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長春電影製片廠戲曲電影之(二)·六十年代

2020-09-03 長影舊址博物館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

戲曲電影的發展步入一個繁榮時期

各種傳統劇目佳作不斷

長影拍攝的多部戲曲影片

其寶貴的歷史價值影響至今

下面為大家盤點

六十年代

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多部戲曲片

一起觀摩屬於那個年代的輝煌記憶


三關排宴

劇情簡介:

影片取材於楊家將的故事。對四郎楊延輝的失節行為進行了批判,揭示了人物內心的矛盾衝突,塑造了佘太君、蕭太后、桃花公王、楊延輝等性格鮮明的舞臺形象。

職員表:

編劇:山西省上黨戲劇院 趙樹理協助改編 /導演:劉國權 /攝影:劉洪銘 /美術:劉金乃 孫世祥 / 錄音:佟宗德

演員表:

佘太君 - 郝聘之 / 肖銀宗 - 吳婉芝 / 楊延輝 - 郭金順 / 楊宗保 - 郭堂虎

柳毅傳書

劇情簡介:

影片描寫淮陰書生柳毅千裡赴洞庭為遭難的龍女三娘傳書,使龍女獲救,兩人終成佳侶的神話故事。

職員表:

編劇:計大為 葉亞鋮 / 導演:蔡振亞/ 攝影:吳國疆 / 美術:崔永泉 陳德生 / 作曲:王元堅 白崇巖 / 錄音:張劍平 / 劇務主任:鄭九皋

演員表:

柳毅 - 竺水招 / 洞庭君 - 商芳臣 / 龍女三娘 - 筱水招

朝陽溝

劇情簡介:

影片講述一個高中畢業的女青年破除傳統觀念,參加農業生產,到農村安家落戶的故事。

職員表:

編劇:楊蘭春 / 導演:曾未之 / 攝影:張翬 / 美術:王崇 / 作曲:張禹田 / 錄音:黃力加 / 製片主任:楊文浩

演員表:

銀環 - 魏雲 / 拴保 - 王善樸 / 拴保娘 -高潔 / 二嬸 - 馬琳

牆頭馬上

劇情簡介:

影片描寫了封建社會名門顯貴的兒女裴少俊與李倩君為爭取婚姻自主,堅決和封建禮教作鬥爭的愛情故事。

職員表:

編劇:楊村彬 王元美 蘇雪安 徐子權 /導演:蔡振亞 / 攝影:王春泉 / 美術:劉學堯 / 錄音:林秉成

演員表:

裴少俊 - 俞振飛 / 李倩君 - 言慧珠

花為媒

劇情簡介:

《花為媒》是評劇經典劇目。敘述古代兩對青年男女爭取婚姻自主,有情人終成眷

屬的故事。

職員表:

編劇:吳祖 光 / 導演:方熒 / 攝 影:舒笑言 / 美術:張垚 李俊傑 / 作曲:徐文華 張禹田 / 錄音:張劍平 / 製片主任:張敬平

演員表:

張五可 - 新鳳霞 / 李月娥 - 李 憶蘭 /阮媽 - 趙麗蓉

鍘美案

劇情簡介:

宋朝,秦香蓮的丈夫陳士美進京赴考,中狀元當了駙馬。陳士美為貪圖榮華富貴,要將香蓮母子三口殺之滅口。香蓮擊鼓鳴冤。包拯自摘烏紗,將不仁不義的陳士美判處死刑,當場開鍘。

職員表:

編劇:集體創作 / 導演:郭維 / 攝影:葛偉卿 / 美術:王桂枝 / 作曲:張禹田 / 錄音:康瑞新 / 劇務主任:胡殿國

演員表:

秦香蓮 - 張君秋 / 包拯 - 裘盛戎 / 王延齡 - 馬連良/ 國太 - 李多奎 / 陳士美 - 馬長禮 / 韓琪 - 譚元壽

節振國

劇情簡介:

影片通過節振國的成長,描寫抗戰時期,冀東開灤煤礦工人在黨的領導下,反抗帝國主義的壓迫剝削,建立工人抗日遊擊隊,配合主力部隊,堅持冀東抗日鬥爭的故事。

職員表:

編劇:唐山市京劇團集體創作 / 導演:於彥夫 曾未之 / 攝影:李光惠 李懷祿 / 美術:盧淦 吳起文 / 作曲:陳其芬 / 錄音:黃力加閻冀 / 製片:胡殿國

演員表:

節振國-張海濤/胡志發-王長山/楊小霖-金鴻森/劉玉蘭-耿苓秋

相關焦點

  • 盤點長春電影製片廠戲曲電影之(一)·五十年代
    戲曲是中國古老的藝術種類,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它將人們熟悉的神話故事、傳奇小說以種類繁多的曲藝形式一代代傳承下去。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戲曲片獲得了較大自由發展的空間,在中國比任何電影類型開始得都要早。這個時期,長影誕生了多部經典戲曲片,在電影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濃墨重彩。
  • 盤點長春電影製片廠戲曲電影之(四)
    文革結束後,中國電影復甦,禁錮已久的民眾對精神食糧如饑似渴,電影的地位空前之高,戲曲片也回歸正常軌道。八十年代電影的黃金時期,有五部比較受關注的戲曲片,其中一部便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越劇《五女拜壽》。新世紀的今天,戲曲片已經從電影膠片,走向電視、走向網絡視頻。
  • 盤點長春電影製片廠戲曲電影之(三)·七十年代
    隨著文化大革命的開始京劇樣板戲開始獨佔中國文藝舞臺 1969年—1972年間為了&34;問題,普及樣板戲長春電影製片廠等先後將它們拍成舞臺電影片在全國發行、放映放眼整個七十年代長春電影製片廠在此期間貢獻了數部家喻戶曉的戲曲片佳作
  • 六十年代國產電影大全(1960)
    戲曲電影《遊園驚夢》1960(中國大陸)▌028 電影《女審》▼導演: 徐蘇靈/錢千裡/呂君樵編劇: 上海市人民淮劇團主演: 筱文豔/何叫天/楊佔魁/武筱鳳/徐桂芳類型: 戲曲戲曲電影《女審》1960(中國大陸)▌029 電影《東風第一枝》▼導演: 曾未之編劇: 沈瑞玲/張炬輝
  • 七十年代國產電影大全(1976)
    《紅娘》▼北京電影製片廠攝製導演: 陳方千主演: 趙燕俠/劉雪濤/宋丹菊/耿世華/荀令萊類型: 戲曲簡介:   河中叛將孫飛虎,知崔鶯鶯貌美,兵圍普救寺,欲掠之。《四郎探母 巡營》▼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導演: 張鴻眉主演: 陸柏平 / 李和曾類型: 彩色戲曲片簡介: 《巡營》是《四郎探母》中的一折。
  • 八十年代國產電影大全(1980)上部
    《北鬥》(下)▼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導演: 周予/編劇: 胡蘇主演: 蘇林/袁志光/黃中秋/李元華/王潤身https://www.1905.com/vod/play/941933.shtml電影《海之戀》1980(中國大陸)
  • 八十年代國產電影大全(1980)下部
    侯少奎類型: 愛情/戲曲戲曲電影《血濺美人圖》1980(中國大陸)>戲曲電影《李天保娶親》1980(中國大陸)>北京電影製片廠攝製導演: 謝添/改編: 牛得草(執筆)主演: 牛得草/吳碧波/姜晶豫/唐喜成類型: 劇情/喜劇/古裝/戲曲https://vip.1905.com/play/1152227.shtml
  • 六十年代國產電影大全(1965)
    李安泰類型: 戲曲戲曲電影《紅梅嶺》1965(中國大陸)類型: 戲曲戲曲電影《三朵小紅花》1965(中國大陸)>電影《上海之春》1965(中國大陸)▌049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解放後,福建工藝美術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指導下得到迅速發展,藝人們用精巧熟練的刀筆,塑造了一批題材新穎的現代作品。
  • 長春電影製片廠:新中國電影的搖籃
    1937年,由日本人炮製的「滿洲映畫株式會社」在偽滿新京(長春)成立。此後,他們拍攝了大量宣傳侵華日軍和偽滿奴化思想的「國策電影」,如《皆大歡喜》(由八木寬編劇,王心齊導演),還有《黃河》和《大地逢春》(導演周曉波)等等。1945年日本投降,8月20日,絕望中的「滿映」理事長甘粕正彥自殺,「滿映」解體。
  • 七十年代國產電影大全(1978)
    編劇: 吳琛/莊志/袁雪芬/張桂鳳主演: 袁雪芬/金採風/張承好/周寶奎/秦光耀類型: 戲曲片(越劇)簡介: 根據魯迅小說《祝福》改編祥林嫂(袁雪芬飾)是一名淳樸而又本分的農夫,丈夫早亡,孤苦伶仃的她和婆婆相依為命。
  • 兩個「長春電影製片廠」之謎
    當時,「東影」演員劇團的部分演員按照公司安排,在市裡演出話劇,因為情況突變,來不及接他們,於是浦克、于洋、李林、莽一萍、王人路、方化等人便留在了長春。「東影」在哈爾濱只停留了3天,找不到可以建廠的地址,加之戰爭的不確定性,又按東北局指示繼續北撤,這才撤到興山(今鶴崗)。1946年10月1日,東北電影公司建廠完畢,按照東北局宣傳部指示,改為東北電影製片廠。
  • 長春電影製片廠
    長春電影製片廠是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堪稱新中國電影的搖籃,創造了新中國電影史上的七個第一。20世紀90年代以後,該廠的一些作品有較重的商業化傾向,儘管這樣,象長春電影製片廠在譯製外國影片方面是有極大貢獻的
  • 長春電影製片廠為何被稱為新中國電影搖籃?創造了七個第一
    走進長影舊址博物館,我們仿佛穿越了時光的隧道,重新回到那個熱血沸騰的年代……一你知道嗎,長春電影製片廠是在一家日本電影製片廠的基礎上,脫胎換骨而成的。這家日本電影製片廠,叫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1937年8月,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簡稱「滿映」)成立於長春。經過兩年的建設,1939年11月,「滿映」竣工。
  • 六十年代國產電影大全(1964)
    004 電影《劉明珠》▼電影導演: 譚友六戲曲導演: 吳峰編劇: 鄭文風(執筆)/譚友六主演: 範澤華/張長城/洪妙/朱楚珍類型: 戲曲戲曲電影戲曲電影《秦香蓮》1964(中國大陸)主演: 陶德 / 黎武寶類型: 舞劇藝術片越南人民軍電影團根據越南人民軍總政治局歌舞團創作和演出的同名舞劇攝製,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協助攝製
  • 這些在長春取景的電影,你看過幾部?跟著電影逛長春,才知長春這麼牛!(多圖)
    長春電影製片廠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在這裡拍出了多部創造華語電影第一次的電影如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第一部動畫片《甕中捉鱉》等 除了「長春電影製片廠《滾滾紅塵》林青霞、張曼玉主演的《滾滾紅塵》,大部分的拍攝都是長春的實景,記錄下那個年代的長春。後來,影片一舉斬獲金馬最佳女主角、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多項獎項,林青霞、張曼玉也因此片名聲大作。
  • 新中國電影事業的搖籃—長春電影製片廠
    長春電影製片廠是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新中國電影事業的搖籃,創造了新中國電影史上的七個第一,先後拍攝故事影片九百多部,譯製各國影片一千多部,一大批優秀作品影響了幾代人的成長。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長影的輝煌達到巔峰,大批經典影片層出不窮,《白毛女》便是其中一部。
  • 1970年至1976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和上海電影譯製廠譯製的外國電影
    )《冷酷的心》(上海電影譯製廠譯製)1973年《空中舞臺》(朝鮮)、(長春電影製片廠譯製)《賣花姑娘》(普)(朝鮮)、(長春電影製片廠譯製)《禿魯江畔之花》(朝鮮)、(長春電影製片廠譯製)《軋鋼工人》(寬)(朝鮮)、(長春電影製片廠譯製)《原形畢露》(朝鮮)、(長春電影製片廠譯製)《氣球上的旅行
  • 新中國電影事業的搖籃—長春電影製片廠
    長春電影製片廠是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新中國電影事業的搖籃,創造了新中國電影史上的七個第一,先後拍攝故事影片九百多部,譯製各國影片一千多部,一大批優秀作品影響了幾代人的成長。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長影的輝煌達到巔峰,大批經典影片層出不窮,《白毛女》便是其中一部。
  • 魔影青春探訪長春電影製片廠
    近期,魔影青春導演組來到了長春電影製片廠考察學習,喜歡電影的人一定要去下長春電影製片廠,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拍攝了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橋》,之後的《白毛女》《董存瑞》等很多影響過幾代人的經典影片,滿滿的都是父輩的回憶
  • 東方好萊塢,曾經的長春電影製片廠,長春旅遊應到此處看看!
    東北地理的中心之稱:長春,這座有著東方底特律和東方好萊塢之稱的工業城市。常年並不出現在大家的風光旅遊圖譜之中,廣為人知的則是在臨近城市吉林的霧凇島和周圍的滑雪場。但這裡卻是人文旅遊者的喜好之地,眾多歷史古蹟、工業遺產和文化遺存,是近代東北亞政治軍事衝突完整歷程的集中見證地。而作為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堪稱新中國電影的搖籃的長春電影製片廠,則是在長春市的朝陽區,今天要去看的便是這國家工業遺產!