍事攤牌。它手中的大小王不過就是「脫鉤」的那點東西。
  • 臺灣電視臺:絕對不要認為環球時報是隨便說說!
    自打臺灣「行政院長」26日公開自稱「是支持臺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島內輿論好像就沒消停過。先是臺灣前警察大學教授葉毓蘭27日在臉書(Facebook)發文稱,很「佩服」賴清德主張「臺獨」心口如一的勇氣,但中共19大召開在即,這樣的勇氣,會不會給臺灣帶來什麼危險?
  • 歐巴馬發推特:不要劇透政治電視劇《紙牌屋》
    歐巴馬:《紙牌屋》第二季!請!不!要!劇!透!!!(設計對白)  原標題:歐巴馬也追《紙牌屋》  發「推特」求別劇透還被邀請去客串  新快報訊 據美國雅虎新聞網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日前通過其「推特」帳戶發出一條消息:不要劇透《紙牌屋》(House of Cards)。  這部政治劇情片第二季的全部13集定於當地時間14日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