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Tokyo TDC年賽展在北京的首次出場,
展品中不僅收錄有2016、17年兩屆Tokyo TDC全場大獎及各類別獲獎作品原作,
還精選了包含提名作品在內的其他入圍佳作。
2016-2017東京字體指導俱樂部北京選作展(Tokyo TDC Selected Artworks 2016-2017 in Beijing),即將於2017年11月11日至12月10日,在751北京時尚設計廣場A18時尚迴廊舉辦。
………………
我們一般提到Tokyo TDC,包括三個方面:
- 獎項;
- 展覽;
- 年鑑。
Tokyo TDC及年獎
Tokyo TDC,全稱:Tokyo Type Directors Club,中文通常翻譯為:東京字體指導俱樂部。
作為一個涵蓋所有平面設計類別的國際設計大賽,Tokyo TDC成立於1987年,至今已有30年歷史。
(點擊圖片可滑動,以下同)
Tokyo TDC官網第一次附圖出現的金獎作品:1992年會員部金獎,仲條正義為資生堂集團所做的海報。
Tokyo TDC年獎,創始於1990年。
如今每年約有3,000件作品申請參賽,由30餘位評委參與篩選工作。
2002年第一次出現的TDC全場大獎,由紐約設計師Stefan Sagmeister的書籍設計《Sagmeister: Made You Look》獲得。
可以這麼認為:Tokyo TDC的獲獎者,在設計方面的卓越能力特別是差異性,表現在探尋形式的邊際性、挖掘語言的多樣性上。
由此使得獎項本身具有極強的實驗性和可貴的前瞻性,這也是它與紅點、金鉛筆等獎項最大的不同。
2006年,"字體設計"(Type Design Prize)開始作為Tokyo TDC年獎中的獨立獎項出現,當年獲獎作品是由加納佳之(Yoshiaki Kano)設計的ZEUEI字體日語版。
Tokyo TDC年鑑
年鑑是Tokyo TDC每年一次的出版物,如今包括獲獎作品、提名獎作品、入圍作品在內,約420組作品會被收錄在Tokyo TDC年鑑中出版。
可以說,這樣一本寶典,對中國平面設計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作為平面設計師每年的必入單品,它是日本本土以外設計界了解日本國內設計情況的權威資料。
通過這本年鑑,外界陸續看到了淺葉克己、仲條正義、葛西薰、服部一成、菊地敦己、渡邊良重、植原亮輔、佐藤可士和等人的作品。
Tokyo TDC展覽
如今,包括大獎及其他各類獲獎作品在內,共120-150組優勝作品會在評選結果公布之後集中展出。
這一傳統始於1991年,從1992年開始,選作展每年先後發生於東京GGG畫廊和大阪DDD畫廊,接下來巡迴至國外。
Tokyo TDC 北京選作展
本次展覽由Tokyo TDC、中國文字字體設計與研究中心、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三方聯合主辦;
中國中文信息學會漢字字形信息專業委員會、A Black Cover Design協辦。
展出作品除了2016、17年兩屆Tokyo TDC全場大獎及各類別下獲獎作品之外,還精選有包含提名作品在內的入圍佳作。
展覽涉及180位設計師(或組合),作品228組共計500餘件,類別涵蓋:
廣告設計(Advertising)
裝幀 / 編輯設計(Editorial / Book Design)
實驗作品(Experimental Work)
標識 / 辦公用品/品牌推廣(Mark & Logotype / Corporate Stationery / Branding)
海報(Poster)
RGB
導視系統與陳列/包裝(Signage & Display / Packaging)
小圖形(Small Graphics)
字體設計(Type Design)等。
2017年TDC全場大獎,Jonathan Barnbrook為David Bowie的專輯《黑星》(Blackstar)所做的封面設計。
2017年TDC全場大獎,Henrik Kubel + Scott Williams為紐約時報雜誌定製的字體。
展出作品具體包括有:
兩屆"全場大獎"(Grand Prix);
其他各類別下全部獲獎作品共計17組80餘件;
精選入圍作品55組130件,內含提名獎設計師7位。
另外,於此次展出的入圍設計師中,有19位來自中國、一位來自澳門、兩位來自臺灣。
這是一場沒有任何理由錯過的展覽,
當然也是一個具有充分理由不得不看的展覽。
理由一:藝術區裡最不藝術的展覽
與隔壁798裡大部分藝術展的空曠、肅殺很不一樣。
「Tokyo TDC Selected Artworks 2016-2017」可謂是今冬藝術區中最不藝術的展覽 No.1。
都市叢林狀的展陳方式,是儘量貼近消費環境下設計應用的一種布置。
如同穿梭街頭巷隅,或者走進商場超市,招牌連連、海報林立,那些超過一人高的展品懸掛,好比一抬頭出現了奶粉促銷,買買買前的即視感。
理由二:設計界中最不設計的展覽
紅點、IDEA、金鉛筆甚至ADC,這些你和設計師都知道;
但是設計師以外、大部分人不知道的,只有可能是Tokyo TDC。
前序各類,如同陣容華麗超人氣的《變形金剛》;而Tokyo TDC則像科幻影視裡的《銀翼殺手》,一眾小紅花中,它藏得最深但最香。
2015年TDC全場大獎,斯洛維尼亞籍平面設計師Nejc Prah的海報作品
相較於在公眾領域的美感傳遞與效能,Tokyo TDC更重視的,是那些能夠滿足客戶在市場應用方面需要的具有差異性的設計。所謂,牆內開花牆外香。這是好事兒,並不壞。
理由三:無關流行,指點流行
如果你曾好奇這個圈子有多大?平面設計還有什麼可能性?那麼你一定要來看Tokyo TDC,答案就在現場等著你。
這場賽事無關主流,只有關於設計的邊際和無限可能。
2004年TDC會員獎,服部一成作品,雜誌《流行通信》。
2006年TDC會員獎,服部一成作品,2004年TDC年鑑。
不是所有的事都整齊,並非所有的人都愛溫和。設計亦有雙面甚至多面的特徵,比如開幕當天會到場的日本設計師服部一成。
2007年TDC全場大獎,服部一成作品,為竹尾紙張設計的《TAKEO DESK DIARY》2006 Vol.48。
2008年TDC全場大獎,服部一成為自己的展覽「Visual Communication」 設計的海報。
他像是一位設計師中的藝術家,看他的設計如同在看大師拍的文藝片,完全放棄網格和基線對應的工整,義無返顧憑感覺走在一條相反方向的路上。
如何描述一件事在心裏面的樣子?服部在乎的是感受,他的作品呈現的是精神。
2014年TDC書籍設計獎,服部一成作品,獨立雜誌《here and there》1-10。
2017年TDC特別獎,服部一成為橫山裕一漫畫《冰海》所做的書籍設計。
如此高級的事實當前,不站大流行的人們,來了就是得著了。
理由四:設計師眼中的好設計
Tokyo TDC,是設計師的最愛,是設計師選設計師,是設計師心目中的好設計。
在Tokyo TDC的選拔現場,美的,未見得就是好的;但好的,一定在乎求新。它們的出現,沒有人煩也不容易疲。
今年8月,於美國明尼阿波利斯MCAD畫廊舉辦的「Tokyo TDC:2015-2017亮點聚焦」展覽現場
千篇一律百花齊放的,都不在Tokyo TDC;你將看到的,是可能會重複但一定有突破的種種嘗試;以及,前所未見、出人意料的巨大驚喜。
理由五:像設計領域的諾貝爾獎
這個由化學家設立的獎項,也不止頒獎給化學方面的傑出人才。Tokyo TDC同樣,指導的不僅是字體設計。
它的名字:Tokyo Type Directors Club / 東京字體指導俱樂部,只是建立之初的命名方式。
今年三月,Tokyo TDC年賽選作展在東京GGG畫廊展出場景
實際上,在Tokyo TDC的歷史上,專門的「字體設計獎」(Type Design Prize)首現於2006年。作為設計中的基本單位,將「Type / 字體「,理解為「信息」更為合適。
這樣的一場「信息可能性大獎」,包含有字體設計在內的各種設計應用。
理由六:設計不是效果圖
若不是在現場,而只是看書或者上網,你真的確定你愛的那張海報是海報而不是貼紙嗎??
理解設計的意圖,最好的方式還是目睹實物,可惜我們經常不得不看效果圖。如果一直這樣學下去,那麼做出來的也只能是效果圖。
明尼阿波利斯展覽現場
展覽無疑是一個成本最低、集中觀看大量實物的絕好機會,這顯然是你哪怕請假也要來看的堅定理由。
理由七:「評委體驗」團一次
也許我們給的理由還不夠,甚至於我們說的你也不覺得對。
那麼和小夥伴們一起來做一次評委吧,在現場體會下掌握生殺大權的雀躍,激動。
「原來它是這樣的!」以及「怎麼會是內樣的?!」
這些都是專屬於展覽現場的樂趣和收穫。
展覽開幕同期,
還有一場高手雲集的設計論壇,
他們的分享絕對會讓你不虛此行。
(按演講先後排序)
仇寅
方正字庫設計總監
方正集團高級技術專家
演講主題:因時而變的中文閱讀字體
方正悠黑系列、方正悠宋系列、方正大魏體的原創設計師,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SGDA)會員、中國設計師沙龍(CDS)會員,2010廣州亞運會會徽字體設計者、2015「中國設計紅星獎」獲得者。曾獲中國鋼筆書法大賽特等獎、首屆國際硬筆書法大賽一等獎、全國鋼筆書法精英擂臺賽銀杯等獎項。出版有《仇寅鋼筆字》、《古帖新臨》、《仇寅書外國名詩》等鋼筆字帖多部。設計作品參展「GDC13-漢字24時」設計邀請展、第二屆「倉頡碑」中國文字藝術國際展等。
服部一成
平面設計師
藝術總監
演講主題:字之道
1964年出生於東京。從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系設計系畢業後,服部一成加入了Light Publicity有限公司。自2001年以來,一直是自由職業者。主要工作包括:丘比沙拉醬(Kewpie Half)廣告藝術指導;日本獨立雜誌《Here and There》、《流行通信》(Ryuko Tsushin)和《Mayonaka》的藝術指導;日本愛馬仕(Hermès Japon)的「L'atelier Petit H」空間藝術指導;三菱一號館美術館VI設計;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展覽「聲音之間:吉增剛造的藝術與詩歌」(The Voice Between : The Art and Poetry of Yoshimasu Gozo)圖形設計。
菊地敦己
ATSUKI KIKUCHI Ltd.創始人
演講主題:平面中的公平
1974年出生於東京。從武藏野美術大學(Musashino Art University)雕塑系中途退學。1995年,還在大學期間時成立公司:Neo Standard Graphics,擔任平面設計師和藝術總監。2000年,成立設計工作室:Bluemark,從事圖形、網站、產品設計和其他設計工作,並開始涉及出版和咖啡館管理等事務。2011年解散Bluemark,啟動新工作室:ATSUKI KIKUCHI Ltd.。
王序
AGI會員
Tokyo TDC會員
1955年出生,1979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1995年成立wx-design工作室,AGI會員、Tokyo TDC會員,現任深圳華•美術館執行館長。
劉治治
AGI會員
生於北京,平面設計師,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AGI會員。
Nod Young
藝術家、設計師
布萊克卡佛平面設計合伙人
在商業領域裡表現也很突出,曾服務的客戶包括耐克、阿迪達斯、可口可樂、麥當勞、微軟、迪士尼等,並且以獨立創作人身份參與了大量商業以及藝術跨界活動。曾獲威尼斯雙年展傑出設計獎(2014年),紅點設計獎紅點溝通大獎(2012年),2011 Go Red! 坎城國際創意節金獅獎(2011年)。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展出,包括英國、德國、美國、西班牙、義大利、芬蘭、南非、新加坡及中國。
廣煜
藝術指導、平面設計師
1977年生於北京,2002年畢業於中央美院,2003年與劉治治、何君建立MEWE設計聯盟,2007年與劉治治建立TOMEETYOU GRAPHIC至今,2010年建立「獾和出版社」至今。曾獲深圳平面設計雙年獎、東京字體指導俱樂部TDC賞、86屆紐約國際藝術指導俱樂部優異獎等眾多獎項。
關於展覽,你最關心的8個Q&A
有關展覽時間、地址及門票
展期:2017年11月11日 - 2017年12月10日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751D·PARK
A18時尚迴廊三層
時間:11:00-18:00
展期內面向公眾免費開放。
有關開幕當天活動日程
10:00 方正字庫2017秋冬新品發布會
13:30 仇寅:因時而變的中文閱讀字體
14:00 服部一成:字之道
15:00 菊地敦己:平面中的公平
16:00 一場設計的論壇
對談嘉賓:服部一成、菊地敦己、王序、劉治治、Nod Young;主持人:廣煜
18:00 開幕儀式
開幕當天的活動是否對外?是否需要報名?
開幕當天展覽、講座及對談這三項活動免費面向公眾開放,不設報名環節。
鑑於一層藝文空間最多只可容納150名觀眾,我們將會限制入場人數,現場座位先到先得。並且建議大家錯峰觀展。
若11號當天無法到場,如何收看講座、對談?
我們會在以下平臺為大家提供視頻直播以及回放:
①Details:後臺回復「TDC直播」,獲得入場二維碼
②UI中國
11號當天到場的日本嘉賓都有哪些?
我們很榮幸地邀請到兩位日本設計師:服部一成、菊地敦己;以及Tokyo TDC秘書長照沼太佳子女士出席開幕活動。
演講及論壇現場會有日語翻譯嗎?
現場將配有兩名翻譯人員,針對三位日方嘉賓的發言內容進行翻譯。
展場附近是否方便停車?
因為開幕適逢周六,活動現場地處751D·PARK ,人流、車流量均較多,故不建議大家駕車前往。
展覽同期還有什麼活動舉辦嗎?
我們安排有「Tokyo TDC作品賞析工作坊」,針對這次展覽為大家進行深度講解,並且將在導師帶領下,近距離接觸部分陳列作品。具體導師及時間安排如下:
- 連傑、部凡:11月18日(周六),14:00-15:00
- 丁凡、方建平:11月19日(周日),14:00-15:00
- 方正字體:11月25日(周六),14:00-17:00
具體報名人數、報名方式請待後續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