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追趕SpaceX可回收目標

2021-01-08 新世界anewworld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中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家族再添新一員。長徵八號在近年長徵火箭新成員當中,可以說只是性能平平,但長徵八號正正嘗試以此定位,將中量級載荷低成本地送入軌道,做到其他長徵火箭無法做到的一點。

長徵八號更是中國探索可重用火箭的平臺,長徵八號首飛成功對中國追趕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可重用火箭技術有重要意義。

中國最新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周二(22日)中午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首次升空,以一箭五星方式,將5顆不同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

長徵八號火箭採用兩級設計,高約50.3米,起飛質量約356噸,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達4.5噸。

值得注意的是,長徵八號火箭是個模塊化的組合發射平臺。長八的第一級火箭,用了長徵七號的第一級火箭。長八的第二級火箭,則源自長徵三號的第三級火箭。

長徵八號為什麼會這樣?這要由長徵火箭家族講起。

長徵八號出現之前,中國長徵火箭家族可以粗略分為兩代:長一、二、三、四為第1代,長五、六、七、十一為第2代。

長徵一號:已經退役長徵二號:最為人熟悉的常用運載火箭; 其中長徵二號F承擔了至今所有神州載人航天任務,頂部逃逸塔清晰可認長徵三號:第1代火箭中的大力手;承擔了嫦娥一號至四號的發射、北鬥衛星主要發射長徵四號:運力偏小;角色與長二部分重疊整體而言,第1代長徵火箭有燃料落後、運力不足等缺點,無法承擔在近地軌道建立太空站等重型發射任務、極地或太陽同步軌道的中重型發射任務、超過嫦娥水平的深空控測任務。

長徵五號

第2代長徵火箭正正旨在解決這些問題。

長徵五號:綽號胖五,中國現役最大型火箭;承擔了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天問一號火星探測等任務長徵六號:小型近地軌道火箭;成本低,適合商業發射長徵七號:新一代中型火箭;未來料完全取代上一代長徵火箭角色,包括近地軌道載人航天發射長徵九號:研發中,超重型火箭;承擔未來載人登月、火星採樣等大型太空測索長徵十一號:小型火箭;運力與長六類似,但採用固體燃料,能快速完成發射準備,並於海上發射但是,新一代長徵火箭仍有空缺。例如要將中小型載荷發射至太陽同步軌道,用胖五肯定是殺雞用牛刀,用長七也太貴難以商業發射,長六長十一則不夠力用不了。

長徵八號中型運載正因此而生,填補了中國太陽同步軌道3噸至4.5噸運載能力的空白。

長徵八號設計以商業化、低成本、方便快捷、好使用為目標,務求中國也能在日益成熟、需求漸長的國際商業航天發射市場分一杯羹。

中國亦計劃,以長八作為可回收火箭研究平臺,以未來的長八改進型實現一級火箭回收重用,進一步降低發射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不讓SpaceX尊美。

另外,長徵十號為什麼缺席呢?

這是因為,長十計劃早在美蘇太空競賽年代已經提出,中國當時也想過搞重型火箭,但當然並不具備現實條件沒有成事。後來長徵火箭發展,便跳過了長徵十號這名字。

相關焦點

  • 長徵八號火箭成功首飛,中國可重複使用火箭未來可期
    長徵八號火箭後續將進行可重複使用技術的研究工作,中國的可重複使用火箭離誕生為期不遠。12月22日,由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成功發射,將新技術驗證七號、海絲一號等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長徵八號成功首飛:未來驗證可回收技術,SpaceX將不再孤獨
    繼獵鷹9號之後,在2020年12月22日,我國長徵八號運載火箭(下文簡稱長徵八號或者長八)作為我國「火箭家族」中首個開啟可回收、可復用式的火箭「新丁」,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 雖然本次是長徵八號第一次正式執行飛行任務奔向「星辰大海」,但長八其實早在2015年開始論證,在2019年11月,長徵八號運載火箭芯二級氫氧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成功。
  • 長徵八號成功首飛!未來驗證可回收技術,SpaceX將不再孤獨
    騰訊科技訊 2015年12月,美國私營航天公司SpaceX成功回收了名為獵鷹9號(Falcon 9)的火箭,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一級火箭可垂直回收,使人們對於遨遊和移民太空的可能增加了更多的想像。 繼獵鷹9號之後,在2020年12月22日,我國長徵八號運載火箭(下文簡稱長徵八號或者長八)作為我國「火箭家族」中首個開啟可回收、可復用式的火箭「新丁」,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火箭回收時代何時來?總指揮肖耘這樣說
    這是一款新型中型運載火箭,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空白,也在可重複使用技術、智慧火箭等方面進行了探索。作為長徵家族的新成員,長徵八號是怎樣誕生的,能力如何,肩負哪些使命和任務?它的出現,是否意味著火箭回收時代正在到來?首飛前夕,我們前往海南文昌,專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總指揮肖耘。
  •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
    視頻來源:央視新聞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總指揮肖耘告訴記者:「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的首飛成功,將有力推動中國中型運載火箭的更新換代,有望成為中國未來中低軌衛星發射市場主力火箭,為後續衛星網際網路工程、新基建工程、衛星組網工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 中國版獵鷹9號!我國首個可回收版本火箭長徵八號發射成功,首飛沒有...
    長徵八號之所以受到這麼多的關注,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是對標美國Spacex的「獵鷹9號」,也就是世界唯一一個入軌且能垂直回收的火箭。 就在剛剛,長徵八號成功地完成了它的首飛,不過有點讓人遺憾的是,長徵八號首飛型號並非可回收版本。
  • 我國可回收型號長徵八號發射成功,遺憾的是首飛並沒有實施回收!
    長徵八號之所以受到這麼多的關注,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是對標美國Spacex的「獵鷹9號」,也就是世界唯一一個入軌且能垂直回收的火箭。就在剛剛,長徵八號成功地完成了它的首飛,不過有點讓人遺憾的是,長徵八號首飛型號並非可回收版本。
  • 長徵八號成功首飛,質量較輕、可回收,搭載湖南參與研製的「兩顆星」
    當天12時37分,長徵八號首飛一箭成功,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並為未來五年左右復用型火箭首飛亮出開門紅。而其中來自湖南的「兩顆星」,同樣引起了關注。而長徵八號最大能發射4.5噸重的衛星到太陽同步軌道。在技術成熟之後,會跟長徵六號一起逐步替代長徵三號和長徵四號運載火箭,成為中國的主力運載火箭。此次長徵八號火箭圓滿首飛,將填補我國太陽同步軌道太空飛行器發射能力的空白。
  • 長徵八號「一箭五星」首飛成功,一窺未來火箭的影子!
    繼嫦娥五號月球成功「取壤」成功之後,中國航天再次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 2020-12-22 13:06: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玉素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 萬珂 攝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工程於2017年由中國國家航天局批覆研製立項並組織實施,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運載火箭系統。
  • 捆綁2枚助推器的新型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2020年真實不平凡的一年,近日嫦娥五號任務剛完成,就在今日北京時間12時37分左右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提供全系列動力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在我國海南文昌發射場順利點火升空,新一代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以捆綁2枚助推器的方案,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有效載荷送入預定軌道,長徵八號火箭首飛取得圓滿成功
  • 新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為啥需要這麼多火箭型號?
    火箭院長徵八號總指揮肖耘說,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的首飛成功,將推動我國中型運載火箭的更新換代,帶動和牽引中低軌衛星的發展,滿足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   長徵八號採用芯級捆綁2枚助推器構型,全長約50.3米,起飛質量約356噸,起飛推力約480噸,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不小於4.5噸。
  • 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的首飛成功,意味著我國運載火箭太陽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從3噸提升至4.5噸。  我國中型運載火箭「更新換代」  長徵八號由航天科技(000901)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長徵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來了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長徵八號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
  • 中國首款中型火箭長徵八號成功發射,一箭五星!
    圖為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我國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首飛,與之前在西昌發射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實現了「一箭雙星」的航天成就不同的是,這次是將新技術驗證七號、海絲一號、元光號、智星一號A星和天啟星座零八星這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星座組網刺激中型運載火箭發射,復用技術已在路上
    作者:時代財經 盧潔萍 編輯:史成超圖片來源: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在灰濛天氣中,延期一天後,12月22日中午長徵八號終於順利發射升空。這是長徵八號的首飛,也是今年長徵系列火箭的收官之飛。長徵八號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超過4.5噸,填補了中國這一火箭產能的空白。同時,長徵八號也是中國首款可回收設計火箭。
  • 長徵八號首飛倒計時:瞄準商業發射市場,採用可回收式設計
    長徵八號首飛倒計時:瞄準商業發射市場,採用可回收式設計 董佳瑩/微信公眾號「 裝備科技」 2020-12-21 17:51
  • 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填補中國太陽同步軌道能力空白
    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攝影:趙利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宇晨):12月22日12時37分,中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發力低成本商業航天市場
    12月22日,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點火起飛,順利將五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下稱「火箭院」)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的空白,也為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創造了條件。
  • 長徵八號開啟我國商業發射新徵程 可回收發射未來可期
    中證網訊(記者 楊潔)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12月22日官微消息,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