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知名哲學家魔王子教你:哲學家是怎樣懟人的

2021-01-07 七龍珠三星球

熟悉霹靂布袋戲的朋友大概都知道,魔王子這個人吶——雖然武力值爆表,但他並不好賣弄武力,本來要大打一場的場合動不動他就突然失去興趣轉身離開了;雖然外表邪魅得很,但他也不好賣弄顏值,沒有一次追女生是用顏值牌去追的;他最好賣弄的,是哲學,霹靂中知名的帶哲學家。

魔王子還愛懟人,雖然在刀劍戰場上他那不著調的個性讓他經常把戰局打成個虎頭蛇尾的結果,但他精湛的哲學技藝令他在懟人戰場上是所向披靡的存在。

夫子說得好:三人行則必有我師!哲學家魔王子的懟人名技全解析,不容錯過!

哲學流懟人第一招——定義,重新給那些對方糾纏的名詞進行定義與解釋,讓對方的立足點不攻自破。這一招在對諸如凱旋侯、守護者之類的內部保守派的嘴炮之戰中大獲全勝。大部分人對名詞的理解與使用是有局限性的,他們會把那些詞的通俗用法當作理所當然的用法,那其中便會埋下許多經不起推敲的地方。哲學對定義的爭奪權是極為敏感與重視的,畢竟,這算是一門以批判起家的學問——要證明你的話錯誤,先不必急著找什麼論據,如果你的話裡有一個關鍵詞本身就有問題,那你的話自然就立不住腳。

哲學流懟人第二招——知其邏輯,反戈一擊。魔王子出場的那部劇是我認為在諸部霹靂布袋戲中名字頂霸氣的一部:梟皇論戰。顧名思義,整部戲中有很多一方之皇一方之梟的大咖人物,而且這些大咖們並不是只會打打打的無腦角色,而都是一些善於縱橫捭闔、智謀百出的難纏角色,個個都是隨時隨地就埋個套路的大佬。然而這些大佬,沒一個能套路得了魔王子的,在口頭戰場上沒一個從魔王子那佔得了半分便宜。集境軍督想套路魔王子站臺對抗苦境,失敗;玉辭心想套路魔王子去大戰劍之初,結果魔王子選擇要跟她大戰。魔王子的每次選擇,都讓對手的如意算盤落空,因為魔王子最善於冷眼旁觀,最會識破對方的把戲,知道你的邏輯與目的,就不會陷入你的陷阱,而會穩穩地走一手你最不想看到的棋。

哲學流懟人第三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最經典的嘴炮戰例當然是碾壓寒煙翠的那一場,如果滿分是十分的話,那這就是一場十分的勝利,徹頭徹尾的全方位碾壓。可憐的翠翠,她開始信心十足地說的每一句道理,後面都變成了魔王子用來封她口的話。寒煙翠說魔王子講的都是歪理她講不過,好,魔王子這回一句原創的道理都不講,每一句回懟都是寒煙翠剛剛說過的話、自己剛說的信心十足的道理,一句接著一句,連語句順序都不用調整。懟人的最高境界,不是旁徵博引,而是就用對方自己的話去駁得對方啞口無言,不但要蝦仁,而且還要豬心。

相關焦點

  • 魔王子凝淵——真理之王子,霹靂世界裡最清醒的人
    霹靂布袋戲精彩片段:一頁書對戰魔王子在提及魔王子凝淵之前,大家看了上面的武戲片段沒?剛開始的一個場景便是書大對上魔王子時:「邪魔,完納你的劫數吧!」魔王子只是很淡然的應了一句:「我儘量配合。」這一番用心設計的對白,讓人每每想及總覺得過癮。整體上來看,魔王子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還在青春期的孩子,突然跑到了大人的世界裡來。
  • 中二病式的存在主義者——再讀魔王子
    正好翻到魔王子以一副裝模作樣的姿態侃侃而談,估計是夜深了,眾人皆睡我獨睡不著的時候看中二病就比較容易引起共鳴,在此百無聊賴之時突然自覺得對魔王子有了一種頓悟性的理解,爬到貼吧來胡言亂語一番,且供失眠道友們姑妄聽之。初看魔王子時,還是比較驚豔的——一個異族人,來到苦境,毫不利己,專門損人,最後為了損人不惜付出性命,這是怎樣一種精神病?
  • 佛首帝如來與魔王子論禪:惡知邪慧,最是難纏
    回頭想想,霹靂的編劇不僅膽大而且心細,連臺詞以及每一個小動作都充滿著玄機,才造就了魔王子這個角色,讓人不得不佩服。編劇三弦最開始塑造魔王子的人設時,有兩種思路:一種是至善至美的聖者,一種是離經叛道不可琢磨的異數。魔王子的離經叛道在劇中體現得很直白。
  • 尼採:所謂「哲學家」
    ——培根所謂哲學家,就是那種專心一意體驗凡人所不能理解的事物,並耳濡目染、聆聽疑惑、希望、做夢的那群人。哲學家的那些「奇怪的想法」,經常要遭受到外界的攻擊,而他們對於外界這些無情的攻擊——卻處之泰然,仿佛那些不過是鳥鳴一般。他們是那種多愁善感,對於任何小事都會咆哮、呻吟、心碎、傷心。哲學家——噢!就是常常從自己心中隱居起來,偶爾也害怕自己的人。
  • 中國哲學家是怎麼「死」的
    這個問題一直有爭議,教中國哲學史的老教授堅定的說:「有!」研究西方哲學史老教授說:「有個屁!」不談學術爭議,有沒有哲學我不好說,但我我知道中國絕對有哲學家,而且是一片一片的,可惜的是,上學之前就都陣亡了。下面看看中國哲學家是怎麼死的。情景一,是這樣的,一個5,6歲的學齡前小孩和父親的談話:「爸爸,我為什麼叫小明呀,為什麼不叫小剛,小強呢?」
  • 哲學家們的「末日」
    齊克果指出:「每個人都必須走上這樣一條路——踏過嘆息橋進入永恆!」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任何人都無法抗拒;關於死亡,哲學家的思考比普通人更具有深刻性,西塞羅就曾經說過:「探討哲學就是學習如何去死。」     蘇格拉底死得十分高貴,但大多數哲學家,死得都很庸常。
  • 伊壁鳩魯|大哲學家系列
    他鬍子很長,作品有三百多本,是那個時代最著名的哲學家之一。他出名的原因是他巧妙並堅持不懈的鑽研一個特別的主題:幸福。之前的哲學家想知道怎樣才是善;伊壁鳩魯堅持關注怎樣才能幸福。之前很少有哲學家坦承對這個坦率務實的主題的興趣。所以伊壁鳩魯讓很多哲學家大為意外,特別是他開辦了一家幸福學校,裡面發生的事情讓人震驚又極為挑逗。
  • 古希臘時期的女性哲學家
    我們連最著名的古希臘時代女性哲學家的思想也知之甚少,還有可能探索她們的思想嗎?此外,即使是希帕提亞這樣知名的哲學家,我們甚至沒有歷史文獻可證明其哲學論述確實出自女性。因此,令人沮喪的是這些古老的哲學思想很可能完全由男性書寫,不過這不是最後的結論,因為其中一些男性提供了女性哲學家思想的實質性描述。最著名的例子為狄奧提瑪(Diotima,亦譯「第俄提瑪」),她在柏拉圖討論愛的本質《會飲篇》(Symposium)中發表了精彩演講。儘管沒有能證明狄奧提瑪是否真實存在過的獨立證據,但從柏拉圖對她的生平細節描述表明很可能真有其人。
  • 【論心·魔王子】論心,論心,無心之人,何言論心?
    但是,除了吾沒人了解。」故作痛惜的表情搭配著淡漠的語氣,魔者訴說著自以為的真理,俊美蒼白的臉卻鑲嵌著宛若深淵的雙眼,冷漠淡然。作為親生父親的咒世主在解開魔王子封印的時候就曾說過「吾兒,為何你失去了心?」仿佛是站在世界盡頭的魔王子似乎顯得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他沒有快樂,悲傷,惆悵及煩惱等情感。
  • 黃旺讀《伽達默爾傳》︱哲學與生產它的哲學家
    有的人可能想從傳奇哲學家的人生歷程中尋找某種典範人格,或獲得某種感召自己的力量。又或者有人僅僅出於好奇,想知道孕育那些偉大思想的哲學家究竟是個怎樣的人物。但如果人們都抱著這樣的目的去讀大部分哲學家的傳記,那他們可能會大失所望,因為以此來看大部分傳記都是乏味的。除了少數像馬克思這樣非正統書齋式的哲學家,大概不會有傳記電影會選擇哲學家作為傳主,他們那驚心動魄的歷險主要封閉在思想著的大腦裡。
  • 知性特質的哲學家型(INFP)
    當那一個幸福的日子來臨時,你將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且能與你的愛人共創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在一段感情一開始的時候,你傾向於把情人理想化,把他想像成全世界最了不起的人;甚至可以輕易地為了他放棄你自己的生活。之後,當現實面逐漸佔滿你的生活時,你會感到失望,因為你發現,並沒有一個真實的人可以符合想像中創造的那個浪漫夢幻形象。
  • 十大著名哲學家,經典名言
    本期給大家推薦了十個著名的哲學家,我 ,分別挑選了幾個比較好的哲學名句。1.約翰.洛克1632—1704,英國哲學家1.你擔心什麼,什麼就控制你。2.學到很多東西的決竅,就是不要一下子學很多的東西。3.權力不能私有,財產不能公有,否則人類就進入災難之門。
  • 【薦讀】15位哲學家的至理名言,你悟懂多少句?
    當然,哲學並非一兩句話就能概括的,不過從下面這些哲學家的名言中,我們或許也能悟出某些生活的真諦。1、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2、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快樂的豬,一種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樂的豬。3、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度過。
  • 大哲學家系列之三:伊壁鳩魯
    我們需要回到哲學,更嚴肅地對待幸福這件事。公元前341年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出生於薩摩斯島,離現代土耳其的海岸幾英裡遠。他鬍子很長,作品有三百多本,是那個時代最著名的哲學家之一。他出名的原因是他巧妙並堅持不懈的鑽研一個特別的主題:幸福。之前的哲學家想知道怎樣才是善;伊壁鳩魯堅持關注怎樣才能幸福。之前很少有哲學家坦承對這個坦率務實的主題的興趣。
  • 對28位哲學家影響最大的84本書
    ,是《哲學家雜誌》的共同創辦者和主編,《衛報》、《獨立報》和BBC撰稿人,「英國哲普天王」)–Reasons and Persons, Derek Parfit(德裡克·帕菲特:《理與人》)–Nicomachean Ethics, Aristotle(亞里斯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Stages on Life’s Way, S?
  • 為什麼牛人骨子裡都是哲學家?
    此外,有可能就是因為與狼結成了聯盟,智人才取代了尼安德特人,後者似乎從沒馴化過狼。」人馴化狼,狗塑造人。人如何馴服狼的?一種說法是人收養狼崽,然後培養出感情來。看來什麼都要從娃娃抓起。還看過一種說法是,狼群在人類群居的外圍,吃人類的便便,順便也保護了人類遭受更大型動物的攻擊。
  • 15位哲學家語錄,讓思想更深邃
    1632.8.29~1704.10.28,英國哲學家1、你擔心什麼,什麼就控制你。2、學到很多東西的決竅,就是不要一下子學很多的東西。3、權力不能私有,財產不能公有,否則人類就進入災難之門。4、人是一種具有兩重性的矛盾體。
  • 法國哲學家縱論「西方末日」
    雷吉斯·德布雷  「世界末日」剛剛避過,俄羅斯烏拉爾天空驟現宇宙隕星爆炸,致地面千餘人受傷,頗似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惡兆。與此同時,「西方末日」說波瀾乍起。法國哲學家艾爾維·康普夫在其新著《西方末日,世界新生》裡稱,西方這個「老工業國家俱樂部」正面臨新興強國的競爭,呈現難以逆轉的頹勢。按他分析,人類各種文明在其變化過程中,都是由東方到西方逐漸消亡的。東方象徵初始,西方為日暮殘陽。拉丁文裡的「西方」(Occido),正是「墜落在地」的意思。康普夫認定,將誕生於工業革命的資本主義模式推廣到全球是一場災難。
  • 哲學家與愛:從蘇格拉底到波伏娃
    奧德·朗瑟蘭、瑪麗·勒莫尼耶 著,鄭萬玲、陳雪喬 譯選自《哲學家與愛》,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21年社會上有這麼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哲學與愛情,水火不容。至少自近代以來,哲學和愛情被要求必須分開。愛情,縱使讓人歡喜愉悅,也無法抵擋世人對它的絕望。愛神丘比特,單純天真又心懷不軌,翅膀下藏著讓人喪命的弓箭,與其他諸神一樣淪為了古老的笑話,被永久地埋葬。
  • 海登·懷特:作為分析的心靈哲學家
    (13)有趣的是,對於有哲學背景的讀者而言,「歷史思想的單一傳統」就因而成為了懷特的目標,而非分析哲學家可能想的那樣,是一個關於19世紀的歷史發現。此外,懷特認為自己是「被迫」去假定他的理論,這不是為了解釋我們可能認為的那些「歷史事實」,而是為了實現他的目的。但分析哲學家通常認為,目的僅是一種無可爭議的偏好。在各種目的之間作出抉擇,既不是史學的工作,也不是哲學的工作,它全然由人的喜好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