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材磁帶
二手購物平臺有不少老舊磁帶
開學已多日。連日來,有家長反映,一些小學周邊竟有人回收教材配套磁帶光碟。回收後有何用?記者就此展開調查,發現部分磁帶光碟成「雞肋」,扔了可惜,不扔又用不到。
反 映
有人在學校周邊
回收磁帶光碟
「沒想到教材配套磁帶光碟也有人回收,不少家長在賣。」市區一小學家長馮女士反映,孩子學校附近,有兩個年輕人在回收磁帶和光碟。
馮女士稱,她在學校周邊等接孩子,其中一位年輕人湊上前來,她以為對方是給輔導班發傳單的,沒想到對方問她有沒有聽力磁帶和光碟賣。
「價格很便宜,3元一個。」馮女士說,儘管錢不多,還是有家長將磁帶和光碟帶來賣給他們,一天放學期間,就收購了滿滿一小袋。
聽力磁帶、光碟回收後能做什麼用?馮女士和同事聊起此事,沒想到同事稱,她家孩子所在小學附近也有人收。
調 查
回收製成工藝品
灌老歌賣
學校附近有人專門回收磁帶和光碟,到底做什麼用?連續多日放學期間,記者前往部分家長所反映的小學附近探訪,終於在一學校附近,碰到了回收磁帶光碟的商販,他正在向家長預約回收。
該商販自稱姓顧,他介紹,小學生每學期都有磁帶、光碟。在他回收的物品中,不少塑封都沒拆過,學生拿回去就沒用過,一直存放在家裡。有的家長將多年積攢的全賣給他了,他回收後可再利用。
「舊磁帶可賣給專門灌老歌的懷舊店鋪,光碟可賣給工藝品店。」該顧姓商販稱,磁帶經過洗帶再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老歌,換個包裝就成了老舊磁帶,多是賣給消費者,光碟可作為材料加工成工藝擺件。
一盤懷舊老歌磁帶,售價少則10元、多則幾十元;一個光碟製作的工藝品,售價也多為幾十元。該顧姓商販表示,這在二手市場是很划算的買賣。
糾 結
扔了太浪費,用不到卻年年發
「一開學,老師就登記要磁帶還是光碟。」市區一小學學生家長陳女士稱,家長群中,老師說必須選一樣,她想反正也用不到,就選了個磁帶。
陳女士稱,每學期老師都要登記一次,很多家長和她一樣,領回家後扔在家裡就沒開封過,主要是用不到,家裡也沒有播放器。選光碟的家長也反映,家中買的平板電腦也不帶光碟刻讀功能,光碟也多用不到。
「一些學習APP和微信公眾號上,都有教材配套聽力音頻。」陳女士說,直接在手機上打開放給孩子聽,單是為了聽磁帶再去買幾百元的播放器,不太划算。
家長曹先生也稱,有幾盤他當垃圾扔掉了,後來聽說有人回收,賣掉了。
建 議
按需發放,可配二維碼掃碼播放
家長反映用不上,為何還要每學期都發放?記者就此諮詢了市區一學校老師。該老師坦言,配套的磁帶和光碟,是為了保障偏遠地區貧困家庭也能擔負得起孩子學習,一個錄音機可以用多年,費用要比手機、電腦等低不少。
市區一教育培訓機構負責人李少鋒表示,他這學期給孩子領到磁帶後發了一條朋友圈「都什麼年代了……」沒想到引來不少家長跟帖。他認為,老師所說的保障偏遠地區孩子的學習有道理,但對於經濟發達地區尤其是城市學生而言,利用率低,亂丟也不環保,這是一種不小的資源浪費,不如在書上配個二維碼,手機一掃就可播放。此外,網上也有相關教材的音頻連結,播放也十分便捷。他認為,商販回收去將音頻清洗再錄製販賣,算不上合理的回收再利用。
數據統計,一個磁帶外殼相當於12隻等重塑膠袋。李少鋒建議:「可以在開學前徵求家長意見,不需要的就不發,這樣也可避免浪費。」
記者 孟儉
【他山之石】
上海教材與配套磁帶「解綁」
2016年秋學期開始,上海初中、高中教材與配套磁帶「解綁」,這也是國內首次為教材與磁帶「解綁」。初高中外語教材採用「一品種一提取碼」的技術措施,即在每個品種的外語教材封底均有本教材的提取碼,學生和家長在下載時必須輸入教材對應的提取碼,就可獲取音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